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临行前,给自家铺子都下了命令,每到时节,便会送日常用品过来。
他人虽然走了,但是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得很好。
赵云惜笑了笑,开始备着给大家裁制夏衣,今年得给张文明的也做出来,他离得近,送着也快。
等张居正和叶珣下值,就见屋里站着陌生的妇人,知道是来量体的,这才张开臂膀。
“近来瘦了。”顾琢光面有忧色,捏捏他劲瘦的胳膊,心疼坏了:“太瘦。”
张居正轻笑:“近来日日练剑……”
结实了。
但这话不好当众说出来。
顾琢光显然也想到了,她别开脸,故作无事,不想让别人瞧见她满脸红晕。
顾琢光笑着道:“相公的荷包和手帕我来做,不必买。”
赵云惜望天:“好呀。”
反正她的针线活一塌糊涂,那时候学刺绣,绣娘都无语了。
“叶珣想要什么花样?还要修竹?”赵云惜随口问。
叶珣摇头:“荷花吧。”
赵云惜闻言点头:“我近来读书,又读到爱莲说,才读懂以前没有读懂的东西……”
她觉得,白圭就像是那爱莲说里的莲。
“陶渊明爱菊,他是隐逸者,世人爱牡丹,是爱富贵权柄,而爱莲则是君子风度,事情要办,还要办得漂亮,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即是做事也是做人。”
赵云惜笑吟吟地夸赞了一通:“叶珣便是中通外直的人间君子。”
张居正:?
他娘在夸谁?
他清了清嗓子。
赵云惜顿时笑得眉眼弯弯:“唔,我家白圭亦然。”
张居正摇头失笑。
几人说笑着,这才选完花样,将册子递给绣娘,送她出小院。
隔了几日,新做的衣裳就送过来,赵云惜试了试新到的衣裳,时下流行红色,她便做了见山茶红的褙子,衬着白绫衫子和白绫马面裙,瞧着果然漂亮,她想了想,又挽了发髻,戴上刚买的珍珠银簪,揽境自照,颇为典雅端方,也衬气色,索性就穿着巡店。
一想到她再不穿这些漂亮衣裳,她就要穿中老年颜色,就觉得时光真是太匆匆。
她本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绣娘给她选布料的时候,推荐酱色,说是家里的老夫人得庄重些。
酱色,老夫人。
她觉得自己很年轻。
并且在王者峡谷杀过人,不能穿酱色。
穿上漂亮衣裳,她心情也跟着好很多,巡店时,满脸微笑,看见店里上升的营业额,更是神采飞扬。
*
五更。
张居正候在裕王府外,等着给他上早课。
衬着天色尚早,他又理了理衣领,望着天边一道金灿灿的红霞,看向大踏步走来的高拱,这才和他一道进了侧门。
裕王府一切照常,好像先前掀起轩然大波的送礼事件不复存在。
迷蒙的晨雾被昏黄的灯光破开。
裕王留着问了话,近来朝中可好、京中可有趣闻。
张居正都挑着一一回了。
裕王有心和他二人推心置腹,张居正才识过人、进退有度,虽然年轻,但足够稳重、少年老成,几件事办得极为漂亮,且他并非薄情寡义之人,到底心底柔软、心怀恩义,那倒能为他所用了。
而高拱虽然脾气火爆,但他同样才华过人,且有忠心!自然和张居正有不同的用法。
裕王稍作思索,笑着道:“听闻你二人吃过京中风靡一时的火锅,正好本王也想尝尝,不若你二人做个引荐。”
张居正连忙应下,笑着回:“那古董锅铺子就是家慈所开,王爷能去,真是让小店蓬荜生辉!”
高拱也跟着夸:“前几日吃过一回,如今正心心念念,里头的吃食很新鲜,我回家自己做,就不是那个味道了。”
他露出回味的表情。
裕王点头,古董锅确实风靡,就连他家厨子都去学了,可惜没有学到精髓。
“待本王更衣,我们一道去。”裕王笑呵呵道。
他心里跟明镜一样,只要他还没有登基,他就需要笼络臣心,毕竟当今春秋鼎盛,换句话说,还能生,只要有皇子降生,他的储君之位,就没有那么稳。
裕王笑得满脸谦和,坐在马车上,亲自撩开帘子,给二人让出舒服的位置来。
“你家生意可还好……?”他话音未落,就看到敞开的店门里,是沸腾的人声。
上座率这么高?
裕王带着疑惑往里面走,刚落座,便有人送来茶水点心,相貌精致的小二脸上带着笑:“欢迎光临,客官,请点餐。”
第130章
“这是何物?”裕王对着白瓷碗中晶莹剔透的吃食问。
张居正用汤勺搅了搅,笑着回:“此乃凉粉,从苏州进的薜荔籽,用纱布包住,在凉水中反复揉搓,就能出胶,在井水中湃上一夜,就能凝固成这样晶莹剔透的吃食。”
裕王捧着白瓷碗,里面是被刮成小格的冰粉,里面有玫瑰卤,撒着花生碎,边上还摆着水果拼盘。
“这些时令水果,喜欢的就倒在碗里。”张居正示范,他添了白桃、枇杷、杏等,整齐地码好以后,冰粉瞧着更漂亮了。
“这水果还切成星星性状?”裕王摆完,自己都觉得漂亮,笑着道:“再给本王上一碗,要枇杷、李子、樱桃,用食盒装了,送去给刘氏。”
张居正眉心微动,和高拱对视一眼,并未说话。
未出口的话,也尽数咽了回去。
待回小院后,张居正便坐在小院闷闷不乐。
赵云惜纳罕地看着他:“怎么了?”
他素来老成持重,鲜少将情绪挂在脸上。
“今日和裕王、高拱,在店里吃饭,裕王……送了冰粉给妾室。”他简直大为震惊。
虽是私下接触,但此刻应当笼络朝臣,谈论国事,而不是哄妾室开心。
公私不分。
赵云惜瞬间懂了。
裕王=欲王。
纵欲而死的一代帝王,在八卦榜上也是被津津乐道的一位。
赵云惜满脸怜悯地拍拍他的肩膀,笑着道:“节哀。”
除此二字,真是无话可说。
除非……嘉靖现在能生出孩子来,尚且能改了裕王登基的可能,要不然他一上位,那真是小日子有滋有味:沉溺财色,为之而死,并且不顾百姓死活,死命压榨。
结果——
嘉靖真的生了。
他爱上了一个英武不凡的小妇人?
赵云惜在坊间听来八卦,据说是此女身姿健壮,却生得眉目如画,俏丽婉转,皇帝一见就忍不住和她缠缠绵绵,直接召进后宫做贵人。
她听得都要急死了!
后来呢后来呢!
那说坊间趣味的妇人左顾右盼,又想说又有些不敢,跟做贼似得,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地说道:“据说是皇帝多年吃丹药不行了,此女健壮能在上面骑马呢。”
赵云惜黑线。
虽然是坊间黄谣,但格外符合逻辑。
她这才恍然想起,自己是来买布料,给小敬修做口水巾的,果然听见八卦就挪不动脚。
赵云惜一转身,就瞧见一个柔软的小女孩,瞧着才四五岁,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她。
哎哟,真可爱。
都说缺什么想什么,她要搬出那句裹脚布名言了!老张家三代单传,一根独苗。
咳。
好吧,她想要香香软软的小闺女了。
只能盼着敬修长大后生了。
到时候她应该还活着吧。
赵云惜不确定地想。
瓜吃得有点撑啊。
赵云惜带着满肚子八卦回家了。
一想到嘉靖这样的好日子,男人还要过上几百年,她就不爽。
嘉靖可真是人老心不老。
她如今多看青春活泼的少年郎一眼,都觉得不好意思,有任何遐思,都会觉得是玷污这份美好。
该死的道德感。
赵云惜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