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文化输出在异世出道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锦屏韶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 MB   上传时间:2025-03-22 19:56:59

  当然,他们也会卖朴实无华的小册子,上面会印一些童谣、诗歌、民间故事,都非常便宜,用廉价的蓝色纸张包装——通常都是用来包糖的。

  这些获得售卖小册子许可证的商贩们,先赊购领走这些小册子,他们会带上火车,前往卢恩顿外面的那些村庄和小镇,然后返回来支付费用,这样,他们就能够节省不必要的支出,让小册子流传更广,还能反馈给印刷商哪些书目最受欢迎。

  “是的,是卢恩顿的新货,”小商贩翻动黑白分明的书页,热情地介绍着他的新产品,“这些可以剪下来搭配,这可是卢恩顿最新潮的服饰,你还能给它们上色!你的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份礼物。”

  “多少钱?”被吸引住的顾客们问道。

  “一个便士!”小商贩夸张地道,“只要一个便士,你就能带回这一整本册子。”

  比起陈词滥调的诗歌童谣,印着时尚服饰的小纸人似乎更有吸引力,客人们犹豫着数着自己钱包里的硬币,在小商贩前逡巡,也有出手阔绰的女士,大手一挥直接买下,不管怎么样,黑白色的纸娃娃册子以其实惠的价格迅速在乡间城镇中流行开来。

  “图画总比字更有吸引力,”当商贩们聚在一起,他们纷纷传授着自己的经验,“特别是那些不太识字的人,花一便士买一本图画书也成了划算的买卖。”

  “我就知道这种小册子会卖得不错,”有的商贩后悔不迭,“我怎么只赊了那么点?”

  “得了吧你,”熟悉的人一顿嘲笑,“之前你还说这种新东西不知道销量,宁可多进一点年鉴呢。”

  在黑白纸娃娃风靡城镇乡间的时候,彩色纸娃娃也受到了卢恩顿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喜爱。

  《女士月刊》发售不足半个月,人们还未淡忘海伦的故事。就跟买周边一样,喜欢海伦故事的人,自然会好奇她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当市面上有一种册子能够满足这一好奇心,而且还不算贵的时候,纸娃娃的畅销也是能够预测的。

  更何况,小册子里还会赠送一张精美的、犹如艺术品般的卡牌,以及囊括了所有卡牌的图鉴!仿佛激发了藏在大家内心深处的收集癖。当她们看到了图鉴,却只有一张卡时,简直忍受不了全图鉴收集的诱惑。

  “我已经连续收集到两张海伦的回家白裙卡了,”南希抱怨道,“但是我还差一张红绿裙认亲卡,要知道,那张卡的裙子可好看了,斯蒂芬夫人跟我炫耀过,据说光是这一张卡都要整整一个先令!”

  “一个先令?!”她的丈夫詹姆斯震惊不已,“可以买四本了吧?”

  “就算买四本可能还抽不到呢,”南希非常烦恼,“我甚至怀疑他们在印刷卡牌的时候,把红绿裙卡印少了,否则根本无法解释它为什么那么稀少。”

  印刷厂当然不会故意把某张卡印少,但是卡牌和小册子都是装在信封里的,在搬运给书店的过程中,根本无法辨认哪些信封包含哪些卡,因此很自然会出现一些店里卡牌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要是能和斯蒂芬夫人换一下就好了,”南希不抱希望地道,“她明明有两张红绿裙卡,却说要留一张收起来做纪念,一张拿出来把玩。”

  “是有很多人喜欢收集邮票、石头、蝴蝶、贝壳什么的,”詹姆斯困惑道,“但是,它只是一张卡牌啊,虽然确实印起来比较麻烦,但是,它只是一张卡啊。”

  南希瞥了他一眼,站起来,她走到书桌前,抽出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的信封小心翼翼倒出十一张卡牌。

  “你可以来看一下,”她将卡牌们放置在丝绒桌布上,“据说它的卡背可是知名艺术家克里贝先生亲手画的,而且它是彩色的!”

  詹姆斯凑过去欣赏,卡牌的底色以黄绿色为基调,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错综复杂的花纹展现着纤细的线条和繁复的曲线,金色和银色的花朵、藤蔓与古老的纹饰相互交织,仿佛是绘制在绸缎上的一幅古老油画。

  “唔,”詹姆斯不禁点点头,从一个稍懂印刷的角度点评道,“想要刻出这样的花纹可得费不少功夫,即便有仿冒的,恐怕也难以严丝合缝,更不用提这个颜色,人眼对黄色和绿色的感知那么敏感,稍微调整一下色彩比例都会产生极大色差。”

  而且黄绿色的染料也便宜很多。这话他就不说出口了。

  “看来印刷商一开始就在预防仿制者啊,”詹姆斯不由佩服其先见之明,“他就那么自信地,认为会有人想要仿制他的卡牌吗?”

  南希白了他一眼,将卡牌收起来,客观地道,“我想会有很多人愿意收藏这一套卡牌的。”紧接着叹了口气,“可是,我一直都收不齐!它这个系列只有三本,但是足足有十二张卡牌,我已经买重复了很多本了,唉……为什么它不能单卖卡牌呢?”

  “如果在我的书店里设计一个可以交换卡牌的地方,”詹姆斯似乎发现了商机,“那应该会受欢迎吧?”

第13章 交换卡牌

  当人们渴望收集一套完整的卡牌,却迟迟无法获取其中一张时,自然会考虑和其他人交换,詹姆斯一发现这个商机,立马在书店里的【二手书交易区】为《海伦》的纸娃娃腾出一个货架,而南希手中多余的卡牌,包括那两张回家白裙卡,成为这个货架的首批商品。

  是的,他的书店里有二手书交易区,书籍普遍比较昂贵,一些人搬家清理行李、需要钱、或者继承了一批不要的书籍,都会将书籍寄卖在书店、集市、专门的旧书屋,通常都会以半折或者四分之三的价格上架,当然,如果是稀缺的书籍,会比原价卖得更贵。

  而多余的纸娃娃小册子,和卡牌一样上了货架,作为书店的店长,詹姆斯很想往里面塞张多余的卡牌二次出售,倒不是不存在的良心阻止了他这一举动,主要是他的新货架确实需要一些商品,作为示范。

  “真的会有人来买吗?”店员非常不解,“这个卡牌只是赠品啊。”

  詹姆斯能理解他的困惑,他毕竟没有一个沉迷集卡的妻子,“先看看吧。”他不敢把话说得太死。

  原本售价三个便士的彩色纸娃娃,因为已经拆封,并且没有了附赠的卡牌,詹姆斯决定以两便士的价格来销售,至于卡牌,他不确定价格,索性先贴上以物换物的告示,让顾客提出心目中的价格或者用其他卡牌来交换。

  很快,他的二手货架就有了新客人,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以及陪伴他们的老师。

  这群孩子是附近私立学校的学生,中上层阶级的父母能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工薪阶级有便宜的私立学校可供选择,更贫穷的家庭只能去当地教会开办的周日学校读书,甚至没有接受教育,与父母一起工作。

  他们在老师家里上课,这些老师一般是贫穷的中产阶级寡妇,或者需要收入的年轻未婚女性,而这些学生几乎都是附近商人或者工人的孩子,虽然中学普遍男女分校,但小学是性别混合的。

  他们一进书店就被二手书交易区的《海伦》吸引住了,当其中一个发现了货架上的二手纸娃娃,他们几乎一拥而上,将橡木货架团团围了起来。

  “居然是全新的,”小女孩发出惊讶的声音,她双眼睁得圆圆的,转头问店员,“原主人为什么要卖掉它呢?它还那么新。”

  “她们想要里面的赠品,”店员耸耸肩,“所以买多了,你想要的话,原价三便士,现在只要两个便士。”

  缪斯神庙是不能讲价的,说多少就是多少,不能赊欠和记账。确实,这和普通书店不一样,但这也是它能成功的原因之一。这些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自然没有再跟店员讨价还价。

  小女孩眨着眼睛,思考着店员的话,突然她仿佛想到了什么,对自己的同伴说,“我想要买它。”

  “你疯了吗?这要两便士!”她的同伴抬起头,震惊地质问,“它太贵了!”

  他们平时会去卖花、卖火柴、卖报纸、跑腿来赚点零花钱,稍微富裕一点的小孩子会帮家里洗衣服、照看弟妹,也能拿到零花钱,但是两个便士对他们来说依旧是一大笔钱,需要攒很久。

  “我姐姐有一本,”小女孩企图说服他们,“她那本是黑白的,都要半个便士呢,这是彩色的,两个便士已经很便宜了。”

  “它只有一些图画,”同伴试图保护她的钱包,“它能做什么呢?”

  “能剪下来,然后换衣服玩,”小女孩很有经验,“我看我姐姐玩过,她简直沉迷其中,可她都不让我碰一下。”

  “就是说,”精明的同伴开始计算,“我们玩腻了,还可以再卖二手?”

  “它是彩色的,”小女孩卖力地为它辩护,“卖二手肯定也不会太便宜,至少比半个便士贵吧?甚至,我们还可以租出去!”

  这个务实的理由很快说服了她的同伴,“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他们叽叽喳喳地说些什么,很快,他们开始掏自己腰带上的小布钱袋。

  当一些小孩子想要看书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会去租,有时候连租书的费用都难以承担,他们会凑钱,每个人出一点,然后轮流分享,这是最早的读书俱乐部的雏形。

  这群孩子显然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她们聚在一起凑足了两便士,礼貌地向店长买下一本二手纸娃娃,然后兴高采烈地离开书店。

  “真是不可思议,”店员站在门口目送孩子们远去,“他们的父母不会找回来,质问我们卖贵了吧?”

  詹姆斯坚定地辩解,“已经很便宜了,它只是少了一张卡。”

  到了下午,一名女士走进店里,用一张黄裙卡换走了白裙认亲卡,尽管不是南希心心念念的红绿裙,并让店员帮忙留意别的卡牌,这足以证明卡牌交换的潜力。

  店员们纷纷收起内心中的困惑,开始大肆夸赞店长的眼光和远见。

  而后几天,詹姆斯照常出差去城镇购书,这也是缪斯神庙能做大做强的秘诀之一——其他书商会销毁大部分不再畅销的书籍,来抬高这些书的价格。而詹姆斯购买大量书籍来降低书籍的价格,让更多的购书者能买得起它们,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利润。从印刷厂购买的书显然不够,他还会去那些倒闭的小书店、图书馆买下所有库存。

  几天后詹姆斯回到卢恩顿,发现大街小巷的书店、文具店、玩具店,都悬挂着交换卡牌的告示。

  “学人猫,”詹姆斯忿忿地走进店里,却看见二手货架围着一圈人,显得热闹非凡。

  店员已经见怪不怪,“她们都在登记自己不要的和想要的卡牌的,显然,她们的需求不那么容易满足。”

  “一个系列才三本,但足足有十二张卡牌,这实在太让人生气了,”听到店员的话,客人忍不住发表自己的不满,她皱着眉头,指着货架上的书籍,“我说,至少得出十二本吧?不然哪怕没有买到重复的,买完一个系列也才三张卡,想要集齐,就得购买四套重复的系列,这怎么都说不通啊。”

  “确实,”这么一说,詹姆斯也觉得不太合理,然而身为书店店长,他能理解印刷商的想法,“或许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彩色印刷可不是个容易的活计,而且,他们可能不会想到那么多人想收集全套,要不,你们可以选择几张来收藏?”

  “他们在册子里放了全卡牌的图鉴!”客人气呼呼,“每一张我都想要!特别是那种红绿裙的卡,我很少看到有裙子是这样的配色,还不难看的,可现在根本没有人想交换这张卡牌。”

  “印刷商该不会故意把这张牌印少了吧?”他不由得重新怀疑。

  艾琳娜当然不会故意操控卡牌的概率,既然都是R,概率肯定都是一样的,那张红绿裙卡这么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女士们很少见到这样的撞色设计,想着“收藏一张,把玩一张”。

  她同样在收集卡牌,但是她有后门可走,跟管家打了声招呼,印刷厂便送了成套的卡牌过来,确实,失去了随机获取的快乐,不过她也不稀罕就是了。

  当十二张卡牌摆在面前,她不得不承认自己考虑有失,“用什么样的盒子来装这些卡牌呢?”

  在现代,她收集小卡的时候,有大把的卡册和卡膜供她挥霍,那个时候对小卡的二手贩卖可严格了,但凡有一点瑕疵,价格就会迅速下跌。如今情况有所不同,她现在真怕一不小心把这些完整的卡牌弄成微瑕。就算不会出二手,但她的完美主义心态已经占据了上风。

  这个时候大家收集邮票,直接就把它们粘在剪贴本上,尽管出于对卡背的敬畏,还没有人尝试将海伦卡牌粘起来,但如果有一种册子可以固定住卡牌,又不会增加瑕疵的话,应该会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唯一的难题在于应该怎么制作这种卡册,毕竟现在没有塑料,也许可以考虑在本子上粘几个纸袋?或者做成卡片角标?

  “看来可以再卖一波卡册,”艾琳娜习惯性地对着日光观察卡面的反光,见这波暴力运输没有把卡牌弄出瑕疵,才安心了一点,“专门用来存放卡牌,我可真是个小天才,最好弄成只能放海伦卡牌的样式,这样等下一个系列的卡牌出现,又能卖一波卡册了。”

  她一向是个想到什么就去做的性格,立马摇铃喊来了管家。

  “公爵大人最近都不能过来了,”管家听到她的主意,不禁佩服起她无穷无尽的新点子,如果艾琳娜恢复正常人的样子,她应该是个做商人的好苗子,“有什么事情,你直接给他写信吧。”

  “啊?”艾琳娜不禁担心起来,“他怎么了吗?”

  作为俱乐部的主人和她的上司,如果伯克利公爵出了什么事情……

  “一些检查上的小麻烦,”管家轻轻摇摇头,安慰道,“你也知道,他的处境,很容易被人盯上。”

  艾琳娜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她只能忧心忡忡地回去写信。

  就在艾琳娜构思信件的时候,她的同行——杂志社都坐不住了。

  原来以为只是在文字上进行的交锋,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志不在此,转头卖起了卡牌,还真别提,卖得挺好,据说第一批印出去的十万份,几乎都快卖完了,甚至还有很多顾客直言一个系列三本太少,配不上十二张卡牌。

  简直离谱,还有消费者居然愿意主动要求商家多出点,方便他们更好地赚自己的钱,不管是小说作者还是杂志社编辑,此刻都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第14章 纸娃娃的巧思

  “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卡塞尔杂志》编辑部笼罩着沉闷的挫败感,被原本甩在后面的竞争对手超越固然可怕,但看着她们开辟一条新的财路更让人揪心。

  “难怪……”主编皱着眉头,“难怪《海伦》的冲突爆发得那么急,形象塑造得那么快,我就说嘛,怎么一万多字就写了几万字的信息量。原来她们并不指望小说本身赚钱,而是靠这个形象获利,她们是怎么构思的?难道我这老脑袋有点过时了?”

  新来的编辑举手道,“虽然我也年轻,但是我没有这个脑子。”

  主编瞪了他一眼,“既然她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学一学呢!”

  “这方面恐怕我们难以学习,”一直沉默的编辑终于开口分析道,“首先,她们利用海伦的故事成功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海伦,将读者的情感和海伦联系在了一起,然后,没等读者们忘记,她们立刻开发了一款专为海伦换衣服的玩具,直接瞄准女性读者,坦率地说,即使我们推出相似的产品,可能也没有多少男读者愿意购买。”

  主编默默点头,确实,他肯定不会买那东西,换衣服有什么好玩的?自己一天三套衣服换得还少吗?他只觉得疲惫。

  “最后,她们请来了卢恩顿有名气的艺术家,为她们制作一款卡牌……的背面,”编辑耸耸肩,“为这款卡牌增加了艺术价值,同时具有收藏价值,最厉害的是,她们在里面放了一张图鉴,我不得不佩服这一举动,如果没有那张图鉴,或许人们还不怎么想要收集全套,这张图鉴给了读者们一个收集的目标,就像是一个挑战,不把它集齐的话,我想她们不会甘心的。”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人们对海伦感兴趣,对她的故事共情的基础上,”他总结道,“所以说,《海伦》不够文学性,又因为戏剧性而稍显逻辑不足,这些都在作者的意料之中。而我们,既没有喜欢玩换衣服游戏的女性读者,又请不到知名艺术家,我们的读者群体,大概率对集卡也不感兴趣。”

  “学不到啊,根本学不到啊,”新编辑摇摇头,打起了退堂鼓,“与其研究人家,不如催催作者赶紧写作,这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吧。”

  这句话提醒了主编,他转头问道,“威尔斯那边准备得怎么样?”

  威尔斯算得上他们的老作者了,写的小说总是非常吸引人,他连载的时候,《卡塞尔杂志》的销量稳定在6万左右,上一篇小说已经完结了半年,新的小说尚在构思,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构思。

  从前他忙于小说出版——这并不容易,很多作者会先在杂志上连载小说,连载完成后,再整体重印,按照受欢迎程度分期出版,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但是半年过去,他应该早就忙完了。

  “他对这个题材挺感兴趣的,”对接威尔斯的编辑回答,顿了顿,“不过嘛,以他的效率,大概要等上几个月呢。”

  “等几个月……他就不能趁着太阳还在赶紧晒干草吗?”主编怒气冲冲,不过也明白威尔斯的秉性,摆摆手道,“其他作者呢?有没有消息?”

  在老牌杂志社应对《海伦》小说带来的压力之际,那些入手纸娃娃的客人还在研究它的使用方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文化输出在异世出道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