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李渊算什么东西。
听神迹提到把刘邦和李渊相提并论,朱元璋都觉得刘邦受到了侮辱。
与李渊瞧不起刘邦相反,朱元璋对刘邦的评价非常高,他曾经道,刘邦乃是君天下之德,安万世之功者。
而李渊…
朱元璋根本不承认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的弹幕直接飘到了李渊的眼前,李渊的当场被气的暴跳如雷。
“你是个什么东西!!”李渊指着神迹,仿佛指着朱元璋的鼻子骂。
神迹出现了这么多次,李世民大胆猜测,除了大唐外,应该也有别的王朝观看神迹。
虽不知神迹是如何办到的,但看天幕中时不时的回出现以庙号为开头的话语,李世民更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甚至有时候他心中所想都会出现在天幕中,但心声什么时候会出现在天幕却不受他们控制。
在神迹诉说汉文帝之事时,李世民尝试几次,但他的心声却没有被放到天幕上。
“他凭什么瞧不起吾,他凭什么瞧不起吾,他有吾这样的儿子么?!”李渊的气吐沫狂飞,“吾儿是天可汗,汝儿什么东西!”
此时的李渊就像现代家长,既然自己比不过,那就拼儿子呀!
李渊不信谁还能有比他厉害的儿子!
李渊骂朱元璋的话却没有出现在天幕,如此李渊就更加郁闷。
怎么,是他不配么??!!
既然自己不配,那他儿子来!
李渊眼巴巴的看向李世民,那委屈的老眼睛似乎在说,“儿呀,他欺负你的老父亲。”
然而李世民无视,他同意神迹的观点,若自己多一些兄弟,唐朝必走汉朝老路。
【唐朝虽然没有分封制,但是后期的节度使其实也和异姓诸侯王差不多,导致大唐走下坡路。】
节度使?
李世民表情严肃起来,他的确设有节度使一职,不过并没有什么实权。
说白了如今的节度使不过是李世民的传话工具罢了,属于朝堂上一个很尴尬的存在。
日后如何会成为危害大唐的“异姓诸侯”?
大殿的气压低沉,李世民如临大敌。
今日神迹过后,李世民准备上晚朝,和众臣详谈节度使一事。
*
秦殿。
此刻的秦始皇嬴政也是从未有过的严肃,事关秦之国祚。
之前他一直主张中央集权,就是不想重蹈覆辙,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鲜少叹气嬴政竟然轻叹一口气
集权,若有叛乱,孤立无援,容易被推翻。
分封,则诸侯割据混战,好不容易统一的王朝将再次分裂。
进难,退亦难。
秦始皇选择了前者,大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但嬴政没想到,秦二世而亡,他再次看向扶苏。
这次扶苏没有像之前那般跪下认错,若认错有用,秦就能不亡么?改错才能破局。
扶苏用笔刀刻下了郡县和分封,此刻他终于体会到自家父皇的难处。
胡亥在一旁幸灾乐祸,等着扶苏被骂,可这次没如他所愿,嬴政和扶苏只是对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
【到了宋朝,倒是吸取了唐朝和汉朝的教训,没有什么异姓王爷,赵氏子孙没有加封的,还撤了将军的兵权。
内患是没了,但大宋的脊梁也没了,处处受外族打压,只能送银子。】
赵匡美叹气,“怎么又有咱们。”
他算发现了,不论是表扬盛世还是骂昏君,他们宋朝都有份。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宋。”赵匡美不但说,他还写下来了。
赵匡胤……
而唐太宗李世民听再次被提起的大宋,有些好奇,这个自断臂膀的王朝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以,到了明朝,吸取了前朝所有的经验,朱元璋还是采用了分封制。
但是明朝的分封制有其特殊性,和其他朝代的又不一样。
首先,朱元璋的出身就和其他皇帝不同,明太祖朱元璋真是开局一个碗,他的开局难度可比刘邦高的多。
要是刘邦算小康人家,朱元璋真是一清二白的百姓底层。
当过和尚,要过饭,再到投义军、称王,灭元朝、开辟大明王朝。
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
乐瑶放出一个动画,一个小和尚从画面走出起来,笑呵呵的端着碗。
然后成为了将军,最后小和尚成为了皇帝!
他头上几个大字,“咱把蛮夷赶走啦!”
明明是如此可爱的画面,却戳中朱元璋的心窝,让他眼眶一酸。
“咱爹得来的江山多么不易,Judy你怎敢造反。”晋王朱棢质问朱棣,直接打断了他爹朱元璋的感动。
反正朱棣不承认,这个Judy就不能是他爹认的干儿子么?
朱元璋看向朱棣和朱棢,指着殿外,“你俩出去站着!”
朱棣……
朱棢……
朱樉:嘿嘿嘿!
“老二,你也出去。”朱元璋一并把三人给赶出去了。
朱棣三只能抻着头往殿里看,耳朵竖起来,生怕错过了神迹。
朱欆埋怨,“你俩吵就吵,管我啥事。”
“二哥,你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朱棢语气嫌弃。
“三弟,你胳膊肘往哪拐,咱俩两个死人,不该同仇敌忾么!”朱欆往后一退,朝朱棣那一撇嘴。
还在空气里画了一条线。
朱棣……
“你爱死死,别拉着我。”朱棢用鞋底蹭地,蹭的地方正是朱欆刚刚画的线。
“你不死就不死么,阎王让你三更死你还能活到五更!”朱欆在空气中接着画线。
朱棣叹气。
朱欆和朱棢异口同声,“Judy!你叹什么气!”
接着殿内一声大吼,“闭嘴!”
来自老父亲的震慑,殿外瞬间安静了……
*
唐。
听到明朝皇帝如此出身,李世民不由佩服。
如同朱元璋一样,李世民对汉高祖刘邦评价很高,英雄不问出处,能在逆境中得天下乃是王者。
“这样的人还得天下?”李渊大惊,刘邦那样的人得天下已经够不可思议了,乞丐还能当皇帝?带着百姓一起要饭?
朱元璋瞬间代替刘邦成了李渊第一个瞧不起的帝王。
【李渊】:乞丐都能当皇帝?
【朱元璋】:李渊那怂鳖都能,乞丐咋就不能!
朱元璋不惯李渊毛病,开口直接骂。
李渊捂着心口,“吾儿,他骂你是王八蛋。”
李世民眉头微皱,“父皇,时候不早了。”
“吾不困。”李渊瞪大眼睛,他不走,今个他要和那个乞丐一战到底!
【这样的开局,要想别人给自己卖命,自然要不吝赏赐,不然人家凭啥跟着?
俗话说,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明太祖朱元璋对功臣予以封赏赐,不过他并没有给他们封王,而是公侯伯。
为了压制这些功臣,朱元璋又封自己儿子为王。
明太祖朱元璋对儿子们家教很是严格,都是经过战场锤炼的,没一个养尊处优,当然,皇太孙除外。
对自家儿子封王,除了战略决策当然也有私心,毕竟都是亲儿子,怎么闹,这天下还是他们老朱家的。】
听神迹把自己的心理分析的一清二楚,朱元璋感叹,“不愧是老天爷,啥都知道,人在做,天在看。”
这也是为何听朱棣造反,朱元璋没立马暴怒的原因,在怎么反还是老朱家的天下。
当然,造反是不对的。
老四这个兔崽子,知道没脸,把自己的名都改了,Judy???什么玩意!
【明太祖朱元璋给自家儿子封王,除了压制功臣和私心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蒙古还未灭亡,随时可能南下,边境局势动荡,需要信的过的将臣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