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227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唐玄宗李隆基】:太宗也废过太子。

  汉武帝刘彻眯了一下眼睛,废太子??

  【随后张九龄和裴耀卿被罢相,丞相班底大洗牌,再无人劝谏李隆基。

  武惠妃故伎重演,再次陷害太子李瑛,关于陷害太子李瑛之事,旧唐书和新唐书说法不一样。

  《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说法一致,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指使他女婿杨洄构举报太子李瑛联合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以及太子妃的哥哥造反。

  唐玄宗李隆基都没有调查,直接召集李林甫他们商讨罢黜太子以及其他两个皇子。

  《新唐书》的说法则是武惠妃骗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及光王李琚说宫中有贼人,让他们赶紧带着武器到宫中护驾。

  结果太子李瑛带着武器进宫后,武惠妃则大声诬陷他们造反,太子党被拿下。】

  【路人甲】:连调查都不调查,可见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想罢黜太子。

  路人甲忍不住吐槽,他觉得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以武惠妃为借口罢了。

  众臣看向唐玄宗李隆基,神迹所述当真是他们圣人?

  【我个人觉得还是《旧唐书》的说法比较靠谱,太子李瑛又不是傻子,明知道武惠妃要算计自己,怎么可能拿着武器自投罗网。

  且宫中又不是没侍卫,等着太子李瑛去救驾,黄花菜都要凉了。

  所以还是被诬陷的可能性比较大,一天之内,唐玄宗李隆基将自己三个儿子贬为庶人。

  这还不算完,不就之后又将三位皇子赐死,著名的“一日杀三子”。】

  天幕中出现卡通李隆基,只见他挥舞着大刀,头上几个大字“儿子多!杀杀杀!”

  “要说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是真多,咱大宋天天为子嗣发愁,人家一杀就是三,还全是成年的皇子。”赵匡美吐槽。

  与此同时,朱高煦也在吐槽,虽然作为后朝人,按理说应该知道唐朝发生的事情。

  可朱高煦向来不喜欢读书,只喜欢带兵打仗,因此他只知道唐朝几件耳熟能详的大事,比如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其他事情一概不知。

  “三个儿子!他有那么多儿子可以杀么!”朱高煦看看自己,再看看他大哥还有三弟,他们一共就兄弟三人。

  朱瞻基那小子更不用说,一个就两个儿子,还有朱佑樘也一个儿子,到了朱厚照则是一个儿子没有……

  【不知是不是因为心虚,武惠妃成功陷害了太子李瑛三人后,总做梦被李瑛他们的鬼魂索命。

  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去世,到死唐玄宗李隆基都没有将他和武惠妃的儿子李瑁立为太子。

  不把李瑁立为太子也就罢了,在一日杀三子后,唐玄宗李隆基又做出一个荒唐的事来,他看上了自家的儿媳妇!】

  此话一出,唐太宗李世民大惊,“这个孽障!!!”

  【要说唐玄宗李隆基爷孙俩也是绝了,他爷爷看上了自己小妈,他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

  不知道这是不是叫隔辈遗传?】

  唐太宗李世民脸刷的一下白了,看上小妈??什么意思?!

  【接下来咱们详细看看唐玄宗李隆基为了得到自家儿媳妇都做了什么努力。】

  整个大殿哗然,众臣齐刷刷的看着皇位上的李隆基,这下臣子们算是彻底理解,为何神迹说他们陛下早死二十年就好了,是该死!

  臣子们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陛下,你赶紧驾崩吧!”

  “你们!”李隆基气的站了起来,这是要反啊!

第210章

  乐瑶眼见弹幕上都是求唐玄宗李隆基赶紧死, 不由感叹,“真是不论是黑粉还是真爱粉都盼着他早死的帝王。”

  讲真,早死二十年唐玄宗李隆基说不定还能成为大唐的朱砂痣。

  【唐玄宗李隆基抢的这个儿媳妇杨玉环是寿王李瑁的皇妃,就是武惠妃的儿媳妇。

  也不知唐玄宗李隆基什么时候对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起了心思, 恐怕从他不肯立李瑁为太子时就有了心思。

  为了名正言顺的把杨玉环纳入后宫, 唐玄宗李隆基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在开元二十八年, 唐玄宗李隆基以给他娘窦太后祈福的名义, 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

  作为孙媳妇为太后祈福,是无法推脱的, 于是杨玉环成了女道士,道号“太真”。

  既然出家为道姑,那自然就不是儿媳妇的身份,而且过了几年,唐玄宗李隆基又给寿王李瑁赐了新的皇妃。

  这下自家儿子也有了新的皇妃, 杨玉环彻底摘下了皇妃的头衔。

  万事俱备, 五年后, 杨玉环被正式封为杨贵妃, 从此六宫粉黛无颜色。】

  不知道是哪个大臣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红颜祸水!”

  看到这四个字, 乐瑶不由皱起了眉头。

  【自古以来, 只要有错就归结到女人身上, 什么祸国殃民红颜祸水。

  但是古代女子身份多卑微, 命运能由她们自己决定么?

  就像杨贵妃, 本来和寿王李瑁郎情妾意,突然被五十多岁的公公抢到宫中, 有人问过她可否愿意么?

  若不唐玄宗李隆基无耻下流,人家小两口还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路人甲】:也是身不由己的可怜人。

  路人甲不由感叹。

  看粉丝路人甲的发言, 乐瑶真觉得和三观一致的粉丝唠嗑特别开心。

  乐瑶不是洗白杨贵妃,就是讨厌把什么事情都归结到女人身上,明明罪魁祸首是那些昏庸的帝王才是。

  李隆基没想到神迹会如此直接的骂自己,一点颜面不给他留,脸色愈发难看。

  【咱不说杨贵妃如何,今个咱们只分析唐玄宗李隆基。

  从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子和伤自家儿媳妇这两件事上,可明显看出唐玄宗李隆基在一步步拉低自己的道德底线。

  他不仅在私德有失,在对国家的政策上也开始犯混。

  咱们来详细看看唐玄宗李隆基是怎么一步步把大唐的国运给斩断的。

  首先是节度使的设立,之前咱们也说过,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后,唐玄宗李隆基在边境九个节度使、一个经略使,共十大藩镇。

  每个节度使手上都有自己的直属部队,他们出兵根本不用朝堂下令。

  说白了,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把兵权下放,但早期,唐玄宗李隆基为了防止出现藩镇割据的情况,还让调动各地的节度使。

  可是到了晚年怠政,唐玄宗李隆基甚至让一人兼数节度使。】

  兵权下放!

  几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挑动着直播间前众帝王的神经,但凡英明的帝王便知道军权有多么重要。

  【若只是单独的兵权下放,朝堂还是能控制边境的将领。

  但唐玄宗李隆基的神操作又来了,因为边境遥远,由长安统一运输军粮太为浪费。

  且每年庞大的募兵费用,让国库吃不消,于是唐玄宗李隆基把经济大权下放给了节度使。

  比如盐税这样有关王朝经济命脉的税收都下放,让节度使自负盈亏。】

  经济下放!

  四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直播间跟前的帝王们统一皱起了眉头。

  虽然赵匡胤和朱棣已经知道前朝之事,但再听这段历史,还是心生感叹。

  他怎么敢?!

  【经济下放后,导致了连锁效应,藩镇的收入越多,就越有钱募兵,实力随之扩大。

  原本边境节度使的人数不过两三万,可是到了后期膨胀到将近十万大军。

  要知道由朝堂直接掌握的中央军不过十万而已。

  当地方武装实力高于中央武装实力,已然是危险的信号。】

  只见唐玄宗李隆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下令,“退朝。”

  李隆基不想让众臣继续看跟着自己看天机,有些事情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便好。

  唐玄宗李隆基虽然下令,但是殿中没一个大臣离开。

  “如何,你们要造反?!”唐玄宗李隆基恼怒。

  “臣为大唐江山,死而后已!”殿中大臣跪下,今日他们哪怕死也不会走。

  【唐太宗李世民】:畜生!

  李世民被李隆基一系列神操作气的,不由骂道。

  也不知怎么回事,天幕的弹幕一般都是文字形式,而唐太宗李世民的弹幕却以语音的形式发了出来。

  一声畜生震耳欲聋,把李隆基骂的瞬间不敢动作,来自老祖宗的血脉压制。

  【随后唐玄宗李隆基又废除了采访使,让节度使同时兼任采访使。

  采访使是负责监察官吏的,相当于行政的监察部门。

  如此就等同于把行政的权利也下放给了节度使。

  军事大权、经济大权、行政大权,这三样本来由朝堂掌握的大权全部下放,节度使统领下的藩镇就是一个小王朝。

  唐玄宗李隆基把如此大权下放,他心里当真就不怕么?

  只能说唐玄宗李隆基对自己的帝王之术异常的自信,他相信自己能驾驭这些节度使。】

  “这唐玄宗和那个畜生朱厚熜当真一模一样!”朱高煦终于知道为何神迹要把这两个人放一块讲,真是太像了!

  【首先,他听信了丞相李林甫的建议,开始重用外族胡人,用胡人来制衡汉人将军。

  李林甫的这个建议完全是为了他自己的权利,按照大唐旧例,有功的将臣是可以入朝担任宰相的,李林甫怕自己的地位不稳,于是才推荐胡人。

  要知道朝堂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胡人进入权利中央。

  唐玄宗李隆基和李林甫选择的这个胡人就是安禄山,让他做自己平衡边境节度使的棋子。

  唐玄宗李隆基对安禄山可以说异常的宠爱,甚至为他打破了很多规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2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7/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