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美的眼神亮了, “大哥, 你也这么觉的?”
“不是没有道理。”赵匡胤道, 但汉武帝刘彻到底是什么心思,谁也说不准。
【还有就是汉武帝刘彻对皇后卫子夫的态度, 汉武帝刘彻最终没有恢复卫子夫皇后的身份, 最后是李夫人以皇后的身份下葬。
除了废后卫子夫外, 太子刘据还有太子妃等人都没有获得他们对应身份的死后应该有的待遇。
从这方面分析, 要是太子刘据是真的冤枉的, 虽然人死不能复生,起码死后的待遇应该跟的上。】
*
唐
“我觉的太子刘据还是行巫蛊之术了。”李泰道。
一旁的李治点了点头, 他也觉的太子刘据未必一身清白,不过也不好说。
“毕竟太子刘据最大的罪过是他造反了。”李治道, “从这点看,汉武帝刘彻不原谅他也是应该的,毕竟是造反的太子。”
“这倒也是。”李泰点点头,他差点忘记太子李据最大的罪过,造反……
【咱们再看看太子刘据的谥号,他得谥号是戾太子,咱们光看字面的意思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词。
古代的戾代表的是知错不改,而太子刘据的这个谥号并不是汉武帝给的,而是后来的继位的汉宣帝刘病已,也就是太子的孙子给的。
要是自家爷爷真的清白,汉宣帝为何要给自家爷爷一个“戾”的谥号呢?从情理上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但是吧,也不排除这是汉宣帝刘病已的一种政治时段。】
汉武帝刘彻没想神迹这次一下预示了他们汉朝的两位皇帝,一个是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一个是自己的曾孙刘病已。
既然刘病已能够继位,怕是他这个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并无后代,当然还有一种更坏的原因,权臣或者外戚当道,废了刘弗陵。
如此,汉武帝刘彻更加坚定了不能让最小的儿子刘弗陵继位,不管他长大后有多么优秀,但是在他长大之前的朝政全都由权臣把持。
汉武帝刘彻在想,自己的后悔怕不是因为成年的儿子全部早死,自己后继无人。
【咱们都知道古代帝位是实行的嫡长子继位,即便不是嫡长子起码也要是前皇帝一脉。
就像明朝时期嘉靖帝的大礼仪之争,之所以争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朱厚照一脉。
而刘病已并不是汉昭帝的血脉,他想要获得合法的继承权就必过继到汉昭帝这一脉,这就意味着从名义上他和太子刘据没任何关系。
按理说刘病已和刘据没有任何关系,太子刘据是没有机会再被追封,但是刘病已却很聪明,他先是给卫子夫和刘据等人都加谥号,为的就是给他爷爷一个体面的葬礼。】
汉武帝刘彻对自己这个曾孙刘病已来了兴趣,他想看看这小子日后的表现如何。
【路人甲】:但是是个戾。
【赵匡美】:就是因为这戾,大臣们才没法反驳,要是个好的谥号他们肯定不同意。
【李治】:其实戾还有其他解释,比如蒙冤,有小错没改而造成了大的祸端。
李治还是很欣赏汉宣帝的,的确是个有手腕的皇帝。
【扶苏】:汉武帝刘彻不能原谅的是太子刘据造反,并不是太子刘据的巫蛊。
看着公子扶苏的发言,汉武帝刘彻不由点了点头,他没想到这样的话能从公子扶苏嘴中说出。
之前汉武帝刘彻一直对公子扶苏的印象不怎么好,如今看人都是可以改变的。
“宣太子刘据进殿。”汉武帝刘彻下令。
殿内的众臣听汉武帝刘彻宣太子进殿,立马明白他家陛下的意思,太子之位还是刘据的,虽然此时的太子还是个奶娃娃,怕是听不懂神迹。
【通过上面的分析,其实汉宣帝的态度并不能证明他认定自家爷爷当年的巫蛊之术,但这事肯定也没平反。】
汉武帝刘彻点点头,的确,汉宣帝加封的戾并不能用作为什么依据。
汉武帝刘彻用力揉了揉自己的眉头,其实他并不关心巫蛊之案,就和秦太子扶苏说的一样,自己只是不能原谅太子造反。
【接下来咱们说说第三点,汉武帝刘彻曾经派丞相田千秋查太子的巫蛊之案,并让丞相田千秋陆续开挖了别的地方。
根据史书的记载,丞相田千秋在兰台也挖掘出了人偶,但是对此案田千秋却迟迟没有定安。
明明有证据,但是却迟迟没定案,大家觉的他为何如此拖拉?】
【李治】:怕是为了保全自己罢了,毕竟汉武帝刘彻是想证明太子没有行巫蛊之术
【赵匡美】:也可能这件事情牵扯过大,刚刚说的兰台不是汉朝存放书的地方么,参与的可能不止太子,
【李治】:不错,所以他才拖着,汉武帝刘彻心里也明白吧,只是不知道太子刘据到底参与的多深。
【以上就是有关汉朝巫蛊之祸的各种观点。
过去了两千多年,咱们是没法确认事实到底如何,太子刘据到底是冤枉了还是没被冤枉,想必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说完了汉武帝刘彻在军事上的建树以及汉朝的太子刘据,接下来咱们就讲讲汉武帝时期的经济。
汉武帝刘彻接连发动了这么多战争,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财支持呢?】
听神迹提到汉朝的经济,秦始皇嬴政明显来了兴趣,他一直很想知道汉武帝刘彻是用来什么办法来维持大汉的经济,没有穷兵黩武。
【不过今天的时间不早了,咱们明天再唠!】
第364章
神迹再次消息, 此次汉武帝刘彻又得知了关于后朝不少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几次匈奴战役,知道的越多越能少走弯路。
根据神迹的提示,汉武帝刘彻再次改变了部署, 直击匈奴的弱点。
本来汉武帝刘彻在军事指挥上就特别有天赋, 如今又有神迹相助, 在此后的三年中, 汉军就没有吃过败仗。
匈奴那边有点被打怕了,毕竟他们一次都没赢过, 汉军那边不知为何,对他们的地形部署都了如指掌。
汉武帝刘彻只用了四年的时间便收复了漠北,霍去病甚至还未被派去战场。
霍去病一直要求上战场杀敌,但是汉武帝刘彻却不准,作为日后最重要的将臣, 汉武帝刘彻首先要保护好霍去病。
当然, 除了关系霍去病, 汉武帝刘彻特别注重卫青的身体, 作为汉军的主心骨,卫青对汉朝而言十分重要。
至于李广那边, 汉武帝刘彻给他布置好任务, 一是好好驻守边境之城, 二是好好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
李广得知他李家子孙干了那么多混账事, 不用汉武帝刘彻下来, 他自会好好管教。
【大家晚上好,咱们又见面了, 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
乐瑶每天准备八点开始直播,但是汉朝这边却已经过去四年。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蜀国太子刘阿斗进入直播间】
直播间里还是一如往故的粉丝么, 乐瑶都已经习惯了,能听到现在的都是她的死忠粉。
见神迹出现,汉武帝刘彻宣太子刘据一起观看神迹。
汉武帝刘彻已经下定决心好好培养太子,目前看太子刘据仍旧是最合适的储君。
这是刘据第一次见神迹,但是并不是第一次听说神迹,他家父皇和自己说了好几次,终于见到神迹了!
刘据不但不害怕,还特别的兴奋,并且还更加崇拜他家父皇!
【之前咱们说了汉武帝刘彻在军事上的功绩,有多厉害咱们就不再啰嗦了。
接下来咱们从经济政策上来看看汉武帝刘彻的另外一面。
打仗是需要银子的,没有银子的支持是大不了胜仗,就像被穷死的大明一样,一个王朝的经济是与军事力量牢牢挂钩的。
汉武帝刘彻想要打仗,势必要抓紧对整个王朝的经济控制。】
*
秦
秦始皇嬴政还特意拿一册新的木简,专门来记录关于汉朝的经济政策,可见秦始皇嬴政的重视。
不光秦始皇嬴政好奇,公子扶苏也好奇,就是他们大秦帝国也不敢向汉武帝刘彻那边连年发动远征大战,汉朝是得多有钱?
【咱们先看看汉武帝的经济压力,从每次战役中汉朝都能发动十万大军这个数字来看,汉朝保守估计也有二十万大军,就是不打仗光这些大军的粮饷就不少银子。
其次就是打赢了仗后的赏赐,根据《史书》记载,光是漠北之战卫青那一路队伍就大概赏赐了黄金二十万两,咱说的是折合值。
当时卫青大军杀敌有降临两万人,也就是一个匈奴兵的首级就值一两黄金!
这么说吧,要是换算成现在的货币单位,光是这一战汉武帝刘彻就赏赐出去几十亿。】
天幕中忽然下起黄金雨
汉武帝刘彻听着神迹分析的数字,几乎是对的,既然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想让士兵们冲锋陷阵定要有相应的赏赐。
这也是为何汉武帝刘彻给下一任皇帝定下的目标是修养生息,下一代可禁不住这么折腾。
【刚刚咱们说的仅仅是赏赐,攻打下来城池总要建设吧,抓住了俘虏总的安排吧,可以说一场战役下来,不管是胜是负都会花大笔的银子。
接下来咱们一起详细看看汉武帝刘彻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来维持如此浩大的开支。】
钱!钱!钱!
【首先,汉武帝刘彻把货币的发放权收为朝堂所有,之前都是民间自行铸钱。
这个政策无疑是明智的,也一直沿用到了现代。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就下令将全国各地私下铸造的铜钱全部拉到长安销毁,五铢钱正式问世。
五铢钱对后世产生了重大意义,一直被沿用千年,即便到了明朝时期,还是可用五铢钱买到东西。】
秦始皇嬴政眼中露出赞许,早期的汉武帝刘彻的确是英明。
秦始皇嬴政特别好奇,自己会不会晚年昏庸?也不知神迹到底会不会讲到秦朝。
【但是光改良货币是不够的,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又将盐铁酒专营,这个咱就不再多提了,从之前那些朝代的讲述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三样有多值钱。
但是还是不够,于是在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又颁布了算缗,也就是向大商人直接征收银子。
有点像咱们现在的财产税,赚的多的人必须要向朝堂交更多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