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第一首辅_分节阅读_第959节
小说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3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9:50:59

  按道理江芸芸这次是升官了的, 今后可以领正二品的俸禄,但江芸芸今日一大早就递了推辞的折子,主要倒不是自己的问题, 而是江渝的官职、

  虽然现在突然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比如像江芸这样的情况,因为没有子嗣后代,甚至没有兄弟叔伯, 只有一个亲妹妹,故而她的荣耀就视为朝廷为嘉奖中心, 转移到她妹妹身上,从而为她妹妹遮风避雨。

  这样的规矩,江芸并不反对, 时间久了,其他人也因此多了很多想法。

  ——毕竟家中子弟不成器是常有的,但荣耀却又是难得的,又自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看着眼热, 若这份荣誉的流传真到了没办法的时候,不论是因为男女,还是因为嫡庶旁支, 只要这份荣耀能延续下去,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都未必是坏事。

  但江芸芸上辞是因为江渝的品阶。

  之前杨廷和和李东阳都想给自己孩子得到一个正六品的官职,从而上了无数道折子, 但都被驳回了, 后来因为李东阳致仕,朱厚照这才给了正六品的官职, 可见自来恩荫的惯例大都是六七品这样的小官, 但这一次江渝的职位却是正五品。

  虽说自来四品是官员上升的一道坎, 但多少考取功名的人,汲汲名利想要得到一个正五品的位置也是求而不得。

  江渝确实在兰州做出很多贡献,如今九边就兰州的边贸做得最是蒸蒸日上,汉蒙调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今兰州有一大批会蒙古语的汉人,双方矛盾能很快被化解,江渝也为此付出很多的努力,但一下子从从六品到正五品,对她而言不是好事,只会让她的信服力逐渐降低,从而耽误她的工作。

  江渝需要的是真正的历练。

  大树底下生不出大树,她必须自己去争,去抢,才能拿到属于她自己的荣耀。

  朱厚炜和她走在一起,手指时不时去拉她的袖子,嘴里碎碎念着:“怎么不合适,小鱼儿这么厉害,当官也是应该的。”

  “别不好意思,其他人想要给他们的小孩争取官职的时候,那说的可都直白了,你就是太认真了。”

  “小鱼儿也辛苦,你也辛苦,这是荣誉,你为什么要拒绝啊。”

  朱厚炜忍不住去紧紧拉着她的袖子,手指无意识的勾勒出她袖间的花纹,时不时扫了一眼,嘴里却还是不解问道。

  江芸芸垂眸看着面前天真无邪的天潢贵胄。

  总有人一出生就在终点,他们想要的东西触手可得,他们想做的事情轻而易举,哪怕他们已经足够敏感,依旧无法完完全全地感知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由平凡人组成的。

  规则的运行应该是大部分人适用,这才是一个良好社会需要的基石。

  “她可以自己去得到正五品的官职。”许久之后,江芸芸平静说道。

  朱厚炜不解,扭头看她,大眼睛一闪一闪的。

  “我是说,江渝,她很厉害,也很努力,迟早有一天,朝廷会看到她的成就,未来的史书上会看到她的奋斗。”江芸芸想了想,笑意温柔,“不是靠我这个姐姐。”

  朱厚炜眉毛一动一动的,最后忍不住反问道:“可她是女孩,她要不是你妹妹,她……她也没不会被人知道啊,她甚至不会出现在兰州。”

  江芸芸叹气:“那我希望,我能让更多人被看到吧,像江渝一样。”

  朱厚炜一知半解,摸了摸脑袋:“我听不懂,江芸,你总有很多我们听不懂的话。”

  江芸芸没说话。

  朱厚炜还是跟小时候一样,捏着她袖子上的花纹,来来回回翻看着。

  两人一路沉默地来到文华殿。

  守门的小黄门又换了一波,甚至就连大太监都是新鲜的面孔,那人一看到江芸芸和朱厚炜就快步走了过去。

  “二殿下,江阁老!”

  他的眼睛一看到江芸芸明显亮了起来,声音都跟着谄媚起来。

  江芸芸收回手,对着他和气一笑:“公公瞧着是新面孔。”

  大太监矜持又忍不住得意一笑:“张公公病了,一直不见好,奴婢这才替了他的位置,奴婢叫毕真,原是尚膳监的人。”

  “这奴才做菜还不错。”朱厚炜回过神来,淡淡说道,随后拉着江芸芸上了台阶。

  守门的锦衣卫也是不认识的人,江芸芸多看了一眼,随后看到牟斌的孩子牟励。

  牟励继承了他爹的职位,一开始是锦衣卫百户,听闻年前升到了千户,算是恩荫子嗣中非常努力的榜样。

  他察觉到江芸芸的视线,偏又目不斜视。

  两人刚在门口站定,守门的小黄门一脸高兴,伸出手就打算去开门。

  朱厚炜突然拉着江芸的袖子停下脚步:“你是觉得若是小鱼儿因为你的庇护才到正五品,会被人看不起,但你也知道没有你,小鱼儿是做不到现在的位置,那你们不是相互成就吗?自来正四品以上的官员,若是为朝廷做出很多贡献的,都会有一个孩子被荫恩,这是奖励,可你是觉得不好是吗?”

  江芸芸错愕,侧首去看朱厚炜。

  朱厚炜年轻的面容上满是认真,那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江芸芸:“可我觉得,只有官员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读书很耗钱,我之前听人说起过,一般家庭都供不起科举之事,我是说,这世上有你这般的神童本就凤毛麟角,三年一次的筛选已经足够挑选出来,可依旧不够用,再者你们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故而才会有这样的政策。”

  江芸芸笑了笑:“若代代相传是极好的家风,那在此之前的门阀为何退出,又或者这些子弟能否因为父辈的荣耀,从而有了更好的品行吗?就像江渝一般优秀。”

  朱厚炜瞪大眼睛,和江芸芸四目相对。

  ——那大部分是没有的。

  “外面什么动静。”里面的人已经故作平静的,迫不及待地开了门。

  小太监对着守门的小黄门瞪了瞪眼,暗骂他真是不识趣,什么人都敢拦在外面。

  小黄门也是有苦说不出,只好偷偷用眼神指了指二皇子。

  小太监了然,脸上露出热情的笑来:“二殿下,江阁老,都来了怎么还站在外面啊,外面多热啊,快进来坐坐。”

  朱厚炜回过神来,背着小手心事重重准备离开,结果刚一抬脚又觉得不对劲,小脚一拐,立马站在江芸芸背后,伸手戳了戳她的后背,嘴里嘟嘟囔囔着:“你进,你进,你先进。”

  江芸芸哭笑不得,几乎是被朱厚炜推进殿内的。

  将近半年不见,朱厚照确实瘦了很多,不笑起来眉宇阴郁,可当他坐在过分高大宽阔的龙椅上,也显出几分空空荡荡。

  江芸芸正打算行礼,一旁的朱厚炜就把人拉住,咳嗽一声,大声喊道:“先说一说我的想法啊。”

  江芸芸不解,疑惑地看着他。

  朱厚炜却不是盯着她看的,只是不错眼地盯着他哥看:“江彬太过分了,张永识人不清也不行,但是我哥训练的六千精兵确实还是很不错的,也是值得夸奖的,再者乾清宫大火,工部尚书想要增加今年赋税,你猜我哥怎么说,不同意呢!”

  后面那句话有事对着江芸芸说道。

  “我哥自掏腰包修好了。”

  他说完,目光炯炯地看向江芸芸,一脸期待。

  江芸芸便顺势无奈说道:“陛下不忍百姓劳累,有尧舜仁义之风。”

  朱厚炜满意点头:“是吧,我也觉得,那我去玩了,你们继续聊。”

  他自觉自己完成任务,就蹦蹦跳跳自己跑了,但走了几步,他突然胆大包天把史官拉走了。

  本正在奋笔疾书的史官自然是愤然抵抗。

  朱厚炜暗恨这人不识趣,但是幸好小黄门还是很识趣的,涌上前去,把人架走了。

  “外面天色这么好,你去记录记录这事。”最后能听到朱厚炜非常糊弄人的声音。

  殿内只剩下江芸芸和朱厚照两人。

  两人都没开口,朱厚照瞧着臭着一张脸,到最后还是江芸芸先一步开口:“陛下怎么瘦了,可要保重身体。”

  朱厚照一听这话,就忍不住瘪嘴,有点委屈又有点心虚,也有点江芸明明利用他了,怎么不对他说说好话的复杂心理。

  “乾清宫偏殿已经修缮好,陛下不若移驾乾清宫也好安心处理折子。”江芸芸还是时刻牢记朱厚炜的小心思,笑说着,“二殿下如今也到了封王的年纪了,如何能一直和陛下待在一起。”

  “他的事情我自由安排。”朱厚照紧盯着江芸芸看,最后忍不住说道,“你,你是不是在生气?”

  江芸芸错愕,下意识避开他的视线。

  “微臣为何……”

  朱厚照打断她的话:“你又在敷衍我。”

  江芸芸沉默,过了一会儿才说道:“微臣真没有在生气,只是陛下之前陷自己于险地,于朝政不安。”

  朱厚照哦了一声,忍不住又口出狂言:“不就是因为我没成婚,没小孩吗?担心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朝政没法交差嘛。”

  江芸芸真是一听这话就头皮发麻。

  谁知今日朱厚照格外平静,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有点得意:“这事我有自己的打算,你们都少管。”

  江芸芸自然是巴不得如此。

  两人说完这话又无话可说了。

  朱厚照自己背着手溜溜达达走了过来,绕着她走了几圈,最后为自己解释道:“那天他们说放花灯给我看的,那些烟花本来是打算和花灯一起放的,后来有个小太监偷懒睡觉不小心撞到了蜡烛,这才烧起来的……”

  他低头看着江芸芸,小声解释道:“那天布置了这么多花灯,我本来想拉你一起欣赏的,我们以前一起看过烟花,你还记得吗。”

  江芸芸垂眸,看着倒映在脚边的影子,心中轻轻叹了一口气。

  年幼的朱厚照,少年的朱厚照,乃至现在年青的朱厚照,似乎在这一刻融为一体。

  历朝历代的宫廷风云,在这位年少帝王身上完全不存在。

  他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后宫只有他的生母,哪怕后来有了亲弟弟,兄弟两人关系只好,史书难见,他的人生顺风顺水,所有的一切都是唾手可得。

  他的脾气,他的骄傲,他的放荡不羁,自由散漫,便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无限滋养放大。

  “记得。”江芸芸抬头,认真说道,“那是一朵很大的烟花。”

  朱厚照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 ——

  朝堂的日子终于又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七月初,云南发生了大地震,城郭和民宅尽毁,著名古刹崇圣寺三塔裂开了三尺余,崇圣寺除雨铜观音殿外,其余殿堂尽毁。

  朝廷紧急下拨银子去赈灾,御史也紧跟着赶赴云南救灾。

  八月末,小王子率部五万进攻宣府,攻破怀安、蔚州、纵横百里,肆意抢掠,无人可挡。

  “蒙古人果然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我们与他们友好交往,他们却拿着从我们这边换到的东西,扭过头来咬我们,依我看就应该把九边贸易全部都关掉,免得养肥这群人。”

  这样的舆论甚嚣尘上。

  只是内阁还没理出个所以然来,朱厚照直接不悦骂道:“有人打过来就知道关门,等会他们放把火,你们怎么出来救火。”

  这话其实问题不大,但第二天,朱厚照尤嫌不过瘾,一本正经找来兵部尚书质问道:“是不是边境找不到能打仗的人?”

  何鉴一脸不解,但还是非常犹豫谨慎说道:“小王子的骑兵非常快速,我们的防守来不及,并非缺人。”

  朱厚照直白说道:“那也是他们太没用了。”

  何鉴不敢说话。

  “若是没人,我想御驾亲征。”朱厚照一脸期待地问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3页  当前第9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9/10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第一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