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您醒啦?给,包子已经烤热了,你和孟公子吃个包子吧,早上都没来得及吃早饭,别饿着,你们三个也吃一个吧。”
潘二丫见她醒来,快速递来一个包子。
等江福宝接下,她才递给孟不咎和小乞丐们。
暄软的包子,被炭火烤的两面金黄,一口下去,外皮中间软,两边脆,中间的肉香的流油,嚼起来嘎嘣脆,好吃极了。
本来被马车晃的一点胃口都没有的江福宝,竟然觉得胃口大开,吃完一个还不过瘾,她又拿起一块果干小口咬着,打发着时间。
这果干是用青杏制成的,酸大于甜,没有桃干那般甜腻,配上热茶,吃的停不下来。
“不咎哥哥,坐马车的时候,最好还是少看书,对眼睛不好,别等人没老,眼睛却看不见了。”
见孟不咎捧书看的认真,江福宝咬着果干,劝说道。
“好,听你的,不看了。”孟不咎直接放下手中的书本,一丝犹豫都没有。
随后,他也学着江福宝的模样,吃起了果干。
而三个小乞丐则是一人拿着一个肉包,小口小口的咬着,根本舍不得吃。
“王大,你快掐我一把,快点撒,掐我,我看看这是不是真的,我不是在做梦吧?我竟然吃上肉包子了?难不成,我还没睡醒?”肉香弥漫在王二的口腔,他总觉得是在做梦。
他都多少年没吃过肉包子了。
上次吃肉包子,还是在五年前,因为饿极了,他才壮着胆子偷了包子铺一个肉包子,结果被打的半死,还连累王大王三也被揍了一顿。
他愧疚极了,自此,他再没偷过东西,哪怕饿的烧心,喝水充饥也不会去偷。
“真的,是二丫姐姐给咱们的。”王三说完,吮吸着嘴里的肉糜,等到裹的没有一点咸味了,他才舍得咽下。
“嘿嘿,多谢二丫姐姐,多谢师父,多谢大人。”王二傻笑着对三人道谢。
“不必谢,当我徒弟,虽然不能保证你们享福,但吃喝穿住还是不愁的,总比你们做乞丐好,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既然做我徒弟,就必须听我的话,不可偷奸耍滑,倘若以后我发现你们犯了律法或者成了坏人,我就将你们逐出师门。”
江福宝眼神有些凌厉。
三人马上正色起来。
“是,师父。”王大说。
“我知道的师父,我肯定不会的。”王二道。
“对,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当坏人干什么,你放心吧师父。”王三坚定的说着。
哪怕还没行拜师礼,三人却早就一口一个师父的叫了。
江福宝也没纠正他们,反正早喊晚喊都是喊。
“吃吧,不够还有,别在那嗦啰了,二丫,再烤几个,刚好我也没吃饱,不吃光,回去给谁吃。”江福宝微微点了下头,对着身旁的潘二丫吩咐道。
“好嘞小姐。”潘二丫打开食盒,里面还有十来个肉包子,都是昨晚董卿鸢派下人买来的,这家包子铺里卖的肉包子,是汝陵府味道最好的,就光价钱,都比旁家包子铺要贵上一文。
马车不紧不慢的赶着路。
太阳落山时,他们才回到连山镇。
孟不咎也跟着回来了,他得先回家跟爷爷报个平安,住上一天,再回县衙。
把孟不咎送到董家门口,江福宝在医馆门口下了马车。
将三个小徒弟安排好住处,她才跟江如意和一群下人回到江宅。
晚上江家吃饭时,哪怕站在堂屋外的院子里,都能听到江福宝的说话声,屋里没有一个人插嘴,都在聚精会神的听她说这个案子。
有八卦听,碗中的饭菜都觉得更加可口了。
江家从来都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要我说,这个刘员外,死的好!黄石武就是老天派来收拾他的人,让他这般缺德,活该!”张金兰义愤填膺的说着。
“娘说的对,这种人,死不足惜,他若不是干了那么多遭天谴的事,怎么可能被灭门,就是可惜那些鸡鸭了,没放血,死了也没法吃了,可惜咯。”孙平梅附和着。
“哎,有些人啊,生个女儿,就跟捡块玉石似的。”朱迎秋突然感叹了一句。
“大嫂,这话是何意思?”孙平梅没听懂,她歪着头问道,由于嘴里塞满了饭菜,腮帮子都是鼓着的,看起来有一些可爱,根本不像她这个年纪的人该有的模样。
“倘若你捡到一块玉石,总要先打磨一番吧,不然如何制成首饰?打磨不就等于磋磨吗?比如那个许家的倩儿,当姑娘时,在家又苦又累,好不容易熬到及笄了,摇身一变,成了首饰铺里卖的玉镯玉佩了,一天福都没享到,马上就被家里人卖了换钱。
运道好吧,遇到个好买家,一辈子好生对待它,最后随着主子一起入土,或者代代相传,也算没白活一世。运道不好吧,遇到歹人,刚买回去没几天就厌了,随手一扔,或者藏于箱中,要么被砸坏了要么没光泽了,最后不见天日,悲苦一生。”
朱迎秋口中的它亦是她。
总之,太多的人,都没把女儿当人看,包括她的小姑子,江三荷!
看着正坐在桌对面啃食鸡腿的江欢愉跟江如意姐妹俩,朱迎秋为她们感到庆幸。
得亏这俩姐妹运道好。
第711章 严家面馆
她们要是当初没被婆婆买回来,可能这辈子要吃尽苦头了。
托生在江三荷的肚子里,是坏事亦是好事。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孙家,尤其是她的小姑子,江三荷。
朱迎秋现在一想到她,就心里犯恶心,当初她嫁得早,公婆和她夫君以及小叔子们是如何疼这个妹妹和女儿的,她都看在眼里。
她实在想不通,小姑子怎么会变成这样的人。
“不说这些了,听着心里怪不好受的,反正恶人也死了,黄石武大仇也报了,皆大欢喜,所以,这是喜事,来,喝碗鸡汤庆祝下。”江二勇站起身,给每人的碗里都盛了点鸡汤。
转了一轮,他碗里的鸡汤也不烫了。
然后他举起碗,一饮而尽。
这鸡汤小火慢煮了一下午,鲜的他牙都要掉了。
里头还放了足足十几种菌子,明明一点糖没放,却喝出了淡淡的清甜味。
咸中带鲜,鲜中带甜,当真是好喝。
“马上都要当爷爷的人了,一点不着调,瞧你那样。”张金兰白了他一眼。
“啥?我要当爷爷了?同火,同土,你们俩,什么时候背着我娶媳妇了?当初你们还不肯相看,如今是怎么了?给我从实招来。”
江二勇明明没喝酒,却有了一丝醉意。
“咳咳,别胡说,喝你的鸡汤。”张金兰这才反应过来,她说漏嘴了。
四孙子最近跟菜市街严家面馆的严掌柜独女看对眼了。
光是她去菜市街时,都碰到四孙子好几次,当时他在面馆里帮忙,搞得好像那面馆是他家的。
总这样也不是个事,老二两口子都是不着调的,张金兰本来想着过两天问下四孙子,看看他是什么个意思,要是同意,寻个吉日,她就找个媒婆去严家提亲。
没想到,刚刚一时激动,说漏嘴了。
“同火也不小了,跟大伯说,你打算什么时候成亲?”江大和也很关心侄子的婚事。
他的三个儿子,可都有主了。
“既然说到这了,还请爹娘寻个日子,去严家提亲吧。”江同火脸色爆红,他放下碗筷站了起来,眼神却不敢看向任何人。
“哟,我还真要当爷爷啦?严家?哪个严家?”江二勇笑的合不拢嘴,他睁大眼睛询问道。
“就是菜市街的严家面馆,你先前还去他家吃过豆干面呢,你忘啦?”孙平梅拉了拉他的袖子,幽幽说道。
“原来你知道啊?我还以为你这个当娘的,除了吃喝,啥都不知道呢。”张金兰有些愣住。
既然知道,为何不跟她提起这事,难道,就一点都不关心?
“我了解他,等到了时候,同火自然会说,我逼问也没用,随他去吧,愿不愿意成亲我不管他,只要他这辈子活的顺当开心就好,反正我也是死在他前头,他老了什么样,我可管不着。”孙平梅看的很开。
经过了大嫂闹出的那几件事后。
她就懒得管两个儿子了。
反正家里也不缺钱,儿子不想相看,肯定跟银子没关系,那就纯粹是不想而已,想开了,他们自己就想成亲了,逼也没用,不如放手随他们去。
“你倒是看得开,这样也好,晚些时候成亲,人也懂事成熟些,改日我跟你娘去寻个好日子,再找个媒婆,一道去严家给你提亲,你放心吧。”
张金兰可是亲眼见到的。
严家那个姑娘,必定对孙子有意。
严掌柜也是。
他若没看中同火,怎么可能留他在面馆帮忙,岂不惹出闲话来。
张金兰也对自家很有信心,自家的和睦在镇上是出了名的。
更别提家里还有秀才童生孙子,往后前途无量。
他们又跟知县知府是干亲。
多少人家想把女儿嫁到自家来啊。
只要脑子没坏,严家就不可能不同意。
江福宝默默的舀起一勺鸡汤,慢悠悠的喝着,她一直在吃瓜,并未说话。
如今她也十四了。
几个哥哥年纪都大了。
现在除了大哥二哥和三哥,只剩四哥五哥和她两个亲大哥还没成亲了。
亲大哥不急,他要走科举路,越晚成亲越好。
反倒是四哥跟五哥,一个比她大八岁,一个比她大七岁。
两人如今也有二十出头了。
他俩要是大伯娘的儿子,只怕大伯娘得急坏了,得亏是二伯娘的儿子。
看到二伯娘不急不慢的喝着鸡汤,江福宝觉得二伯娘无比的开明。
从前刚穿来的时候,她还觉得二伯娘又笨又馋。
现在看来,何尝不是大智若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