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星津被问得脸一红,语气都弱了下去:“在家都是我妈……”
“你这就不对了。你年纪轻轻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肯定离不开你父母的支持,既然自诩是大人总不能连碗都不会洗吧?还是说你准备晚饭就用你没洗干净的碗?太不讲卫生了。”
喻星津被恶心得够呛,“咦”了声,“才不会!”
“那你再去洗一遍吧,我不会告诉姜苧的。”
“哦,谢谢啊!”
江羲和一愣,轻笑了下果断走人,不能让姜苧等久了。
喻星津拿着碗筷重新回到水池,庆幸刚才没有脱掉塑胶手套,要不然还得重新戴。
水流冲过碗筷……
他哼着歌,突然反应过来,把刷子往水池一扔,怒吼:“江羲和!”
姜苧根本不知道两人之间的交锋,更不知道江羲和随随便便就忽悠了小朋友一把,只是觉得喻星津最近火气大得很。
尤其是面对江羲和,总是鼓着脸瞪着眼,像是池塘里小青蛙!
“姜苧,你吃这个!专门给你切成的小块牛排!”
“来点米饭吧,我看牛排不够你吃。”
又来了又来了!
她看着堆得满满当当像是小山的碗,看看对视的喻星津和江羲和,有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
一口吞下牛排,趁机夹了块羲羲碗里的红烧肉,塞进嘴里。
真好吃!
她眯了眯眼,幸福地擦擦嘴,消灭痕迹。
正好,李院长匆匆找过来,“姜苧,发布会的事情,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好哦!正好我吃完了。”姜苧起身整理好就跟着李院长走了。
被扔下的喻星津和江羲和相看两相厌。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姜苧忙得连家都没回过。
开放的浪潮浩浩荡荡而来,庞大的资金似乎让整个京城都活了起来,国内的手机、电视机也随之强悍地抢夺国外的市场。
不少国家为了保护本土的企业,给龙国的高科技产品增加关税。
唯一性还是让龙国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老领导担心的事情也很快应验了。
年底的时候,A国和D国就相继推出了跟龙国相似的手机,对本土和国外的通信环境融洽得更好。
老领导坐不住了,专门叫姜苧跟其他领导开了个会。
姜苧早就想到了这种场面,提出要在明年春天召开多家研究院联合的发布会。
这场发布会占据了京城最大的会场,从一个月前就开始戒严,受邀的都是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各大省份数得上名字的领导、厂长、电视台记者。
让国内外都比较关注的是这场发布会并没有邀请国外的记者和友人。
跟广交会一点都不一样。
很多人抗议,但外交部一句“内务”就堵回去了,气得不行。
发布会当天现场灯光璀璨,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期待和激动。
参会的每个人都记得上次听到“发布会”这个词儿,正是国运级产品手机的诞生。
尤其这次发布会的联合举办单位,光名称就足足有两张纸。
随着李院长的登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瞬间凝固。
“各位,话不多说,我们多家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发布会正式开始!第一件产品……”
说着,他举起的一个手掌大的东西。
观众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是手机!
但屏幕要比现在的手机足足大三倍!
甚至不用李院长多介绍,寒山省的一把手脸色都泛起潮红,这意味着世界的手机市场还是属于他们寒山省的!
“接下来是电动自行车!”
喻星津轻快地骑着电动自行车在台上转悠了一圈,还专门把双脚抬起来让大家能看清楚。
“全自动洗衣机!”
“微波炉……”
……
一件件产品像是大白菜一样被端了上去,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各家的厂长眼神像是鹰一样盯紧每件产品。
左俊哲都偷偷跑到后台,想找姜苧套近乎。
可惜被闺女左思彤拦了下来。
“你做什么!你可是我闺女 !你……”
“爸!别闹!姜主任还要上场介绍压轴菜,你赶紧回去,要是错过了肯定得后悔死!”
望着左思彤焦急的脸色,左俊哲顾不得许多,飞快地跑了回去。
刚坐下,余光就看到第一排中间空着的沙发坐了熟悉的人,猛地激动起来,心如擂鼓,赶紧盯着台上。
不过一会儿,姜苧走了上来,笑道:“接下来由我来介绍最后一件产品。”
台上的幕布如同历史的帷幕一般慢慢揭开,像是彩色电视机一样的东西慢慢映入眼帘,却要比彩色电视机小。
姜苧摁下开机键,屏幕上闪烁光芒,“那就是龙国第一台便携式电子计算机和台式电子计算机。”
会场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的欢呼声似乎能掀翻整个会场。
姜苧没有阻拦他们,而是淡定地等他们欢呼完才慢悠悠说:“时间紧张,我们就不一一仔细介绍了,但我能保证我们发布的每件产品都不亚于世界的最高水平。”
“还有,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竞标环节!”
嚯!
所有的领导们和厂长们都傻了。
大家心里其实都有所猜测,但根本没想到竟然发布会后就是竞标。各个省份的领导和厂长们都坐不住了,打探消息的、求联合的、生气领导不投钱的……
只有记者们的闪光灯齐刷刷,十分团结。
第117章
袭击又变回了原型
1980年年初的发布会可谓是载入史册的历史时刻。
那之后,整个龙国掀起了一股如火如荼的大发展潮流。
发布会后的竞标环节规定每个省份只能竞标一件产品代为生产,所以龙国最贫困的几个省份都竞标到了产品。
工厂的建立、商业线路的推广带动整个龙国的发展。以往极度依赖重工业、矿产资源的省份,也跟随这场发布会逐步实现了产业转型。
龙国在世界贸易市场的身份也彻底发生改变,带动香江等中转地进一步地发展,让所有人都自豪于龙国人的身份。
自那之后五年,整个龙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楼如同巨人的骨架,一层一层地拔地而起,五光十色的广告牌闪烁着诱人的灯光,车流如潮,川流不息。
龙国仿佛在晨曦中复苏,充满了动力与希望,每一刻都在带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向前推进。
姜爱国推着两个大行李箱走出京城火车站,望着眼前的一切还是忍不住震惊地张大了嘴巴。
寒山省发展得也很好,说得上数一数二,但跟京城还是不能比。
“大伯!这里!”
听到熟悉的声音,他循声望去就看见一个带着墨镜的姑娘冲他招手。
简单得没有任何装饰的白衬衫,浅蓝色牛仔裤,极为清爽。浑身散发的气场让她在人群中像是暗夜里的一颗明珠,让所有的目光都会不自觉地停留在她身上,即便她并未刻意去吸引任何人的注意。
姜爱国也笑着招手。
姜苧这些年的变化,总是让他觉得自己老了。
姜苧笑眯眯地迎上去,帮他推行李箱,“大伯,你累不累?大伯母今天要签一个大单子实在是抽不出空来,只能让我来接你了。”
姜爱国挠挠头,憨厚地笑笑:“我们家姜苧长大了,都会给大人留面子了。我还不知道你大伯母,肯定说‘又不是没长腿,自己打车来得了’。”
还真被说中了!
说来姜爱国和杨红英也很有意思。
杨红英五年前就听姜苧的建议在京城开了自己的服装店,有独特的想法,加上肯吃苦,几年下来现在已经有了独立的服装厂和服装品牌。
不过,五年前她怕赔本就让姜爱国依旧在塑料厂工作,想着就算是赔光了也有份工资撑着,顺便能照顾大儿子姜志伟和女儿姜志华。
后来服装店挣钱了,又怕耽误姜志伟高考。
可惜姜志伟到底底子太差了,只考了寒山省的大学。
犹犹豫豫好几年,导致姜志华都来京城读了两年书了,姜爱国现在才辞职跟过来。
姜苧想起杨红英早上的话,撅撅嘴:“大伯母刀子嘴豆腐心,平常都忙得没空化妆,今天早上特地化了妆等我起床后才出门。”
姜爱国自然最懂妻子的性子,呵呵笑。
那模样越来越像姜建国了。
“大伯,咱们先去大伯母开的服装店,接上大伯母,晚上去我家吃饭。奶奶一大早就准备了好多您爱吃的菜,爸爸也说会早点回来跟您喝两杯。”
“行。你姐姐在学校还习惯吧?”
“那叫习惯吗?那叫乐不思蜀!姐姐已经开始备考电影学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