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_分节阅读_第157节
小说作者:木兰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25-02-11 18:42:16

  龙氏心灰意冷。

  其实她不是很相信刘盈的话,只是被压抑久了,刘盈这张小布条,给了她发泄的借口。

  她认为自己虽然不得宠,但也能得项羽对妻子的几分敬意。

  更不说兄长还在为项羽出生入死,身陷齐地不得出。看在兄长的份上,项羽就算不听自己的劝谏,也顶多训斥几句。

  项羽要废后,是她怎么也没想到的事。

  连这一点,汉王世子也料到了吗?

  是那个孩童太可怕,能看透人心?还是楚王太浅薄,连孩童都能看透他?

  “罢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龙氏离开了彭城,以悔过为借口,回祖地祭拜先祖。

  她回头看了彭城城门一眼,项羽没有来送她。

第82章 一切险阻皆让道

  项襄对项佗说自己要回江东老家, 其实就藏在彭城附近。

  他知道如果刘盈出事,自己救不了刘盈,但仍旧留了下来。

  或许我能为他收尸。项襄悲观地想。

  没多久,他听到了刘盈成功逃跑的消息。

  项襄愣了半晌, 仔仔细细询问了来者, 几句简单的问话翻来覆去问了四五次。

  当他确定刘盈不仅逃离了彭城, 还是在项羽眼皮子底下, 在楚军重重包围下逃离, 竟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心里不知是悲是喜, 脸上神情不知是哭是笑。

  “楚王要求围猎的兵卒都去追汉王世子, 没顾上身后的虎群,上百个兵卒死于老虎之口。楚王特别生气, 放火烧山,大火直到现在还没灭。”

  坐在地上的项襄捂着眼睛, 哑声笑道:“他也不怕风势一转, 大火烧到彭城去?不过就算山上这把火烧不到彭城,刘盈这把火也足够旺了。”

  项襄在地上坐了许久, 家吏仆从皆不敢劝。

  他笑了一会儿, 用袖子抹了一把脸,从地上爬起来:“去荥阳。”

  家吏担忧道:“主父真的要去投汉王?荥阳危险, 我们投汉,也可去其他地方。”

  项襄笑着摇头:“再危险, 能有盈儿在猛虎和楚军双重追击下逃跑危险?走,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汉王。”

  家吏仍旧担忧:“虽然汉王世子逃出彭城,但楚军仍在追捕他,且世道混乱, 我们还不确定他能否安全逃回汉军营中。”

  项襄挥舞着衣袖,再配上脸上夸张到丑陋的笑容,就像是跳舞似的:“哪里能比彭城、比项羽身边还危险?天命在身,世上一切艰难险阻都会为他让道。他一定能回到汉王身边。走!哈哈哈!天命在汉,阿父,你说得无错,天命在汉!”

  项襄转身亲自收拾行李,又哭又笑。

  项羽父母早逝,项梁亲手将项羽拉扯大,怎么会不了解自己的侄儿?

  项梁伤重不治而亡前,他叮嘱项襄,如果项羽重用他,就留在楚国,项羽对自己的愧疚,会好好保护项襄;如果项羽冷落项襄,就是愧疚转化成了警惕,项襄要保命,要么留在江东,要么另投他人。

  “若是你不肯隐居,那就投刘邦去吧。是我小瞧了他。”

  “楚国上下皆认为他是宽厚长者,他能骗得了一个人,骗不了所有人。所以,他胆小如鼠的面目才是伪装。”

  “一次胜利可能是侥幸,但他入秦如此顺利,惹得项羽都焦急起来,显然他真的有为将之才。”

  “我让楚怀王封他为武安君,本是羞辱武安君白起。现在看来,‘武安’之名名副其实啊。”

  “项羽虽勇猛,天下却不需要一个只有勇武的国君。天下苦秦久矣,项羽为国君,恐怕比秦王更暴虐。天下需要的是刘邦这样的宽厚长者,刘邦便能赢得天下。”

  “最后这天下,必为刘邦与项羽对峙。”

  “刘邦只要不死在战场上,时间拖越久,对刘邦越有利。”

  “刘邦能把敌人也化作朋友,而项羽那性格,只会给自己树立越来越多的敌人。”

  “儿啊,若你想做出一番事业,就去投刘邦吧。”

  “你是我的儿子,他要借用你的身份招揽项家,所以一定会给你建功立业的机会。”……

  项梁死前,只留项襄在床前,对项襄说了许许多多的话。

  他在闭眼的时候,嘴唇都在轻轻翕动。

  项梁还有好多话要说,可没有时间了。

  他的孩子,虽然提前戴冠了,但那顶代表成人的冠冕,并不能让项襄真的长大成人。

  直到项梁死亡。

  项襄才真正提前完成了成人礼。

  家吏默默跟随项襄,看着项襄摩挲着刘盈留下的锦囊,不敢打扰项襄沉思。

  刘盈在项襄离开之前,赠送了一个虽然绑着封口,但绑带可以轻易扯开的锦囊。

  “等你得到我逃出彭城的消息,如果想去拜访我阿父,就把锦囊给他。我建议你别提前打开,虽然打开了也没事。”

  项襄想,刘盈可能早就猜到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投汉。

  项羽容不下他,他或许连江东都待不了。只有刘邦那里,才能容纳项梁的儿子。

  他早知这一点,却一直不肯去投刘邦,是因为他不想利用父亲的名声做事,也不想离开其他家人。

  如果去了汉王那里,他就真的是孤家寡人,要与所有亲朋好友敌对了。

  项襄一度认为,自己不可能承受得住这样的压力,所以他乖乖待在彭城,闭目塞耳,假装一切安好。

  现在他怎么愿意去了?

  项襄不知道,就是突然想去了。

  他将锦囊塞进怀里,静静地看着马头前方飞速后退的风景。

  既然盈儿说最好别拆,那就不能拆了。

  不知道盈儿会在锦囊里写什么,或许是对汉王说些好话,让汉王好生对待自己?

  哈,盈儿心善,不顾自己计划可能败露,连龙阿姊那里都留下了提醒,肯定会为自己写很多举荐的好话吧。

  项襄策马,心情突然好转了。

  彭城离荥阳八百里,若带着行李慢慢走,顶多一旬就到了。

  项襄让家仆带着行李缀在后面,自己策马疾行,只五日就到了荥阳。

  荥阳之外,汉军和楚军还都挂着免战牌对峙。既然项羽没有把刘盈肉丸子汤送来,就是还没抓到刘盈。

  项襄松了口气。

  虽然刘盈现在还没有消息,没有消息,或许就是最好的消息。

  范增认识项襄身边的人。项襄自己藏了起来,让家吏去拜访范增。

  “楚王至今不肯任用主父,我实在心忧。我请为说客,说服汉王投降。汉王虽不会投降,我或许能打探城中情况。若能立下些许功劳,讨得一官半职,更能照看好主父。”

  若说客说他因项襄被冷落,所以想背离项襄,范增不会相信。

  想背离项襄的人,早就离开项襄了。现在项襄身边的家吏老仆,都是为了项梁的恩情,愿意守护项襄一生的侠义之人。

  说客说他要替项襄立功,讨得一官半职后更能照看项襄,范增便心软了。

  范增最初跟随的就是项梁,虽然他在项梁还活着的时候,就选择了更有才华、更像君王的项羽,不打算支持项梁的亲生儿子项襄,但项梁已死,项襄对项羽没有威胁,他还是愿意在不违背项羽意愿的前提下,照看项襄一二。

  “去吧,无论你是否打探到消息,我都会向大王举荐你。”范增温和道,“你也让项襄别忧心,大王只是因他三年孝期未过,所以才没有重用他。待他孝期过了,大王与他从小亲密,难道还会亏待他?”

  说客毫不客气地讽刺:“别说楚国不兴守三年孝那一套,就是兴,守孝可不独儿子的事,老主父的兄弟侄儿难道不服丧?谁又为老主父服丧了?范公就别说这些骗人的话了,徒惹人发笑。我主父年轻不更事,只能祈求家族庇佑,再多的委屈都会咽下。但主父不蠢,知道自己受了委屈!”

  范增沉默,没有反驳说客的话。

  他仍旧态度温和:“为了襄儿好,有些话,即使在我面前,你最好也别说。”

  说客咬了咬牙,哭着对范增叩拜:“仆明白,谢范公提点。”

  说客在范增面前一番真情流露,并不掩盖对项羽的不满,范增反而更信任说客没有其他目的。

  就算他猜到说客有其他目的,也不能猜到项襄居然要投奔刘邦。

  项羽再冷待项襄,项襄也是项羽的堂弟。离了项家,离了楚国,与所有亲朋好友为敌,项襄是发疯了吗?

  项襄扮作家吏的仆从进了荥阳,家吏悄悄对刘邦透露了项襄的身份,请刘邦单独与项襄见面时,刘邦也十分惊诧,狐疑项襄是不是疯了。

  不过他就狐疑了一下,拍了拍脑门道:“难道项羽那厮真的不当人,连兄长的儿子也要警惕?不至于啊,除非他是故意拖累对兄长的救援,导致兄长战死。”

  刘邦在上首坐得东倒西歪,好像脑袋里就没有见宾客时要礼貌的想法。

  项梁的家吏原本对刘邦轻视慢待主父很不喜,听刘邦居然称呼自家老主父为兄长,还很快猜出了项襄的处境,心中便对刘邦生出了些好感。

  “我既然认你父亲为兄,你就是我侄儿,随意坐吧,不用拘束。”刘邦摆摆手,让项襄和其家吏都坐下,“你该去投其他汉将,我这里可危险得很,你可能会被一同困在荥阳。”

  项梁坐下后,先对刘邦叩拜作揖,才道:“如果汉王不在荥阳,项羽就不会猛攻荥阳了。汉王可随我的家吏离开荥阳。”

  刘邦失笑:“如果你早几日前来,我或许就跟你逃跑了。不过就在这几日,章邯已经拿下齐国,魏国也已经覆灭,我看项羽短时间内无暇顾及我了。”

  项襄道:“无论形势再紧急,若汉王还在荥阳,他定会猛攻荥阳。再者……”

  他恭恭敬敬将锦囊双手奉上,还未说话,刘邦已经焦急地从坐席上爬起来,抢过项襄双手捧着的锦囊。

  “你难道是从彭城而来?你见到盈儿了?盈儿可还好?”刘邦慢悠悠的语调变得和连珠似的,神情也不复散漫。

  项襄很是惊讶:“汉王原来与世子感情很好?”汉王竟能认出锦囊是盈儿的?

  刘邦意味深长地扫了项襄一眼,咬牙切齿道:“那逆子又胡言乱语什么了?别听他乱说!他惯爱骗人!”

  项襄想起刘盈那情真意切的不孝话,真的难以想象刘邦和刘盈的父子感情有多亲密。

  总不可能刘邦对刘盈亲密,刘盈却仍旧满口不孝之语?舍身救母的盈儿怎么会是那种人?那也太不孝了!

  项襄还在发愣,刘邦已经拆开了锦囊。

  锦囊里有一张大大的布条,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战场上射箭能百步穿杨的刘邦虚着眼睛,才看清刘盈写了些什么。

  这头一句,就是“乃公已经逃出彭城,为乃公欢呼吧!”。

  刘邦:“……”这什么孽子啊,第一句话就自称乃公的乃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5页  当前第1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3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