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斯裁缝店为了攻克灰姑娘蓝色礼服裙撑的难题,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走遍了大街小巷的布料店,造访了各大研究院和大学,最终在一家化工实验室里,找到了一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型面料。
这种面料像丝绸一样,当多层丝绸叠在一起,它们就会变得很重,但它比丝绸更轻,这种面料原本是不准备投入市场的,因为制作衣服使用那么轻薄的面料,很不耐用,还会容易带来走光的困扰,而用多层制作服装,为什么不选更便宜的替代品呢?没有市场,就没必要将它上市,不过在沃斯裁缝店的说服下,他们愿意提供一些布料给裁缝们制作戏服。
沃斯裁缝店本来不需要这么斤斤计较地,一定要还原艾琳娜的构想,换成马毛衬裙,除了跳舞的时候需要注意裙底,光从外表上看并无不同之处。只是,沃斯裁缝店野心勃勃,他们想做成卢恩顿最有实力的店铺,想要不断地推出新的时装,引领卢恩顿的时尚潮流。
而正好,艾琳娜的点子十分新奇有趣,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哪怕是一种宣传手段,因此,他们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这种裙子完美地还原出来。
“她应该来我们裁缝店,”店长不知多少次这样感慨道,“哪怕只是动嘴说说,都比你们那群没脑子的好多了,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们。”
“没脑子”的店员们不敢吭声。
第96章 马甲掉了?
一切都井井有条地向前推进, 获得乐谱的演员和乐队练习着这些新曲子,裁缝店加急制作着戏服,编辑部收到了接下来的两期《海伦》, 简直要把编辑们幸福坏了, 印刷厂雕刻着灰姑娘的卡牌和纸娃娃木板,伯克利那几个会和动物沟通的朋友们,也启程出发前往卢恩顿,大家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而远在乡下的俱乐部成员们, 可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已经两个月过去,薇拉彻底打消了自己那没必要的规矩和束缚,尽心研究着如何写出一本受欢迎的口口文学,整个俱乐部上下,眼看着摇身一变,从研究神秘学,转头研究起口口文学的创作, 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
然后, 即便有那么多本参考,真正去写的时候, 还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阻碍,克服了心理障碍之后, 他们努力写出了几部作品——或许是一起干过这样见不得人的事, 俱乐部的成员们感觉和彼此的关系更紧密了呢。
这些书籍迅速寄往霍利维尔街,但是由于质量并不高, 加上投稿量的剧增, 导致这些投稿被拒之门外。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毕竟艾琳娜可是霍利维尔街的顶尖销量缔造者——他们猜, 而他们连出版这一关都没能过去。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放弃的理由,当伯克利得知他们被拒稿的事情,嘲笑了整整两页信纸,才表示自己收购了一家小印刷商,可以通过这个印刷商来专门出版他们的作品。
即便成功出版,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些书的销量只能说惨不忍睹,艾琳娜以她的一己之力,拉高了整个口口小说市场的质量,这样毫无销量的作品,肯定是无法让女神满意的。
“艾琳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个问题恐怕成为了他们脑海中的未解之谜。
“太难了,怎么会那么难?”薇拉十分头疼,她绞尽脑汁、克服了心理障碍写的书籍,最终结局如此惨淡,委实让她倍感沮丧,“明明不管是姿势还是人设,都和参考书很像啊,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们可谓是将这些书籍研究了个彻底,按理来说,这种书籍不应该那么快被读者所抛弃吧?
事实上,就是那么快。
霍利维尔街早就不流行这些参考书籍了,现在他们流行的,是糙汉文学。
“没错,不管是花园的园丁,还是伐木工、搬运工,”为此,神秘学会的博尔德还专门用变形徽章跑了一趟霍利维尔街,其中的艰险不足为人道也,他此行也算是满载而归,说起最近流行的口口文学,一副如数家珍的样子,而台下的成员们,也聚精会神地做着笔记,“反正,就是要那种肌肉偾起、强壮有力的男性角色。”
成员们恍然大悟,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地铁老爷爷看手机。
卢恩顿人这癖好……也太古怪了吧,正常人谁能猜得到啊!
这种破下限的探讨会,按理来说,薇拉是拒绝参加的,但这次失败让她痛定思痛,坐在了屏风后面,而其他女士们也跟她一样,用屏风和帘子与那些男士们隔开,算是一种心理安慰。
“原来如此,”格蕾斯小声讨论道,“之前我们写的都是那些贵族老爷,和现在流行的风格完全不同,难怪不受欢迎。”
“这才多久啊,”薇拉感慨道,“口口书籍的市场就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这谁能料得到呢?”
“那是不是可以写一写士兵?”男士那边有人提议道,“士兵们肌肉发达,力量感十足,完全符合现在的潮流。”
“唔,”博尔德沉吟道,“那家店的店主说,确实有人写过以士兵为男主角的书籍,但销量却不乐观。”
台下的人面面相觑。
“按理来说不应该呀,”女士都有些骚动了,“难道士兵不比那些……搬运工、园丁更魁梧吗?身份也更加高一些啊。”
“算了,搬运工就搬运工吧,”薇拉已经学会向市场低头,“博尔德先生应该已经买了一些参考书籍,到时候我一定要尽快写完,不然这种风潮,恐怕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过去。”
如果艾琳娜在的话,她应该会告诉大家,糙汉文学的男主角,和他们所想的士兵,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类型,毕竟糙汉本身就隐藏着强势、不守规矩、野性的特点,而士兵想要在战场上活下来,必须得遵守军队的纪律和规则,或许表面上看他们相差不大,但真正写在纸面上,那可就太不一样了。
“总而言之,”博尔德清了清嗓子,指了指台上的书籍,“我已经将市面上最流行的著作都买下来了,其中这部《梦中奇旅》下册,可是我等了好几天才买到的,上册现在已经排到下周了,因为时间紧迫,我就没有等到下周,这部作品,据说是霍利维尔街最热销的著作,而现在流行的那些男角色们,几乎都是出自本书,可惜我只买到了一本,如果谁想要借阅,请尽快联系我。”
薇拉刷地站起来,举手示意,“我要!”
而台下的男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一副复杂的神色:最热销的著作、引领霍利维尔街的流行风潮——这听起来,很像艾琳娜的马甲啊。
因着“看熟人女士的口口作品”的不自在感,男士们都没有主动要求借阅。
艾琳娜还不知道自己的马甲已经暴露,这都得怪这时候的卢恩顿人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让《梦中奇旅》的地位坚如磐石,导致那些俱乐部成员们稍微一猜,就猜出来了。
此刻,她正忙碌地整理着行李,准备启程前往卢恩顿。爱德华告诉她,戏服已经接近完工,他们计划在近期进行一次彩排——避开人流密集的晚上,选择在音乐厅的清晨或中午时段,问她是否愿意亲自前来观看。
艾琳娜自然欣然应允,她还计划借此机会联系伯克利的朋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次旅行,她依旧与已经知晓内情的律师堂兄约翰同行。当他们乘坐火车抵达卢恩顿时,发现这里的天气甚至比上次更加恶劣。不知何时起,一股新的风潮席卷了这座城市,走在大街上,人们几乎都佩戴着相似的口罩。
“哇,”约翰看到这幅情形,不由得惊讶地道,“上次我们来的时候,他们脸上都没有这个吧?”
“是啊,”艾琳娜闲来没事的时候给《斯特兰德报》投了稿件,里面写了口罩的制作方法和用处,之所以没投给《女士月刊》,主要是它是月刊,《斯特兰德报》是周报,实效性更强,这种好办法当然要早点告诉大家知道。
如果不是上次艾琳娜亲自来到夏日的卢恩顿,亲身体验了这里的恶劣天气,她可能永远也想不出这个点子。毕竟,卢恩顿的“雾都”之名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艾琳娜笑了笑,深藏功与名。
约翰在火车上一直注视着窗外的行人,他们脸上统一的口罩引起了他的好奇,“这种新风尚还挺有意思的。现在,就算我戴着口罩,也能毫不费力地融入人群了。上次来这里,总感觉自己是别人眼中的焦点,有些不自在。”
一路边走边看,当他们见到爱德华,顿时吓了一跳。
现在的爱德华胡子拉碴,眼睛疲惫,充满怨念地看向艾琳娜,“艾尔,你可算来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爱德华被艾琳娜的种种要求忙得团团转,为了音乐会的许可事宜,他几乎跑断了腿。在这个时代,办事效率远不能与后世相提并论。若非他灵机一动,找到在政坛任职的小叔,并巧妙地借助对方的名望和影响力,恐怕这许可手续至今仍难以办妥。
除了许可问题,演员、戏服、场景布置、音乐安排……艾琳娜似乎把一切都扔给了他,他几乎想给自己找个得力助手来分担这些繁琐的事务。
看到爱德华如此疲惫,艾琳娜连忙上前安慰,她承诺会立即给他涨工资,以表达对他的感激和歉意。然而,爱德华只是皮笑肉不笑地叹了口气,说道:“你少想些,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领着两人走到后台,后台就在舞台后方,是一个不大的厅,这个小厅中间,正摆着一套宽裙摆的蓝色裙子,一位裁缝正在上面缝制着些什么。@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哇,”艾琳娜不禁发出惊叹,虽然她在动画片、乃至电影里都见过那条蓝色裙子,但当她在现实里见到那么大的一条裙子,感觉更壮观了。
这位裁缝认出了自家裁缝店的合作者,忙过来行礼问好,“日安,艾琳娜小姐,这是我们花了十几天,十几个裁缝一起动手制作的主礼服裙,您看看效果如何?”
“还有剧本里特地提到的水晶鞋,”裁缝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捧出来一双晶莹剔透的鞋子——看起来像是水晶做的,但就艾琳娜所了解的,这个时代的工艺还远远没达到这样的水平。
“这是玻璃制作的,而且它很脆,无法用来行走,”裁缝又拿出一双镶有水晶的蓝色缎面鞋,“所以我们制作了两双,您看看,需要哪一双呢?”
第97章 “宁芙”的加入
这还用说吗?
“只能用这双了吧, ”艾琳娜指了指实用的缎面水晶鞋,而后又思忖问道,“那双玻璃鞋可以穿吗?”
“当然可以, ”裁缝十分肯定地道, “但是绝对无法行走的。”
艾琳娜思索片刻,提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建议:“或许,我们可以在仙女教母为灰姑娘施法的那一刻,让她为灰姑娘穿上这双玻璃鞋, 最好捧着鞋在观众面前晃一圈。然而,在实际表演中,灰姑娘藏起这双玻璃鞋——可能藏在裙子里什么的,穿着那双更为舒适的缎面鞋。到了午夜,灰姑娘在逃跑时,就设计她摔了一下,然后把藏好的水晶鞋放在地上。”
这样一来, 缎面鞋用于实际表演, 而玻璃鞋则成为了一个完美的视觉道具。
一旁的爱德华, 看着妹妹再次为他增加了工作量,不由得哀叹了一声。
“怎么样?埃德?”艾琳娜看向自家哥哥。
“就按你说的办吧。”爱德华原本想只使用那双缎面鞋子, 没想到艾琳娜始终不肯放弃水晶鞋的设想,老板面前, 打工人还能怎么办?只能妥协。
巡视完后台后, 艾琳娜便不再“添乱”,乖巧地回到家中, 期待着第二天早上的彩排, 她还不忘写信联系伯克利的好朋友,和他们约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天早上, 她便被玛丽女仆叫醒,匆匆吃完早餐,和约翰坐上去往音乐厅的马车,马车抵达时,音乐厅内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演员们和工作人员们正忙碌地准备和布置舞台上的道具。艾琳娜环顾四周,发现这个舞台与她上次见到的模样大相径庭,变化之大几乎让人认不出来。
从前的小舞台就是一个音乐厅的标准模板,由一整块幕布和背景布构成,幕布只需要松开绳子,就会掉下去,非常简单,实际上,也不需要太多的花巧。
但现在这个舞台,似乎多了一些轨道和景片,看起来倒像一个缩小版的剧院舞台了。
据艾琳娜所学所知,一开始的戏剧舞台并不是现代那样的,更像是一个专门打造的真实场景,一堵墙壁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雕像,上面镶嵌着一个大拱门和两个小拱门,这些拱门后则是模拟的街道景观,两边的建筑仿佛让人窥见了一个小巷的繁华。演员们就在这样的墙壁前进行表演。
那些建筑都是真实打造,自然没有变换布景的可能,于是这就演化成了三菱柱形式的剧院,原本的实体建筑被转化为了舞台两侧三菱柱上的精美画片,通过简单地转动这些柱子并吊起背景布,舞台就能呈现出三个不同的场景。
发展到现在,那些三棱柱已经变成了一片一片的画片,通过轨道在舞台上滑动……只是,露天音乐会可没有帷幕,也没有轨道装置,这些画片能呈现出效果吗?
虽然很困惑,不过她还是比较相信爱德华的专业水平,于是便抛弃这个顾虑,专心地等待着即将开始的彩排。
约翰坐在她旁边的凳子上,他其实不太爱看这种女孩子的戏剧——事实上,他根本没看过,不过反正也没事可做,加上艾琳娜出门需要陪同,他便也一起跟来,好奇地看东看西,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类似后台的场景呢。
等舞台布置好,爱德华非常有气概地拿了个喇叭,“都准备好了是吧?那我们就开始了,对了,约翰,帮我看看门锁上没有,别让外人进来。”
确认音乐厅的大门小门都上锁了,台上的幕布才缓缓拉开,彩排正式开始。
约翰原以为这种女孩子的戏剧他不爱看的,但没想到,刚开场,他就觉得还不错,节奏紧凑。一开始的旁白简洁明了地勾勒出了灰姑娘的悲惨身世,而当灰姑娘刚穿着打满补丁的裙子,一边用抹布擦着壁炉,一边歌唱着为自己打气时,继母和继姐就上来嘲讽了。
节奏快得约翰必须要专心致志地看着这场表演,丝毫没给他分神的机会。
这当然和他曾经经历过的歌剧体验完全不同。
一般歌剧都采用三幕结构,演出一场完整的,通常要两三个小时,在每一幕结束后,还会有15分钟到半小时的中场休息时间,一场歌剧没四五个小时看不完。
但艾琳娜的剧本,是参考着《灰姑娘》动画来写的,加上她又砍掉了一些难以在舞台上展现的桥段,即便加上容易拉时长的唱段,整个舞台剧也就一个小时左右。
众所周知,当一部电影时长超过一个半小时,观众们就开始不耐烦了,两个小时,那得足够精彩,三个小时,就必须得是名导大片之作,超过三小时,除非是影史留名的作品,不然几乎没人乐意看了。
艾琳娜不知道现代人会不会习惯那动不动就是四五个小时的歌剧,反正她是一点也不习惯,所以改成一个小时,她完全不带心虚的。
虽然时长大幅度减少了,但表现出来却很流畅,张弛有度,加上弗朗西斯倾情制作的优美唱段,让约翰这个完全不感兴趣的观众,都沉浸在剧情里了。
除却剧情节奏的亮点,故事本身也让他大感新奇,一位失去父亲的女孩,被继母和继姐们当作仆人使唤,但她依旧乐观热情地看待着所有事物——这种女主角,他还是第一次见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一般以女性为主角的歌剧,可没有这么轻松积极的氛围,看得他都不自觉地微笑起来。
而这部戏剧的服装自不必说,继母继姐们的衣裙极为夸张花哨,有种上个世纪洛可可的风格,只是穿在她们身上显得十分滑稽,灰姑娘自己制作的,想穿去舞会上的衣裙,也是优雅中透露出些许可爱俏皮,更不用提那条蓝色的大裙子,当它出现在舞台上时,约翰整个人都往前探了探。
那条大裙子几乎占据了半个舞台,当灰姑娘旋转起来,那裙摆由之飘扬,飞舞的裙底层层叠叠,显得无比轻盈,这样的大裙子,仿佛只会出现在幻想或者梦境中,让约翰这个不懂衣裙的男士,都为之赞叹,“如果丽兹在这里,她可不管什么方便不方便,一定会想要这么一条裙子的。”
比起这些,艾琳娜更关注舞台的布景和装置,仙女教母居然就是用一根绳子绑着,从天而降,这要是在音乐厅里表演固然奇妙,但在露天音乐会,没有天花板吊着,这实现怕是有些困难。
另外就是换装的效果,在动画片里,灰姑娘的旧衣服被仙女教母换成了大裙子,这一幕本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但由于舞台上的处理较为困难,所以在这里,巧妙地让两位女士分别扮演,一位穿着旧衣,另一位则早已换好了大裙子。当穿着旧衣的灰姑娘走进屏风背后时,穿着大裙子的演员便适时出现,完成了这一转变。
虽然这样的设计也成功地呈现了换装的场景,但艾琳娜却觉得这样的处理稍微打断了剧情的流畅性,让她在观看时感到一丝不适。@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等到整部剧演完,约翰不由得献上了掌声,“太厉害了!非常棒!这比我想象中的精彩多了!”
爱德华已经不自觉地咧开嘴角,“你们喜欢就好,艾尔,你觉得呢?”
艾琳娜这时候当然不会扫兴,也大肆夸奖了一番,直把他夸得傻乐了一阵,才假装谦虚地摆摆手,“哪里哪里,这也太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