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手工业合作社转厂改革办公室”是区人委临时成立的部门。

  区人委给这个新部门在一楼腾出了一间办公室。

  叶满枝背着挎包找过去时,办公室里已经来了七八个人,正热火朝天地在里面打扫卫生。

  她正寻思哪个是领导,要跟谁报到的时候,办公室里有个中年女干部冲她招招手。

  “小张是吧?快过来一下!”

  叶满枝回头往身后瞅瞅,发现后面没有别人了,这个“小张”喊的可能就是她。

  见她傻愣着不动,那女干部又招招手,“小张,喊你呢!”

  叶满枝只好走过去,拉下围巾说:“领导,您喊我小张也行,不过大家都习惯喊我小叶。”

  对方在她脸上打量几眼,哎呦一声说:“瞧我这眼神,哈哈,认错人了。小叶是吧?你是哪个单位的?”

  “我是光明街道办事处派来的联络员,我叫叶满枝。”

  “哦哦,叶满枝我知道,你们穆主任跟我说过,上过报纸的那个小干部,挺好,穆兰算是给咱们办公室送来了一员干将!”

  梁秋燕将手套摘下来,翻出一个小纸条说,“咱这办公室刚成立,连卫生都没打扫好呢,百废待兴啊!你先拿着这个去后勤把咱们办公室的餐票和公车领了,以后咱们吃饭和出行就全靠这个了。”

  叶满枝心里挺激动,问:“领导,区里管饭呀?”

  “那当然了,借调来的干部,以后一天两顿都在咱人委食堂吃!区里体谅同志们出门调研,路途太远比较辛苦,还给咱们拨了三辆专车,你直接去后勤提车去吧!”

  叶满枝着实没想到来区里工作,居然能有这么好的待遇。

  天啊,她以后出门就可以乘坐公务用车啦!

  她打听了后勤科的位置,兴冲冲地跑去申请专车。

  然后,一路跟着后勤科的小干部,来到了人委门口的自行车棚。

  “这几辆自行车都是可以给你们用的,你先挑三辆吧!”

  “……”叶满枝绷着脸问,“自行车啊?”

  “不然呢?”

  叶满枝:“……”

  她以为是四个轮子的呢!

  这自行车她不会骑呀!

  看来还是得回去跟吴峥嵘学骑自行车,否则这专车的待遇她都享受不到!

第62章

  叶满枝精挑细选了三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 等她拿着餐票和车钥匙返回办公室时,改革办的所有成员都到齐了。

  区里对这次改革工作很重视,区长将亲自挂帅, 担任改革办主任。

  而刚刚给大家安排工作的大姐梁秋燕,原本是区人委办公室的副主任, 这次将兼任改革办的副主任, 负责新部门的日常工作。

  除了主任副主任, 另外十位成员都是从政策研究室、工业局、财政局、街道办等单位借调来的。

  叶满枝负责给大家发餐票, 发到最后一位黎婷婷时,对方拉住她问:“叶满枝, 你是光明街的?”

  “对啊, 光明街道办的。”

  “那你认识董城吗?”

  叶满枝摇摇头, 一条街上将近两万居民, 她不可能人人都认识啊。

  “罗小静呢?”

  叶满枝再次遗憾摇头。

  “林青梅呢?”

  正要摇晃的脑袋陡然改为点头,“认识认识, 青梅是我好朋友!”

  “那咱们可太有缘了!”黎婷婷高兴道, “我跟林青梅是区委理论学习班的同学, 还一起参加过好几次市里举办的交谊舞会呢。”

  叶满枝笑道:“青梅的交谊舞跳得特别好, 我的交谊舞就是跟她学的!”

  在陌生的环境里, 通过七拐八绕的关系, 结识了一个“熟人”。

  这让她略有些忐忑的心情, 突然就安定了。

  黎婷婷显然也为找到熟人做伴而欣喜, 亲热地拉着她问:“小叶,一会儿分组的时候, 你要不要跟我一组?”

  “咱们办公室里还要分组吗?”叶满枝疑惑脸。

  “当然要分啊!你没发现这里只来了三个街道的联络员嘛!”黎婷婷小声说,“我们财政局也来了三个同志!我刚才问过梁主任了,你们这三个街道是手工业合作社最多的街道, 先拿你们这三个街道当试点,每个试点组成一个改革小组。”

  叶满枝笑着说:“那行啊,如果梁主任没有其他安排,咱们正好可以组成一组!对了,你会骑自行车吗?领导给咱们配了三辆公车,要是真像你说的这样分组,也许每个小组能配一辆自行车。”

  乍然听到这种好消息,黎婷婷面上难以抑制地露出了惊喜,“会倒是会,就是没怎么骑过。”

  叶满枝心想,看来并不是她土包子,财政局的同志肯定见过世面,人家都这么高兴,说明改革办的待遇确实很高。

  梁主任为新部门申请的三辆自行车,算是迅速将同志们的心思拢住了。

  大家收拾好办公室,又在食堂用过午餐后,梁秋燕组织改革办的同志们开了一个动员会。

  正如黎婷婷所说,梁主任先给所有人进行了分组。

  每个小组里有一位街道联络员,一位工业局的同志,再配一个财政局的同志。

  叶满枝和黎婷婷的平均年龄才二十出头,梁主任给她们这组分配的第三位成员是老成持重的冯大成。

  不同于办公室里的另外几名中年男干部,冯大成的头发特别茂密,白胖圆脸,笑的时候还会眯眯眼。

  要是在干部服外面系一条围裙,说他是食堂大师傅,也有人信。

  然而,老成持重眯眯眼的冯大成同志,却在完成分组以后,率先向所有人开了一炮。

  “梁主任,咱们改革办已经成立了,我现在说这种话也许有泼冷水和马后炮的嫌疑,但是我接到局领导分配的任务以后,其实对这次改革工作是心存疑惑的。”

  梁秋燕并不意外地点点头,“既然是试点,说明大家都是第一次参与这项工作,有的同志心有疑虑是正常的,有问题就趁早提出来,咱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嘛。”

  “那行,我就先说说我的想法。”冯大成直言道,“手工业合作社是集体性质的,也就是说,在这些合作社成立之初,社员们是出钱参股的。据我了解,合作社里几乎所有人都参股了,要么出钱,要么出设备。咱们现在要把集体的合作社,变成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否有理论依据?这在实践上完全……”

  叶满枝听他斟酌着措辞,讲了十来分钟。

  总结下来非常简单,把集体财产变成全民的,这样操作是否合法?

  冯大成是机关老油子了,他心有疑虑,但有些话又不能说得太直白,只好拐弯抹角地输出观点。

  其实,叶满枝刚接到任务的时候,脑子里也闪现过类似的想法。

  她虽然参加工作半年了,但平时接触的都是群众工作,思想上更接近普通群众。

  把合作社转成地方国营工厂,只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被人解读为私有的转成公有的,个人的变成国家的。

  这事好说不好听啊!

  改革工作尚未启动,她已经能想象到即将遇到的阻力了。

  冯大成说得隐晦,但是连叶满枝这样的小年轻都能领会他的意思,其他人就更能理解了。

  梁秋燕很严肃地强调:“我要声明一点!市里主导将合作社变成国营工厂,不是为了侵占个人或集体财产!转厂以后,社员的股金会以现金形式退回,生产工具或厂房也会给予一定的折旧费,咱们从财政局抽调的三位同志,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社员退股。”

  至于这次改革的理论依据,她请市委政策研究室派来的研究员,替大家解惑了。

  研究员叫余振芳,也是位中年女干部,笑呵呵地说:“大家不要太紧张,市领导既然想搞试点,前期肯定是做过调研的。”

  她举了一个很通俗的例子。

  “从区人委大门走出去,右转有个维修合作社。这也算是手工业合作社吧?”

  大家点点头。

  “我早上去看过了,这合作社里有八个师傅,以前都是单打独斗搞维修的,属于个体私有制。然后八个人合作,组成一个合作社,有钱的出钱,有工具的出工具,合作社就变成集体所有制了。这么说,大家都理解吧?”

  能被派来改革办的人,都是各单位的精兵强将。

  对这些最基本的情况不可能不懂。

  于是继续点头。

  余振芳是搞理论研究的,但是解释起理论问题,却特别接地气。

  “通过这个小小的维修社就能看出来了,集体所有的合作社,是从以前的个体私有制过度而来的,而将集体所有制,过度到更高级的全民所有制,又为什么不可以呢?合作社经济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问题在《大公报》上已经有人探讨过了,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看一看。”

  叶满枝将具体日期记下来,打算回去找出《大公报》看看。

  她平时只阅览本地报纸和《人民日报》,其他报纸还真没怎么看过。

  余振芳继续道:“至于是否有必要,将合作社转成国营工厂,我觉得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先跟大家分享几个真实案例。”

  “咱们市里的第五铁器社,规模不算小,去年五金公司为了支援外省赈灾,给这个铁器社下了一笔2000把斧头的订单。赈灾工作嘛,利润肯定不会太高的,结果就因为利润低,这个社生产的2000把斧头中有1400把因质量不合格被退回了!”

  “还有一个东风棉织社,原本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结果年底给社员分红以后,买机器的钱不够用了。市第二棉织厂有十多台闲置的电力铁木机,其实是可以给东风棉织社使用的。但是他俩一个国营工厂,一个集体合作社,市里想把设备调剂过去都没有办法……”

  “……”

  叶满枝快速记录着笔记,然后在心里替她总结了一下。

  集体企业有股金和分红,社员在思想意识上更注重自身利益,看中经济效益,不愿意接受带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任务。

  而且合作社的设备归集体所有,社与社,社与厂之间都不能调拨,国家也无权支配。

  这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了。

  叶满枝竖着耳朵听大佬们的讨论,感觉像在进修班上课。

  一下午的时间,算是让大家认可了改革的重要性。

  梁主任觉得这种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连改革办的人都是带着疑虑工作的,想要说服社员同意转厂就更不可能了!

  *

  最开始的几天,改革办先在区里工作,规划出一套改革方案,暂时不用去合作社调研,也就用不上公车。

  叶满枝想趁着这个工夫,尽快学会骑自行车。

  冯大成是工业局的干部,平时就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所以改革办分给组里的那辆公车,能由叶满枝和黎婷婷轮换着使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