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这一幕,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真惊人的表演啊,这一趟算是来值了。”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灰姑娘费力地将那条华丽的大裙子塞进南瓜马车,然后向观众们挥手告别,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紧接着,爱德华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工作人员更换幕布,身着正式晚礼服的群众演员们,随着管弦乐团的悠扬旋律,在舞台上下翩翩起舞。
艾琳娜连忙拉来精灵,和他们嘀嘀咕咕了一通,他们看了眼忙碌的爱德华,迟疑地点了点头,叫来了刚从台上下来的灰姑娘。
观众们被这一气氛感染,也逐渐加入到了跳舞的行列里,好在他们为了听音乐会,穿得比较正式,乍一看还挺像样的,整个草坪似乎真的变成了一个晚宴的舞会中心。而就在此时,乘坐着真马——精灵们临时变的——拉着的南瓜马车的灰姑娘,从观众人群的一边驶向了另一边。
“仙度瑞拉!仙度瑞拉!”观众们显然已经牢牢记住了她的名字,在她驶向舞台时纷纷呼喊,甚至暂时停下了舞步。
灰姑娘透过没有玻璃的南瓜马车向观众们招手,她没想到,只是扮演一个角色,居然会获得那么多观众的喜爱——是喜爱吧?这让她受宠若惊。
扮演成王子的威廉已经站到了舞台中间,当他看到灰姑娘时,顿时仿佛被对方吸引了般,上前去邀请她跳舞,在舞蹈中,灰姑娘连忙低声对威廉说,“艾琳娜说,我们也可以在舞台下跳。”
“我觉得也可以,”现在的气氛那么好,即便在舞台下面跳,威廉也觉得不会出戏的,因为大家都在跳舞,正确地说,跳舞的逐渐来到了舞台下方,而不跳舞的观众则自觉地退到一旁,为舞者们留出足够的空间。
当灰姑娘和王子从台上跳下来,甚至跳到南希面前时,南希更是近距离地看到了这条大裙摆的裙子,她不得不感叹这条裙子如此轻盈、飘逸,就像云朵一样,将灰姑娘的腰身衬托得纤细无比。
“这简直就像是一场梦,”南希靠在詹姆斯的肩膀上,轻声道,“这真的是现实中的表演吗?”
“或许只有在露天音乐会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詹姆斯满是感叹,“我们也去跳吧?我觉得这样的机会,可是很难遇见的。”
“但是……”南希低头看向身边的孩子,脸上闪过一丝犹豫。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再不跳就结束了,”詹姆斯在人群中扫了一眼,精准地找到一位穿着戏服的工作人员,让对方帮忙照看一下孩子,就拉着妻子滑入了舞池——这时候,他们似乎都融入了这场童话般的戏剧中,成为了其中一名演员。
只有爱德华,看着这意料之外的戏码目瞪口呆。
第100章 灰姑娘的影响
“怎么回事?”爱德华困惑问向身边的员工, “怎么会变成这样?”
这完全在他的预料之外啊。
员工手忙脚乱地哄着不知道从哪塞来的娃,实在是接不上话。
不知道谁起的头,当一个孩子被送到他面前让帮忙看管的时候, 他面前突然就冒出了好几个娃, 他甚至开始担忧,当家长们来领回孩子时,会不会将别人的孩子领走,因为他已经完全无法分辨哪个孩子是属于哪个家庭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幸运的是, 这种稍显混乱的局面并未持续太久。舞曲仍在悠扬地演奏着,而舞台上的布景已经悄然变换,呈现出一片花园的景象。王子与灰姑娘在这花园中驻足,彼此倾诉心声。王子道出了自己心中的苦闷,他被恶毒巫师的嫉妒所诅咒,每日必须饮下一杯鲜血,因此他不敢与人有过多接触。
这段剧情或许在童话故事中略显哥特, 但鉴于童话中不乏诅咒与魔法的元素, 弗朗西斯在谱曲和作词时并未对剧本做出改动。
随着领头角色的深情互诉, 不少正在跳舞的观众也逐渐停下脚步,纷纷前去领回自己的孩子, 将他们的注意力重新聚焦于这场戏剧之上。南希和詹姆斯便是其中的一对,他们刚刚跳完了一支舞蹈, 去接孩子时, 脸上仍洋溢着开心和兴奋。
威廉的嗓音在整个剧组中无疑是最出色的,他唱出的歌曲里充满了痛苦与让人心生怜惜的意味, 换成其他演员, 肯定达不到这个效果。
“吸血的王子,”领回孩子的南希愣了一下, “这个设定最近很流行吗?”她怎么感觉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就在灰姑娘和王子一唱一和的时候,乐队突然敲响了铃声,灰姑娘顿时站起身来,连忙向舞台下跑去,即便王子问询她的名字,都没有回答的功夫。
就在跑下舞台楼梯的时候,她摔了一下,掉出来一只晶莹剔透的高跟鞋子,但王子已经追过来了,她只好放弃鞋子,跳上南瓜马车,让马车夫赶紧离开。
一追一逃之时,幕布和画片已经悄然更换成灰姑娘家里的样子,而灰姑娘的南瓜马车在舞台后面绕了一圈,从另一边上了场,马车变回了南瓜,衣服也换成了破破烂烂的样子,一切都如同一场梦般。
这一出让观众们都惊讶了一下,才回忆起灰姑娘在获得新裙子时,神仙教母曾与她合唱了一曲,告诫她魔法是有时限的,但是大家沉浸在裙子的美貌里,都没有留意。
而后面的走向也如他们期待的那样,在王子的请求下,国王唱着‘我已经很久没看到你笑得这么开心了’——艾琳娜在台下抱紧自己——发布了全国寻找水晶鞋主人的公告,鉴于卢恩顿所在国家面积本来不大,在场的观众都表示,“太浪漫了。”
艾琳娜从前看到这里时,还想着全国那么大,他们找得过来吗?
在舞台上,一位又一位女士试图穿上那只精致的水晶鞋,但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主人。国王无奈,只好下令挨家挨户地寻找。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和阻挠,灰姑娘最终在鸟儿的帮助下摆脱了被囚禁的命运,并试穿了那只属于她的鞋子。当她的脚完美地伸进那只水晶鞋时,台下的观众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终于找到她了!”南希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她看到继母把灰姑娘关起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气炸了,恨不得直接上舞台上去,把灰姑娘解救出来。
幕布一转,灰姑娘换上了那条蓝色的裙子,和王子相认后,坐上马车在草坪上转了一圈,便回到舞台上当场结婚,这发展快得让观众们目瞪口呆,不过还是献上了掌声和起哄声,在这里,艾琳娜还不忘夹带私货,让旁白说出“因为真爱,王子身上的诅咒被化解了”的后续。
当一位又一位演员上台谢幕,南希意识到这出精美又神奇的戏剧已经结束了。
“真快啊,”她还没看过那么短的戏剧,让她感觉仿佛失去了什么,有些空落落的。
故事本身的节奏就明快利落,一环接一环,歌舞的演唱和编排出奇的优秀,演员们的表现也十分精彩,当继母和继姐们上台谢幕时,还有些小观众气呼呼地往台上扔树枝。但她们仿佛还在扮演角色一般,一个继姐吓了一跳,往继母身后躲,另一个则双手叉腰,一副很是不屑的模样。
这些亡灵们可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特别是被丢树枝的两名继姐,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这说明什么?说明她们演得好啊!
除却这些,那精美绝伦的服饰,特别是灰姑娘换装的华彩段落,更是让南希叹为观止。那一幕的华丽与惊艳,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仅仅是为了这一幕,她都愿意再次重温整部戏剧。
“就像一个美丽的梦,”尽管她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这么想了,但她还是这么认为,“仿佛真的有一个遥远的王国,那里发生过这样一段美妙的故事。”
她平时很少去看这样的戏剧,从前只觉得它们冗长又拖沓,不过如果所有戏剧都像今天这样,她愿意住在剧院里!
当灰姑娘与王子作为压轴角色登场时,台下原本稀疏的掌声瞬间变得热烈而激昂。观众们纷纷高声呼喊“仙度瑞拉!”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有些观众情不自禁地伸出手,仿佛想要与她握手,或是想要触摸灰姑娘那华丽的裙子,看看其中是否隐藏着神奇的机关。
还有观众聚在台下,伸手想摸摸那两匹变出来的马,近距离观察,它们仿佛真的马匹一样。观众们之间也响起了议论之声,“这些马一定是真实的吧?”
“或许是某种障眼法?”即便互不相识,此时都能搭几句话,“展示马的纸壳,然后用某种技巧换成真的马。”
“但是他们来的时候,我没见有马啊。”
“魔术嘛,都是这样的,要是被你看到了,那就没有惊喜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精灵们默默感谢魔术!
爱德华最后上台,看到大家已经准备离开了,连忙呼吁道,“谢谢大家观看我们欢乐之家音乐厅的演出!如果想带您的亲朋好友再次观看,请牢记我们位于考文特花园的欢乐之家音乐厅!”他重复了三遍,生怕观众们忘了,还让演员们下去分发《灰姑娘》的传单,上面清晰地印着音乐厅的地址。
一开始,观众们只对音乐会感兴趣,所以《灰姑娘》的传单无人问津,但如今完整欣赏完这部戏剧后,他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纷纷伸手索要传单,希望拿一份回家收藏,见此情形,艾琳娜赶紧上台,让爱德华再补充一句,“《灰姑娘》的纸娃娃和卡牌也将在近期出售!请大家关注各大书店的最新动态!”
“什么?纸娃娃?”南希听到这个关键词,连忙转头望向舞台,听到台上的男人再次重复,她才惊喜地叫道,“天啦!居然有灰姑娘的纸娃娃和卡牌!詹姆斯,你听到没有?”她激动地摇晃着丈夫的手臂,”快去打听是哪家印刷厂!我们的书店可不能没有这些商品!”
“听到了听到了,两只耳朵都听到了,”詹姆斯被摇得整个人直晃悠,好不容易让妻子平静下来,才道,“上次海伦纸娃娃的印刷厂告诉我,接下来的两个月都不会生产海伦纸娃娃,但他们在准备一款新品,应该不会那么巧,就是灰姑娘的新品吧?”
“这么说来,”南希也想起来刚才舞台上那层层叠叠的大裙子,不由得思忖道,“那条蓝色裙子看起来就很难制作,那飘扬的裙摆好像都没看到裙撑,更不用提那些精致的花边和华丽的缎带了,这么说来,能制作这条裙子的裁缝店也很少啊,该不会是沃斯裁缝店做的吧?”
如果真是沃斯裁缝店,那灰姑娘纸娃娃和海伦同出一源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这可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毕竟,承接海伦纸娃娃的印刷厂实力摆在那里,灰姑娘产品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爆款呢。
“快,我们快回去问问那家印刷厂!”南希拉着丈夫的胳膊往外走。
散场之后,演员和工作人员们拖着疲惫又兴奋的身躯,拖着道具回到欢乐之家,他们得赶紧把服装和道具放回音乐厅的道具房里,毕竟这些衣服都非常贵重。
回到音乐厅之后,他们已经开始准备晚上的表演节目了,事实上,只有威廉需要,因为其他演员都和胖老板请了假,今天不用去鬼魂之旅上班。
尽管亡灵演员们都是冲着艾琳娜画的大饼来的,但是不得不说,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实在美妙,这种被热烈掌声包围的体验,简直比追逐人类四处尖叫还要令人兴奋,即便已经结束很久了,这些客串演员们还在后台叽叽喳喳,讨论着自己的心得体验。
其他完全没有听到风声的流动音乐厅演员们,不禁都好奇起来,“你们在说什么?是什么新戏剧?我们音乐厅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反正都已经演完了,爱德华便不再禁止成员们透露出《灰姑娘》的消息,于是,这些流动演员们便听到了一箩筐的新消息,什么破烂衣裙秒变大裙子、舞台下的观众集体加入舞池……听起来跟真的似的。
“真的啊?”他们半信半疑地道,“听起来跟编的一样。”
“应该不是编的,”其中一位流动演员坚定地道,“他们编不出来那么离谱的。”
第101章 记者吹嘘
音乐厅的流动演员们半信半疑, 他们在欢乐之家的表演结束后,得立马赶赴下一个音乐厅的表演,于是将这件事作为谈资, 告诉给其他音乐厅的演员们——据说《灰姑娘》在首次演出中非常成功, 而且即将在欢乐之家上演。
当天晚上,这个消息犹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卢恩顿花园,连同行中的埃文斯和莫顿也听到了风声。
“《灰姑娘》?”埃文斯在自家音乐厅的灯光下,刚刚结束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表演, 此刻却眉头紧锁。原本他信心满满,因为靠着广告宣传,有几位能够在水下憋气五分钟的演员前来面试,并且通过了考验!他迫不及待地签下了这些演员,并急忙准备起相应的服装和水缸。但水缸都还没打造完毕呢,对手又冒出了新东西,这次, 似乎还是一个戏剧。
音乐厅当然会上演一些简短的戏剧, 大概半小时左右, 就像是春晚节目单的小品之类,穿插在歌舞、杂技等表演中间, 这些戏剧当然也不会像专门的歌剧那么华丽和精致,埃文斯想了想自家音乐厅里的戏剧表演……只能说毫无竞争力。
“他到底怎么想的!”埃文斯抓狂地搓着自己的脑袋, 一整个破防了。
成年人的崩溃, 有时真的只需要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此刻,即便是那些真假难辨的传闻, 也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他瞬间失去了往日的冷静。
然而,崩溃只是短暂的。稍作平复后, 埃文斯重新振作起来。
他思考片刻,乔装打扮,悄悄溜到欢乐之家,打听第一手消息。
当他来到同行正门门口时,发现这里依然像以往那样,并没有什么他想象中人潮涌动的景象,不由松了口气,他没有买今晚的票,而在表演开始之后才来,显然也买不到如今非常紧俏的欢乐之家门票了,不过,他自有办法,那就是蹲在后门,向那些熟悉流动演员们打听消息。
“嗨,埃文,”他刚到呢,一位即将赶往下个音乐厅的演员从后门走出,认出了他,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你也来了。”
"哈哈?这可真是出乎意料啊," 埃文斯惊讶地发现,除了自己,还有莫顿、韦斯顿等多位同行,以及一些他不熟悉的陌生面孔——难道是其他地区的音乐厅经理也来这里探听风声?后门的热闹程度竟然超过了正门,在这个时间点、这个地方偶遇同行,实在是让人有些尴尬。
埃文斯与他们简短地寒暄了几句后,便熟络地从口袋中抽出两先令,迫切地询问:“那么,传闻是真的吗?关于那部《灰姑娘》的?”
那位演员轻笑一声,只拿走了一先令,回答道:“其实用不着这么多。明天你们就都知道了。没错,欢乐之家确实在准备一出戏剧,听说已经在格林公园的露天音乐会上演,并且获得了极高的赞誉。我还听说,他们搬运的道具和服装都极其精致华丽——虽然我来得晚,没亲眼看到,但那些先来的演员们都说,那绝对是出自顶级裁缝之手,绝非一般工匠所能比拟。”
对于埃文斯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能是他近期听到的最坏的消息了。
“没事,想一想,如果这部戏剧真的如此出众,”莫顿,同为竞争中的失意者,试图宽慰他道,“一定会有很多观众想要来观看的,而欢乐之家那么小,他们接待不了太多的观众。”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些进不去欢乐之家的观众,还能去哪呢?剧院又不开门。
“说的没错,”演员也努力说服这位老板,“即便看不了《灰姑娘》,也有新奇的水下表演足以挽留住他们,不是吗?”说了几句,她这就得赶紧去下一个音乐厅了,不然得赶不上时间,那得罚钱的,虽然已经赚了一个先令,不过赚钱嘛,不嫌多。
“那他们的演员呢?”埃文斯仍不甘心,追问道,“他们招募演员时竟然如此悄无声息,这些演员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这个嘛,“据说之前他们在鬼魂之旅里扮演鬼魂,”这位好心演员耸了耸肩道,“是不是很稀奇?没想到鬼魂之旅里居然有那么多戏剧演员,我听到的时候都震惊了。”
别说她了,在场的同行听到也震惊住了,他们是万万没想到,欢乐之家光是威廉还不够,还继续往鬼魂之旅里薅人——人家鬼魂之旅的管理者难道没有异议吗?你的演员可都跑了啊!
而且,他们不是很坚定地扮演鬼魂吗?怎么挖都挖不动吗?怎么?现在打包来演灰姑娘了?“这个《灰姑娘》,应该不是什么关于鬼魂的戏剧吧?”埃文斯迟疑地问。
“当然不是,”演员急着要走,“据说是个童话故事,时间不早了,我得走了。”
还没等埃文斯再问一句,她拔腿就跑,立马坐上了街道边的一辆马车。
几位同行面面相觑。
“不好意思,我想请问一下,”就在这时,一位陌生的面孔询问道,“这里是欢乐之家音乐厅吗?”
“这里是后门,”埃文斯叹了口气,回答道,“正门得往前走,然后叉过去那条街,你是来买票的吗?现在来可就太迟了。”
“事实上,”这位陌生面孔腼腆一笑,“我是一名记者来着。”
几位同行瞪大眼睛,再次面面相觑。
第二天一早,《斯特兰德报》编辑部,乔纳森正在奋笔疾书,他的同事见此情形不禁诧异道,“真是难得,看来你对这场音乐会的热情比我预期的要高啊,不过……真的有那么多的细节和感悟值得你如此投入地撰写吗?我何时见过你成为了一位音乐品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