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木兰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25-02-11 18:42:16

  刘盈耍赖:“累。”

  陈平便不劝了,还换了个姿势, 让刘盈靠得更舒服。

  李由讽刺:“盈儿身边都是如你一样溺爱无度的人。将来他当王了,是不是你们也要轮流坐他身边, 让他靠着?”

  陈平瞥了李由一眼, 懒得回答。

  他不回答,刘盈会帮他讽刺回去:“那当然。你排第一个!如果我身边都是佞臣,李由你也逃不掉!”

  李由:“……”面对刘盈的威胁, 他哑口无言。

  章邯好奇地在打量三人。

  章邯的年龄比李由大不了多少,但很受秦始皇看重。他早早被秦始皇提拔成九卿之一的少府,所以与李斯蒙家兄弟这些“老一辈”为友。李由以前见到章邯的时候,如对待长辈般对待章邯。

  少府管理皇帝私库,与李斯接触许多。李由之妻又是宗室女,婚礼筹备也是少府管。章邯自以为对李由很熟悉。

  秦始皇很喜欢谨慎老成的人,李由以前沉默寡言,行事比李斯还谨慎,只埋头做事,很得秦始皇赞赏。

  与李由重逢后,章邯日日见李由与一总角孩童斗嘴,实在是大开眼界。

  关键是,李由居然还说不过刘盈,简直不像李斯之子。

  比起章邯的不适应,蒙恬倒是一直微笑着看着这一幕,神情很是慈祥,好像真的已经放下了秦臣的一切。

  刘盈堵得李由哑口无言后,继续对章邯道:“现在已经入冬,项羽带走了所有粮食,关中庶民的日子一定很难过。你若能让他们在这个最艰难的冬季少饿死,他们对你的怨恨也会减少吧。我不知道如何做,你是秦国的少府,或许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章邯道:“难道不是沛公为关中王?”

  刘盈摊手:“项羽是会信守承诺的人吗?不过他也不会让阿父回中原,所以大概会把巴蜀汉中之地给阿父。在项羽眼中,巴蜀汉中皆为蛮夷荒芜之地。只要他把你们这些秦将封在秦地,你们一定能带领秦人把阿父堵得出不了门。”

  他笑了笑,接着道:“嗯,如果他没有阬杀二十万秦卒,只给你留了几千亲卫,或许真的能给阿父造成很多麻烦。”

  刘盈说这话,章邯可笑不出来。

  李由重重冷哼了一声,蒙恬也不由叹气。

  刘盈又道:“当年白起骗杀赵军降卒,现在楚人项羽骗杀秦国降卒,这算不算轮回报应?”

  系统里连跳三次经验值弹窗后,刘盈摇头:“但为君为将者的错,怎么能让无辜兵卒承担?始作俑者,其无后也。秦国因暴虐崩塌,项羽也一定会因为同样的理由被杀。”

  李由神色变了变,又冷哼一声,神情稍缓。

  他都被秦国夷灭三族了,又有法家人灵活的底线,已经不把自己当秦人,心态调整很快。

  蒙恬神色颓然,眼中却有赞同之色。

  他是秦始皇属意辅佐公子扶苏的人,与公子扶苏接触许多。公子扶苏也说过差不多的话,希望大秦行仁政。而始皇帝希望的,是公子扶苏来行这个仁政。

  但君上不相信公子扶苏能将仁政施行成功。公子扶苏自己也很忐忑,很不自信。

  他又抬起头,认真地看着刘盈。

  刘盈年幼,出身卑微,却异常自信。

  公子扶苏若有刘盈一半自信,或许始皇帝就不会迟迟不立太子了。

  唯独章邯心里只有苦痛,不能释怀。

  他这一生,恐怕都会带着这些苦痛活着。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从愧疚中解脱。

  刘盈却不让他死。

  他告诉章邯,章邯必须认真地活下去,至少要让秦人在这个冬季别死太多。

  “大秦君王暴虐,和秦国庶民有什么关系?他们为大秦君臣扫灭六国,过得还不如扫灭六国前好。无论是不肯北上的百越兵团,还是唯恐我阿父不为王的关中人,不是他们欠你们,是你们,是大秦的皇帝和大臣欠他们。”

  刘盈终于坐直身体。

  他双手放在膝盖上,小小的身板挺得笔直,仰头看章邯的神情,却像是俯视章邯似的。

  “你若愧疚,就活着赎罪。死对你太简单了。我也是这么对蒙毅说的。”

  刘盈的话,不仅让章邯弓起了背,蒙恬也神色大变。

  蒙恬追问:“二弟想追随大秦而去?他怎么会如此想?他不是这样的人。”

  在蒙恬心中,自己弟弟的底线也挺灵活的,不是会为大秦殉国的人。

  刘盈道:“他本不会的,但他是唯一守在将死的秦始皇身边,听到秦始皇遗言的人。他便很想死了。”

  刘盈好奇蒙毅从沛丰离开后的事。蒙毅在秦灭之后,终于对着一个孩童吐露了他保守的秘密。

  一个独立镇压天下的皇帝,却在病重之时连诏书都发不出去。

  他眼睁睁地看着一切,想着自己若能从病榻上爬起来,从门槛上跨出去,所有背叛他的人都会战战兢兢跪在他的脚下,无人敢忤逆他。

  可惜他已经病得起不了身。

  “始皇帝身边三位近臣,蒙毅、李斯、赵高,唯独蒙毅没有背叛始皇帝。李斯、赵高手中有兵,蒙毅没有;李斯、赵高一直陪在始皇帝身边,蒙毅却刚回去。始皇帝最宠爱的幼子胡亥也站在李斯、赵高这一边。如果蒙毅有任何异动,以谋逆被处死的只会是蒙毅。”

  刘盈想到这件事,觉得秦始皇还蛮幸运的。

  他还以为能看到始皇帝和臭咸鱼坐一车呢。

  后世没了这个典故,真是令人难受。

  连李由都是第一次听见此事,心神摇晃如风中旗帜。

  蒙恬和章邯转头看向李由。

  刘盈也看向李由:“其实李斯还未真的背叛秦始皇,只是隐瞒不报。你是我身边的第一佞臣,我罩着你。只要你不希望,我不会让史学家记载此事。”

  李由嘴角微抽,心神倒是定了。

  他摇头:“父亲已经和赵高带兵守在了门口,已经是对始皇帝的背叛。做过的事就是做过,父亲也已经付出夷三族的代价,独留我一支血脉。史册皇皇,警示后人,何须掩饰?”

  想到李斯确已付出代价,本来心里愤怒的蒙恬和章邯,也再也生不出怒气,只能将心中憋闷化作一声叹息。

  刘盈对李由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大孝子,说得好!”

  李由:“??!”虽然刘盈是在夸他,但他总觉得刘盈是在骂他!

  刘盈讲了个垂暮老皇帝孤独等死的故事,经验值收割了一茬又一茬,并成功打消了章邯的死念。

  章邯本已经打算醉死在酒坛子中,等谁来攻打他,就堂堂正正死在战场上。

  现在刘盈给他戴了一顶又一顶帽子,道德枷锁上了一层又一层,他是不敢死了。

  刘盈没说蒙恬,蒙恬都有点受不住,熄了退隐的心。

  他本来想和弟弟见一面,就找个地方隐居。现在?他还是留在刘盈身边教导刘盈,给后世王朝的继承人留下一点好印象,好让他们以后对老秦人好一点吧。

  公子高……君上都把大秦托付给刘邦,自己身为秦臣,跟着刘邦也算是符合先帝的希望。

  不能找死的章邯垂头丧气:“我还要留在项羽麾下?不能直接投奔你父亲?”

  刘盈哈哈大笑:“不能。现在阿父打不过项羽,自己都在项羽那里卑躬屈膝呢。对了对了,阿父在鸿门宴上是不是表现得特别谦卑?我还没问鸿门宴上阿父的凄惨经历呢!阿父肯定不会老实告诉我。快!快和我说说!等见到阿父,我好去嘲笑他!”

  蒙恬和章邯:“???”

  他们一直以为刘盈是个为刘邦着想,虽然才总角之年,也承担起诸侯世子之责,为父亲排忧解难的孝顺儿郎。刘盈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由和陈平相视叹气。

  他们见刘盈一直没问鸿门宴的事,还以为盈儿忘记了呢。

  原来没忘啊。

  章邯自然不肯在还没投奔新主公之前,就先把新主公得罪了。

  他坚称自己早早喝醉,又坐得太远,不太清楚宴会上的具体细节。

  身为掌管宫廷私库,负责始皇帝衣食起居的少府,章邯本来就是极其圆滑和谨慎的人。在战场上奋战才不是他的特长。

  已经被迫燃起求生意志,章邯开始为未来职场考虑。

  蒙恬见章邯脸上多了几分生气,心头稍定。

  被阬杀二十万兵卒就要死要活,章邯的心态也太差了。没经历过七国争霸的人,就是心态差。

  七国逐鹿,不止秦国动不动就斩首,其余六国也一样。

  秦庄襄王时,魏无忌率领五国联军大败秦国,秦庄襄王都气死了,打败仗的他祖父蒙骜仍旧精神矍铄。

  始皇帝继位后,祖父仍旧征战沙场,一点心理阴影都没有。

  他们蒙家教兵书时第一句话就是,为将者当无情,胜败乃兵家常事,兵卒伤亡只是数字,不是活生生的人。

  将军也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君王手中的刀。刀会杀人,会折断,但不会愧疚自责。

  感情衡量,是持刀人的责任。

  刘盈没问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遗憾地离去,让陈平、李由去与新同僚交流感情。

  他虽然会离开咸阳,但会把陈平和李由留下,辅佐章邯。

  自己不留人,安抚秦地的功劳岂不成了章邯的?抢功劳,刘盈是认真的。

  刘盈带着侍从独自离开,回房收拾行李。

  侍从在帮刘盈收拾行李的时候,犹豫了一番,对刘盈道:“章邯对被阬杀的兵卒有愧,蒙恬却认为章邯不该有愧。蒙恬虽然收起了爪牙,但仍旧是会伤人的猛虎。”

  刘盈失笑:“蒙恬无愧,是因为他为当世名将。名将都是这样,我阿兄也是如此,你不必多虑。不过你看得很对,名将的目的只是打胜仗,在他们眼中,死一个兵卒,或死几十上百万个兵卒,都只是数字,所以显得无情。”

  他笑着摸出个罐子,掏出一块蜜渍桃塞入戴孝的侍从的嘴里。

  宋昌吓了一跳。

  “守孝也不能不好好吃东西。你刚刚都快晕倒了,低血糖了吧?”刘盈嬉笑道,“你差点给我丢脸,罚你把这罐桃干都吃掉。”

  刘盈把宋昌推到门前,抱着罐子罚站吃桃干。

  他继续一边收拾行李,一边道:“名将如名刀,无情则刚。刀为持刀人的野心挥舞,无论胜负,记住战死沙场者不是数字而是活人的,该是持刀人,不是刀。”

  宋昌把嘴中桃干咽下去,沉默良久,才自嘲地笑道:“或许是吧。我不知兵,我全家都不知兵。”

  宋昌说的像是气话,但刘盈知道宋昌不是。

  因为宋昌是被项羽所杀的宋义之孙,宋襄之子。

  项羽是知兵的,所以宋义和宋襄站在他的对立面,是不知兵的庸才。

  刘盈走向宋昌,轻踹宋昌一脚:“若与项羽相比,不止你全家,我全家除了阿兄,也都算不知兵的人。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宋昌抱着放满桃干的罐子,怔怔地看着比他年幼近十岁的刘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5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3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