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李纯高兴的,这对于一直被节度使打压的朝堂来说是久违的胜利!
那接下来该打谁呢??
【大家好,我又回来了,昨天提前下播,所以今天咱们提前一点直播】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蜀国刘禅进入直播间】
【唐宪宗李纯进入直播间】
【唐代宗李豫进入直播间】
因为这次乐瑶直播的早,除了唐宪宗那过去了几个月,其他直播间只过了不到半个时辰而已,总之直播间和平行世界的很迷。
此时唐宪宗李纯正在论功行赏,首功自然是宰相杜黄裳的。
殿上的唐宪宗李纯对宰相杜黄裳赞不绝口,宰相杜黄裳自己倒没觉得有什么。
若换做一般的大臣,面对君王如此夸赞早就应该感激涕零了。
而宰相杜黄裳就那么直愣愣的听着,没啥表示,如此给唐宪宗李纯的感觉就是,你夸吧,我听着。
【咱们接着上回说,这场大捷对唐朝的意义特别重大,这是朝堂给众节度使发出的一个信号,如今的朝堂不会向唐德宗时期对藩镇听之任之,对藩镇的造反绝不姑息。
并且这次平定的还是西川之乱,和之前唐德宗刚上任平定的刘光喜之乱不同,西川可是大的藩镇,实际很强。
因此此战对那些小的藩镇起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天幕中出现小藩镇的卡通形象,他们头上几个大字,“朝堂这么强?!”
【提一嘴,此战宰相杜黄裳功劳不浅,但是因为他这个人不拘小节,不怎么会察言观色,最后被贬。】
宰相杜黄裳???自己不拘小节么??
众臣一听,不由点头,看来众人都知道宰相杜黄裳的性子,就他不知道。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陛下在殿上如此夸赞他,他就和个石头一样听着呀,哪怕谦逊一下说说都是陛下英明之类的话。
唐宪宗李纯看宰相杜黄裳不自知的样子,一时不知说他什么好。
但是神迹既然说了,那唐宪宗李纯也不好罢免宰相杜黄裳,要不然显的他自己没啥心胸。
【宰相杜黄裳被罢免后,接任他的是户部侍郎武元衡和翰林学士李吉甫。
这两人和宰相杜黄裳的理念一样,都赞同打击藩镇。】
众臣看向被神迹点名的武元衡和李吉甫,心中不由羡慕起来,如今朝堂上下都是支持削藩的大臣,但神迹这么一提,升迁的必然是他们二人。
【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朝堂第二个削藩对象,镇海节度使李锜。】
听到第二个对象是镇海节度使李锜,唐宪宗李纯不由一个楞,要知道李锜可是唐李唐宗室,在唐宪宗李纯的心里他是最不会造反的一个。
【镇海节度使李锜可是正八经的李唐宗室,是李神通的子孙,而李神通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
要说朝堂可是待李锜不薄,镇海藩镇就是咱们如今的江浙一带,在古代可是富得流油的地方,朝堂的赋税就指望着这里。
而李锜不仅在这里担任节度使,并且还兼盐铁史,这个职位有多重要咱就不再说了。
由此可见朝堂对李锜是多么的好。】
【阿斗】:对他这么好还造反,什么脑子。
阿斗听李锜这条件,真不知他为什么要造反,如何,想当皇帝?
【起因便是西川大捷,此次西川大捷让众多藩镇看到了朝堂的实力,也看到了唐宪宗要削藩的决心。
因此部分节度使为了自保,纷纷请命入朝,李锜也加入了他们。
但是李锜也不是真的想入朝,他只是随大流而已,毕竟其他藩镇都上书自己不上不好。
他断定唐宪宗李纯是不会让他入朝的,毕竟他可是李唐宗室。
但是宰相李吉甫却看出了李纯的造反之心,李纯麾下可是有大军,一个藩镇又有钱又有权必定会对朝堂造成威胁。
因此在宰相李吉甫的建议下,唐宪宗李纯同意让李锜入朝。
这下李锜可是傻了眼,他万万没想到唐宪宗李纯来真格的。】
*
唐代宗
“这小子真听劝。”李诵感叹,他觉得听劝是好事,太宗不就很听劝么。
“听忠臣劝是好事,但身边是佞臣。”李豫有些担忧。
李适点点头,他也担忧,“这小子会不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就和神迹所述的我一样?”
毕竟是自己的子孙,李适担心李纯飘起来。
听自家父王和皇爷爷这么一说,李诵也有点担忧,毕竟他们老李家祖传的飘……
李豫李适和李诵同时叹了一口气。
【李锜自然不想入朝,于是开始找各种理由,一会是找理由说要接任他业务的手下王澹需要交接,一会又说自己病了不能舟车劳顿。
李锜如此反复无常,唐宪宗李纯又召集众臣讨论应该怎么办,宰相武元衡的态度十分坚决,坚决不能对李锜妥协。
对李锜的妥协就是对节度使的妥协!
宰相武元衡此言正合了唐宪宗李纯的心意,因此他再派使者督促李锜。
而李锜那边,竟然纵容亲兵杀了王澹,并以此为理由继续不入朝。
朝堂没有妥协,再次催促,没想到李锜直接反了,唐宪宗李纯则直接夺了李锜所有的官职封号,并立马派兵讨伐他。】
虽然知道自己讨伐成功,但是唐宪宗李纯还是很激动。
【但是还不等朝堂动手,浙西内部自己先动乱了,李锜手下的大将们根本不想跟着他造反。
于是李锜被他的手下直接拿下,送到长安来认罪了。
如此朝堂不废一兵一卒就又平定了一个藩镇,不过这仅仅是开始而已。
于唐朝来说最大的威胁还是河北藩镇,唐宪宗李适在等一个机会,剑指河北藩镇!】
第331章
【唐宪宗李纯终于等来了机会, 公元806年,淄青节度使李师古病逝。
淄青向来不受朝堂管辖,他的弟弟李师道按照传统自封节度使,然后上书让朝堂认可。
这些不受朝堂管辖的藩镇, 虽然不听命朝堂, 但是还需要朝堂的一纸任书, 以表正统。
这或许是朝堂对他们来说的唯一作用。】
唐宪宗李纯没想到第三个藩镇是淄青, 心里有些震惊,竟然打赢了淄青?
【一心想削藩的唐宪宗李纯自然不想承认李师道继承节度使, 但是当时的朝堂整在讨伐刘辟,分身无力。
没有办法,唐宪宗李纯只能和众臣讨论应该怎么办。】
*
唐代宗
“不会硬打吧…”李适有点担心,自己当年不就是硬着头皮打,结果差点把大唐给打没了。
【翰林学士的李绛出了个主意, 李师道不是想要得到朝堂的正名么, 那么朝堂就不表态。
要知道淄青虽然不把朝堂放在眼里, 但是李师道情况却有点不同, 他和已经去了节度使李师古虽然是兄弟,但是兄弟二人关系并不好。
此次李师道接任, 淄青藩镇内部其实是有人反对的, 因此他才迫切的需要朝堂的证明。】
众臣又看向翰林学士的李绛, 心道这算什么解决的办法?
【没想到朝堂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真让李师道急眼了, 为了赶紧得到朝堂的认可, 李师道竟然同意交出淄青的官员任免权,并且向朝堂交税。
早知道藩镇之所以让朝堂头疼, 是因为兵权,收税还有官员的任免权都在节度使手上, 李师道竟然一下交出了两样大权!
唐宪宗李纯听此,立马任命李师道为节度使!】
还能这样?!
唐宪宗李纯惊讶不已,今个算是给他平定藩镇打开了新的思路,不一定要打。
【公元809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病逝,他的儿子王承宗要继承节度使一职。
因为修养生息了这么多年,唐宪宗李纯这次不想妥协,他想直接拍官员接任成德节度使一职。
但是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怕是会刺激成德造反。
这么大的事,唐宪宗李纯还是找众臣商量商量。
宰相裴垍不同意这样激进的做法,首先,唐宪宗李纯之前已经同意了李师道的节度使之位,如今不同意王承宗,他定会造反。
之前解决李师道问题的翰林学士李绛也同意宰相裴垍的看法,认为不能轻易动成德。
之前两场削藩大胜,是因为那些藩镇本就受朝堂管辖,但是成德却不同,对朝堂的认同度低,此时贸然发兵,定是一场苦战。
于是唐宪宗李纯听了两位大臣的建议。】
*
唐太宗,唐
听到唐宪宗李纯如此听劝,唐太宗李世民紧皱的眉头终于松开了,后世终于出了一位广开言路的帝王。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注重广开言路,他认为帝王就是再贤明,终究是有想不到的地方。
【鉴于三年前的成功案例,唐宪宗李纯虽然没有不同意让王承宗继承节度使,但是也没有痛快同意。
接任节度使用得有代价吧,比如割两个二州或者像李师道那样向朝堂交税和给出官员的任免权。
按照唐宪宗的想法,王承宗大概率回和李师道一般,但万万没想忘王承宗竟然同意割让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