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119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谁能信的过?自家亲儿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守的是自家江山。】

  乐瑶放出一张地图来,地图上标注着镇守藩王的位置和名字。

  【咱们来看看明太祖朱元璋的战略部署。

  从东到西,驻守的藩王依次为,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这九王被称为九大塞王。

  九大藩王建立起了坚固的关内的屏障。

  因燕王和宁王驻守要塞,因此他们手中的兵马比其他几位要多。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给了九大藩王兵权,但是对他们的制约也很多。】

  乐瑶讲,李世民、秦始皇、赵匡胤三人在认真的记。

  李渊不屑,他不信这是乞丐能想出来的,往自己脸上贴金!

  还有他儿子记什么,有啥可记的!后朝有何能借鉴的?浪费笔墨罢了。

  【第一,朱元璋限定了藩王的领地范围,并规定没有中央的命令,藩王不得随意离开自己的领地。

  第二,限定他们的兵权,藩王不可以招募新兵,护卫军的数量也不能超出中央要求的数量,也就是最多不准超过6万,虽可调动兵力但用兵之前必须上报兵部。

  如此主动权仍旧在中央,就算有藩王心存不轨,区区几万人也闹不出什么事来。

  第三,经济上控制,藩王只拥有兵权,封地里其他权利如税收、民生、刑法等还由中央掌控。

  最后,藩王的藩地也不是固定的,所以经营藩地也没用,说不定就不是自己的藩地了。

  这些条条框框把藩王的权力限制的很死,名义上是王,实际上就是待遇好的将领罢了。】

  听神迹把九大藩王的权利制约说的如此直白,特别最后一句……直戳众藩王的心口窝。

  “有谁不想当,和咱说说。”朱元璋看向众皇子,但看不清殿外三人的反应。

  “你三,滚回来。”朱元璋道。

  朱棣三人又老老实实的进来了,看出这家朱元璋说了算。

  【这么看,藩王的权利好似也没那么大。

  相比汉景帝时期,那时候的吴王刘濞不但有自己的军队,还能自己铸造钱,而朱棣他们

  就只有个兵权罢了,还得听中央指挥。】

  【李渊】:削藩有什么难度?

  李渊的心声发到了神迹上,削藩不是分分钟的事么?

  【没错,明惠帝朱允炆也是这样想的。】

  李渊…怎么觉得自己被骂孙子了?

  *

  明殿,明惠帝。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一并站开,今日他们被朱允炆叫来商量大事。

  自打上次听神迹说汉景帝削藩之事,朱允炆心底削藩的火苗就越烧越旺。

  他昨天一晚上没睡好,分析了当下局面,得出的答案是他那些当藩王的叔叔要什么没什么,优势全在他这边。

  不过,问题来了,到底先从那个叔叔下手,朱允炆有点拿不定主意,于是他让自己的心腹大臣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一同来商量。

  有如此智囊团,朱允炆觉得自己就是第二个唐太宗,而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则是房玄龄和杜如晦。

  “优势在咱们,先削哪个藩王。”朱允炆开门见山的问。

第109章

  “臣以为陛下应从燕王朱棣开始。”兵部尚书齐泰立马道, 早在他提议他们陛下削藩时便想好这个问题。

  擒贼先擒王,燕王朱棣作为顺位的长子,且又是手中兵权最大的,自然要先抓他。

  群龙无首, 就如无头苍蝇。

  朱允炆点头, 他昨晚上也是这么想的, 几位叔叔里, 燕王朱棣的战功最大,战功越大野心越大。

  先斩了藩王之首, 其他几位就不攻而破,就像汉朝的汉景帝,直接弄死吴王刘濞,其他六王立马溃散。

  “好…”朱允炆还没来得及说完,被黄子韬打断了。

  “臣认为不应先对燕王动手, 应先从周王下手, 周王乃是燕王一乃同胞的胞弟, 先削周王就等于先断了燕王手足。”黄子澄分析道, “如此徐徐渐进才不是莽夫所谓,亦是先礼后兵。”

  朱允炆一听, 觉的黄子澄说的更有道理, 若上去就直接从燕王朱棣下手, 那自己和汉景帝那个鲁莽之君又有何区别。

  朱允炆是相当不屑汉景帝削藩的手段, 什么准备都没有就敢削藩, 当真莽夫。

  而他就不同,看看各位藩王手上有多少兵马, 再看看他,不是自己吹牛, 他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随自己指挥。

  且自己身边还有智囊团,文臣天团。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

  汉景帝身边有谁?那个被斩杀的晁错,亦是个没能力的。

  论大将,更不必说,汉景帝就有一个周亚夫可用,而自己就不同了,可用的将领真是太多了。

  “好,那便从周王开始。”朱允炆听从了黄子澄的意见,他觉得这样更加稳妥。

  想必他的削藩之路,定是一马平川。

  *

  明殿,朱元璋。

  听到朱允炆要削藩,朱元璋先看众藩王表情,而后才到他大孙子旁边坐下。

  “和皇爷爷说说,你咋想的?”朱元璋对朱允炆的态度可比对朱棣他们好的多。

  朱允炆虽不是嫡长孙而是庶长孙,但是朱允炆的相貌真的和朱标很像。

  正是如此,朱元璋把之前对朱标所有的爱对双倍加在他孙子朱允炆身上。

  “允炆怎会如此对待叔叔们,咱们都是一家人。”朱允炆道。

  【其实朱允炆削藩的种子早就在心里埋下了,不然怎么朱元璋一死,不过一年他就开始削藩,他皇爷爷的尸体恐怕还没凉透。】

  一年…

  朱樉他们震惊了 ,这剧本特别熟悉,汉朝的汉景帝??

  【李渊】:是怕老乞丐的棺材板盖不严实,跳出来么?!

  李渊见缝插针,立马讽刺。

  朱元璋看着他一向仁厚贤良的大孙子,不敢相信自己死后不过一年他便削藩。

  难道是有奸臣挑拨?

  【朱元璋】:是谁挑拨!

  【我觉的这事不是谁挑拨,若朱允炆不想削藩,谁挑拨都没有。

  别说他岁数小,又不是七八岁的孩子,朱允炆都二十好几,早就有判断能力。

  再说,当时朝堂内反对声绝对大过支持声,有臣子提出可以效仿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来瓦解藩王之势,毕竟前朝成功了。

  但是朱允炆根本不听,他觉得他能直接解决,为什么绕圈子。】

  听神迹拆穿他的心事,朱允炆神色变的相当不自然,毕竟现在的朱允炆才十六岁而已,不会情绪内敛。

  他的表情没逃过朱元璋的眼神,“你当真以为他们一个个试好惹的?”

  朱元璋压着火气,换做他任何一个儿子,朱元璋早就破口大骂了

  朱允炆都不敢抬头看朱棣他们,他自然知道他们不好惹,不然也不会决心削藩。

  晋王朱棢的拳头硬了,小兔崽子,他怎么敢?!真以为他们吃素的?!

  见叔叔们凶神恶煞,朱允炆面上顺从,但是心底愈发坚定了要削藩的念头。

  【朱允炆】:削藩,势在必行!

  明晃晃的一行大字飘在朱棣他们眼前。

  “爹,这你都不揍!小兔崽子得削我们,儿子肯定是他给弄死的,他打不过我就弄死我呀!”朱樉开始阴谋论了。

  朱允炆没想到自己的想法会被神迹所窥,有些慌了,但如此依然暴露心思,怕再辩解也无用。

  “自古以来,分封必亡,允炆是为了大明江山!”朱允炆一副为了家国天下要牺牲自己的模样。

  朱允炆这句话算是把他皇爷爷朱元璋原来的政策给否了。

  不过,敢于说出来,朱元璋觉得自己这个孙子不错,有血性。

  对于朱允炆,朱元璋不知带了多少滤镜。

  【在朱允炆还是太孙时,他就问过智囊团之一的大臣黄子澄,藩王叔都很强大,日后该怎么制约他们。

  黄子澄答,藩王的实力并不强大,若是叛变,只要把六师调过去,什么造反平定不了。

  并以汉景帝为例子,看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多么容易。】

  乐瑶放出小动画,只见一个年轻的小皇帝掐着腰,头上写着几个大字,“他行我也行!”

  【之前咱们也说过凉薄之君汉景帝,不知黄子澄哪里来的自信,把朱允炆比做汉景帝。把朱棣他们比做吴王刘濞。

  大家可以回头看看咱们上期的直播回放,汉景帝削藩成功绝对是一场赌局,但凡错一步,就全军覆灭。】

  听神迹说自己不配和汉景帝相比,朱允炆心底不服,自己或许不如汉文帝,但怎么还比不过汉景帝。

  【首先,对比的前提就不对。

  汉景帝是削藩,但只是开始,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才瓦解了藩王实力。

  可以说汉朝的削藩经历了足足三代帝王,而朱允炆则想一口吃个胖子 。

  既然朱允炆那么喜欢和汉景帝比,咱们就把汉朝和明朝的两次削藩好好的对比对比。】

  听到神迹把朱允炆和汉景帝放在一起比,朱棣第一反应,侮辱汉景帝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1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