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鸳鸯佩_分节阅读_第85节
小说作者:顾青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7 KB   上传时间:2025-02-16 17:13:17

  高皇后已经知道,官家和朝中朝中的相公们,已经等不及后宫再生出皇子了,从先帝开始,就子嗣艰难,已经没有时间和万无一失的把握,再生出皇子,然后培养长大了。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大家心里都不说。

  就比如,她的儿子刚走,官家后脚就从宗室里选了这个小子,到身边服侍,这是要亲自教导的意思吗?

  她已经着人查问了,赵诚,父亲是端王府庶出,而且早亡,只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寿昌侯的外孙。

  身上有一个他父亲挣来的爵位,无牵无挂的出身,要说合适,确实合适。

  只是她心里过不去那个坎儿,嗣子也是子,她总要亲自看看。

  她被选为皇后这些年,从来没有忤逆过官家的意思,这种大事,自然也不会。

  赵诚低头只好答:“臣惭愧。”

  帝后之间的涌动,他一点都不想掺合。

  高皇后依旧温温柔柔笑着说:“改日让本宫瞧瞧,什么样的女子,拴住了咱们俊俏的赵五郎。”

  赵诚听的头皮发麻,赵策见他低头不说话,料想他已经懂了皇后的意思,真真好笑。

  太聪明,反而进退不得。

  “行了,回去吧。朕吩咐你的差事,多想一想。”

  赵诚如蒙大赦,一刻都不停留。

  “是,臣万不敢疏忽。”

  说完匆匆而去。

  留下高皇后静静服侍赵策,她敢质问赵诚,敢试探赵诚,但丝毫不敢问她的丈夫。

  因为丈夫是君王,她只是臣,她不能反驳丈夫的决定,只能顺从,即便心有怨恨,也要自己忍着。

  她也深知,自己的丈夫对后宫的女人,并没有多少情义,他对自己这个发妻,已经足够敬重,他的雄心都在朝堂上,儿子在他眼里,都不算什么,何况女人。

  赵策并不和高皇后解释赵诚为何来身边当差,也不解释前朝的任何事。

  他是一边打算培养血脉最亲近的赵吉,也期望后宫能再诞下皇子,希望自己能一统北方。他的很多不动声色的动作,不会和任何人解释的。

  所以高皇后注定会很失落,然后会不断试探,猜测,即便是这样,都未必能察觉丈夫的心思。

  而赵策并不阻止她的探测。

  君王的心思,就是这样,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没人能猜透他的心思,让所有人各安本分,不得不做*7.7.z.l好自己的事情。

  这才是他的本意。

  赵诚一出宫,就见来复又在宫门口等候,来复见他出来不像是受刑了,就赶紧说:“大娘子担心你身上的伤,让马车在这里等您。”

  赵诚点点头上了马车就躺下了,才感喟:“直接回家吧。”

  他今日的行程真是满满当当。

  早上还在老泰山家里喝酒,中午就被召回家接受那位舅公试探又试探,晚上又被官家耳提面命。

  这和从前当牛做马的时候,也没什么区别了。

  进宫一趟,比之前在宋门当差一个月都累。和领导打交道,就没有不累的。

第086章 你们这些人

  等一到家,杜从宜就问:“是不是出什么大事了?”

  大年初一回来浑身是伤,真是吓到她了。生怕赵诚在宫中惹了什么人。

  在她眼里始终是人重要,当不当官,有没有钱都是其次,人一定要平安。

  赵诚安慰她:“没事,边境有些骚乱,不是大事。”

  杜从宜就说:“舅公晚饭后走的,还特意打发人来叫你。我去了趟,说你被召进宫去了。舅公问了一些宫中的事,我一概都说不知道。看着好像不太高兴。不过最后祖父来见了他。”

  赵诚叹气:“这位舅公,不是善茬。”

  杜从宜:“他在巴蜀,那是富庶的地方,应该捞了不少钱吧?”

  赵诚被她说的逗笑了:“估计是。”

  杜从宜也笑:“好了,不说他了,我们先吃饭。”

  杜从宜已经开始给年后南下做准备了。赵诚替她想的周全了,她反而不急迫,想着等三月开春再走,毕竟天气冷船上不是那么舒适。

  结果今晚赵诚突然说:“要是准备妥当,就二月出发吧。”

  杜从宜:“我还打算三月出发。为什么那么急?”

  赵诚:“二月不早了,出门走慢一些,不用急着赶路。”

  他不想让高皇后乃至汴京城的其他的贵妇女眷们盯上她。

  她这种性格,对人格的认知是人人平等。她没见识过阶级等级,对人的迫害。封建制度里面的女人,杀人毫不逊色于男人。

  她的心思太单纯了,生在富贵窝里,连风雨都没吹过,心思纯正的很。

  杜从宜盯着他,好半晌问:“你和我说实话,到底出什么事了?赵诚,你要是敢骗我。”

  她没说完,你要是敢骗我,我就一走了之了。

  赵诚觉得她特别好玩,她嘴厉害,其实外强中干,心软得很。

  “不骗你,我可能要去趟北方,河北路开战了。”

  杜从宜两眼大瞪,下意识问:“会打到汴京城来吗?”

  毕竟历史的轨道偏离了,按照原来的路,阿骨打的小儿子金兀术带领铁骑一路南下,所向披靡,搜山检海,将赵宋官家撵的如丧家之犬,躲在海上不敢回来。

  她总有种感觉,汴京城守不住,她对赵家人非常的不信任。

  赵诚听的乐不可支。

  然后安慰她:“不用怕,官家,是个有雄心的人。”

  杜从宜反驳:“这不是雄心不雄心的事情,万一输了呢?你去北方,万一遇上兵乱呢?万一遇上骑兵南下呢?万一,汴京城守不住呢?”

  她觉得这个事情很难讲。

  赵诚:“放心,武将敢战,能战,输不到哪里去。辽金人是人,汉人也是人。你只管去你的。”

  杜从宜:“那个还早,不着急。你说实话,到底打到哪里了?”

  赵诚:“没有你想的那么破败,若是真出事,京中的人早跑了。要是真守不住,我第一个送你们去东南。”

  杜从宜嘟囔:“什么破世道,文盛有什么用?还不是没骨头……”

  赵诚听着她抱怨,心里一笑,哪是一两句话讲的清的,历史不是无缘无故走入歧途的,最后错误的必然是为了弥补上一个错误。所以不能轻易否定它的必然性。

  晚饭是烤鱼,赵诚不太能吃辣,大都杜从宜吃了,她吃完饭就开始账册,看了眼最后结余。

  将结余的其中一张单子给他说:“这个钱给你,当初你花钱买的店。现在赚了钱也分你一半。”

  赵诚看了眼,哟,挺能挣的。

  “都给我?”

  杜从宜:“我知道你比我有钱,来安手里的账簿都是你给的钱,那个我不过问。这是我给你的心意。”

  毕竟为美色花钱,也讲得通。

  赵诚笑起来,把单子放在桌上,“我的账簿在来复那里,你要是好奇,自己去看。我平时也没时间不过问。”

  杜从宜:“我才不好奇,你自己留着吧。我今日瞧见二嫂去找你们那位郡主千金了。”

  赵诚:“找就找吧,二哥都不管,我们更不用过问了。”

  杜从宜聊着:“怎么?那你想过问什么?”

  赵诚躺在她身边,房间里没有人走动静悄悄的,他闭着眼睛说:“我只想过问,你要不要睡觉?”

  杜从宜不知想起什么,莫名其妙开始笑。

  两个人一个坐着,一个躺着,笑的乐不可支。

  杜从宜笑够了没好气说:“起来,擦药了。”

  说是年初七后各衙门开门,其实大年初三已经都陆陆续续回去当值了,因为北面战事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汴京城了。

  互相打听消息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赵诚年初三终于休息,不用进宫当值,他闭门谢客,谁也不见,。就躺在杜从宜书房,看着她画油画。她画东西下笔非常果断,丝毫不犹豫,这样的性格其实都很烈。不过至今都没见过她发脾气。唯一一次生气,还眼巴巴给他认错了,听讲道的一个小孩,也不知道什么家庭能养出这么懂礼貌的小孩。

  她现在彻底不装了,开始练习各种画法,虽然对油画不熟悉,但画出来还是有基本功在。

  而且她还在尝试水彩,来复给她淘遍了汴京城的纸,还真找到吸水好的厚浆纸了。

  这会儿在给赵诚画水彩像,赵诚手里拿着书,但闭着眼,根本不看,旁边的一枝琴丝竹垂下来,正悬在他头顶。

  杜从宜画的很满意,冬日的一枝绿,和他很相配。

  赵诚在家不见人,但是架不住别人来家里见他。

  章奎午后领着人来,来了也觉得无奈,进门就和他介绍;“这是,枢密院当值的小李相公。”

  那位小李相公身后跟着的是林汝为。

  几个人乍一见,还是有几分尴尬,章奎还抱歉和杜从宜说:“师妹,打搅了。”

  杜从宜笑笑:“师兄客气。”

  几个人听的诧异无比。

  赵诚知道章奎拒绝不了,这位小李相公的父亲,就是去年冬天从东南回来的任宣抚使的李伯继。康渤案中,有他的影子,朝中十分有威望。这位小李相公算起来是章奎的前上司。

  赵诚知道章奎被这位压着,也不生气,只管说:“来,咱们去书房说。”

  亲近的朋友,他都在杜从宜的书房里招待。

  外面的客人都在他的书房里。

  那位小李相公倒是挺有礼貌:“赵大人,冒昧登门,实在失礼。只是我有求于人,也顾不得这礼数了。”

  赵诚看起来仿佛一点都不介意,好脾气说:“好说。”

  几个人穿过游廊,远远看到那边的赵敬和赵恒过来,赵诚喊了声:“大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3页  当前第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13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鸳鸯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