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领导早就知道情况呀,那我就能回去交差了。”叶满枝腼腆道,“我第一次参加工作,就怕做不好让领导失望。之前有唐突的地方,您别见怪啊!”
见她并不继续纠缠,唐凝心里稍稍满意了些。
小年轻刚上班,不懂规矩就容易闹笑话。
“没什么事你就回去吧,以后可不能这样做工作了。”
“那我洗了澡再回去,反正已经买票了,”叶满枝笑道,“我家住楼房,洗澡不方便,每天晚上整层楼的女同志一起聚到水房,把门一关,用水盆冲澡,虽然能每天冲凉,但没有热水澡舒服。”
唐凝颔首说:“你们这个办法不错,把水房利用起来,省了天天跑澡堂子的时间。”
“哈哈,在水房洗澡得挂窗帘,还要找俩人在门口守着。刚开始大家没经验,差点被对面楼的居民看见……”
叶满枝与她聊了一会儿水房和澡堂子,感觉对方态度缓和了些,便将话题重新转到了小学指标上。
“大姨,国家为什么不多建一些小学呀?我们街上有好多学龄儿童,咱多办点小学校,让孩子都能上学,那多好啊!”
“因为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唐凝也是乐于欣赏美人的,这姑娘往那一站,腰是腰臀是臀,用毛巾捂着胸口,翘着小屁股,还挺赏心悦目的。
她神色舒缓了,自然可以多说几句。
“国家要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事业都在大力发展。我问你,发展这些事业需要什么?”
叶满枝答:“钱和人。”
“对,搞建设需要大量人才,而培养人才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扩招中学生。但国家财力有限,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工业上。对教育的拨款就那么多,把资金优先倾斜给了中学教育,那小学就要吃亏一些。”
叶满枝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心里突然有了抽丝剥茧般的明悟。
她就说嘛,小学是基础教育,教育局的领导怎么能放任不管小学生的失学问题呢!
不过,理解归理解,该争取还是要争取的。
“大姨,我们可以自行筹措一部分资金,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她一咬牙又补充说,“实在不行,可以由我们全部出资,这样也不能给办学指标吗?”
这间澡堂子是个大开间,蓬头之间没有任何隔断,所以,两人交谈的内容,很轻易就能透过哗哗的水声落进旁人耳里。
隔壁蓬头下的女干部插话说:“民间出资的学校属于民办学校,刚解放那阵子还挺多的,但民办学校的乱象不少,早就被市局整编了,现在都是公办的。小同志,区里也是听市里指挥的,你追到澡堂子来解决不了问题。”
“……”
唐凝关了水阀,边擦头发边说:“小学生失学只是暂时的,局里有了资金以后肯定还要加大小学教育的投入,你们不要着急,再等一等。”
叶满枝腹诽,我们能等,但小学生等不了啊。
扫盲班最大的孩子都11岁了,再拖一两年,就能上中学了。
*
叶满枝终究没能申请到办学指标。
但她追人追到澡堂子的事,被赵二贺宣传了出去。
他俩在教育局干耗了四天,总不能白白浪费时间。
所以,回到街道办以后,他就把两人的经历跟两位领导汇报了,叶满枝进了女澡堂,而他在外面看守。
反正两人没有功劳,都有苦劳。
然而,张勤简却拉下脸说:“你们这不是胡闹么?做工作要走正规程序,哪有你们这样走歪门邪道的?下班时间堵领导,还堵到澡堂子里去了!被人知道以后,要怎么看咱们光明街的干部?到底还有没有规矩了?”
叶满枝之前不跟他顶嘴,是因为编制还握在人家手里,这跟被人握住七寸没啥区别。
但她已经正式入职了,工作证上的职别是“干部”。
只要她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张勤简就不能把她辞了。
所以,再次面对张勤简的挑剔时,叶满枝选择有什么说什么。
“人家连我叫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知道我是哪个单位的。您就放心吧,不会给咱光明街丢脸的。再说,唐副科长没生气呀,洗完澡我还请她喝了瓶冰镇汽水呢!”叶满枝心疼地问,“领导,我这也算帮单位交际应酬吧?请喝汽水的钱,能不能报销啊?”
张勤简:“……”
穆兰笑道:“行了,人家连你是哪个单位的都不知道,算什么交际应酬,汽水钱不能报销!不过,小叶和小赵这种工作热情还是值得肯定的。现在咱们单位的年轻人多了,每天都朝气蓬勃的,我看挺好!”
没能拿到指标,但叶满枝也没气馁。
反正这事连张勤简都办不成,她一个新人拿不下指标是正常的。
她把精力放到了其他工作上,同时还在心里合计着去一趟百货商店。
二姐马上就要生了,她想给二姐买点东西。
“去市场买点肉蛋菜送去就行了,”常月娥阻止道,“去百货商店能买什么啊?生娃坐月子,送吃的最实惠。”
“我想顺便去百货商店扯点布,再看看最近的成衣有什么新样式!”
“你的布票不是用完了吗?又扯什么布?”常月娥狐疑地打量闺女,“你还有布票?”
她总觉得这丫头这阵子不对劲。
叶满枝背过身去,假装忙碌地说:“有啊。”
昨天她去开甲字16号信箱的时候,发现吴峥嵘给她留了一张五尺的布票。
据说他这周末要在厂里加班,所以送她一张布票,让她自个儿去商店里逛逛,做身新衣裳穿。
这张布票算是送到了叶满枝的心坎儿里,可比那督促她每天练字的钢笔称心多了!
尽管对方还提出了做旗袍的无礼要求,但布票落到她手里,就由不得别人了,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常月娥对自家票证的存量一清二楚,戳穿道:“那些布票早就被你祸祸了,你哪来的布票?”
“哎呀,别人送的。”
“男的女的?”
“男的。”
“……”
“你看,我说了实话,你又是这副晴天霹雳的表情!你要是这样,我以后就不跟你好了!”
常月娥回过神来问:“哪个男的?是咱们厂的还是外面的?”
“是在厂里上班的,搞技术的大学生,其他的以后再说。”
听说是厂里的,常月娥的心一下就放到了肚子里。
厂里的好啊,知根知底。
国营军工厂职工,还是大学生,小伙子肯定有前途。
要是俩孩子真能有个结果,以后闺女的婆家娘家就都在一个大院儿里了!
万一被欺负了,老叶和她三个哥哥,抬脚就能去找亲家算账。
她在心里盘算着,想让老叶暗地里打听打听没成家的大学生,面上却不再追问闺女了。
“行,既然你有布票,那就先去百货商店吧。你二姐还没生,也不知道奶咋样,我去商店给她买两包奶粉备着。她那个婆婆看着就不靠谱,还是别指望她婆婆了。”
叶满枝赶紧竖起一个大拇指说:“妈,你怎么这么好啊?全大院也没有你这样当后妈的!要是被我大姐知道了,肯定又要嫉妒死啦,哈哈!”
“你少给我灌迷魂汤!”
母女俩手拉手去了市中心的第一百货商店。
叶满枝决定扯五尺的棉布,做橱窗里那种新款布拉吉。
剩下的边角料还能给二姐家的小毛毛做一件小褂子。
至于对付吴峥嵘的说辞,她已经想好了。
五尺布不够做旗袍的,想看她穿旗袍,得再加五尺。
嘿嘿……
有妈妈帮着参谋,叶满枝很快就选好了布料,两人去三楼买奶粉的时候,在楼梯上碰到了正在下楼的黄黎。
“嫂子,你咋一个人来市里了?早知道你也想买东西,咱们就一块儿走了!”
“我也是临时起意的。”黄黎笑了笑说,“二姐不是要生了嘛,我给她买点奶粉和麦乳精。”
二姐跟叶满堂是亲姐弟,对方生孩子她肯定要尽心表示表示的。
叶满枝连忙问:“嫂子,你买了多少奶粉啊?你确定要送的话,我就不买奶粉了,送多了未必能进二姐肚子里。”
“买了两包奶粉,两包麦乳精。”
黄黎提着网兜,里面装着什么一目了然。
除了奶粉和麦乳精,底下还有十来个铁皮罐头。
叶满枝随意扫了一眼,默默在心里啧啧两声,红烧肉、午餐肉、沙丁鱼罐头全都凑齐了。
一盒肉罐头比一斤猪肉还贵。
三嫂可真舍得花钱啊!
不过,她觉得这些肉罐头,可能会让常月娥炸毛。
常月娥不喜欢三嫂,买一大堆罐头的举动,很可能会被她解读为,三嫂不喜欢吃她做的饭。
叶满枝用余光观察身侧的反应,果然发现她表情不太好看。
“嫂子,买罐头要不要副食票啊?”
“不用票。”
“哦哦,那我一会儿也买两罐给咱爸吃。你这主意好,买罐头不要票,比买猪肉方便。咱爸和三哥这段时间在车间加班,给他们吃点好的补补。”
黄黎觉得小姑子去街道上班以后,懂事顺眼了不少。
她把精力都消耗在外面,真的能给家里省下很多麻烦。
她顺着叶满枝的话说:“他们在厂里加班,营养可能跟不上,我买点罐头当加餐。”
事实上,罐头不是给叶满堂吃的。
656厂食堂的伙食还不错,在营养方面不用她操心。
这些罐头是给非常时期准备的。
她在现代过的不是大富大贵的日子,但也从没在吃喝上亏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