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来者不拒。
大汉缺人,人才多多益善。
这次宴席,刘邦和吕雉都兜起了手,让刘盈和萧谨以皇帝、皇后的名义操办。
刘盈这次没有给父母唱反调,很认真地完成了工作。
刘邦和吕雉也不是什么都没准备。
吕雉与曹夫人一起织布裁衣,要给小刘恒送一套新衣服。
刘邦挖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
此时酿酒工艺已经很成熟。
在周时的书籍中,就记载了周朝宫廷酿酒的方子。
周朝人酿酒,已经极为讲究,容器、酒曲、选料、酿造时长,都有严格的规定。
后世人所脑补的“古代酒都是醪糟水”,实在是小瞧了古人。
汉时常喝的酒有两种大类。
一种是稍稍富裕的平民所喝的“浊酒”;一种是贵族所喝的“清酒”。
以稻米为原料的酒举例。
“浊酒”即后世人所“嘲笑”的醪糟水,是今日酿造明日喝的甜米酒,这种酒不仅当作饮料,也是一种“羹汤”。
“清酒”是多日酿造的酒,酿造的时间越长,甜味越低,酒味越浓。清米酒长什么样,味道如何,花大价钱买日本清酒的人应该都知道。
现代人误以为古代人酒量差,喝醉是喝个水饱。大部分不常喝酒的现代人,喝两三瓶十度上下的瓶酒都会头晕。陈酿的清酒有二三十度,若喝个水饱,早就醉死了。
刘邦当皇帝后,常喝的当然就是陈酿的清酒。
他喜欢用粟米酿造的清酒,酒色淡黄,在阳光下如流动的琥珀一般。
汉代宫廷逸事记载,大汉宫廷里的酒,会根据时节加入不同浸料。
时鲜的果子,盛开的花朵,芬芳的香草……统统浸入陈酿的清酒中,为酒水增添一番风味。
其中大汉宫廷经久不衰的御用酒,乃是用重阳菊花所泡的菊花酒。
别看刘邦是个大老粗,在品酒上别有一分雅致。
他用滚烫的水烫了酒坛子,在酒坛子里铺上一层刚采摘的菊花朵,再注入宫廷酿造的粟米酒,用布和酒泥封好,埋入栎阳的皇宫中。
迁都长安时,刘邦将酒坛子挖出来,又在长安的宫殿里埋下。
刘盈幼年时随口提了一句什么状元红女儿红,刘邦便说要在刘盈成婚时,再把酒坛子挖出来。
刘盈成婚当日太过热闹,刘邦等着第二日家宴时再挖出酒坛子。
谁知道刘盈抱着萧谨跑路,这酒坛子便留到了现在。
待孙儿周岁宴,刘邦终于有机会把酒坛子挖出来。
拆开酒泥,揭开封条,刘邦深吸一口浓郁的酒气,先把酒偷喝了小半坛。
若不是刘盈防着刘邦,特意悄悄跟来,大概这坛子酒,就给刘盈剩个底了。
刘盈鄙视:“你这么爱喝酒,要不要喝蒸馏酒啊。”
刘邦嫌弃:“那个不好喝。”
刘盈愣了一会儿,才想起好像宫里还真的能酿造出蒸馏酒,不知道是不是大秦少府工匠没被屠杀,所发展出的新酿酒技术。
不过刘盈细思后,好像前世的时空,蒸馏酒也可能是西汉就有了。
海昏侯“刘沫沫”,即汉废帝刘贺的墓葬极其丰富,各种陪葬器具分门别类,摆放得井井有条。
在海昏侯的酒器仓库里,考古学家发现了蒸馏酒器。经过反复蒸馏,酒液的酒精度能超过七十度。
考古学家认定,西汉初年就有了成熟的蒸馏酒技术。之所以后来记载不详,不过是贵族不爱喝这个,便懒得记载。
但如发现了汉文帝时期的成熟纸张,一些历史学家不愿意宣扬造纸术的起源至少能提前到战国一样,许多权威历史学家也不赞同西汉就有了蒸馏酒。
他们写了许多论文,来论证蒸馏酒是西夏至元朝的外来物,否定海昏侯的蒸馏酒器文物。
其否认借口是,虽然这是酒器仓库,但蒸馏酒器上又没刻着个酒字,怎么能证明放在酒器仓库的酒器就是酒器?说不定是做其他用处。
反正文字没记载,他们就不认。
刘盈摸了摸脑壳。
他不知道前世时空刘贺墓中的蒸馏酒器是不是真的蒸馏酒器,还是刘贺脑子有坑,在酒器仓库里独独放了一件非酒器来搞怪。自己还是给蒸馏酒器上刻个酒字好了,免得后世不肖子孙以为大汉的老祖宗们只喝醪糟水。
刘盈抢了刘邦还想喝一口的酒坛子,和刘邦说起后世对大汉酿酒技术的误解,说起海昏侯墓中那个酒器仓库里的“非酒器”。
刘邦嘲笑后世人太过自卑,居然不敢想象老祖宗也能喝上美酒。
“蒸馏酒真的很难喝,只是辣喉咙,没意思。”
“我认为所有酒都很难喝。”
“那是你还小,不懂。”
“呵呵。”
父子二人斗了一会儿嘴,又说起刘盈的新副本。
刘邦对如何帮助大汉末代皇帝推翻大汉,兴致十足。
他撺掇刘盈偷偷跑路,改个名字揭竿而起,复刻他当年的丰功伟绩。
刘盈骂阿父是在做梦。没人没钱,自己凭什么和人争夺天下,你以为那还是秦末乱世啊?世家豪强都已经抬头了!
刘盈是想选个枭雄当狗腿子奸臣,给他出谋划策,早日掘了大汉的根。
“你不要名声了?!”
“我什么时候要过名声?”
“说得也是。”
“对吧?为了达成目的,我可以认他为义父!”
刘邦以为自己够无耻了,没想到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自己更不要脸面。
服了服了,不知道哪位枭雄如此倒霉,会成为孽子的义父。
不知道孽子专克父吗?
刘邦和刘盈回到宴会上,群臣已经嗷嗷待哺,看着酒坛子眼红了。
上行下效,刘邦是个酒蒙子,大臣也多好酒。
曹参也从齐国回了长安,见到刘邦抱着的酒坛子就想起身来抢,被萧何一袖子给挡了回去。
陛下越老越温和,仿佛从刘皇帝变回了刘亭长,但这不是你曹参僭越的理由!
给我老老实实待着!
曹参唉声叹气。
不去抢,这口酒他不一定喝得到啊。
曹窋和萧延也跟着西域使臣团回到了长安探亲。
曹窋严阵以待,比面对匈奴骚扰大汉的骑兵时神情更严肃,心里更紧张。
萧禄看得直摇头。
好友怎么还试图去管曹伯父喝酒?看来好友明日又要来找他痛哭流涕了。
刘邦坐到了上首处。
他拍了拍手,宫廷乐师敲响了编钟大鼓,宫宴开始。
喝起来!
吕雉也倒了一小杯刘邦珍藏的菊花酒,喝得双颊飞出一抹红霞。
萧夫人喝多了,倒在吕雉怀里,被吕雉掐了脸。
萧谨为刘盈斟酒:“我还以为你回来后会继续阻止陛下喝酒。”
刘盈端起酒杯,狠狠翻了个白眼:“阿父让我陪他用了几日膳。”
御医安排的膳食确实很健康,就是没滋没味。
没想到现在御医都知道多油多盐,吃多了烧烤,对身体不好了呢。
可别说现在食材和调料匮乏,就是在食材和调料已经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忍得下“健康膳食”?
刘盈陪刘邦吃了几日和刘邦一模一样的饭菜,与刘邦一同喝了几日没滋没味的白水。
御医说刘邦连蜂蜜水都不能多喝,且刘邦不爱喝甜的。比起蜂蜜水和奶饮,他宁愿喝白水。
刘邦什么都没说,刘盈已经了解了父亲想说的话。
不外乎,就是这样没滋没味地活着,不如折寿。
反正老刘已经有了优秀的继承人,不用担心身后事,现在不享乐,难道要这样没滋没味地熬日子?
刘盈妥协了。
只要阿父不酗酒,酒肉想吃就吃吧。
自己晚年,大概也是阿父这副德性,不可能为了熬日子苦了自己。
萧谨见刘盈闷头喝酒,不想说话,心里叹了口气,只陪着刘盈喝酒,也不再说话。
哪怕帝后对萧谨露出过獠牙,萧谨仍旧很敬爱帝后。
帝后是陪伴她人生最长的长辈,比父母还长。
而且……她心疼丈夫。
“来,喝喝喝,看今日谁先醉倒!”
刘邦丝毫不顾及刘盈的心情,抱着酒坛子离开座椅,来找老兄弟喝酒。
无论是一直忠诚的,还是曾有过异心的,或者他曾经起过杀心的老兄弟,此刻都和乐融融地凑在一起,与大汉皇帝拼酒。
刘邦甚至与曹参勾肩搭背,连地位尊卑都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