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吴峥嵘无声地站直身体,停顿数秒后,又说了句:“今天穿了军装,下次吧。”

  叶满枝这回听清了,红晕瞬间从脸颊蔓延到脖子。

  幕布外的脚步声渐行渐近,又有人过来了。

  她没去看对方的表情,小声说:“你去观众席等我吧。”

  不等对方给出回应,提着琴盒就跑向了后台。

  吴峥嵘刚刚那句话,完整的意思多半是,“我今天穿了军装,下次再吻你吧。”

  她抚着额头回忆起来。

  吴峥嵘今天是从厂里赶来的,没穿上装,但穿了军裤。

  他穿军装的时候,似乎一直很严肃克制。

  彼此关系略有进展的几次,吴峥嵘穿的好像都是便装。

  一套军装能将他所有出格的、不合时宜的想法和举动,统统封印起来。

  她循着种种蛛丝马迹小心推测着,不知过了多久,林青梅进来招呼大家去舞台集合。

  见她这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林青梅小声问:“你怎么回事?把人晾在外面,自己在这瞎捉摸什么呢?”

  叶满枝早就跟青梅坦白了与吴峥嵘的关系进展,但有些话,即使是面对青梅,她也是说不出口的。

  “没什么,我好久没来了,调整一下状态。”

  人员已经到齐了,叶满枝不能再拖沓。

  抱着琵琶走上舞台,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她抬眸往台下扫了一眼。

  空旷的观众席上,零散地坐着几个民乐爱好者。

  吴峥嵘独自坐在第一排,很轻易就被她找到了。

  舞台距离观众席很近,叶满枝刻意忽视了胶着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尽量将心思放在会长对排练的要求上。

  她缺席了几次排练,会长让她先配合箫和古筝演奏一曲《春江花月夜》。

  叶满枝点点头,左手摁上琴弦,玉盘走珠似的弦声从指尖流泻而出。

  观众席上的吴峥嵘始终保持着一个坐姿,专注地望着舞台。

  他其实不懂什么民乐,除了少时陪祖母去戏园子听戏时见过,此后再没机会与这些乐器产生交集。

  舞台上的人,垂首拨弄着琴弦,幽幽的琴声缠绵啼啭,除了美和雅,他给不出更高级的赞赏。

  好在少时的积累还能令他想起“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让他不至于像个俗不可耐的文盲。

  沉静地欣赏了三支曲子,时针指向两点时,吴峥嵘不得不示意她走下台来。

  “你现在就要离开吗?”叶满枝问。

  “嗯。”

  吴峥嵘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把钥匙,放进她掌心里。

  “这个月厂里事情比较多,一忙起来可能就顾不到你这边了。这是家属院甲字16号信箱的钥匙,你要是不想给我打电话,可以往信箱里留言。”

  叶满枝握着钥匙问:“会不会牵扯到保密信息啊?”

  毕竟他身份还是比较特殊的。

  “不会,正式信件都是寄到军代室的。这个信箱是厂后勤在家属院给我安排的备用信箱,我还没用过。”吴峥嵘顿了顿说,“以后每天一早一晚,我会去开一次信箱。”

  他可以让小秦帮着送东西送信,但小秦毕竟是个年轻光棍,总去找她容易被人误会。

  吴峥嵘又往她手里塞了张字条,而后看了眼手表说:“我得走了,你有事就给我打电话,或者写信留言……”

  见她握着钥匙点头,这才转身快步离开了音乐厅。

  叶满枝以为字条上的内容会是介绍信箱的具体方位。

  然而,她将钥匙小心收好,再去展开字条时,却看到了一行笔走龙蛇的行楷。

  “天上弦月,水中倒影,近在眼前,却无可触碰。”

  叶满枝盯着那行字看了半晌,刚开始还蒙头蒙脑的,不懂他留这句话有什么用意,只觉得与音乐会现场营造出来的氛围还挺搭的。

  可是,盯得久了,她突然就脸热了起来,心里既好气又好笑。

  文化人真是不要脸,居然能把“没亲到”写得这么文绉绉!

  叶满枝红着脸犹豫了一阵,还是把字条折好,夹进了乐谱里。

  她心里对那个私人信箱有些好奇,音乐会的排练结束后,便直接回了军工大院。

  信箱通常被安置在大院入口或楼道口,吴峥嵘住在大院东门附近,信箱很可能被安排在东门入口。

  不过,东门入口的信箱太密了,一个挨着一个,她第一遍找过去时并没发现目标。

  等她沉下心来,按照信箱上印着的编号依次数过去时,终于在第二行中间的位置找到了甲字16号。

  信箱有投递口,如果只想让她写信留言,吴峥嵘没必要给她留下一把钥匙。

  所以,她手里握着钥匙,作贼心虚地往周围观察了一阵,确定没人会注意这边后,快速将钥匙插进锁眼,打开了信箱。

  信箱很干净,并没有因为长久弃用而沉积灰尘。

  箱底平摊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又压着一支银色钢笔。

  她先把纸条拿出来,上面是她熟悉的字迹,有着吴峥嵘一贯的简洁,“好好练字,给我写信。”

  她这才把钢笔取出来打量。

  金色的笔夹上,刻着一列很小的字母“PARKER”。

  叶满枝不认识英文,但认识这个牌子。

  张勤简就有一支黑色的派克钢笔,平时都插在他干部服胸前的口袋里,遇到懂行的,总要跟人家探讨一下派克笔怎样怎样,反正宝贝得很。

  她对着钢笔研究了一阵,觉得银色比黑色的好看,适合女同志。

  但这字条上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吴峥嵘是不是发现她不写回信的原因了?

  啊啊啊啊,叶满枝在心里羞耻地尖叫了一阵。

  然后将信箱重新锁好,揣着他送的新钢笔,回家怒写了五张字帖。

  她一定要好好练字,让某些人对她刮目相看!

  *

  当然,练字不是一蹴而就的。

  叶满枝虽然心里着急,但也没揠苗助长。

  临近国庆节,不但吴峥嵘忙碌了起来,连老叶和三哥也都搬去了车间。

  一副与工友们同吃同睡,大搞生产的架势。

  老叶家只剩下四哥和麦多两个男同志在家。

  不过,最近扫盲班正式开课了,四哥被老叶和叶满枝逼着,给扫盲班的学员上课,每天备课讲课苦不堪言。

  这天,叶满枝陪同穆主任,来扫盲班的课堂上查看情况。

  四哥想跟领导提一提换老师的事,但叶满枝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在他班上随意看了一眼,就把穆主任请去了隔壁的两个班。

  “这两个班的情况比较特殊,”叶满枝介绍道,“656厂军代室出资支持了军属烈属的扫盲工作,所以我给他们单独编了一个军属班,会有专人在课前读报,让大家了解一些时事要闻。学员们的测验成绩,也会及时反馈给军代室。”

  “嗯,这样很好,既然军代室拨款了,那就应该让人家看到学习成果,”穆主任提议,“军属们识字以后要学以致用,像购粮证、购油本、居民证什么的,可以让他们自己试着填写。以后每次写给军代室的报告,也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完成。”

  叶满枝答应着,将领导的指示记到笔记本上,然后又带她去了最后一个班级。

  “这个班里全是学龄儿童,最大的11岁,最小的也有7岁了。成年人的扫盲班只要求识字,但孩子都是白纸,基础打不牢的话,不利于长远发展。所以我把他们单独放到一个班里,请了一名小学退休教师暂时帮忙管一管这个班。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主任,咱能不能把这些孩子送到正规学校去?”

  穆兰皱着眉在教室外站了十几分钟,仔细观察了小学生们的课堂情况。

  隔了许久,她才叹气说:“咱们街道唯一的小学就是656厂子弟校,你上次跟我提过入学的问题以后,我去找郭校长谈过一次。他们那边师资力量有限,今年已经扩招了一百人,再扩招的话,教师忙不过来,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叶满枝问:“主任,咱们街道能不能再办一间小学啊?656厂的子弟小学只让本厂子弟入学,咱街上的其他孩子只能去其他街区的学校读书。除了扫盲班这些孩子,我听说今年还有不少孩子没能入学呢。”

  “这是历史问题了,”穆兰细细地给她分析,“学校只能由教育局拨款开办,咱们街道是不能主动办学的。一是没有办学经费,二是没有办学资格。若想在咱们光明街再开一间学校,只有两个办法!”

  叶满枝忙问:“什么办法?”

  “第一,游说656厂扩建或新建一所小学,他们自己出钱办子弟校,教育局通常都会批准。第二,去教育局申请办学指标,由市里拨款,在光明街上开办一所公立小学,吸纳附近的学龄儿童入学。”

  叶满枝为难地挠挠头,这两个都不好办啊。

  厂里把主要精力和资金都放到了生产研发上,子弟校要是能扩建,郭校长也不至于头秃了。

  至于教育局的指标,那就更不用提了。

  张勤简分管教育工作好几年,也没能弄来一个新建小学的指标。

  穆兰背着手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来回踱步,低声说:“目前扫盲班只能借用子弟校的教室上课,但咱们每晚都要用水用电,冬天可能还要用煤,人家学校肯定不愿意。我原本打算筹款盖一所扫盲学校,成人扫盲不需要教育局批准,咱只要有钱就能办起来。”

  “不过,”穆兰想了想说,“扫盲学校的事,其实可以与公办小学联系到一起,让教育局或656厂拨款建学校,咱们街道出一部分资金,到时候白天由小学生使用,晚上用于成人扫盲,一个学校挂两块牌子,应该能节省不少资金。”

  扫盲毕竟是阶段性工作,专门修建学校还是太大动干戈了。

  叶满枝站在旁边,眼睁睁地看着领导在自己面前不断转圈圈。

  她心想,当领导可真是不容易,街道虽然规模小,但穆主任这心操的,真不比区长少。

  穆兰突然停下脚步说:“我看办小学的事不能拖了,今年至少有五十名学龄儿童不能入学,拖到明年的话,数字还要翻番。孩子不能上学,搞不好是要闹出大乱子的。”

  叶满枝连忙点头说:“主任,您说怎么办,我都听您的!”

  “扫盲班分班分得挺好,先让这些孩子暂时在扫盲班学着吧,”穆兰觉得656厂办学的可能性更大,索性道,“我先去656厂那边游说一下,他们要是能建校,那就再好不过了。”

  叶满枝问:“那我呢?要不我也去教育局问问吧,咱们分头行动!”

  区教育局是出了名的铁公鸡,穆兰觉得拿到指标的可能性不大,但年轻人有工作热情,她是不会泼冷水的。

  “那行,你往区教育局跑一跑,不要自己去,从刘金宝和赵二贺中间挑一个,让男同志随行。”

  穆兰操心得比较多,小叶太年轻了,年轻女同志在外面跑关系,还是要多加注意安全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