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家里的煤炉子似乎只有取暖和烧水的作用。

  “那你给爷爷奶奶送回去也行啊!”

  “行了,别客气了,”吴峥嵘将自行车停好,提起竹筐走在前面,“赶紧上楼吧,帮你把东西送上去,我还得回厂里开会。”

  “你要是有急事就先走吧,我喊四哥下来搬。”

  吴峥嵘低声笑:“难得在丈母娘面前露露脸,不差这一时半刻。”

  常月娥显然也没料到,吴峥嵘会将自己那份年货送到老丈人家来。

  筐子上层被稻草盖着,看不清内里的东西。

  即便如此,她仍是热情地招呼“峥嵘”留在家里吃饭。

  她对吴峥嵘的称呼是随着心情变化的。

  刚开始,双方还不太熟悉,她喊对方“小吴”。

  元旦喝了一次酒以后,她觉得这小伙子够爽快,于是改口喊人家“峥嵘”。

  结果目睹他醉酒后拉着自家闺女亲嘴,常月娥对他的称呼又退回了“小吴”。

  吴峥嵘听她重新喊自己“峥嵘”了,心知这次献殷勤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阿姨,单位那边还有事呢,我在您这喝口水就得赶紧回去。”

  闻言,常月娥赶忙给他倒了杯温水,家里没有多余的茶缸,用的还是叶满枝那个花里胡哨的搪瓷缸子。

  吴峥嵘一下午没工夫喝水,咕咚咕咚把一缸水全喝了,而后与母女俩招呼一声就快步下了楼。

  透过上霜的窗玻璃,常月娥往楼下望了一眼,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很快便消失了,看来厂里真的有任务。

  她转身时,叶满枝已经将竹筐上的稻草扒开了。

  最上面是一个面袋子、一网兜苹果和一盒子糕点,这跟老叶和三哥的年货差不多,都是厂里发的。

  下面装着一扇排骨、四个猪蹄和一大捆刀鱼。

  常月娥看着筐里的东西,疑惑道:“这不会是他自己买的吧?”

  厂里分了猪肉和豆油,还真没见谁分了这么多排骨。

  “不会,他从不在这种事上拐弯抹角,要是他买的,他就直说了。”叶满枝从糕点盒子里挑了一根江米条放进嘴里,含糊道,“厂里各科室发的年货不太一样,这些可能是军代室发的。”

  有的车间和科室有集体奖金,过年的时候就会用小金库给职工另发一份年货。

  这就是国营大厂的风格。

  常月娥瞧着地上的这堆东西,更是下定决心,闺女去吴家做客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准备一份年礼!

  *

  叶满枝在大年三十值了半天班,而后就安安心心在家过了一个热闹的春节。

  大年初四这天,早就拜过年的吴峥嵘再一次来到叶家,亲自将叶满枝接去了省大老宅那边。

  “我爸在驻地有任务,今年没能回来。”吴峥嵘简单介绍了一下家里的情况,“我妈带着我妹妹和四哥夫妻一起回来的。”

  “你家不是只有兄弟二人吗?”

  叶满枝记得他只有一个哥哥,和一对姐妹。

  怎么又冒出一个四哥来?

  吴峥嵘语气平静道:“四哥是我堂哥,我大伯牺牲以后,一直被我父亲带在身边抚养。这次我哥姐都没回来,只有四哥和我妹妹,陪着我妈回来了。”

  叶满枝心说,他父母真是奇怪,自己的亲儿子扔回老家给祖父母抚养,然后把侄子带在身边亲自抚养。

  这是什么道理?

  叶满枝不了解吴家的具体情况,便没再多问,很快就随他来到了吴家老宅。

  尚未来得及感叹这栋房子的气派,她便被听到动静跑出来的吴奶奶,热情地拉进了屋里。

  吴峥嵘怕她不适应家里的环境,紧随几人进屋,先帮她介绍了家里的亲戚们。

  小妹吴岫岚比叶满枝大一岁,两人算是这屋里难得的同龄人,她拉着叶满枝的手坐到沙发上。

  扭头望向自家二哥时,正想调侃他两句,忽见他脱了军大衣,露出里面的绿色毛背心。

  吴岫岚端量片刻,笑着赞道:“哥,你这毛背心不错呀,这种绿色还挺少见的。”

  吴峥嵘瞟一眼沙发上的小叶干部,轻笑一声没说话。

  叶满枝只当没听懂他那笑里的含义,轻轻移开了目光。

  她最近实在太忙了,俏绿俏绿的毛衣还差两个袖子没织好,眼瞅着就过年了,只能让他先穿个毛背心凑合着,好歹算是一件新衣服。

  等她有空的时候,再把那俩袖子补上。

第61章

  与叶家的豪华阵容相比, 吴家这边的十来人只能算是小场面。

  叶满枝认了一圈人,收了好几个过年红包后,紧张了一路的情绪, 总算有了缓和的迹象。

  “奶,您也太偏心了, 当初我们秋玲登门的时候, 您可没给过这么大的红包!”说话的是吴峥嵘的四哥吴崇山。

  吴奶奶笑着瞪他一眼, “你媳妇还没说什么, 你倒是先急了!”

  “我媳妇脸皮薄,有意见也不敢提呀!”

  孟秋玲红着脸埋怨:“我小时候就收过奶奶的红包了。人家小叶第一次来做客, 你别把我说得像个小心眼儿似的行不行!”

  “我这不是替你说话嘛, ”吴崇山插科打诨了一阵, 又对叶满枝说, “小叶,你别介意啊, 我们开玩笑呢!”

  叶满枝的目光在他面上快速掠过, 故作腼腆地笑了笑。

  吴峥嵘的这个堂哥, 国字脸, 浓眉大眼, 除了一身军装, 全身上下没有跟吴峥嵘相似的地方。

  不但外形不像, 性格也不像。

  堂哥能说会道, 自她进门以后,一直由他和吴小姑负责调节气氛, 不但把吴奶奶和吴妈妈哄得眉开眼笑,连严肃的吴爷爷都目光慈祥地望着他。

  叶满枝平时很喜欢与这样性格的人相处,比如刘金宝, 有他们在场,气氛总是很活跃的。但是今天不知怎么回事,她心里竟没来由地有点烦这个堂哥。

  她下意识将目光投向吴峥嵘,对方穿着白衬衫和俏绿的毛背心,像只骄傲的孔雀似的,姿态放松地靠坐在对面的椅子里。

  吴峥嵘似乎一直在留意她的动静,稍有风吹草动,便眉梢轻扬,用眼神询问她怎么了。

  叶满枝微不可察地摇摇头,而后突然就释怀了。

  吴峥嵘这张脸,要是配上堂哥那样的性格,岂不是妥妥的花花公子?

  幸好他没变成那样,她才不想跟油嘴滑舌的男人谈恋爱呢!

  吴岫岚与叶满枝坐在一起,见她安安静静地微笑倾听,不怎么爱说话,果然如奶奶所言,是个极文静的小姑娘,不由往堂哥那边瞅了一眼,今天是小叶第一次登门,堂哥性格开朗、言笑晏晏,难免显得喧宾夺主。

  她抓了几颗水果糖,分给叶满枝一颗,笑问:“小叶,听我哥说你前阵子上报纸了,还是头版头条?你可真能干!”

  闻言,大家的目光再次汇聚到主角叶满枝身上。

  叶满枝其实不在乎被喧宾夺主,她巴不得再多几个人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像吴峥嵘在她家那会儿,只要吃饭喝酒就行,话都被她家亲戚说了。

  不过,上报纸这事确实挺让她自豪的,即使已经在家吹了半个月,此时被人问到,还是觉得特别欣喜。

  她依照惯例谦逊道:“我是代表单位去参会领奖的,没想到会被报社选中,把发言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了。”

  听了这话的吴峥嵘忍不住牵起唇角,小叶干部虽然谦虚,但短短一句话还是强调了三个关键点。

  第一,她是去领奖的;第二,她上台发言了;第三,发言效果应该是很好的,否则不会被报社选中。

  吴岫岚走的是学术路线,还是单纯的在校女大学生,听了叶满枝的话,并没觉察出她暗戳戳的炫耀,只觉得这未来小嫂子挺厉害的。

  她正想给小嫂子捧捧场,堂哥却再次插话道:“你这么年轻就上过报纸,已经比我们都厉害了,我们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真没有这个本事!”

  吴小姑笑道:“那你可是记错了,当年峥嵘得了全省会考第一,也是上过报纸的,那报纸我还留了好几份呢。这样看来小叶和咱家峥嵘真是登对!”

  “哈哈哈,谁能跟峥嵘比呀!”吴崇山笑嘻嘻道,“峥嵘是继承了爷爷衣钵的,他从小被爷爷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不考个第一像话吗?我们这些哥哥姐姐都特别羡慕他,咱家到了我们这一辈,文化水平都不高。还好峥嵘和岫岚是大学生,否则咱吴家书香门第的招牌就要毁在我们手里了!”

  孙汝珍不以为然道:“当时时局动荡,前线也吃紧,你们几个能读到中学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听了吴峥嵘堂哥和亲妈的话,叶满枝忍不住腹诽,按照你们的意思,只要跟在吴爷爷身边,任何人都能考全省第一了。

  读书也是需要天赋的好吧?

  她们学校每年只有一两人能考上大学,大学岂是那么好考的?

  你们上下嘴皮子一碰,考大学变得跟吃饭喝水似的简单。

  她原本打算在吴家当一个文文静静的漂亮姑娘,这会儿却忍不住想替吴峥嵘同志辩解几句了。

  然而,让她意外的是,吴峥嵘在家和在单位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画风。

  不等她帮腔,他那张英俊的面孔上已经带出了嘲讽。

  “照你们这个意思,寺庙旁边的猪都会念经。四哥,你跟大哥他们在学业上确实被局势耽误了。不过,你也不用妄自菲薄,你们常年跟在吴政委身边耳濡目染,以后必定会青出于蓝当个司令或政委的。”

  叶满枝往堂哥的肩章上望去。

  与吴峥嵘一身轻松的打扮不同,堂哥今天是穿了军装的。

  她不太会认军衔,但堂哥肩上的星星比吴峥嵘少一颗,不知他在部队是干什么的,只从星星来看,军衔应该比吴峥嵘低一些。

  “……”吴崇山被他的反戈一击噎了一下,缓了半晌才回道,“司令哪是那么好当的?人家小叶第一次上门,你就不能给我这个哥哥留点面子?”

  吴峥嵘笑了笑没说话。

  别人也许不懂他这笑里的含义,但吴小姑把他拉扯大,完全能读懂他的意思——我媳妇第一次上门,你也没给我留面子啊。

  她这两个侄子,年纪只相差一岁,一个没了亲爹妈跟着叔婶过日子,一个有亲爹妈跟着爷奶过日子。

  其实俩孩子都不容易。

  但这世上向来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崇山每次回老家总要有意无意地诉诉苦,从他爷奶那里讨点好处。

  因着儿子早早牺牲了,老爷子对这个孙子也相对比较宽容。

  对吴峥嵘的刻板教条,并没有沿用到吴崇山身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