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刘盈收拾旧山河
韩信饥肠辘辘醒来, 以为自己仍在淮阴。
他正转动着因缺乏能量而停止运转的大脑,思考今日要去哪里就食,自己的肚子就被人踢了一脚。
谁踢我?!
韩信警觉地从床上爬起来,伸手往枕头底下摸佩剑, 却摸了个空。
他惊出一身冷汗。
佩剑是他父亲留下的遗物, 也是他除了几卷残简外最值钱的家当。难道是盗贼?!
“阿兄, 你醒了啊?”把脚搭在韩信肚子上的刘肥, 因韩信突然起身惊醒。
他掩着嘴打了个哈欠, 看向窗外:“都这么晚了?盈儿怎么没叫我们起床?”
阿兄?盈儿?
韩信这才回忆起来, 自己现在是在沛县。
他看向床头的柜子。
柜子上放着崭新的衣物和他的佩剑。
崭新的衣物?
韩信虽是穿着南阳亭长的妻子所赠送的新衣来沛县, 但路上颠簸出了一身汗, 衣物看着已经不是崭新。
现在床头这套衣物显然与自己所穿不同。
刘肥已经爬下床穿衣,并催促韩信:“阿兄, 赶紧起床去用早饭。盈儿饭量大,若去晚了, 他会把我们的粟饼挨个啃一口。”
盈儿还有这习惯?韩信想起路上刘盈所做的事:“他确实喜欢吃别人手中的干粮。”
刘肥笑道:“是吧?盈儿就是这样。”
韩信看着刘肥又宠溺又自豪的笑容, 心里有话不好说出来。
宠溺就罢了,自豪是怎么回事?
刘肥已经穿好了衣服:“阿兄, 你怎么还不穿衣?”
韩信道:“这不是我的衣服。”
刘肥走近一看:“这是我阿姨给阿父缝的新衣, 说阿父回来给阿父穿。现在它出现在阿兄床头,肯定是阿母和阿姨把新衣改了先给阿兄穿。”
他把新衣拿起来抖了抖:“确实是改了。”
刘肥把衣服递给韩信后, 再次催促:“阿兄,赶紧穿衣去吃饭。”
韩信把衣服穿好, 很合身。
黔首平常要干活, 衣服和士人不同,多为窄袖,肩膀也收得比较贴身, 这样比较省布料。
南阳亭长的妻子赠予的新衣也是改的南阳亭长的衣物,比韩信矮一截。
刘邦之前赠予韩信的衣服显然比韩信壮了一圈,让韩信穿在身上,有一种士人衣袍的视觉效果。韩信很喜欢。
现在这件衣服正好贴身,好像是专门为自己所做似的,韩信反倒有点别扭。
他不知多少年没穿到完全合身的衣物,现在好像被束缚在衣服中,浑身不自在。
刘肥心大,没有注意到韩信的别扭。
韩信已经被刘邦认作义子,便是他的大兄。刘肥把韩信当家人,自来熟地拉着韩信出门。
韩信回头看了一眼床头的佩剑,本想去拿佩剑。
但不知为何,他没有付诸行动。
韩信跟着刘肥离开寝室,佩剑仍旧躺在他的床头。
刘肥一出门就高喊:“盈儿,你若饿了,就吃我的饼子,不要去咬阿兄的饼子。”
刘盈拿着两张饼子跳出来:“已经晚了。谁让你们赖床,大懒虫就要接受教训。”
说完,他脑袋左转右转,左咬一口右咬一口,然后伸直双手,把自己咬了缺口的粟饼给刘肥和韩信看。
刘肥发出响亮的叹气声:“阿兄,抱歉,我没能保住你的粟饼。”
韩信不明白刘肥在道什么歉,就像是他不明白刘盈为何专门守在门前等他们起床,好专门啃饼子给他们就看。
父母在时韩信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去后韩信更是孤苦伶仃,这家兄弟的闹腾日常,实在是让他有点迷糊。
刘肥没能抢救下粟饼,又握住韩信的手,垂头丧气地拉着韩信去梳洗。
刘盈见两人已经起床,一步一蹦离开。
韩信问道:“不先吃了粟饼再梳洗?不怕盈儿把你的饼全吃了?”
刘肥笑道:“盈儿只会啃一口。等他啃完,就不会动我们的食物。盈儿很尊重兄长,不会让兄长饿肚子。”
把你的饼子啃一口叫很尊重你?韩信搞不明白刘肥的评价标准。
或许这就是亲兄弟的日常?以后自己将是最大的兄长,韩信努力习惯刘肥的评价标准。
井水已经打好,梳洗工具也放在井边,刘肥和韩信整理仪容,韩信看着自己弄脏的新布巾,心里有点不舒服。
他用眼角余光瞟刘肥,见刘肥视线投向他手中的布巾时,以为刘肥会露出诧异的神情。
于是他率先露出一副冷漠不在意的神情。
“哎呀,我都忘记盈儿和阿兄奔波这么久,昨日应该先洗澡再睡觉。”刘肥懊恼,“等我们吃完就去洗澡。”
“啊……嗯。”韩信默默收起自己的冷漠不在意神情。
他把布巾狠狠搓干净,才和刘肥去吃饭。
如刘肥所言,除了给粟饼啃了个缺口,刘盈没动其他食物。
当他们坐下吃饭时,刘盈还从怀里摸出两根肉干,放入他们的豆羹中:“昨日吃剩的,帮我解决了。”
刘肥受宠若惊:“阿弟可有事要我做?”
肉干是昨日夏侯婴送的。一大包肉干就剩下两条,被刘盈特意留下送给刘肥和韩信。
“阿母让我等会儿去田里拔草,我今日有事,大兄二兄帮我做好不好?”刘盈捧脸歪头。
刘肥斩钉截铁:“好!”
韩信:“……好。”
虽然他也不想做农活,但已经是这家义子,帮忙干活是分内之责。盈儿年幼,不干活也没关系。
“耶!”刘盈高举手臂跳了一下,“那我先出门了。等阿母问起来,二兄你和阿母解释!”
刘肥惊讶:“你怎么还叫我二兄?”
韩信看向刘肥,不知刘肥为何惊讶。难道刘肥认为刘盈应该叫他大兄?
韩信想了想,道:“盈儿,刘肥才是你的大兄,你以后唤我义兄即可。”
刘肥道:“阿兄就是阿兄,义兄叫起来怪怪的。”
刘盈点头:“好吧,我还是叫阿兄。那我继续叫你刘肥。”
刘肥笑道:“这才对嘛。我都习惯了,你叫我二兄,我还浑身不自在。”
刘盈抱着手臂道:“我叫韩信大兄,自然要叫你二兄,不能差别对待。不过你不习惯,那就算了。我先走了,你要帮我挡住阿母!”
说完,刘盈就趁着吕娥姁还在厨房忙碌,一溜烟跑了。
刘肥的笑容变得苦涩:“拦住阿母啊……唉,帮盈儿干活很容易,过阿母那关可不容易啊。”
韩信现在才反应过来:“你不让他叫你二兄,是想让他直呼你姓名?”
刘肥道:“嗯?啊,是啊。我习惯了。”
韩信倒吸一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犹豫了一会儿,劝说道:“你本就是盈儿的兄长,他就该唤你兄长。”
刘肥摇头:“我习惯了。他一直叫我兄长,我才不自在。何况我只是庶子,盈儿才是嫡长。唉,不说这个了,阿兄,快帮我想想,要怎么过阿母那关。”
韩信:“……不知道。不过你不用在意什么嫡庶,盈儿肯定不在意这个。”
刘肥笑道:“盈儿当然不在意,我才更要在意。我比他年长,理应比他考虑多些。这些话阿兄别和盈儿说,我只和阿兄说。阿父、阿母和阿姨都不知道。”
韩信问道:“你为何告诉我?”
刘肥想了想,道:“大概因为我也有了兄长,就忍不住倾诉吧。身为盈儿的兄长,我一直很有压力,担心护不好盈儿。阿兄一看就是很有能耐的人,有阿兄做我和盈儿的兄长,我松了口气。哈哈,让阿兄看笑话了。”
虽然刚和韩信见面,但刘肥是个实心眼。韩信被父母和生母认可,他就毫不犹豫地信任韩信。
韩信有点看不懂刘肥。
刘肥说的话很早熟,应当是个早慧的孩子。但他对自己的信任又太过轻易,显得很傻。
刘肥究竟是聪慧还是呆傻,韩信现在分辨不出,他唯一能分辨出的是,刘肥真的很疼爱刘盈。
“以后我护着你们。”韩信承诺。
刘肥把自己的鸡蛋递给韩信:“我相信阿兄。”
韩信没有吃刘肥递过来的鸡蛋:“你自己吃。我有。”
刘肥道:“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请人做事,就要分享食物。嘿嘿,这是盈儿的规矩。”
韩信看着碗里的肉干:“所以他一给我们肉干,你就知道盈儿有事相求?”
刘肥又变成了苦瓜脸:“是啊,唉,要怎么过阿母那关?”
端着热好的咸菜蒸肉的吕娥姁站在门的一侧,被墙壁挡住了身影。
她的神情有些复杂,似乎在思索什么。
过了一会儿,吕娥姁端着木餐盘走进门,装作左右打量:“刘盈呢?”
刘肥赶忙站起来,紧张搓手手:“那个,阿母啊,盈儿和友人有约……那个那个,阿母常教导盈儿要守诺。盈儿先与友人有约,所以……”
“刘肥!”吕娥姁提高声调。
刘肥肩膀一抖,站直:“是!”
吕娥姁伸手拧住刘肥的耳朵:“盈儿刚回家,还未出过门,怎么与友人有约?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