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就罢了,自己手下败将。连王离都那么废物吗?你好歹让项羽多折损点兵卒啊!真是愧对你祖父一世英名!
“你也打不赢?”刘邦还是不甘心。他也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怎么能还未和项羽打个照面就认怂?
韩信道:“他若现在攻打我们,我必败;但长远来看,他必败。”
韩信神情略有些不屑。
观宋义行事,他就能猜到宋义在想什么,对宋义的盘算很是鄙夷。
项羽杀宋义,韩信认为杀得好。但项羽杀宋义之后的行事,韩信认为很粗糙。
项羽大胜章邯、王离,这一战韩信也挑不出错。换了他,不能比项羽做得更好。
但项羽只领着自己的兵,让诸侯掠阵;之后对楚怀王很敷衍,甚至故意把敷衍的态度传遍天下。韩信品出点不对。
这项羽似乎太过自傲,行事过独。
有的将领百战百胜,只需要一败就功败垂成;有的将领百战常败,却一胜定乾坤。
那项羽的战斗、战术天赋都十分高超,连自己都不如项羽。但战略嘛,韩信觉得,别说和自己比,连弟弟刘盈都比他强。
刘盈当初攻打荥阳,第一时间与彭越的下属家眷处好关系。
那是他们只带了几百人,但领着彭越的兵打了几次胜仗,彭越的兵从此不认彭越,只知道自己的主公是沛公,小主公是刘盈,带领他们打胜仗的上将军是韩信。
彭越?那是主公的得力干将之一。
项羽那本事,领着一干废物都能赢,顶多人死多一点。
战损虽然会稍稍多一点,剩下的人一定会对项羽死心塌地,项羽就相当于从其他诸侯手中夺走了兵权。项羽实际获得的利益会更大。
一个能打能冲,能率领将士打胜仗的主公,有多么得人心,看看他义父就知道了。
若义父不场场战斗都为先锋,他怎能降服军中那些身份地位比他高、自带兵卒投奔他的人?
项羽带兵天赋比义父强,年纪比义父轻,身份比义父高,除了继承人不可能超过盈儿,样样都比义父强。
他明明能用自己的本事轻而易举收服诸侯的兵,甚至连诸侯自己都收为己用,却偏偏排斥他人。韩信看得直摇头。
蠢,太蠢了。
韩信表情不屑。
第59章 自家典籍自家管
刘邦已经萌生了退意。
四十万打十万, 他可不会拍着胸脯说优势在我。
刘邦召集心腹将领开会,告知了他们自己现在的窘迫。
将领们都听得一头雾水。
“啊不是,我们都打下咸阳了,怎么还陷入窘迫之境了?”雍齿不高兴, “那项籍能有多厉害, 我们非得避其锋芒?”
张良将从项羽那里搜集的战报递给雍齿, 王陵、吕泽等人都凑过来传阅。
这一看, 他们的脸色都黑了。
曹参早就看过了, 此次倒是能装一装淡然。
刘盈刚和刘邦吵了一架。刘邦说不赢刘盈, 便拿出父亲的架子, 把刘盈按在腿上拍了一顿屁股。
即使不怎么疼, 刘盈还是深深鄙视阿父说不赢就动手的无耻作风,不屑和刘邦同座, 跑来和曹参挤着。
曹参逗弄刘盈:“怎么?你也因为要躲避项籍而不满?”
刘盈摇头:“项籍是阿父该关心的事。”
有人诚心诚意地发问,刘盈自然就和抖豆子似的把刘邦的无耻一股脑抖出来。
曹参就算参加会议, 也要见缝插针往嘴里倒酒。
闻言, 他一口酒喷出来,喷了对面萧何一身。
萧何黑着脸离席, 去换了一身衣服, 并让人拿走了曹参的酒。
他决定不能再纵容曹参,一定要劝说刘邦, 监督曹参戒酒。
曹参还不知道萧何准备和他杠上。
萧何那么大度的人,怎么会因为他喷了酒便生气?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曹参抹了抹嘴角的酒液, 笑得直拍大腿:“盈儿啊盈儿,这就是你不对了。等你长大,便该为你父亲分忧。都是年纪大的人享福, 哪有年轻人先享福?”
刘盈摆手:“阿父年纪哪里大了?阿父不是说了,七十岁的老将军也是正当打的年龄。”
刘邦竖起耳朵听刘盈告刁状。
他刚想反驳,自己什么时候说过七十岁的老将军正当打,然后想起自己还真说过。
给竖子分析作业的时候说的。
刘邦万万没想到,这回旋镖还能扎自己膝盖上。
雍齿等人跟着刘邦后,就几乎没有吃过大亏。
一路顺风顺水,乍一遇到挫折,他们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听到刘盈嘀咕刘邦坏话,说的居然是不仅天下要刘邦打,如果有叛乱还要刘邦平,甚至边疆也要刘邦去镇守。
他们都听乐了。
“盈儿啊,你阿父和你叔伯年纪都不小了,你和信儿年纪尚轻,未来该你们努力,我们享福。”王陵放下竹简,起身走到刘盈身边坐下,揉了揉刘盈的脑袋。
刘盈甩脑袋,甩开王陵的手。
他仰面躺下:“我什么都听不懂,我只是个孩子。”
王陵失笑,其余人也忍不住笑。
刘邦扶额。
严肃的会议,多了一只刘盈在满地打滚耍赖,说的还是已经夺得天下后的事,凝重的气氛轻松不少。
罢了罢了,盈儿都还没长大呢,哪那么快就能夺得天下?
自家起点本来就低,之前就屈居项梁之下。现在项羽看似比项梁更强势,他们让一让就是了。
将领们心平气和地看完项羽所有的信息,又向搜集信息的张良细细询问了不解的细节。
张良回答问题的时候,眼角余光轻轻瞟向刘邦和刘盈。
他与项梁有旧,很容易在项家安插人手。
不过搜集项家的情报,却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刘邦的请求。
而刘邦的请求,又源自刘盈每当闹脾气,就说要投奔项羽。
“那竖子不提项梁,只提项羽,似是料定项羽不会去救项梁,唉。如果项羽心狠到连养大他的叔父都不顾,我这个结义兄弟也要小心了。”
张良很奇怪,即使刘盈再聪明,他又没见过项羽,怎么能料定是怎样的人?
难道神仙还会指点刘盈现实的事?
观刘盈对梦中授课的神仙毫无尊敬之情,似是不像啊。
不管刘邦出于何等理由,早早托张良留意项羽那边的事。他提前几日获得项梁战死,项羽率军北行的消息,总比无知无觉撞上项羽强。
想到项梁,张良心里有些难过。
哪怕并未交心,但他与项梁也算得上友人。
项梁战死,看似和项羽没关系。
项羽已经做到了极致,仅靠楚军的力量便大获全胜。
项梁也不是死于城破,而是多次突围不成受伤后,又因城中断水断粮多日身体虚弱,没等到项羽便伤逝了。
但张良仍旧对项羽很膈应。
大概是迁怒吧。他想。
已经决定退让,将领们便不抱怨了。他们分析项羽此次成名之战,预想将来自己遇到项羽,要如何赢下。
听叔伯们讨论得热火朝廷,刘盈听得哈欠连天。
他随意找了个借口,出门遛弯,顺便督促浮丘他们赶紧搬书。
竹简木牍实在是太沉重,他们的车辆又少,不可能把所有藏书都带走。
浮丘伯等人便想了个主意,带走了小部分孤本,又埋了一部分,送了一部分。
只是要带走哪部分,埋哪部分,送哪部分给谁,都是头疼的事。
原本他们对运书之事不太上心。
以他们所想,哪怕项羽进入咸阳,也不可能和藏书过不去。
刘邦不让刘盈透露未来,怕走了弯路。
但这事,刘盈没和刘邦说,还是和浮丘伯他们透底了。
“项羽只要攻城不顺必定屠城。他属意首破咸阳,却被阿父得到灭秦之功。等他入主咸阳后,是必定要泄愤的。他自幼不读书,不理解书本的珍贵,不会在泄愤的时候放过藏书。”刘盈双手画了个大圆,意思是项羽要烧杀个大的。
他还诽谤项羽,说项羽放火肯定先从藏书阁烧起。因为藏书阁的竹简木牍都很好燃,省了他派人去找柴火。
一听项羽要把珍贵藏书当柴火,浮丘和毛亨脸就黑了。
虽然他们嘴上说了几句“项羽乃楚国贵族,应该知道秦始皇焚书后,咸阳宫所藏书籍的珍贵”,但行动更加焦急了。
张苍也卸下盔甲,赶紧召集咸阳城的读书人搬书。
当年秦始皇坑儒,坑的儒多是和骗他钱的方士有关的儒,以及嘲笑他声音过大的儒。秦朝没有废除博士的官职,朝中仍旧有儒生为官。所以咸阳城内,也还有儒生居住。
浮丘、毛亨、张苍三人皆是儒生,哪怕是荀子那一门的儒,儒生见刘邦似是不歧视儒生,也有意向刘邦靠拢。
儒生很多时候也能屈能伸。浮丘、毛亨、张苍三人又是名师弟子,即使他们先师与其不和,他们也暂时认这三人为尊长,听他们差遣。
他们自带笔墨和空白竹简木牍,没日没夜地抄写孤本,以免刘邦没护住咸阳的藏书,孤本散佚。
儒生来了,诸子百家的人也来认领自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