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木兰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25-02-11 18:42:16

  张苍端坐房中,案上放着两封书信。

  一封信是毛亨写的。

  毛亨仍旧不肯来。张苍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骂他。

  另一封信是浮丘伯写的。

  浮丘伯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骂张苍,说张苍侮辱他。

  张苍不屑道:“你和我一同洗澡时偷看我屁股,怎么不觉得侮辱人?”

  在荀子处求学,师兄弟们常一同沐浴,所以张苍认定对刘盈胡言乱语的一定是浮丘伯本人,否则还能有谁看过他的屁股?

  张苍给毛亨和浮丘伯写完回信后,斜靠在凭几上,合眼小憩。

  他脑海里想起授课时刘盈和韩信的争执。

  (“那些游走七国的所谓贤人根本算不上贤人。他们只是为自己争权夺利,眼界也就这样了。”

  “七国乱战,为了他们能当将相,他们恨不得天下分裂成百国,这样就能有几百个将相位置给他们坐。”

  “存了这样的心思,他们上不会强国,下不会抚民,只会挑拨战火,恨不得邦国和庶民都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令人作呕!”

  “阿兄,你不可学他们!你要学他们,我就把你打晕关起来!不准你吃肉!”

  “如果有这样的人来寻你,你就把他做成一锅肉!”)

  张苍阖眼失笑。

  盈儿啊,如此年幼居然说要烹人,简直太残暴了。

  可见刘邦表面上装得仁厚,骨子里应当也是有些暴虐的。

  “不过,老师啊,这样的人,是不是才能再次结束乱世?”张苍自言自语,“我安邦治国的本事远远比不上老师,要是老师还活着就好了。”

  “刘邦刘盈这样的人啊,或许要老师才能教导。我并不能成为他们的老师,只能成为他们的臣属。”

  “不止我,浮丘伯和毛亨也做不到。”

  “老师……弟子想你了。”

  张苍闭上的双眼中,浮现一幕一幕求学的过往。

  如松鹤般出尘的老师,针锋相对的韩非和李斯,闷头读书的浮丘和毛亨,还有偷懒的自己。

  老师的弟子众多,出众者寥寥无几。

  读书只需要勤奋,但要读成书,就要看天赋了。

  “若老师还在,盈儿才是老师的关门弟子。老师一定会非常喜欢他。”张苍合上的双目流下泪水,“我不才,只能勉力为之。”

  勉力为之……结束乱世!

  哪怕是那几支贱儒,都有一项思想是共通的,那就是“仁”。

  何为“仁”?何为“大仁”?

  这个字不是落在个人品德上,而是落在天下苍生上。

  张苍自认为和“仁”从来搭不上边,他只是想富贵终老而已。

  但他已经遇上了未来的天命之人,刘盈叫他一声老师。

  “哎呀,不行,还是不适合我。”

  张苍抹了抹眼泪,正坐变成盘坐,双手捶着膝盖,苦恼不已。

  自己就不是个正经人,怎么能教好刘邦和刘盈这一双也不正经的父子呢?

  刘盈太聪明,已经看出了他的不正经,还借此威胁他同流合污。

  我堂堂荀子的弟子,居然被稚童弟子威胁了!我的脸往哪里搁!

  张苍想着刘盈对他的风流史如数家珍就头皮发麻,这究竟是谁告诉刘盈的?为什么要用这样污秽的事污染孩童的耳朵!

  唉,还有究竟是谁,是谁造谣啊!我才不是因为睡别人的妻子才逃出咸阳!

  这是污蔑,污蔑!

  我真的是得罪了李斯,才逃走,是很正经的理由逃走。

  张苍捶胸顿足,十分后悔自己来到了沛县,收了刘盈这个弟子。

  这哪是弟子啊,这是祖宗!

  可张苍眼光又不错,看出再次结束乱世的希望,说不定真的落在刘邦刘盈这对神异的父子身上。

  无论是仅存不多的良心,和富贵的梦想,都让他不能离开刘邦和刘盈。

  身为老师,他居然被刘盈欺负,连课程都不能自由安排,刘盈想听什么他就得讲什么。

  老师的尊严何在!

  毛亨,浮丘,你们别躲了!赶紧过来!

  为了荀子一门的荣耀,我需要你们!

第22章 刘邦刘盈得赏赐

  每日重复着耕作、读书、习武和玩耍, 感觉只是一眨眼,年岁就过了一半。

  去年的冬季很寒冷,今年的夏季却也炎热。

  此时沛县的水热条件不错,一些水边的沃土甚至能种水稻。

  刘邦家的大部分田地收了粟, 又种上了豆子, 到冬季前能再收获一季。

  仓吏这个小官是不赐田的, 但刘邦当上仓吏后, 沛县令和沛县豪强都慷慨地用自己手中一些好田, 换了刘邦原本的劣田。

  刘邦便也多了一些上好的灌溉田。

  在刘盈的强烈要求下, 这几块灌溉田在春季种上了水稻, 收获后将种下能过冬的小麦。

  秦朝的税赋如果按照《秦律》来收, 不算沉重,沉重的是徭役。

  刘邦成了真正的秦吏, 自家的田地税赋当然是按照《秦律》来征收,没有地方摊派的苛捐杂税。同样根据《秦律》, 徭役可以用钱来赎买。家中种粟种豆的田就足以覆盖赋税徭役, 刘邦便任由刘盈胡来了。

  没想到刘盈这次居然不是胡来。他拖着两位兄长去拜访会种稻种麦的农人,第一次种稻就丰收。

  刘盈又去拜访了编织名匠周勃, 让周勃带他去拜访木匠和石匠。

  几人鼓捣鼓捣, 利用杠杆原理做了个碓床。

  碓床即在地上挖个大石臼,通过手推脚踩来舂米。

  按照刘盈的设想, 这样舂米会节省许多劳力。但事与愿违,以现在的技术和材料, 碓床的个头太大了。

  以前那样拿着石杵舂米虽然累手累腰, 但一个壮年妇女就能操作。

  这碓床嘛,哈,至少需要两三人推动。

  刘盈忙碌了这么久, 做出个没用的玩意儿,他很难过。

  刘邦拍着儿子的大脑袋道:“哪里没用?瞧我的。”

  刘邦对邻里一招呼,十几户人家在里正的带领下认领了碓床。

  妇人和恰好有空的男子轮流操控碓床,碓床“呼呼”地碾啊碾,十几户人家的粟米只用了三日就舂完了。

  一些富裕人家见着碓床很有用,请周勃去他们家也打造一台。

  周勃笑呵呵地抱出刘盈,说这个技术是刘盈想的,生意也由刘盈做。

  刘盈双手抱胸,鼻子喷气,又牛气哄哄起来。

  富裕人家家中多种粟米和水稻,特别是南方传来的水稻,物以稀为贵,乃是他们宴请宾客的珍贵美食。

  碓床不仅能舂粟米,也能舂稻米。不如说,刘盈就是为了吃稻米才琢磨的碓床。

  刘盈做了一圈生意,家里多了几箩筐舂好的稻米。

  虽然都是糙米,大米饭也吃得刘邦全家眉飞色舞。

  淮河流域常种稻,稻米不是稀罕物,韩信蹭饭时偶尔也能吃到。

  今日再吃稻米饭,韩信却觉得味道与记忆中有很大不同。

  刘盈道:“可能南北水土不同?”

  刘肥道:“自然因为这是盈儿辛苦赚来的稻米,一定比寻常稻米好吃!”

  刘盈挠挠头,上翘的嘴角快咧到耳根:“别这么夸我,多不好意思。”

  刘肥道:“不是夸,是事实。”

  韩信也认可:“是事实。”

  刘盈扭来扭去,扭成了藤蔓。

  得意,就是很得意!

  在秦朝这样严格编户齐民的制度下,碓床确实很实用。

  里正一招呼,村人就能凑齐劳动力,替全里的人舂米,节省了许多人手。

  刘邦找了几家熟人试点后,让萧何润笔,写了文书报告上去。

  县令知道刘邦上面有人,何况沛县出了好东西也算他的政绩,立刻派人上报咸阳。

  今年才过一半,刘邦已经被沛县令定为优秀秦吏,年末与其他县的县吏进行考评竞争。

  大秦以十月为一年之首。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再次出游。

  除了仍旧带着最为信任的蒙毅、李斯、赵高,少子胡亥对着秦始皇撒了许久的娇,他便把刚弱冠的胡亥也带在了身边。

  十一月,秦始皇又来到了云梦泽,登上了九嶷山,祭拜了虞舜。

  他乘坐巨船,顺着长江而下,登上了会稽山,祭拜了大禹。

  秦始皇东临碣石,眺望大海,命人刻石歌颂大秦的功德,许下了“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的愿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5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3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