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磨牙:“陛下,你管一管太子吧!”
刘邦装聋。
萧何都憋不住谨慎的人设了,威胁道:“陛下,你再这样,小心太子架空你。”
刘邦不仅没被威胁到,还“哈哈哈”。
萧何气得背对着刘邦。
刘邦继续“哈哈哈”。
张良和陈平对视一眼,沉沉叹气。
如果萧相国真的挂印,真是陛下自找的。
萧何不想回答,刘邦便自己寻找答案。
他迅速以游侠的身份混入群众中,问他们参加这次比赛,有什么实质的好处。
嗯,这实质的好处,可不是在太子面前露脸,或者给太子当门客。他很自傲,不愿意为他人家臣。
“那你更该去报名参赛啊。”一位老者指着报名处道,“哪怕胜了一场,都有钱拿。若胜了三场,便可做官了。”
又有一老者用拐杖使劲砸地:“若能到太子面前,哪怕不能赢太子,也能被太子举荐给萧相国或吕太尉为吏,这是平步青云啊!”
萧何与匆匆赶来的吕泽眉毛抖了抖。
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刘邦似笑非笑:“真是大手笔啊,看得我都想去了。可惜报名已经结束。”
那用拐杖砸地的老者又狠狠砸地:“我催我那儿子来参赛,他非犹豫。哼,现在想来也没用了!当什么门客啊,当门客哪有直接做官好?”
刘邦笑容真切了些:“的确如此。”
他又问了几人,得知刘盈在胡闹几日后,这次盖了他的印鉴,昭告整个关中的“擂台赛”,确实很大手笔。
刘盈将赏赐的财物和官职都写在了公告上,比赛结束,立刻就可以领。
刘邦甚至在刘盈手边,看到了相国府和太尉府中官吏的官印。
看来谁要是能赢过曹窋和随何,这官印,刘盈也是真的会给。
刘邦问身后二人道:“我记得你们府中没有空缺职位?那两颗官印是谁的?”
吕泽在认真思考,萧何则没好气道:“府中有没有空缺,不是陛下和太子一句话的事?就是官印,太子也可以现刻。他又不是没做过。”
刘邦竟然点头:“有道理。”
萧何又气得背对着刘邦。
张良把萧何拉到一旁,轻声安慰。陈平则劝说刘邦,不要故意气相国。
吕泽按压着眉角。
什么?陛下居然是故意气相国?为什么啊!
刘邦此举没有为什么,单纯嘴贱而已。
刘盈一眼就从乌压压的人群中,看到了穿着简朴的老父亲。
刘盈对曹窋道:“阿父身为皇帝,居然从宫里偷溜,简直是昏君。”
曹窋无语:“太子,你说此话是真心的吗?你真不知道陛下为何会来?”
刘盈嗤笑:“你难道对你父亲也这么说话?难怪你会被你父亲揍。可怜的曹窋,屁股现在还肿着吧?”
曹窋把脸转向一边,不肯说话了。
他辞官离开太子宫,眼巴巴地去齐国照顾生病的父亲,得到的只是不肯戒酒的父亲的责打。
孝子再次心碎,决定再也不当孝子。
太子真是可恶,专门戳他伤疤。
阿父出现了,刘盈便暂时离开,免得刘邦冲上台,把他拽下去。
“哟,阿父,你终于来了。”刘盈把刘邦请到旁边小屋,招手。
刘邦给了刘盈一暴栗:“竖子在做什么?徙木立信?”
刘盈揉了揉脑袋,试图给他阿父一暴栗,被陈平拦住:“你知道,还动手?”
刘邦道:“你就不能先通知我一声?”
刘盈笑道:“若不是太子‘胡闹’,来的人就没有这么多了。‘胡闹’却也‘立信’,才能取信于人。”
刘邦叹了口气,道:“又有谁惹你了?”
刘盈道:“这天底下令我不快之人和不快之事太多,懒得说。”
刘邦问道:“你冲着贵族门客去的?”
刘盈冷哼:“他们哪配啊。只知道为贵族门客,没信心自己求官者,我不屑一顾。嗯,好像阿父以前给人当过门客?”
刘邦再次动手,被刘盈挡住。
当我还是以前任你敲打的小孩吗?住手吧,老东西!
张良把刘邦拦住:“陛下,继续说正事。”
刘邦和刘盈一个被张良拉着,一个被陈平拖着,终于安静地继续说正事。
刘盈把早就准备好的文书递给刘邦。
刘盈上书,先借此次擂台赛树立大汉有官真的给的威信,让那群脑子还在春秋战国,以为要投奔某个贵族才能当官的门客们知道,还有可以直接当官的途径。
但这只是第一层。
第二层,刘盈建议刘邦趁着自己“胡闹”招揽人才的热闹,下一个正儿八经招揽人才的诏书,令地方上推举人才,并成为定例。
同时,大汉将在地方上设置学府,教授文武经算律令之学,有爵者皆有子弟名额,可免费入学。
刘盈道:“现在阿父已经将天下近三成土地分给有功兵卒,这群兵卒,将会取代曾经的六国和大秦旧士人,成为大汉的新士人。他们现在不缺钱、不缺地位,缺的是学识。”
现在纸张还没有改良好,印刷术不能用,竹简木牍只能靠抄书。
不过在关中推广太学,咬咬牙还是能做到的。
大秦曾经最大的难题就是官吏太少,当天下皆为郡县时,没有足够多的基层官吏来执行大秦的律令。
现在刘邦将天下分封,便可以堂堂正正地区别对待天下人,先给关中人好处。
无论是中央选官推举,还是太学推举入学,当然是大汉直属的地盘上先试点。
诸侯国那里,刘邦也会下诏。而如何推举,如何建立太学,都是诸侯王自己说了算,当然也是诸侯王自己出钱出力。
诸侯国那里效果如何,大汉皇帝就不越俎代庖了。反正推举来中央的人,刘邦一视同仁地考核就是。
民间很穷,还没有椅子。
刘邦和刘盈相对席地而坐,一会儿商讨,一会儿沉思,断断续续聊着。
宋昌已经抱了竹简和笔墨来,吕泽和萧何一边听,一边奋笔疾书。
彭越得知陛下来了,兴冲冲前来拜见。
他探头看到屋内景象,赶紧拉着蒯彻小碎步离开,脑门上冒出了许多虚汗。
蒯彻不明所以地被彭越拉走。
你拉我做什么啊?!
第134章 彭越遣散众门客
彭越想要溜走, 路上遇到抓逃班义父、弟弟,甚至相国的大汉丞相韩信。
大汉另一位丞相王陵被困官邸,没有韩信年轻,跑得快, 独自承担所有工作。
韩信疑惑:“武城侯, 你在干什么?”
他这一嗓子, 刘邦和刘盈同时抬头望来, 彭越便跑不掉了。
“来了就进来, 躲什么?”刘邦没好气道, “你这个武城侯, 能不能有点大秦武城侯的样子?”
彭越支支吾吾:“还是别了吧?我不想死不瞑目。”
刘邦被彭越的话噎了一下, 道:“你这话别当着章邯的面说。”
彭越忙道:“陛下,我不傻。”他怎么会戳好友肺管子?
刘邦知道彭越平日还是会做人, 不会故意戳人肺管子。若不是这样,他就不能成为当地豪强头子。
故意戳人肺管子, 是只有他家逆子刘盈才会干的事。
不过刘邦还是需要提醒彭越一下。彭越当了大汉的开国彻侯之后, 可能是生活太安稳,他越来越不爱动脑子, 章邯在密信中抱怨了很多次。
彭越又十分敬重刘盈。刘邦很担心彭越和刘盈越来越像。
说来“敬重”是什么鬼啊!刘邦能理解老兄弟们对刘盈的溺爱, 但刘盈怎么当得起一个“敬”字?!
刘邦将彭越封为武城侯,既是因为彭越的老家昌邑原属于武城, 也是希望彭越这一位自他离开沛丰后所收复的第一员将帅之才,能与王翦一家和大秦一样, 休戚与共。
再者, 章邯和彭越是挚友,刘邦想着,把彭越封为武城侯, 可能能慰藉章邯的心。
刘皇帝如今有点后悔。他担心自己好心做了坏事,反而让章邯伤心了。
彭越见刘邦看他的颜色非常不满,以为刘邦是在生气他没有行礼便想偷偷逃走,忙解释自己不是不知礼,只是不想被逼着看文书。
蒯彻本来看着彭越的笑话,听到彭越的辩解后,心里深深叹了口气。
傻人有傻福,他希望彭越因傻而死,但看来彭越反倒是可能因为那根直肠子,活得长长久久了。
“好了,赶紧过来。此事和你也息息相关。”刘邦起身把还想跑的彭越拖进屋,按在地上坐着。
彭越嘀咕:“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可是彻侯!一家子永远富贵的彻侯!
大汉最高的爵位就是彻侯,彻侯是有自己独立的“侯国”的。
什么?你说彻侯之上还有个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