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呱唧呱唧给杨暕鼓掌。好好好,棒棒棒,你就别回太子府了,直接住进高颎家吧。
傻孩子杨暕真的去了。
高颎十分无语。这个皇帝,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么这么不讲究?
刘盈在派高颎出兵吐谷浑,派长孙晟出使突厥时,去杨昭的墓前逛了一圈。
上一个副本被他气得捧心跳脚的大胖儿子,这个副本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躺进了坟墓里。
据说杨昭死的时候,隋炀帝认为是杨勇鬼魂作祟,没请御医,请的巫师给杨昭跳大神,呵。
“你那个渣爹啊,本来没打算立杨暕为太子。我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给杨暕太子的权力,但不给杨暕太子的名分是什么意思。”刘盈给杨昭倒了一碗蜜水。
杨昭不喜欢喝酒,就爱喝甜的,才胖成那副鬼样。
“他难道还想立你的庶长子为皇孙?那岂不是要杀了杨暕?且你的嫡长子该如何处置?”刘盈嗤笑,“算了,谁能理解一个神经病的脑回路呢。你说是不是,高卿?长孙卿?”
高颎和长孙晟不语。
刘盈祭奠了杨昭后,说起正事:“我要掌控西域丝绸之路。吐谷浑那个地方太荒芜,大隋若迁徙人口开垦,定会耗费巨大,得不偿失。你二人曾配合分裂突厥,应该明白我的意图。”
虽然高颎和长孙晟在夺嫡时是政敌,分裂突厥时,两人却是最好的搭档。
没有高颎反击突厥,长孙晟分裂突厥的行为不可能成功;没有长孙晟在突厥刺探情报,分化拉拢突厥贵族,高颎也难以获得如此大的军事胜利。
两个老头子半只脚都入土了,刘盈把他们从土里拔出来,让他们再奋斗一把。
“此战之后,吐谷浑要留着,突厥也要留着。他们会在大隋的带领下,比以往更加繁荣昌盛。”刘盈笑着问道,“高卿,长孙卿,你们能做到吧?”
高颎和长孙晟领命。
对君王立下承诺后,高颎问道:“待臣功成,陛下可否告知臣,陛下的名讳?”
刘盈立刻道:“这哪需要你功成?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
竖起大拇指,露出八颗牙齿,刘盈自傲道:“我,大汉刘盈!”
高颎和长孙晟露出了然的微笑。
他们猜对了。
这位果然是汉高祖刘邦的英魂降世!
第165章 君不同臣亦不同
关于高颎和长孙晟猜测刘盈身份的心路历程, 实在是简单。
首先,他们要确定刘盈是神是人。
刘盈看朝堂众臣和宫外庶民的眼神,是看同类的眼神,对人的怜悯心比杨广重多了。刘盈若不是人, 那杨广肯定是畜生。
然后, 他们要分析刘盈是来自过去还是未来, 抑或是来自和大隋不同的世界。
隋朝佛教已经十分兴盛, 三千世界的设定已经深入人心。魏晋志怪笔记小说很流行, 描写一个人莫名穿越到一个似是而非的世界的故事很常见。
杨广的芯子都被人换了, 高颎和长孙晟自然往最神奇的方面猜。
最后他们确定刘盈是来自这个世界的过去, 而不是未来或者另一个与大隋完全不同的世界, 是刘盈自己嘀咕漏的馅。
这嘀咕,大约就是“我是你祖宗”“一群不肖子孙”“孙贼你狂个屁”类似的, 但更加侮辱人的污言秽语。
确定刘盈是老祖宗,那刘盈的身份就很好猜了。
一看刘盈这做派, 就是实权在握的皇帝。
这么霸气的皇帝, 肯定不能从魏晋中找。只有那四百年煌煌炎汉中的皇帝,才会具有此等威严。
让高颎瞬间锁定刘盈身份, 乃是刘盈逛了军营之后。
他以多年领兵的经验, 十分确定刘盈绝对上过战场。
且高颎断定,刘盈上战场的方式, 一定和原本的杨广等大隋皇子不同。
隋文帝让大隋皇子上战场,不过是让大隋皇子在最安全的大后方等着领功劳。曾经跟随高颎的随军皇子, 便是杨广。
杨广说是上了战场, 但高颎十分确定,现在若是有个刺客在杨广面前亮了兵刃,杨广绝对会吓得六神无主, 完全不会像一个上过战场的人。
而如今这位换了芯的皇帝呢?
刘盈以自己曾“率领高颎等将领南下剿灭南朝”为由,声称自己英勇盖世,“唰”地拉开强弓,一箭击碎靶子,赢得众将领欢呼。
他还领着将士去灭虎,并试图单独和老虎搏斗,把群臣吓得跪了一片,宇文述抱着刘盈的腿,求陛下别闹。
杨广虽然胆气不足,武艺还是在宫里磨砺了出来。刘盈用着杨广的身体,却展现出与杨广完全不同的气度,高颎这一瞅,就看出如今的陛下不仅上过战场,且不是普通的“御驾亲征”,而是亲自厮杀的御驾亲征。
大汉有哪位皇帝有这样的本事?
当然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汉世祖刘秀。
那如今的陛下是刘邦还是刘秀?
看看陛下连垂髫表侄都欺负的德性,你说他还能是谁?!
不愧是把儿子踢下车的汉高祖,求你做个人吧!!
怀疑如今的皇帝是汉高祖之后,高颎和长孙晟翻越史书,越看越像。
他们狠拍一下史书,看看陛下,再看看史书记载,什么叫做高祖之风啊?那简直是文字从纸张上跳了出来,活灵活现!
高颎和长孙晟回城之时,同乘一车。
他们都很激动。
与近现代以后,刘邦的名声沦落到比某些昏君还差,基本就是个“吕家赘婿、无耻小人、捡便宜的废物皇帝、为大汉抹黑的连匈奴都打不过的无赖混混地痞流氓”的风评不同,封建时代对汉高祖的评价还蛮高的。
如秦粉常念的“古代哲人说秦始皇乃千古一帝”的咏叹词,此话出处乃是明朝思想家李贽。李贽是古代大贤中盛赞秦始皇的第一人,“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他还说过其他话,“我太祖高皇帝,盖千万古之一帝也”,夸朱元璋是万古一帝。
但身为明人,明太祖却不是李贽最崇拜的皇帝。
同样出自李贽的《藏书》,李贽夸刘邦,“汉祖之神圣,尧以后一人也”。
现代社会没了贵族和士大夫,学者大骂刘邦当皇帝是破坏了古代贵族和士族的美好品质,英雄从此堕落,无耻小人当道。
在有勋贵世家和士大夫的古代,勋贵世家军阀文人却对汉高祖评价颇高。如同十六国后赵开国皇帝石勒所言的那样,许多人都认可“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这也挺有趣的。
高颎和长孙晟与近现代高瞻远瞩的学者不同,颇具时代局限性,自然也对汉高祖心折。
甭管活生生的人换了芯有多可怕,但那是汉高祖啊!
汉高祖(破音)!!!!!
高颎和长孙晟终于从陛下口中听到了确认的话(刘盈掏耳朵:啥??),一上马车,就绷不住心头的热意,激动得老泪纵横。
大隋开国第一功臣高炯哽咽道:“天佑大隋!”
长孙晟一边用深呼吸压下泪意,一边拈须颔首。
刘盈还不知道自己当了阿父的替身,让俩老头激动得睡不着觉。
将自己的要求安排下去后,刘盈回宫,继续尽可能地搜集这个副本能带出去的信息。
刘盈早就发现,自己和身边的NPC所“见”的不像是一个世界。
从明朝开始,他身边的NPC们个个颇具智能,不仅言行举止像个真人,也好像活在真实的世界。
刘盈则不同。
副本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这是一个虚构的游戏世界。
比如他现在去大隋的藏书阁乱逛,翻开的书都是空白。
如果他让人给自己念书,除了大汉已有的书籍,和与副本相关的讯息,他听到的都是“哔—”。
就连他想从宫里偷溜,也会遇到空气墙。
咳,别说擅自离宫,纯洁的刘盈只想去看看隋炀帝后宫有什么绝色,都能遇见鬼打墙。
垃圾系统告诉刘盈,“皇帝养成器”游戏没有加载后宫系统,所以一切都是过场画面。
刘盈很生气,只有推倒表侄堆的积木,把表侄欺负得哇哇大哭,才能勉强开心一下。
上一个副本他还能翻到宫殿设计图、运河设计图之类的讯息,这个副本就只能搜集西域和军队的讯息。虽然也很有用,但刘盈是一个你不给他什么,他就越念着的人。刘盈心里颇为难受。
“再哭?再哭狩猎不带你们。”刘盈不高兴,就让其他人也不高兴。
团子李世民的号啕大哭声戛然而止,并激动地捂住了小声抽泣的弟弟的嘴:“阿玄,不要哭!”
团子李玄霸嘴一瘪,更想哭了。
杨暕嫌弃地把表弟抱起来擦眼泪:“耶耶,你对他们,比对亲孙子还好。”
刘盈席地盘坐,玩起了表侄的积木:“正因为他们不是我亲孙子,我才对他们更好。你的侄儿,该由你对他们好。”
杨暕撇嘴道:“又是什么帝王的道理吗?真麻烦。”
刘盈鄙夷道:“嫌麻烦?那我现在就废了你的太子之位。你不当皇帝,就不用思考皇帝的道理。”
杨暕赶紧闭嘴。
团子李世民没忍住,咧嘴想笑,被杨暕捏了腮帮子。
杨暕嘴里不满刘盈对表弟比对侄儿更好,但他自己也更乐意与表弟玩,口不对心而已。
刘盈在刷第一个副本的时候就很好奇,杨广和萧皇后是怎么养出杨暕这样的,智商不错,文武双全,但就是显得傻乎乎的孩子。
杨昭也不是这样啊。
他问杨昭,杨昭只会胖子捧心,嘴里念着什么“弟弟很好”“弟弟无错”,简直让他幻视了自家刘肥。
真不知道杨暕当了皇帝,是哪种品种的昏君,大隋会不会三世而亡。
也可能杨暕傻归傻,但还没傻到让大隋三世而亡的程度?
谁知道呢。
派出高颎和长孙晟后,副本的生活就变成了过场画面,直到需要刘盈工作的时候,才会回到“角色扮演游戏”。
高颎和长孙晟虽厉害,也需要刘盈把握政策大方向,再让他们完成目标。
汉初天团作业小组在分析了刘盈几次非完美成就通关流程后,张良最先提出不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