顺妃想了想道:“珩儿这说法有理,不过…”
十六皇子:“不过什么?”
顺妃娘娘牵着儿子的手走向殿门,“珩儿,热不热?”
十六皇子诚实点头,顺妃娘娘又问:“那早上热吗?”
十六皇子摇头,“早上很凉爽。”
顺妃娘娘笑:“那不就是近热远冷吗?母妃觉得晌午的太阳离我们近。”
十六皇子呆住了。
他觉得跃跃说的有道理,母妃说的也有道理,可是两个人的观点又是完全相反的。
可怜的十六皇子,但凡多读两本书,都不能叫顺妃和孟跃忽悠了。
十六皇子揣着疑问回偏殿,他忍不住问孟跃,“跃跃,什么才是对的?”
孟跃摇头:“奴婢不知道,或许书里有。”
“书里没有,先生从来没教过这个。”十六皇子很笃定。他怕孟跃不信,还把孟跃带去书房,将书翻给孟跃看。
“书上没有的。”十六皇子再次强调。
孟跃翻着论语,道:“孔圣人尚不能决断,殿下不知道也寻常。”
十六皇子眨眨眼,又眨眨眼,像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话,他惊的踮起脚捂孟跃的嘴,环视四下,小声道:“跃跃不可以说孔夫子不好。”
孟跃握住十六皇子的手,“两小儿辩日是古人写的,不是奴婢胡诌。”
十六皇子:“啊?”
孟跃从博古架下面的书柜里翻出一本《列子》,找到“汤问”一篇,指出其中的“两小儿辩日”给十六皇子看。
十六皇子瞧去,发现他母妃和跃跃的对话,分明是照搬“两小儿辩日”,他鼓着脸:“你们欺负我。”
“没有欺负殿下。”孟跃温声道:“奴婢只是看见天上的太阳,有感而发。”
她剥了一颗葡萄,喂到十六皇子嘴边,“殿下对奴婢最好了,奴婢自然也对殿下好,怎么会欺负殿下。”
十六皇子被说服了,张嘴叼住葡萄。眼睛盯着《列子》,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惊叹,“他竟敢讥讽圣人。”
这得多勇啊。
十六皇子在书案前坐下,再次翻开论语,心情与之前有一丝丝微妙。
书翻四五页,很快他又乏味了,孟跃瞥了一眼。
学而篇的内容,着重强调孝,她伸出手又翻数页,找到自己想要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①
孟跃食指点了两下,吸引十六皇子的注意,十六皇子疑惑:“跃跃?”
“殿下明不明白这一句。”孟跃问他。
十六皇子点点头,又摇摇头。
孟跃说:“你明白它的释义,但你不能理解,对吗?”
十六皇子眼睛亮了亮,仿佛找到知音,“我问过小全子,贫穷是什么?”
“小全子说贫穷是没吃没喝,冬天没有衣物御寒,也没有温暖的屋子,有的百姓还会卖儿卖女。”
十六皇子拧着小细眉毛,很纠结:“都这样了,还怎么会开心呢。”
十六皇子其实问过女先生类似的问题,但是女先生的回答无法说服他。
“殿下可以看做一种自我宽慰。”孟跃举了一个例子,“殿下最近喜欢吃酥类点心,但容易积食,所以娘娘只允许殿下一日吃三块,但殿下在申时就把三块点心吃完了,之后几个时辰都没得吃,那个时候殿下是怎么做的?”
十六皇子想了想,两只小手抚着自己心口,软软道:“没关系没关系喔,明天还会有的。”
孟跃双眸弯弯,“就是这般,在事情成了定局的情况下,就顺应它。”
“孔圣人说的安贫乐道,并不是穷开心,而是文人在无法改变贫穷处境的当下,仍然坚持自己的理念,就像殿下盼着第二日的点心一样,那么现实就不会难捱了。”
十六皇子好像有点懂了。孟跃又翻了几页,指着《述而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②”
孟跃简单解释一遍意思,在十六皇子惊的溜溜圆的大眼睛里,忍不住戳戳他的额头,“所以你看,孔圣人连车夫都愿意做,可见他鼓励百姓们以正当手段谋财,改变困境。”
孟跃又翻数页,指着书上文字:“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③”
“殿下认真的瞧一瞧,看一看,会在书中找到答案。当然…”孟跃话锋一转,“尽信书不如无书。”
“就像孔圣人说微生高不直率,扭头又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了。所以还是要多思考。”
十六皇子小脑袋有点晕乎了,下意识问:“微生高是谁?”
“一个从邻居家讨醋借给别人,还得被说不直率的倒霉蛋。”孟跃说着说着,乐出了声。
十六皇子也跟着笑起来,他仰起小脸,乌溜溜的眼睛里溢满崇拜:“跃跃,你懂好多,比女先生都懂。”
“你不要给我拉仇恨啊。”孟跃哼哼,气氛太好,都不自称奴婢了。
十六皇子追问:“什么叫拉仇恨。”
看吧,小孩子总在乱七八糟的地方充满求知欲。
孟跃解释一番,十六皇子觉得这个词好有意思,缠着孟跃多讲一点。
孟跃有些渴了,从果盘里拿了一串葡萄吃,含糊道:“我真讲了你又不爱听,你就是叶公好龙。”
十六皇子疑惑:“叶公好龙又是什么?”
第4章
晚膳时候,十六皇子用完饭,坐在主殿的地毯上玩九连环,他小嘴里叽叽咕咕哼着什么。
“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三尺剑……梁帝讲经同泰寺①……”
歌谣十分有韵律,悦耳顺口,顺妃下意识就跟着念了,而后惊觉,这歌谣初听平平,再一琢磨,几乎都能找到典故。
其中“颜巷陋,阮穷途”短短六个字,引出颜回和魏晋隐士阮籍。
顺妃心念转动,将其他人打发出去,身边只余孙嬷嬷。
顺妃在儿子身侧蹲下,抚了抚十六皇子嫩乎乎的小脸,“珩儿,你知道你念的什么吗?”
十六皇子从九连环上抬头,认真思索后,“一半一半。”
跃跃说‘差不多得了,讲太多又记不住。’
跃跃真的好懂他!
十六皇子偏头给了孟跃一个甜甜的笑脸。
孟跃虽然不知道小屁孩儿想到了什么,但她回以微笑。
顺妃见二人互动,心里有了猜测,她给孙嬷嬷使个眼色,孙嬷嬷看护十六皇子,顺妃领着孟跃进内室。
顺妃从妆奁的抽屉里取出一支素金簪,没有什么样式,所以她想了想,又挑了一对翡翠耳坠,一并给孟跃。
“娘娘,这是?”孟跃难掩惊色。
顺妃肃声道:“你待十六皇子好,本宫自然不会薄待你。”
孟跃喜形于色,屈膝谢赏:“奴婢多谢娘娘,奴婢一定全心全意照顾十六殿下。”
顺妃很满意她的反应,两人出了内室,十六皇子疑惑:“母妃,你带跃跃去哪里了?”
“一点小事。”顺妃道。
孟跃默立一侧,夜深了,她伺候十六皇子歇下,才借着微弱的烛火瞧了瞧。
簪子估摸有四五克重,没什么样式瞧,反而是那对翡翠坠子吸引孟跃的注意力。
水滴形状的坠子,白底青种不甚名贵,但好在没什么杂质,小女儿戴着很是清爽活泼。
孟跃将东西收好,闭眼睡下。
次日天未亮,她哄十六皇子起身,今儿十五,十六皇子需得随顺妃娘娘一起去凤仪宫给皇后请安。
路上十六皇子的小脑袋还一点一点,顺妃有些心疼他,但规矩不可改。
这也是孟跃第一次进凤仪宫,气派辉煌,庄严肃穆,十六皇子也不免拘谨,绷直了小身子,随着其他妃子入内,孟跃瞧见两名四五岁的小皇子,一名三岁的小皇子,还有两名年岁更小的皇子由奶嬷嬷抱着。
而年岁小的公主只有两名。
在一众屏气等待中,皇后现身,孟跃不动声色没入人后,飞快瞥了一眼皇后。
满殿烛火中,皇后威严,眼尾眉心已经漫上深深刻痕,应是长年蹙眉所致。
是个不好相与的。
殿内,十六皇子和其他皇子公主奶声奶气同皇后请安,皇后扯了扯唇角,免了他们的礼,打发去偏殿。
孟跃快步跟上,圆月桌上摆着丰盛早饭,十七皇子昂了昂他肉乎乎的双下巴,“本殿先挑。”
十六皇子撅了嘴,他是十七皇子的兄长,十七皇子应该敬着他。
十六皇子刚要反驳,听见孟跃问:“殿下,咱们怎么在皇后娘娘的殿内用饭了?”
其他人也望过来,见孟跃拧着手帕,一脸无措的小家子气做派,微微皱眉。偏她又着大宫人服饰,发间别着一支素金簪,耳坠翡翠。
皇子公主们年岁小,还不太明白。但皇子公主们身边的嬷嬷宫人则想的多。
顺妃竟给自己儿子身边找这么一个丫头。
十六皇子不知旁人所想,他以为孟跃害怕,其实他也怕,哪怕来凤仪宫请安的次数不少了,但十六皇子还是发怵。
所以他觉得孟跃害怕再正常不过了。
他握住孟跃的手,轻轻拍了拍,哄道:“母后宽厚仁善,心疼我们。放心吧,不会坏规矩的。”
十六皇子觉得自己这几句话说的特别好,从前母妃就是这么跟他说的。
有孟跃这一打岔,方才隐隐对峙的氛围散了。
只是这一来,宫里娘娘都知道顺妃给自己儿子身边换了个上不得台面的大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