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222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朱厚熜没有打击到官吏富绅,打击的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朱佑樘猛然转头,差点闪了脖子,“儿子你说这群文人不让咱们南下,是不是怕咱们发现他们走私之事?!”

  朱厚照点了点头,他和朱佑樘想的一样。

  朱佑樘握紧拳头,“他们怎敢官商勾结!”

  “还是咱们给了他们可乘之机。”朱厚照善于反思,方才神迹也说了,若一直放开贸易便不会有倭寇之乱。

  【朱高煦】:不明白,商人走私赚钱,关倭寇啥事?

  朱高煦听的云里雾里的,只要神迹一说到政策他就宛如绝望的文盲。

  【自然是有很大关系,市舶司怎么说都是官方的,明面的程序在。

  海商和商户们在市舶司这个平台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后作为维护秩序的平台方收取提成。

  如今市舶司没了,维持秩序的人就没了。

  而官吏商人勾结起来,一起对付赚海商,他们以“海禁”为尚方宝剑来威胁海商,有官吏撑腰的商人把次货给海商,但逼着海商以高价购买,不然就不让他们出海。

  更有甚着收了钱却不给货,海商又不敢去官府告发,谁敢告谁就全家牢底坐穿。】

  天幕中出现卡通官吏,只见他们手上拿着写着“海禁”的圣旨,身后却是金山银山,而他们面前的卡通海商则是破衣烂衫。

  而卡通的朱厚熜则在宫中沾沾自喜,头上一行大字,“谁敢得罪朕!”

  【如此压榨下,很多海商家破人亡,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落草为寇”

  于是这些海商开始于倭寇合作,既然那些官吏富绅不仁就别怪他们不义,谁都别走正规途径!

  在《明世宗实录》中有详细记载,说三十个倭寇里,一多半是大明人。】

  抢!

  一个大大的抢字出现在天幕上。

  “官逼民反。”赵匡美感叹道,但凡能活的下去谁想落草为寇呢。

  “这大明皇帝当真为了政治目的不管百姓死活。”赵匡美本来还听看好朱厚熜,甚至觉的他是天生当皇帝的料。

  如今看这样自私自利的人当皇帝才是王朝最大的灾难。

  “这么看之前那个叛逆皇帝朱厚照倒是干了不少好事,可惜史册上全是诋毁。”赵德芳道

  “你说是不是朱厚熜让那些文臣抹黑朱厚照的?”赵匡美严重怀疑。

  【被逼着走投无路的海商越来越多,倭寇之乱彻底爆发。

  朱厚熜开始派大臣过去平定倭寇之乱,他首先派去的大臣朱纨。

  朱纨为官正直清廉,且和南方的官绅集团没什么关系,如此才被朱厚熜选中。

  朱厚熜给他下了两条命令,一是坚决海禁,二是打击倭寇,全部弄死。

  上任后,朱纨严格执行朱厚熜下的命令,他没收了所有民间的船只,让他们没船下海走私,抓了大批走私的海商。

  接下来就是全力打击倭寇且成绩斐然,先后抓获许栋、李光头等倭寇,然后把他们都给杀了。】

  朱厚照又默默地把朱纨的名字记了下来,别的不说,朱厚熜前期看人还是挺准的。

  【可以说朱纨很成功的完成了朱厚熜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很成功的得罪了南方的官吏富绅。

  这些官吏和富绅就指望着走私发财,让朱纨这么一折腾算是彻底断了财路。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们怎会放过朱纨,于是他们疯狂弹劾朱纨。】

  【首先是福建出身的两位言官弹劾朱纨,而处理此案的吏部尚书是浙江出身。

  随后浙、闽官员又对他的上书大做文章。

  福建籍御史陈九德则上书弹劾朱纨竟然不禀报陛下,擅自杀俘虏,大逆不道。

  于是嘉靖帝朱厚熜罢免了朱纨,并派人调查,调查朱纨的官员杜汝祯亦是南方出身。

  到这一刻,朱纨算是明白了,他的敌人根本不是倭寇而是他的同僚。

  于是朱纨说出那句,“即使天子不想让我死,浙闽官员也要我死,最后朱纨服药自尽不愿受他们凌辱。】

  乐瑶说道这无奈的叹气,明末官场真的太复杂了,若是自己穿越过去怕是活不过一集。

  朱佑樘沉默了,心口说不出的压抑。

  为了维护阶级的利益,他们官官相护陷害忠良,他们的良知呢?作为读书人的良知哪去了?!

  【朱高煦】:那小畜生不是八百个心眼么?怎么还杀忠臣!

  【路人甲】:都说了,嘉靖帝的忠诚标准不一样,对他忠诚才忠臣,对大明忠诚的不算忠臣。

  路人甲忍不住出来吐槽,听到像朱纨这样的忠臣被陷害而死,他心里也不舒服。

  【朱纨死后,他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倭寇之乱卷土重来。

  朱厚熜再次派大臣张经来治理倭寇之乱。

  别的不说,在抽卡上朱厚熜这手气着实不错,这个张经也是个有能力的大臣。】

  朱厚照再次把张经的名字记了下来。

  【张经充分吸取了朱纨的教训,他知道朱纨之死是侵犯了南方官吏富绅的利益。

  于是张经改变策略,他不打击那些走私的海商,不管海禁不管走私不触犯他们的利益,就安心的打击倭寇。

  如此总没错吧?

  但张经的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却特别困难…】

第205章

  【为啥说困难呢, 因为士气大落。

  朱纨在任时,不仅为官清廉还军记严明,受到士兵们的拥戴。

  可就是这样一个好官,最后却被革职被迫害而死, 而他手下的将领如柯乔、卢镗也遭到迫害。

  如此朝堂还有什么效忠的意义?于是士兵们一起摆烂, 看着战况不行就立马跑。

  别看张经是文官出身但打仗却是一把好手, 嘉靖十六年, 因平定广西瑶民起义有功,加封兵部侍郎。

  面对如此困境, 张经相当淡定,他先征调了随自己平定广西起义的老手下,随后又开始整顿军纪,将那些浑水摸鱼的士兵全部淘汰掉。

  张经深知行军作战不能急于一时,要休整到最好的状态将对方一击毙命。】

  “所以打仗不论文武。”赵匡美摸着下巴, “大明朝还是有能人的。”

  【但是让张经没想到的事, 他安排的人马还没到, 倭寇再次来袭。

  张经无法控制局面, 于是他上书向朱厚熜解释,但是朱厚熜并不听, 反而觉得张经无能。

  讲句公道话, 张经刚上任, 倭寇连准备的时间都没给张经留。

  张经是嘉靖三十三年五月上任, 当月, 倭寇到嘉兴强夺,幸好大将卢镗和大将陈宗夔的全力抵抗, 最终打败了猖狂的倭寇。

  倭寇见嘉兴难打果断逃窜,从东下海直逼崇明并杀了县令, 随后又一路南下去扬州烧杀抢掠。

  同年七月,又一路的倭寇南下,一波接着一波。】

  天幕虽没出现动画,却传来百姓的哀嚎声,不管什么时候遭殃的总是老百姓。

  【朱厚熜见倭寇之乱愈发凶猛,心中颇为恼怒,甚至开始怀疑张经是不是养寇自重。

  正在此时,严嵩的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请命抗倭,他说,“倭寇猖狂,请陛下允许臣子带着道士去东海作法。”】

  朱佑樘!!!

  朱厚照……

  *

  宋

  赵匡胤听到作法,忽然想到了他们的大宋的那个小畜生作法退敌。

  当真是迷信害人,朱厚熜之前明明是个精明的帝王。

  【听着是不是很离谱,更离谱的是朱厚熜当真派赵文华去东南沿海作法抗倭。

  而且还让他去做监军督促张经出兵,从这咱们可以看出朱厚熜迷信是真,不信任张经也是真。

  而赵文华这个人靠着巴结严嵩上位,什么本事没有不说,还贪得无厌。

  到了浙江后他满脑子都是来捞钱的,他按照惯例像张经索要贿赂,但张经对此嗤之以鼻,坚决不像严党妥协。

  作为严嵩干儿子的赵文华何曾被人如此对待,心中忌恨张经。

  此时正值倭寇大肆抢夺杭州一地,赵文华让张经立马出兵,但张经有自己的战略布局,不听赵文华指挥。

  气恼的赵文华上疏诋毁,贪赃枉法、贪生怕死不肯出兵,想等着倭寇抢够了撤退之时再追击,以此得战功。】

  *

  永乐年

  “那个小畜生不会真信了吧?”朱高煦皱着眉头,要是换成他手下士兵不听指挥…

  【果真,嘉靖帝朱厚熜看到秘折后龙颜大怒,毕竟他被捡漏王仇鸾坑过一次。

  同样带兵不出击,等着蒙古人走了跑去捡首级领宫。

  朱厚熜这人极度自负,重用仇鸾一事让他丢尽颜面,错了一次绝不会再错第二次。

  于是朱厚熜马上下令把张经与当时守卫杭州的李天宠全都抓起来。

  古代下令都是有时差的,正在浴血奋战的张经还不知朱厚熜要下令逮捕自己。

  时机成熟后,张经亲自带兵抗倭,于是就有了著名的“王江泾之战”,这是明朝自抗倭以来最大的胜利!

  但可笑的是大战的捷报送到宫中,朱厚熜逮捕张经和李天宠的诏书也下来了。】

  【本来朱厚熜收到捷报后有些纠结,于是询问严嵩,张经是严嵩死对头徐阶的人,严嵩怎会让张经有功。

  于是严嵩说,张经根本就是冒领功劳,其实功劳都是赵文华和胡宗宪,若不是他们两人逼着张经打,张经肯定还当缩头乌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2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2/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