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第一首辅_分节阅读_第932节
小说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3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9:50:59

  仆人皱了皱眉头:“这个江阁老可比老爷小好多呢,而且算起来也是您的师妹……”

  杨一清讪笑:“人家现在可是阁老了,这次说不定要摘下尚书的位置,你这关系攀的,你家老爷回头可要被人笑了,不要再多话了,这次路上再让我发现你这张嘴靠不住,我就给你缝起来。”

  仆人立马闭紧嘴巴,眼睛瞪大看向前面。

  杨一清心中却并不平静,直到回到自己的衙帐还是心事重重。

  ——他确实对江芸很是好奇。

  —— ——

  杨一清拜为户部尚书,论功加太子少保、银五十两、纻丝五表里。

  张永禄米每年四十八石、赏银五百两、纻丝五十表里。

  仇钺的封赏在朝廷的交锋后也终于下来了,被封咸宁伯,岁禄千石,被授予世券。

  内阁的诸位阁老除了一开始的李东阳被赏赐后,后面四人的封赏也都来了。

  王鏊在入阁第二年就任户部尚书,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所以只荫三子王延陵为国子监学生,赏金一百两。

  杨廷和进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其三子杨恒得官,荫中书舍人。

  梁储进吏部尚书兼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荫次子梁钧为中书舍人。

  江芸则进为兵部尚书,兼太子少保兼文华殿大学士。

  本来她一直在内阁不尴不尬的,因为她是唯一一个没有尚书身份的人,靠着先帝的口谕和皇帝的暗示,这才一直留在内阁的,一开始让她正式入阁,各位都不同意晋升为尚书,就连李东阳都觉得太过年轻,朱厚照不好一口气既要这又要那的,就只好忍了下来,现在借着这个机会,直接把她提拔了上来。

  “这个荫子嗣的名额?”他有些苦恼,“给谁啊。”

  ——大家都有的,江芸也得有!

  江芸芸至今没有成婚,也没法荫庇子嗣,按道理也就算了,多给点钱就行,但朱厚照却有点不甘心,苦思冥想要把这个好处也给补上,奈何江家实在子嗣单薄。

  还是一侧伺候的谷大用突然提醒道——不是还有一个亲妹妹一直在兰州嘛,之前听冯三说她一直在缓和汉人和蒙古人的矛盾,但因为是个白身,收效甚微,还处处被人说闲话呢。

  朱厚照还没说话,在边上练字的朱厚炜却眼睛一亮,抬头大声夸道:“是小鱼儿嘛,她可厉害了,既会写字,还会打架,还会说很多外邦语言呢,听说上个月还一拳打倒一个不听她话的蒙古人呢,真厉害啊。”

  朱厚照闻言抚掌:“我也早早听闻现在兰州汉蒙关系极佳,原来都是这个江渝的功劳,真不愧是江芸的妹妹,那我封什么好呢?”

  “其他人都是七品的,小鱼儿也不能低了,我是说江芸不能比他们低了呢。”朱厚炜的脑袋凑过来一本正经说道,“小鱼儿一点也不差的。”

  “那就兰州调解经历吧,专管蒙古人人事宜,不是也开边贸了吗,就很需要这样的人。”朱厚照大笔一挥,直接新设了一个官位。

  这事吧……先传到了内阁。

  众人齐齐看向江芸芸。

  江芸芸大惊失色:“我真不知道,我这几日一直在处理藩王的事情呢,王阁老可以作证的。”

  “这倒是真的。”王鏊被她一看,先一步开口,“陕西巡按御史周廷征奏请对宗室子弟严加教养,以免重蹈朱寘鐇覆辙,后续也很多人对宗室提出很多弹劾,也有很多为他们说话的,江阁老最近都在加班整理这些折子呢。”

  江芸芸连连点头。

  “女子做官?”杨廷和终于回过神来,却摸了摸袖口,冷不丁说道,“其实我这个三子虽然有些愚钝,但要是逼一逼,还是可以继续读书的,但我的大女儿虽只有十二岁,但才识惊人,和我的大儿子不相上下,我一直很是遗憾她若是男孩,说不定也和我们江阁老一样,是个美貌年轻的进士呢,早知道这事能这样办,我就把名额给她了。”

  梁储冷笑一声:“胡闹,太过胡闹!我要上折子。”

  他甩袖离开后,李东阳无奈摇头:“确实有些惊世骇俗了,但仔细一想……”

  众人一听都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来。

  这位陛下一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性子,又碰上江芸的事情,再加上江芸到现在也没生子,家中也只有一个妹妹,算来算去,在陛下不打算让江芸吃亏的情况下,荫庇妹妹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这事就这样吧,我也这把年纪了,我的教书匠儿子能得一个尚宝丞,也算是不辜负我们李家祖先了。”李东阳先一步,慢慢悠悠说道。

  王鏊更是没意见,他是个人精,早早就知道关于江芸的事情,最好是陛下想干嘛就干嘛,少掺和进入,免得江芸安然无事,自己惹了一生腥。

  杨廷和则开始盯着江芸看。

  江芸芸像是明白他想做什么,慢条斯理说道:“您的长子乡试都要开始了,还是先管好一头吧,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

  杨廷和一想也是,故而自信说道:“犬子虽然比不上十五岁的小状元,但博一个二十四岁的进士,应该还是没问题。”

  此事传到外面自然也是一阵轩然大波,弹劾江芸的折子也又开始堆满房间,一下子是如此年纪轻轻就晋升尚书,天理不公啊!一下子怎么还能让她妹妹也做官了,凭什么!我不服!甚至还有人把其他阁老们都弹劾了一边,认为他们实在太过尸位素餐,都应该滚下来。

  奈何江芸现在没空管这些板上钉钉,三瓜两枣的事情了,只是回家后写了好几份信让给江渝低调一些,也写信去了扬州,让周笙也大门紧闭,最近避避风头,然后开始一头扎进桌子上垒起来比她人还高的折海中,开始着手干一件大事了。

  半月后,在杨一清的等人踏进京城的那一日,她上了一道关于藩王的折子。

  ——改革藩王制度。

  这个折子一处,其余的讨论都显得无关紧要,瞬间被此事淹没了。

  江芸芸在折子上提出三种诉求。

  其一:加强对宗室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纳入大明律中,做到一以贯之,以此规范藩王们的行为准则,不再重蹈安化王之乱。

  其二:赏赐诸王岁禄和庄田不能以侵占百姓的土地为先,且今后以金钱赏赐为代替,土地和铁盐林木等权利逐步回收。

  第三: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和奉国中尉后的宗室若是因为家境贫困,可放弃皇族身份,以白身进入科举。

  三条诉求每一条单拎出来都能搅得朝廷大乱,现在一起发了出来,更是让各位大臣忙得手不离笔。

  反对和赞同的人一天写了三本折子还觉得有很多话要讲。

  江芸芸反而在这么热闹的时候,悄悄准备提前下值,准备回家回家庆祝楠枝生日了。

  “别走了,陛下请您呢,江尚书。”临出宫门前,谢来把人堵住了,慢慢悠悠说道,“好好想想怎么回答。”

  江芸芸笑说着:“因为藩王的事情?”

  谢来没说话,但是挑了挑眉。

  “走吧。”江芸芸叹气,回头又对谢来说道,“麻烦替我回家传句话,说今日晚些回家,叫他们先吃饭。”

  谢来背着手跟在她身后,笑说着:“早就让人传话去了,啧,有些人可失望了。”

  江芸芸歪了歪脑袋:“你之前生日我不是也送你礼物了吗?怎么还开始打趣起别人来了。”

  谢来哼了一声:“请你吃饭你都没来。”

  “忙啊!”江芸芸抱怨着,“你整日蹲我屋顶,你难道不清楚。”

  谢来眼珠子一转,开始装死不说话了。

  江芸芸哼了一声:“陛下是看了谁的折子吗?”

  “可太多了,你的弹劾折子是梁阁老负责的,基本上没什么好话的。”谢来暗搓搓挑拨离间。

  “还行吧,你和牟指挥的那个儿子不是相处得也不错。”江芸芸皮笑肉不笑说着。

  谢来脚步一顿,随后快走一步,走到江芸芸边上:“你怎么……跟个大奸臣一样!”

  “你刚才也是呢。”江芸芸不甘示弱说道,“梁阁老只是和我政见不合,你这话说的他人品堪忧一般。”

  谢来撇嘴:“你眼里都是好人,什么狗屁毛病。”

  “谢指挥。”江芸芸侧首,和颜悦色说道,“你眼里人人都是坏人,瞧着也有点毛病的。”

  谢来被那坦坦荡荡的一眼看得有些刺眼,心跳加快,便连忙往后退了一步,甚至伸手,胆大包天把她的脑袋推回原来的位置,粗声粗气说道:“看路,快走。”

  朱厚照一看江芸芸来了就直接问道:“藩王的事情是祖例,我不想动。”

  江芸芸也不见生气,只是坐了下来,摆开架势,一本正经说道:“这事吧,先听微臣和您,仔细分析一下。”

  朱厚照皱了皱鼻子:“你要说服我,那说吧。”

  他脑瓜子一动,索性让谷大用再拿一把椅子搬到她面前,自己下了龙椅,直接坐在她面前,甚至还把椅子往前挪了挪,非要和她只剩下一臂的距离,然后下巴一抬:“说吧,让我听听江阁老的高见,可我先说好,我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很难被说服哦。”

  躲在角落里的,新来的史官眼睛都瞪大了,正想提醒一下,谷大用伸手悄悄比划了一下,示意他别说话。

  史官只好愤愤在纸上大写特写——为人臣,行不恭事,为大不敬!

  江芸芸和朱厚照对视一眼,随后露出浅浅一笑,梨涡一闪一闪的:“藩王乃国家大患,陛下会被说服的。”

第五百零四章

  藩王的权力在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 就已经被规定他们超脱在法律外的特权。历朝历代虽然在不断减除他的政治权利,但无限扩大了他们的经济权力,

  “陛下觉得藩王是为什么存在的?”江芸芸看着面前兴致勃勃的人, 提出第一个问题,“他一开始存在的目的和现在的目的一样吗?”

  朱厚照充满好胜之心,仔细思索着这句话,随后谨慎开口:“最开始是要镇守九边, 抵御外敌,后来嘛, 太祖和太宗把蒙古人都打了一遍了,这些人也没有以前这么强了,他们后来也都内迁移了, 算起来目的肯定是不一样了,现在边境都有卫所了,也不需要他们带兵打仗了。”

  他想了想突然凑过去,眉飞色舞和江芸芸小声嘀咕着:“说不定他们现在还不如我呢。”

  “陛下自然雄才伟略。”江芸芸笑说着, 只是话锋一转,继续问道,“那现在可有还在边境的藩王?”

  朱厚照想了想, 突然没说话了。

  太宗在一开始确实让藩王系数都内迁了,但万万没想到咱们大明的土地也逐渐往里面挪了不少,所以至今也有几个藩王距离最前方, 也不过一日的距离。

  比如之前差点就翻车的兰州的肃王, 直接就是在最前线。

  “那我直接把他们再换个地方。”朱厚照嘟囔着,“瞧着他们也没用。”

  现在大部分的藩王都是酒囊饭袋了, 朱厚照每日都能收到不少藩王递上来的折子, 不是说今年的岁禄少了很多, 全家老少要饿死了,要不就是想要制盐权,海贸权,商税权,最差也是要大量的土地田庄的。

  若是以前的朱佑樘肯定就是大手一挥都给了,但朱厚照这几年也开始跟着江芸芸掐着手,自己一个人没事就开始今年的收入,明年的支出,最后总结出钱财的用处和去向。

  这一算就发现这些藩王屁事没干,就知道吃饭睡觉生孩子,两手朝上,就是大要特要,跟要把国库都搬空了不说,还整日哭着喊穷含泪到处告状。

  幸好大臣们每次都配合的要死要活,哭着说不能给啊,国库都要空了的话,所以他就顺势当没看到,但这些都是对付那些关系远一些的藩王了。

  要是碰上他爹的兄弟,又或者他祖父的兄弟,这些关系近一些的藩王亲自上折子讨钱,他又不得不捏着鼻子给一点,但他始终记得要牢牢抓住江芸说的要牢牢抓住土地和盐铁,所以就只要让户部加紧给他们一点银钱,早早把人打发走才是。

  久而久之,朱厚照特别不喜欢这些藩王。

  江芸芸轻轻咳嗽一声,随后委婉说道:“那不是就辜负了高皇帝的期望。”

  朱厚照冷哼一声,立马反驳道:“你这三个要求瞧着也是辜负了啊。”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恰恰相反,微臣这是顺着高皇帝想要照顾好所有子嗣的想法,只是进一步想要深化改变宗室的生活,为所有人都谋取更好的未来。”

  朱厚照一脸不信邪:“不可能,你知道有多少藩王写折子来骂你吗,就连肃王都觉得你疯了。朱厚炜这个小傻子都不高兴呢,担心自己以后没钱了!”

  他手指往后一翘,上面的案桌前叠满了密密麻麻的折子,促狭地眨了眨眼:“你放心,我不爱听他们说话。”

  江芸芸忍笑,但还是一本正经叹气:“微臣是真的处于为国健康长远的发展。”

  朱厚照不由拧眉,盯着在烛火下熠熠闪光的脸,低声说道:“我是信你的,但此事牵连祖制,不好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3页  当前第9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2/10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第一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