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朱高炽不语,这次不是不搭理朱高煦,而是他也说不上明白。

  朱棣不说话,开始奋笔疾书,把神迹所说的全部记下来,虽然理解不了,但是先记下来。

  他就不信,大明朝人才济济,就找不出一个能理解神迹之策的?!

  与此同时,秦始皇嬴政也在奋笔疾书。

  经济方面,嬴政也不是很在行,术业专攻,自有懂经济的大臣。

  嬴政先记下来,等他日后开拓海上之路,自然有用到的一天。

  唐太宗李世民也在记录,虽然他大唐的经济还不错,但谁不想让王朝更加的繁荣昌盛。

  【当然,为了防止大明宝钞贬值,还要绑定更被大家任何的重金属,毕竟转移通货膨胀也不是长久之计。

  像是后期在全球范围内的硬通货,黄金和白银。

  大明朝时期的技术不够,主要的白银产地还是在海外。

  得让白银都掌握在朝堂手上,而不是掌握在少数商人和权贵手上,这就要由朝堂掌握白银的流入渠道。

  而此时正富强大明绝对能做到。】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高炽】:开战海外贸易,个体商人出海,如何掌控。

  朱高炽先发问。

  自皇爷爷开始实行海禁,就是为了控制这些商人,以防出现宋朝那样的情况。

  【别忘了,海上还有海盗猖獗。

  贸易再赚钱,也不如抢的快,比如后期某些国家的某些行径,在这咱不能细说,大家应该都懂。

  民间对付海盗自然很难,但是有如此壮大的明朝海军护卫就不一样了。

  之前咱们也说过,郑和下西洋期间,海盗低调了许多,证明他们是忌惮大明朝堂的。

  所以大明海军可以控制住海上盗贼,保护海上贸易的平安,做出如此大贡献,自然要有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大明的关税,不管是出海的商人还是来大明做买卖的外朝商人,既然得大明福利,就得缴税。

  这点可以学学宋朝的市舶司。】

  “神迹又夸咱们了!”赵匡美惊呼,果然,他们宋唯一的优点就是有钱。

  【等着以大明为中心的商业和贸易的体系成行后,大明王朝就可以把朝贡的福利取消。

  该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若是对方不愿意可以不来交易,反正他们不来总会有别人来。

  这就和招商引资一样,先给甜头让外地人来,等过了几年成熟了再把福利取消。】

  【朱高炽】:如此有些卑鄙吧?

  朱高炽一向以仁为政,泱泱大国,这般。

  【路人甲】:这算什么卑鄙,正常交易罢了,非得赔本赚吆喝么?

  【路人甲】:大明是怎么穷死的,不就是不只要面子不要钱么。

  粉丝路人甲又开始怼人了,怼的朱高炽一句话说不出来。

  又想要钱又想要脸,天下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其实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真的和经济有离不开的关系,当然除了经济,武力值也很重要。

  不然就沦落成和大宋一样的下场。

  要是大宋和大明两个王朝可以互相学习一下就好,经济和军师同时抓。】

  【说完怎么盘活大明经济,接下来咱们再说说盘活大明经济的阻碍。

  以海发家江南贵绅们,也是当年在朝堂上拼命反对下西洋的那群人。】

第151章

  【确切的说是江南士绅的代表, 文官集团的掌权,导致大明王朝一步步的走向深渊。】

  文官集团?江南士绅?

  明太宗朱棣脸色刷的一变,朱高炽的脸色也不好看,他身边自有文官集团。

  “我就说文人没一个好东西!”朱高煦一拍大腿, 高呵一声。

  朱高燧揉了揉耳朵, 他二哥这嗓门怕不是要把他震聋…

  【也不能说文官没有好东西, 自古以来不管文官还是武官都有好官和坏官之分, 像大臣于谦是文臣,但亦是有骨气的文臣。

  咱不能一棒子把人给打死, 其实还是看皇帝能不能扛得住忽悠。】

  又提了于谦,这个人朱棣和朱高炽还有朱瞻基三人是记住了。

  【先说说文官集团经历的几个阶段,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世时,皇权高度集中,整个文官集团是夹着尾巴做人。

  到了明惠帝朱允炆, 文官集团可谓扬眉吐气, 无奈都是纸上谈兵的玩意, 最后明太宗朱棣上位。

  在明太宗朱棣时期, 文官和武官基本是相互制约的地位。

  但是等到了明仁宗朱高炽上台时,文官集团的春天又到了, 毕竟被朱棣一直嫌弃的太子朱高炽能上位, 少不了文官集团的支持。

  明英宗朱瞻基时期, 文官集体势力更大, 不得已, 明英宗开始用宦官集团来制衡文官集团。

  后面的土木堡之变,大家也都知道, 随着有经验和功勋的老武将全部战死,文官集团彻底登上权利的巅峰。】

  乐瑶顺着明朝的皇帝开始讲明朝文官集团的权利变化。

  【明太宗朱棣】:武将全部战死?!

  这个平行世界的朱棣还没听乐瑶盘点叫门天子, 因此不知道后朝的败家子。

  【叫门天子朱祁镇咱之前说过,这次就不再说了,大家可以回去看看直播回放。】

  乐瑶发现她的直播竟然有精彩回放,但乐瑶直播的回放不是所有人都有权限看的,必须粉丝到一定等级才能看回放。

  并且,各个朝代只能看本朝代的回放,目前朱棣的等级还不够,等再看几次直播,就能回头看大明战神那场直播回放了。

  【今天咱们就海上贸易这条线,来看看大明的文官集团是如何一步步断了大明朝的财路。

  明朝使劲禁海,只能由朝堂下海,无疑是断了江南贵绅的财路,但是他们本身又无法和朝堂对抗,只能曲线救国,拉拢能在朝堂上说上话的人。

  这个群体就是文官集团,虽然明朝实行了南北榜,但北方落后多年,南方的官员比例还是多于北方。

  且这些文官官员本身就出身于江南世家,自然好拉拢。

  且明太宗朱棣的几次下西洋,不但没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还有胡椒代俸禄,如此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如此,文官集团怎会支持下西洋。】

  听此,朱高炽的脸色难看一分。

  【但是在明太宗朱棣在位时,他们不敢说什么,等到以仁为政且广开言路的朱高炽上位,文官集团终于敢说了。

  他们不但断劝诫,全力丑话郑和下西洋之举,将国库空虚的罪过全放在下西洋身上。

  于是明仁宗听劝,中止了下西洋的政策。】

  “是儿子错了。”朱高炽请罪,经过神迹点拨,他意识到自己原本狭隘的思想。

  同时也感觉出自己竟被文官集团牵着鼻子走,他是想当仁君,却不想当没脑子的“仁君”。

  【路人甲】:大明人才济济,那些文官里就没一个懂经济的?

  【路人甲】:他们不是不懂,是不想让皇帝懂吧。

  粉丝路人甲不由吐槽。

  朱棣和朱高炽父子二人的脸色又难看一分。

  【可惜的是明仁宗上位不过十个月便驾崩,继位的明宣宗朱瞻基却坚持下西洋。】

  “果真是朕的好圣孙。”朱棣看向朱瞻基,他的眼光果真没错。

  听到自家儿子坚持下西洋之举,朱高炽更觉的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失败,半点没有伟略。

  不如自己退位,直接让他儿子上位?

  【但是明宣宗朱瞻基也是个短命的,在位仅仅十年,中间只下了一次西洋,在宣德九年的时候,本来打算第八次下西洋,可惜次年就驾崩了。】

  英年早逝?!

  听到这,明太宗朱棣和太子朱高炽都不淡定了。

  倒是朱瞻基本人很是淡定,少年嘛,无谓生死。

  “大侄子不会是被那些文臣给害死的吧?!”朱高煦开始阴谋论了,但是他也不是瞎猜,毕竟他家大侄子都能和自打成平手,身体能差到哪去。

  【明英宗朱瞻基去世后,文官极端立马停了松花江造船厂,还撤了沈家口和长江出海口的水军。

  而且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珍贵的航海地图、宝船图纸、航海技术全都没了。

  有野史记载是大臣刘大夏为了让皇帝死心,直接烧了郑和下西洋这几十年的心血,但是官员刘大夏本就是海商大户,他应该知道航海的利润,却还拦着。

  当然,刚刚咱也说了官员刘大夏到底烧没烧航海资料,现在还有争议。

  但能确定的是,到了明中后期,航海的资料是真的没了。】

  朱棣重重锤向桌子,力气之大直接把桌上的茶碗蹦到地上。

  【虽然文官阻止了大明王朝下西洋,却没有组织他们自己和江南贵绅下海贸易的脚步。

  他们于身后的江南世家联手,一起走私,把原本属于大明王朝的利益全都收到了自己口袋。】

  又是江南世家……

  “太子,现在你觉的朕的迁都是对是错。”朱棣问朱高炽。

  “是儿子目光浅薄,不配为帝。”朱高炽发自肺腑,他只会守城,的确没有为君的伟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