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木兰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25-02-11 18:42:16

  刘盈在刘邦肩膀上挣扎:“阿父输不起!”

  刘邦果断道:“对,乃公就是输不起,滚一边去。”

  刘盈瘪嘴。

  雍齿把驴放下,摸了摸没有挣扎的灰兔驴的耳朵:“你看,灰兔也不想拉磨。你想要多少钱,问你父亲要就是,赌什么?”

  刘盈道:“我不差钱,我只是想证明你们俩拉磨都不如驴。”

  雍齿和刘邦:“……”

  虽然刘盈说的这话无错,但怎么听着如此别扭?

  刘盈瞅了一眼系统面板。日常任务刷完,该回家休息了。

  他向长辈们道别,倒骑着小毛驴去找小弟们玩。

  长辈们玩着玩着就会变成千篇一律地喝酒唱歌,刘盈不喜欢这样没有想象力的宴会。

  有本事喷个火碎个大石啊,唱歌喝酒多无趣。

  刘盈不屑地摇头。

  沛丰的九月颇有年节气氛,咸阳的气氛就不怎么样了。

  秦二世见最近没有人再上烦人的谁谁谁又逼近咸阳的文书,便认为天下太平,再次开启徭役,要继续修阿房宫。

  咸阳宫内颇有年节气氛,咸阳城内的黔首们则叫苦不迭。

  现在秦国的天下已经失去大半,原本强征的刑徒又多葬送在荥阳战场上,哪来役夫给秦二世修宫殿?

  蒙毅劝秦二世暂缓宫殿修筑,终于被赵高找到机会诬告成功。

  赵高对秦二世道:“现在民乱已平,阿房宫是先帝时就开始修建的宫殿,君上修建阿房宫是行孝顺之举。蒙毅自诩先帝近臣,居然阻止君上为先帝尽孝,其心当诛!”

  秦二世其实知道赵高在胡扯,但他想修宫殿,便同意了赵高的诬告。

  不过他倒是还勉强记得蒙毅曾经的教导,不能让赵高一人独揽朝政,便只是暂时解除了蒙毅的官职,让蒙毅回家反省。

  为了安抚蒙毅,秦二世同意了已经被压在案上许久的蒙毅的上书,赦免了章邯,命章邯去王离麾下效力补过。

  蒙毅以退为进救下章邯,立刻带人去陈平的住处。

  陈平和张苍已经人去楼空。

  蒙毅冷笑:“跑得真快。”

  他的手紧紧按在剑柄上,牙齿紧咬。

  陈平和张苍仓皇逃离咸阳,在回沛丰的路上抱怨。

  张苍:“那蒙毅真不好对付。”

  陈平:“毕竟是蒙毅。难对付才正常。至少赵高和蒙毅的对抗已经被我们揭到了明面,算是勉强不负沛公嘱托。”

  张苍:“但是盈儿的嘱托……”

  陈平扭脸:“就当不知道。”

  刘盈希望他们能说动蒙毅支持秦国宗室发动逼宫,他们已经尽力了,但蒙毅这人啊,就是不上钩。

  陈平原本自定的计谋和刘盈的嘱托差不多。

  换一个不怎么昏庸的秦国宗室坐上皇位,看似是对秦国好。

  但现在秦国风雨飘摇,内部不能有半点动荡。秦二世毕竟是秦始皇现在活着的唯一的儿子,他其余的兄弟都在流放中“病逝”。无论他再怎么昏庸,他也是秦国的皇帝。

  别说蒙毅现在手上并没有能逼宫的兵权,就是有,他也不可能迅速结束这场逼宫。

  咸阳一乱,秦国前线政令混乱,群雄立刻群起攻之,大秦气数顷刻覆灭。

  如果在陈楚刚起兵的时候,给秦国换一个皇帝可能还有点用处。现在?迟了。

  陈平道:“蒙毅手中无兵,倒是赵高手中有兵。我见赵高有自立之心,又对天下大势如目盲,说不定最后带兵逼宫的人是他。”

  张苍乐道:“那倒是有趣了。”

  吕台和吕禄都很无奈。陈平和张苍怎么能一边钻树丛一边聊天?他们年纪比自己大,精力怎么比自己充沛那么多?自己只靠着双脚逃出咸阳,都累得直喘气了。

  陈平和张苍往沛丰赶路时,王离带着长城军团在关内白吃白喝许久,终于得到了秦二世出兵的允许。

  既然民贼没有再进攻,秦二世就听信了赵高之言,认为民贼已经自相残杀,可以收割。

  他的胆子又大了起来,不再让王离保护。

  王离乃秦国名将王翦之孙,与已经去世的其父王贲一门双侯,在朝中地位颇高。

  因王离曾是蒙恬的副将,与蒙毅关系也不错。章邯早早逃到王离军中,王离藏匿章邯,直到秦二世下诏赦免章邯战败之罪。

  秦二世终于同意出兵,王离向章邯问策。

  虽然自己身份地位颇高,但王离知道自己与祖父、父亲不一样,为将的本事不是特别厉害。他很谦虚地请教章邯。

  章邯叹气:“我为将军裨将,本就该为将军出谋划策,何谈请教?”

  经过刘邦的打击,章邯因初次领兵就连胜的骄躁平息,判断有理有据。

  但他唯独算错了一件事。

  刘邦估计没认出他,但他认识刘邦。

  章邯知道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小吏,虽然有点才华,但不像是接触过兵法的人。

  荥阳之战他被无形大手调来调去,完全陷入了被动,明显是有高人在指挥。

  章邯虽然是第一次与刘邦本人对上,但麾下部队曾与刘邦遭遇过。他和他的下属都确定刘邦只是一个草莽,打仗只凭借着一腔武勇,没什么章法。

  这样细致的调兵遣将,甚至连敌人的兵将也一起调遣,明显是熟读兵书之人所为。

  “刘邦当日击溃我时,项梁也在一旁。项梁乃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那高明的战术恐怕是项梁所为。”章邯因见过刘邦,所以轻视刘邦,继而得出了这样错误的结论。

  王离相信章邯的结论。

  他听了章邯战败的细节,即使自己带兵的天赋不是特别强大,但见得多了,自己用不出来,品鉴别人的战术还是能品鉴得出来。

  这个战术套了许多兵书中的经典实例,又在先人的策略中推陈出新,只有熟读兵书之人才能做到。

  刘邦只是一介小吏,项梁却是名将之子。这样高超的指挥能力,当然只可能是项梁所为。

  不过王离和章邯还是谨慎了一手,派人去魏国打探消息。

  得知魏王咎亲自去拜访楚怀王和项梁,项梁又以自己的名义奖赏刘邦,他们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刘邦不足为惧,项梁和楚国才是心腹大患!

  无论是秦二世还是赵高,至少有一点做得比后世许多昏君强,那就是除非被吓破胆,他们不会干涉前线将领指挥,顶多不保证后勤。

  就算秦二世看不透,赵高是知道的,章邯大败完全是他们胡乱下诏的原因。

  他能对章邯胡来,但王离在秦国地位不一般,他暂时还不能和王离撕破脸,便让秦二世下诏,给了王离极大的自主权。

  王离和章邯商议后,走了大秦破楚的老路线,偷偷从汉水南下,直捣楚国腹地。

  项梁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王离和章邯大军困在城中。

  项籍当时正带兵在外征战。项梁求救的消息传来,命他火速回兵救援。

  项籍犹豫了一番,对众将士道:“即使将叔父从城里救出,我们被秦军追击,可能也会大败。我有一计,能大破秦军。”

  项梁被围,项籍身为项梁裨将,便能行使主将之权。

  他的话,众人没有异议。

  但他们忽视了一件事,那就是项籍保证能大概率大破敌军,却没有说能把项梁从城里救出。

  项籍气定神闲地向众将士讲述自己的计划。他的镇定,让慌张的将士们也镇定下来。

  但他自己双手却满是汗珠,心跳得比上战场还快。

  项籍不动声色地舔了一下干燥的嘴唇。

  他不是故意害项梁,只是稍稍去迟一点。

  如刘邦围荥阳救魏国,他也是行同样之事。

  想来叔父所在城池坚固,一定能等到秦兵自行撤离那一刻。

  经此一战,他将踏着王翦之孙的尸骸成名。叔父再不准他独自领军,或是干脆收走他的兵权,就决不可能了。

  项籍想到项梁之前与他商议,要让堂弟提前行冠礼,入他军中磨砺,心中就不由一梗。

  他需要在叔父亲子成长到领兵之前,夺得更大的话语权。这是个好机会!

第53章 先入关中者为王

  项梁强势, 诸多诸侯皆拜服。

  项籍没有立刻率领自己的军队去救项梁,而是先去拜见楚怀王,让楚怀王邀请诸侯共同对付王离和章邯。

  百越兵团迟迟未动,项籍等人都猜测蒙恬恐怕是想要自立。王离所率领的长城兵团便是秦国现存唯一的精锐。

  “王离所率军队一直在北方旱地作战, 不习惯南方地形气候, 我们完全有机会把他们全部拿下!”项籍劝说楚怀王。

  楚怀王担忧道:“但召集诸侯需要时间, 如果王离破城……”

  项籍打断道:“大王是不相信我叔父吗?”

  项籍都这么说了, 楚怀王自然只能说相信。

  在项籍的要求下, 楚怀王广召诸侯解救项梁。刘邦也在其列。

  项梁或许是真的对楚国和楚王有感情, 他虽然独揽军权, 但在楚怀王身旁安置了许多贤能之人为官。

  这些人为楚怀王出谋划策:“武安侯曾经为了救魏国, 攻打了荥阳。我们也可以效仿武安侯当初之事,让武安侯率军逼近咸阳, 逼迫秦国撤兵回援。”

  出主意者还有项家的人。项梁的弟弟项伯就是其一。

  项伯在薛县接触过刘邦后,对刘邦较有好感, 但这不是他支持刘邦西进的理由。

  比起项籍的自信, 项家其他人对项籍的信任却没有项籍的自信多。

  项籍不过二十来岁,虽然项家的小辈们都已经很信服项籍, 项氏长辈却认为项籍这样的年纪还担不住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5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3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