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笑着点头离开,显然不准备售后处理。
等人一走,陈静端不住了,还没开信就嘟囔着:“谁家好人送信差使锦衣卫啊,跟个下马威一样。”
他一边说一边打开信,信件很短,内容言简意赅。
——怎么不换个水稻种啊。
陈静不高兴,把信件一扔:“怎么还干涉我们扬州的事情了,她谁啊……”
“那我立马把信件扔了。”管家机灵说道,“不给老爷过年添……添水,我来我来。”
只见陈静提笔写了回信,内容同样也很简单——什么水稻啊?哪来的啊?你种过嘛?细聊!
—— ——
除夕夜,江渝和江湛悄悄出门放烟花了。
在家放烟花有些太过太嚣张,碍于死人的面子,两个小姑娘带着乐山吃完饭后就领着一大袋东西出门玩去了。
张道长吃完饭坐在院子里和今日值班的两个锦衣卫聊天,顺便给三只小狗梳毛,穿小衣服。
厨娘和陈墨荷也坐在板凳上,一边聊天一边做针线。
江芸芸又躺在小躺椅上,和周笙时不时聊几句、
一群人在院子等子时守岁,又看了几朵不知谁家的烟花,花型灿烂热烈,江芸芸顺势把手中的橘子吃塞进嘴里,就起身说准备回去休息了。
这里坐着的都不是年轻人了,守夜到现在也都累了,打着哈欠也跟着离开。
后院
江芸芸回来后却没有躺下来休息,反而开始翻看着选娘托人送来的册子,手边则放着陈静昨日送来的信件。
没多久,周笙端着热茶走了进来:“桂圆红枣茶,要不要喝一下,没放糖,知道你不爱喝甜的。”
江芸芸抬头,笑说着:“怎么还不睡?”
“你不是也还没睡。”周笙为她挑亮烛台,在她边上坐了下来,“怎么又开始忙起来了。”
“江浙赋税重地,现在浙江在平叛,明年的赋税要大减,所以南直隶不能出事,若是明年天气也这个情况,江南无粮,国库就空了,容易出事。”江芸芸说道,“你白日说的话提醒了我。”
周笙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由叹气:“我是与你闲聊,可不是要你做事,而且你现在都不做官了,还要操心这些事情吗?”
江芸芸笑:“按道理应该是不操心的,但这不是遇见了嘛,刚好也有办法,就想着帮一把,而且好歹我们也要在南直隶过几年,也是有一份责任的。”
周笙在她边上坐着,托出针线篓,开始给人做手套。
江芸芸继续低着头看书。
从徐选被挑中负责种地之前,她就已经是徐家非常厉害的管家娘子,专门负责田地管理的事情,对于水稻和小麦很有研究,后来专业研究这些后,也做出很多成就。
比如这次兰州上供的御稻,就是具有抗寒性,也就是说兰州百姓只要种田积极点,早点播种,早点收割,早点二次种,把种地的时间安排地密集一点,说不定可以种两拨。
当然还会有很多问题,比如人力不足,比如肥力不足,比如当年天气骤寒,但总归也是有希望了。
看上去只是多种一轮,百姓会很辛苦,但是对百姓的日子却是实打实的提高,有饭吃那就是天大的事情,能吃饱饭,那可不是要歌功颂德的事情。
整个大明都处在小冰河时期,气候一直变幻莫测,扬州这些年不是水灾就是大旱,能种一季稻已经很好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品质更好一点,缩短时间的稻种。
江芸芸就是再翻这个记录。
不知过了多久,听到江渝兴奋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瞧着是玩疯了。
周笙抬起头来,江芸芸也紧跟着揉了揉眼睛。
“睡吧,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休息了。”周笙说,“明天想吃芝麻烧饼吗?”
“吃!里面裹点红糖浆吧。”江芸芸打了个哈欠,“明天我得和江渝江漾说一下,大晚上这么晚回来不安全,过年坏人特别多。”
周笙笑:“那明天再说,回头你准备说了,给我打个眼色,我得躲起来。”
—— ——
碍于江芸芸现在对外孝期,不能上门拜年,但不妨碍有人登门拜访。
过了大年初三,陈静就提着三瓜两枣,火急火燎来拜年了。
他一开始还装模作样聊了几句,但很快就被江芸芸时不时一句‘新品的水稻种’、‘耐旱些’、‘早点种说不定可以早点收’等等气定神闲的话听得心急如焚,按耐不住,嚷嚷着‘我看看,我亲自去看看’,然后把人拉走了。
——有这好东西,还不得赶紧捞过来给自己贴贴金。
两个人坐在书房里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时辰后,陈静神清气爽出门了,临走前,对着守门的锦衣卫说道:“京城果然有高人啊。”
锦衣卫莫名其妙。
“这个果脯糕点是扬州很有名的老字号呢,你一袋小枣子换了这么多好吃的,真不错。”前院,张道长悄悄伸手拿了一块,装模作样说道,“我可以吃一块吧。”
“吃吧,大馋道长。”江芸芸目送陈静离开后,笑说着,“你能帮我一个忙嘛?”
张道长咬了一口的柿饼放也不是,吃也不吃,捏在手里和江芸芸四目相对:“哎,我就说这东西怎么还硌牙。”
“我记得徐家之前在这里有一片田,你能帮我去看看现在这片田是什么情况吗?”江芸芸笑问道,“我们张道长混迹田野多年,眼尖耳聪,最能一眼看出问题了,我特别需要您亲自出马看一眼呢。”
张道长心知是顶高帽子,但还是忍不住脖子一升,把帽子戴上,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说道:“好吧好吧,但我晚上想吃包儿饭。”
江芸芸笑着点头:“好,我让厨娘给你做,那你快吃几口就出门吧,还在化雪,地上滑,记得拿个拐杖。”
张道长点头,不客气去拿糕饼吃。
——要干活了,多吃点。
下午的时候,张道长还没回来,就看到唐伯虎和张灵空着手来拜年了。
“歪瓜裂枣也舍不得给我买一点。”江芸芸打趣着。
唐伯虎叹气:“你不懂,我是一个有家庭的人,压力很大。”
“我虽然没有,但伯虎不买,我也不好意思踩着他长自己脸。”张灵笑说着,“但我可是来给你带好消息的。”
“多好的消息?”江芸芸正在试手套,随口问道,“我现在对‘好’的要求可不低。”
张灵看了一眼唐伯虎。
唐伯虎的脑袋立马凑了过来:“你想开私塾吗?”
第四百六十一章
江芸芸在以前读书的时候, 就曾无数次放下豪言壮语:我要是考不上,我就回家开私塾当老师。
但是不巧的是,她后来考上了,而且考得还不错。
“抓点学生来吃吃。”唐伯虎回了扬州宛若大鱼入海, 鱼如得水, 整个人开始放飞自我, 完完全全没了前几年好不容易装出来的沉熟稳重的模样, 又开始了年少初认时的嘴巴没门,张口就是一个胡说八道。
江芸芸面无表情:“每年的弹劾, 你是一点也没被冤枉啊。”
唐伯虎遗憾模样地作怪摇头:“可惜了, 爷是自己辞官的,可别把那些人气死。”
江芸芸为他的厚颜无耻竖起大拇指。
“你别糊弄我,你就说你现在有没有这个想法吧?”唐伯虎催促道, “小时候不是老说要当老师嘛, 现在难得有空难道不想过过瘾。”
张灵也跟着说道:“是啊, 你这一身才华整天窝在家里多可惜啊, 说不定能选到好苗子呢, 好好培养, 替你杀回京城去。”
江芸芸沉默了,随后认真看向两人, 真挚问道;“你们还记得我现在是在守孝期嘛。”
唐伯虎和张灵对视一眼,随后齐齐拍了拍脑袋:“哎,别说, 忘记了。”
江芸芸气笑了。
“不对不对,其实也没事啊, 可以用我们的名义开, 你平日负责来上上课。”唐伯虎丧气后也不放弃, 很快就有了主意,“正好招生我也给你招了,我唐伯虎可是有很多人脉的,到时候肯定供不应求,你不出面也免得有人叨叨叨的,我听着就烦。”
“那哪来的院子?”江芸芸比划了比划自己的院子,“这院子你现在看着还挺大,那是因为过年了,平日里前院住满雇来的人,后院也就五个房子,都是满的。”
唐伯虎抚掌:“你就说巧不巧,真是天助你耶,老天爷也见不得你郁郁不得志……”
“说人话。”江芸芸冷淡打断他的话,完全不惯着。
“你隔壁院子搬家了。”唐伯虎老实巴交交代着,“不若盘下来。”
江芸芸长长哦了一声,没说话。
唐伯虎见状继续热情游说着:“盘下来后就在墙上打一个小门,你就可以在家里走来走去,多方便。”
江芸芸抱臂,笑了起来:“你想的还挺周到啊。”
“可不是!”唐伯虎得意说道。
江芸芸继续笑问道:“你这平日里懒洋洋的,因为我的事情这么忙,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大的面子啊,多不好意思啊,我也要好好谢谢他啊。”
唐伯虎脸上笑意骤然消失,眼神也紧跟着飘忽了一下。
江芸芸顺着他飘忽的方向看了过去,正好看到周笙起身离开的鬼祟背影。
“老实交代。”江芸芸冷笑一声。
别看江芸此人平日里笑眯眯的,瞧着格外和气,是个好脾气的人,可一旦沉下脸还是怪有威严的,唐伯虎和张灵恍惚感觉自己看到了大九卿们站在他们面前训话的样子。
“你……江其归,你真是越来越有你老师的样子了。”张灵忍不住移开视线,抱怨着,“你这一板着脸,我以为看我那个不苟言笑的银台准备撸起袖子阴阳怪气骂我了,真是吓人。”
“你娘找的我们。”唐伯虎一脸委屈,“你对你娘板着脸去,怎么对我这么凶啊。”
江芸芸咳嗽一声:“我娘和你,哪能一样嘛。”
“之前年前因为你老师的事情,你这心情一直不好,这院子里的人谁看了不担心,但又不好开口劝你,就想着给你找点事情做,当老师不是一直是你以前念的嘛。”张灵叹气,忧心忡忡。
“做点事情转移点注意力,你这辈子难道就一直待在这个小院子里吗,而且,我是说而且,你现在也不在京城了,谁知道未来的京城什么动静啊,可不是要先好好过好自己的日子。”
江芸芸叹气:“这事我想想。”
“是还有哪里觉得不行?”唐伯虎不解,“你只管提出问题,我们都来解决。”
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我刚给自己揽了个活,我娘还不清楚这事呢。”
唐伯虎和她四目相对,随后扭头对着张灵说道:“坏了,我们都忘记,江其归这人从小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小时候挨过多少骂啊,怎么会这么安分呆在这里呢。”
张灵也跟着煞有介事点头:“要不是黎公实在溺爱,挨的打肯定也不会少。”
江芸芸起身,把人赶走:“行了,这事我和我娘商量一下,你们走吧,家里现在没进账,余粮不足,就不留你们吃饭了。”
江芸芸把人送走后,背着手溜溜达达去找周笙,周笙正躲在角落里发呆着。
“发什么呆?”江芸芸冷不丁坐在她边上,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