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木兰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25-02-11 18:42:16

  刘盈揉了揉自己的脸,冷笑的表情真不好做,嘴角有点抽筋:“吕种就是个被宠坏的小傻子,他懂什么?你还是和大舅好好说说,让他管好二舅。我虽和阿母说过,但阿母是外嫁女,恐怕不好意思回家说。”

  何止不好意思。

  刘盈觉得阿母就是后世网络里常见的刻板印象“二女儿”。

  多子女家庭无论是否重男轻女,对二女儿都最容易忽视。二女儿往往最为独立自强,可能自身成就也最高,但就是热心参与家中的事,无论再累,只要家中曾经忽视自己的家人开始绕着自己转,心里就比吃了蜜糖还甜。

  刘盈评价,冤大头是也。

  他家阿母不仅是典型的“二女儿”,还是被外祖母和小舅父的一些屁话洗了脑,心中对家里有愧的冤大头“二女儿”。

  这事还要从吕家搬来沛县时说起。

  吕公祖上和刘家差不多,都是至少三代人没有当官的“六国遗民”。

  若在祖地,吕家比刘家更有钱有势;但吕家被迫离开祖地,哪怕他带来再多的钱,地位都不如沛县本地豪强。

  现代社会本地人都会抱团排挤外地人。如今财产都以土地为根基,豪强都是乡贤,离了家乡,更是立刻就从地头蛇变成了虫。

  后世豪强都发展成世家郡望了,唐朝一个不糊名的科举,强迫世家郡望住在京兆附近求官,世家郡望便废了大半。现在六国遗民还远不到世家郡望的程度,可想吕家被迫背井离乡的苦楚。

  这一点,从阿母和姨母婚配的年龄就可看出。

  阿母与阿父成婚的时候正值双十年华,在后世看来是风华正茂。但在此时,男子别说三四十不娶正妻,就是一辈子不娶,只要有子嗣(哪怕是过继的子嗣),都十分正常。而女子,《秦律》有规定,“六尺二寸许嫁”,也就是十三四岁就是婚龄。

  阿母大大超龄,婚事显然被吕家的祸事耽搁了。

  背井离乡不能乱离,肯定要投奔亲朋故旧,才能在陌生的地方站稳脚跟。

  吕公也寻了故旧,却不想着故旧不做人,友谊太虚假。

  刘盈常被外公抱在膝头玩耍。“相面嫁女”什么的他没听外公提过,但外公曾以为他听不懂,常当着他的面,多次和大舅父感慨沛县令趁火打劫。

  这件事《史记》中也有记载。

  沛县令是外公好友,年纪与外公相仿。外公避祸,带全家来投,沛县令竟然求娶他阿母。

  刘盈想到这件事,牙花子都要磨碎。

  后世一些人乱解读,将“沛令善公,求之不与”解读为“沛县令要和吕家当亲家”,甚至干脆乱添了一笔,说是沛县令给儿子求娶。

  《史记》这一段记载得清楚明白,没有任何可以增添的余地。此句的意思,就是沛县令自己求娶他阿母,甚至不一定是娶。

  当然,秦国的妻妾制度遵循周礼,士大夫能有“一妻一妾”,和外公一样老的沛县令,自然也可以有一妻一妾。

  他若求到阿母,阿母至少是个合法的妾室,说不准还能当上继妻,后院地位可高着呢。

  呕。

  虽然送个女儿给沛县令就能换得庇佑,在许多人看来很是划算,但吕公却受不得这个气。

  或许换作个不认识的县令,吕公为了一家安稳就忍了。

  可沛县令是吕公的好友,是他背井离乡以为能依靠的至交好友。

  这时候,有个年轻人一分贺钱都不出擅闯宴会,在座豪强都习以为常,还与其亲切玩笑,吕公眼睛便亮了。

  刘盈强烈怀疑,“相面”是后来阿父阿母自己编的。

  因为外公不仅将阿母嫁给阿父,还将姨母嫁给了阿父的小弟,卖狗肉的樊哙。

  外公对女婿的选择倾向十分明确,就是冲着沛县当地豪强去的。

  事实证明了吕公判断的正确性。他把二女儿嫁给刘邦,三女儿嫁给樊哙后,没有沛县令的支持也在沛县站稳了脚跟。

  沛县令没有因求娶不成报复,只是与吕公感情淡了。

  能厚着脸皮趁着老友落难,求娶老友如花似玉的女儿,他与吕公恐怕也没什么真感情,也无所谓淡不淡了。

  这件事本就如此了结了。

  但吕家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纵然手头宽裕,人情却很冷漠。

  吕公原本想借着好友的关系把两个儿子安排到县中为吏。与沛县令感情冷淡后,这件事也告吹了。

  吕家在单父县也是一方豪强,吕泽和吕释之来沛县前,也是如刘邦般随时身后一帮小弟的豪迈大哥。

  搬家后门可罗雀,吕泽和吕释之都很不自在。

  更让两人难熬的是,他们不知道这个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吕泽性格持重,很快就调整心态。他孔武有力,谈吐不凡,放低姿态后,倒也融入了沛县中,与萧何等人关系都不错。

  吕释之身为家中幼子,城府和脾气都不如吕泽,境遇就比吕泽差了许多。

  外祖母偏爱幼子。她本就对吕公把吕娥姁嫁给刘邦,而不是送给沛县令很不满。当看到儿子们过得不自在,她常旧事重提。

  如果吕娥姁入了沛县令后院,她的两个儿子成了沛县令的小舅子,在沛县不仍旧可以横着走?哪至于现在这样窝囊。

  吕娥姁听多了这样的话,心里居然也愧疚上了。她哀叹家里艰难,自己却不能帮。

  刘盈展现出他异于常人的聪明伶俐后,吕娥姁便时常督促刘盈上进,让刘盈将来照顾表兄。

  每当吕娥姁这样叮嘱刘盈,刘盈就会去找吕家表兄麻烦。

  吕娥姁很溺爱刘盈,寻常训斥刘盈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刘盈在吕娥姁那里挨的揍,大部分都和他去找吕释之的两个儿子麻烦有关。

  刘盈这人脑后有反骨,越训斥他变本加厉。久而久之,吕娥姁便不再在他面前念叨吕家表兄如何了。

  有这等过往,刘盈对小舅父一家有好感才有鬼了。

  吕释之此人,在《史记》中记载不多。但他三个儿子,长子早逝不提,次子吕种坏到汉惠帝在位时便免爵为民,吕后当政时也只给了个轻飘飘的不其侯。

  连汉惠帝和吕后都忍不了的人,《史记》未记载其罪,也可窥见其品性。

  吕释之的三子吕禄就更出名了,吕后死后交出兵权,让人怀疑其智商是不是天生偏低。

  吕释之教导的两个儿子,一个坏一个蠢,他自己会好到哪去?

  吕释之在吕雉当皇后时倒是挺听话,可《史记》却记载着这样一件事。

  鸿门宴后,项羽不仅不遵守“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还不准刘邦回老家。

  刘邦带着兵马径直入了汉中,项羽在刘邦出关路上封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秦将为王,堵住了刘邦出汉中的路。刘邦的老家沛县也在项羽的手中。

  刘邦当然心忧家人。《史记》记载,“汉王入汉,而释之还丰沛,奉卫吕宣王、太上皇。”

  那时刘邦刚入汉中,甚至还没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之后呢?

  吕释之把自己的父母早早接走;审食其护卫刘太公和吕后,被楚军所获;汉惠帝、鲁元公主被王陵、夏侯婴等人守护。

  吕释之那时别说没把自家妹妹当回事,恐怕连刘邦都没放在眼里。

  那时吕释之都一副桀骜不驯的狗脾气,现在有吕媪护着,他的性格就更不好了。

  刘盈很喜欢弟弟刘恒的做法。

  哪天吕释之生病,他也要率领百官去吕释之家中哭一场,阿母都拦不住!

  吕释之自己对在沛县的生活愤愤不满,他的儿子受他言传身教,自然也和同龄人合不来。

  刘盈能看出吕种、吕禄很想和他们一起玩,才在嘴里不断炫耀家财。但不好意思,我刘盈才五岁,当不了体贴人。

  对这等傻缺,他只会重拳出击!

  听了刘盈的直言辱骂,吕台脸上一会儿青,一会儿红,仿佛在脸上画什么夕阳倒映碧波的风水画。

  堂弟们的炫耀,听得他脚指头都快把鞋底抠破了。

  一家人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父亲和他、吕产都谨慎低调,竭尽全力融入街坊邻里。叔父和堂弟就算不帮忙,也不要捣乱啊。

  何况吕家还在单父县,也不过是个普通豪强而已,和沛县本地豪强哪有什么差距?

  “我会告诉父亲,让他再劝劝叔父。”吕台涨红着脸道,“吕种早就该认真读书习字了,我会拉着他好好闭门读书。”

  刘盈倨傲道:“我现在每日都要写一千个大字,那吕种比我虚长几岁,定力还不如我。我看他未来肯定要拖累你我一辈子。”

  吕台眉头挑起:“他拖累他自家兄长吕则去,怎么还指望堂兄表弟了?”

  刘盈和吕台说了一大串难懂的话,樊伉听得都快睡着了。

  他又忍不住咬住了手指:“表兄,老大,我困。”

  “都让你别咬手。”刘盈再次把樊伉的手指从他嘴里拔出来,蹲在地上,“上来,我背你。”

  吕台把刘盈拉起来:“我还在这里,哪需要你来背伉儿?你才几岁?”

  说罢,吕台半跪在地上:“伉儿,来。”

  樊伉看向老大,在刘盈点头后,他才趴在吕台背上。

  吕台颠了颠背上的表弟,对刘盈抱怨道:“我明明比你年长,伉儿却更听你的话。”

  刘盈双手枕在脑后,吹着口哨道:“曹伯父不仅比阿父年长,还是阿父上官,不也叫阿父老大?”

  吕台轻笑:“你的能耐已经和二姑父一样大了?”

  刘盈嬉笑:“我的能耐肯定比阿父大,因为我比阿父年轻。”

  吕台背后的樊伉大声道:“老大说得对!”

  吕台抱怨:“伉儿,你小声点,我的耳朵都被你叫疼了。”

  刘盈使坏:“樊伉,赶紧再叫一声,叫大声点!”

  樊伉非常听话:“好嘞!”

  吕台无奈:“别叫了!再叫我就开始跑了!”

  樊伉:“啊!啊啊啊啊啊!”

  吕台拔腿就跑,吓得樊伉赶紧闭上嘴。

  刘盈在吕台身后抡圆了腿狂追:“台表兄,慢点,我追不上了!”

  吕台放声笑道:“你不是比姑父还厉害吗?怎么会追不上?赶紧的,小心我和伉儿先到家,把肉都吃光。”

  刘盈使出了浑身的力气蹬腿:“不准!”

  吕娥姁和吕嬃早早回到娘家帮厨。

  吕台去接刘盈和樊伉的时候,二人便来到门口,一边等儿子,一边聊天。

  听到吕台的笑声和刘盈的喊叫,姐妹俩将视线投向远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5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