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乱中的明军发生踩踏,幸好仇鸾跑的快,不然就要被俘虏。
惊险过后仇鸾不忘捡漏的老本行。】
卡通仇鸾再次出现在天幕上,头上几个大字,我来捡漏啦!
“天底下怎么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朱佑樘不知应该怎么骂仇鸾这个畜生,他比那些临阵脱逃的将领还要可恶。
【仇鸾捡了命丧踩踏的蒙古兵首级,当做自己的功绩。
朱厚熜见此,觉得自己果真没有看错人,于是加封仇鸾为太保兼太子太保。
有赏必有罚,朱厚熜派人逮捕了总督郭宗皋和大同巡抚陈耀,并且当场打死了大同巡抚陈耀。】
“打死大同巡抚??怎么不打死那个奸臣!他不是大同的总兵么!”朱高煦实在不理解朱厚熜到底在干什么。
一旁的朱高燧也理解不了,大同巡抚才是无辜的吧?
【路人甲】:就是太刚愎自用,觉得自己天下第一聪明,不想被别人当猴耍。
【路人甲】:老道士怕不是觉得自己得了一员猛将,可压制文官集团。
许久不见的路人甲出来吐槽。
【随后朱厚熜又将此次的罪魁祸首兵部尚书丁汝夔和兵部左侍郎杨守谦问斩。
而且是马上问斩,一刻不等,负责审问丁汝夔和杨守谦二人的大理寺官员,只因审问饿慢就被杖责,甚至还被罢免官职。
可见朱厚熜对不听自己命令的丁汝夔有多恨,对庚戌之变有多恨。
除了丁汝夔和杨守谦外,还有很多官员被罢黜,比如户部尚书被革职,工部尚书被停了俸禄。
总之,所有的大臣都有错,唯独朱厚熜自己没有错。】
“严嵩呢?怎么处罚这个奸臣的?”赵匡美问,他的提问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怎么说呢,严嵩虽然没有被惩罚,但是朱厚熜对他的恩宠大不如前,仇鸾变成了朱厚熜身边的大红人。
朱厚熜恩宠仇鸾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仇鸾的上书兵部不得查看,直接上疏给朱厚熜。
有上疏告仇鸾状的,朱厚熜直接抓人,为了仇鸾还革职了三大营的巡视官。
并且准许仇鸾自行推荐将领,不必经过兵部,给了他任职权。
几项大权放放下去,可见朱厚熜对仇鸾的信任,以及他的思想再次转变,用武官集体来制衡文官集团,重新找平衡。】
“重用这样的人,找什么平衡!”朱佑樘无语,他觉的朱厚熜比自己还傻。
“坐井观天。”朱厚照道。
朱厚熜或许对自己的聪明才智绝对自信,可有那么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
即便在聪慧的人,只听不看,和睁眼瞎没什么区别。
这也是为何朱厚照总想出京城,他要亲自看大明江山。
【可惜朱厚熜没有找对人,过度的自负让他对仇鸾没有任何怀疑。
甚至还同意了仇鸾负责马市,明朝和蒙古间的贸易再次打开。
贸易本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公平贸易。
显然俺答不是遵循规矩的人,特别在庚戌之变后,俺答对大明再不惧怕,手下败将而已。
对如此羸弱的大明,他为何要公平贸易,俺答以老弱病残的马来换高价的丝绸和茶,不但如此他们还穿上汉服,到村子里贱淫无辜的女子,仇鸾不敢惹蒙古,就由着他们。】
【随后马市交易停止,鞑靼再次侵犯边境,朱厚熜重用仇鸾,让他带兵出征。
可仇鸾哪有这本事,打输了就是下属的锅,赢了就全是自己的功劳。
眼见鞑靼的入侵越来越频繁,朱厚熜觉出不对劲来,他不在重用仇鸾。
而压力过打后背生疽的仇鸾还不想放弃权利,仍旧请命出征,最后被朱厚熜夺走了将军大印。】
“这个不要脸的是哪里来的勇气?带兵出征,他会打么!”朱高煦要被仇鸾给气了,偏偏他还是武将出身。
之前朱高熙觉的文官集团没一个好东西,如今他觉的武将集团也没几个好东西。
大明到底怎么了?
【但不得不说仇鸾是有点运气的,在他的罪行被揭露前,他竟然死了。
气不过的朱厚熜让人把他的坟给扒了,把的父母妻儿全部斩首,小妾女儿都送出去当奴隶,以解朱厚熜的心头之恨。
看的出朱厚熜真是恨极了欺骗,他的手下可以无能,但对他必须绝对的忠诚。】
卡通朱厚熜再次出现,头上还是那一行大字,“谁都不能背叛朕!”
【说完庚戌之变,咱们再来说说另一个让大明头疼的问题,倭寇。
通过倭寇之乱,咱们继续分析朱厚熜刚愎自用。】
第204章
【倭寇之乱自大明立朝以来就存在, 明太祖朱元璋还为此实施明海禁。
之前咱们也说过,明初倭寇有三真七假,三就是倭寇小日本,七则是反明势力。
但是到了嘉靖时期, 这七分的反明势力却变成了明朝官商, 而那三分则变成猖狂的小日本和葡萄牙。
说来当真可惜, 在永乐年海军实力还是世界第一的明朝, 随着全面海禁和郑和下西洋航海资料的消失,楞是被后起的西洋国家反超欺凌。】
提到航海, 朱棣不由的看向朱高炽。
“爹,儿子已经知道海上贸易的重要性,定会坚持航海政策。”朱高炽保证。
“孙儿也定会坚持航海政策。”朱瞻基跟着道。
朱棣这才把眼神从朱高炽身上移开。
“我支持航海!!”朱高煦大喊一声,虽然神迹说的东西他都记不大住,但他对航海却印象深刻, 神迹说了海上贸易赚钱。
朱棣满眼嫌弃的看了朱高煦一眼, 没搭理他这个没脑子的儿子。
“日本、葡萄牙。”朱棣重复这两个西方国家的名字。
大明是需要几个岛国作为海上的中转站, 朱棣闭上眼睛, 脑中仔细搜索的海上地图。
*
秦
再次听到航海的话题,秦始皇嬴政眼中掩盖不住的野心。
而且秦始皇嬴政不仅仅是心动而已, 他还付诸行动, 已经派人开始研究远航船只。
总有一日, 他要称霸世界!
秦始皇嬴政的雄心壮志再次壮大。
*
弘治年
提到海上贸易, 朱厚照的眼神也亮了, 朱厚照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有朝一日他也要下西洋!
而一旁的朱佑樘却满怀心事, 海上贸易海上贸易,有倭寇如何海上贸易。
朱佑樘不由叹了一口气, 对于倭寇这个大问题朱佑樘还没想到解决的办法。
【朱佑樘】:有倭寇之乱,如何发展海上贸易?
【朱高煦】:那不简单,直接打啊!
朱高煦看到朱佑樘的发言就来气,这个怂蛋玩意!
朱高煦看不惯朱佑樘,朱佑樘也瞧不起朱高煦,二人互相看不起对方。
【要解决倭寇之乱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何到了嘉靖年就变的如此复杂呢?咱们来一起分析分析原因。】
听神迹说解决倭寇之乱简单,朱佑樘整个人都惊呆了,简单!如何简单!!
朱佑樘激动的求问,也怪了,这次他的心声并没有出现在天幕。
急的朱佑樘直接跪下,“求神迹明示,如何解决倭寇之乱。”
尽管朱佑樘如此虔诚,可乐瑶却接收不到,她继续话题。
【导火索之一,市舶司。
市舶司咱就不多解释了,就相当于咱们现代的海关。
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改革市舶司,松弛对民间海上贸易的管控,民间可以贸易但必须向市舶司交关税。
如此大明的国库充盈了,海上贸易打开了,商人们为了赚钱自然会自发的打击倭寇。
人嘛,为了钱啥事都能干,所以才说解决倭寇之乱很简单,放开贸易就行。
若朱厚熜一直按照明武宗朱厚照的路子走下去,倭寇之乱说不定就这么没了。】
听朱厚照还放开了民间贸易,朱棣对这个后世“叛逆”的子孙愈发满意,虽然看着不靠谱,但是做的全是靠谱的事。
【朱棣】:不错。
朱厚照立马激动起来,“爹,太宗爷爷是在夸赞我么!”
“反正肯定不是夸赞为父。”朱佑樘有点怕天幕中出现太宗的言论,虽然只是文字但亦是压迫感十足。
朱佑樘担心若有朝一日太宗通过神迹降临大明,自己会不会第二个被太宗打死…
为啥说是第二个呢,因为第一个被打死的肯定是小畜生朱厚熜。
【但是嘉靖八年,因为六年前小日本的争贡之役朱厚熜忽然下令撤销了宁波市舶司,彻底切断了和日本的贸易往来。
嘉靖八年这会还在大礼仪之争,嘉靖帝朱厚熜从方方面面打压文官集团。
这也是他打击文官集团的一种手段,大明的文官大多来自南方,且多多少少和海上贸易有关系。
如今朱厚熜关闭市舶司,面上是直接断了南方官绅的财路。
为什么说是面上呢?因为市舶司的废除并不耽误南方的官吏富绅赚钱,不走官方途径,他们可以走私,且走私还不用交税赚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