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数额还没定,要看生产线的具体报价,不过,肯定是越少越好,尽量节省外汇。”
“305厂是军工厂,”叶满枝笃定道,“李主任,你从前没跟国际友人打过交道吧?”
“确实没有,这是第一次,不过四机部会派对外司的同志跟我们一起出发。”
叶满枝很有经验地说:“跟外国商人打交道时需要打起精神,尤其是那些大公司,都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谈判技巧,你们没有经验的话,很容易在这上面吃亏。”
“当年曙光厂从833厂脱离出来,第一次去广州参加广交会,那真是两眼一抹黑,我们见到外商都不知道怎么应酬,谈判技巧更是没有,”叶满枝问,“李主任,你知道我们曙光厂现在什么样不?”
李主任被她问得莫名其妙,但还是礼貌地配合着问:“什么样?”
“从1966年至今,我们曙光厂每年参加两届广交会,已经参加了十几届,现在我们的出口创汇额是全省轻工行业的第一名!而且已经连续三年保持第一了!”
李主任感叹:“那你们确实挺厉害的。”
叶满枝没谦虚,“我几乎每年都要亲自去一趟广交会,与外商谈判的经验相当丰富,跟日本客户也打过交道。说句不自谦的话,四机部对外司的那些同志,未必有我的实践经验丰富。李主任,听说你在为考察组选择成员,你不妨考虑一下我和潘主任。”
“你想加入我们的考察组?”李主任错愕道。
曙光厂已经落选了,竟然还愿意帮305厂出面谈判?
“对啊,这次从国外引进彩电生产线是关乎整个行业发展的大事,尽管生产线最终落不到曙光厂,但我们愿意出力参与谈判,尽量帮国家多多节省外汇。大河涨水小河满,只要行业发展起来了,那我们曙光厂也会好起来。”
叶满枝不求别的,只想走出去看看。
反正考察组的费用由部委报销,他们蹭着出去一趟,万一能抓住其他机会呢!
第222章
叶满枝要去日本了。
听到消息的叶守信, 从军工大院跑来了闺女家,一进门就问:“峥嵘,你怎么不拦着她?让她去日本干什么?”
吴峥嵘笑说:“她这次去日本考察是为了工作, 算是政治任务,咱们谁都阻拦不了。”
“……”
“姥爷, 我妈妈是去替国家谈判的, ”吴玉琢挺骄傲地说, “到时候能为国家节省外汇!”
妈妈从北京回来两天, 也将她在考察组中的作用大肆渲染了两天。
吴玉琢向来跟妈妈站在一边,这次更是成了亲妈的忠实拥趸!
叶守信嘟哝道:“她又不会说日本话, 去了能谈啥?”
不用叶满枝为自己争辩, 小吴拥趸就挡在前面说:“考察组里有翻译呀, 我妈妈是负责出主意的, 日本话可以由翻译去说!她还不会说法语、英语和阿拉伯语呢,照样能把曙光厂的产品卖去欧洲和中东!”
常月娥搂着孙女感叹:“咱有言这街道宣传员真不白当!”
这小嘴叭叭的。
叶满枝掰了瓣橘子塞进亲爹嘴里, 乐道:“爸, 你这个车间副主任, 还没有言的觉悟高呢!”
叶守信臊眉耷眼地说:“国内什么都有, 你非要跑去日本干啥?”
“我们是去考察彩电生产线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懂不?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比较落后, 等咱把先进技术引进来, 早晚能超过他们!”
常月娥问:“来芽, 你什么时候出发?要出去多久啊?”
“不知道呢,我要先办出国手续, ”叶满枝又看向亲爹,“老叶同志,趁着我还没出国, 你多跟我说几句话吧!”
“你又不是一去不返了,说那么多干什么?”
“等我从日本回来,我就是出过国的人了,”叶满枝得意道,“到时候咱俩未必还有共同语言,趁着我还没走出去,你抓紧时间跟我多交流。”
老叶:“……”
不就是出个国嘛,瞧把她能耐的,一个劲儿地显摆!
不过,这年头别说出国了,连出省、出市都能在亲戚街坊之间炫耀好几天。
他要是也能出国,那也要从年头显摆到年尾!
叶守信终归还是替闺女感到自豪的,板着脸说:“出了国也得挺直腰杆,别给咱滨江人丢脸,知道不?”
“知道啦知道啦!”叶满枝扬起下巴颏,“到时候我就这样,用鼻孔看他们!”
老叶绷不住脸,笑道:“有本事你就真这样出去!”
闺女出国谈判,是为国家做贡献,这让他心里胀满了骄傲。
他留在闺女家里吃了晚饭,喝了一瓶女婿孝敬的茅台,出门的时候脚下轻飘飘的。
常月娥搀着他吐槽:“闺女出国,女婿出酒,人家都没事,就你喝高了!”
“哼,我高兴,喝点酒怎么啦?”
“来芽去日本的事,你可别到处宣扬啊,少给咱闺女惹事。”
“我肯定不说,”老叶嘟嘟囔囔道,“你管住自己的嘴就行。”
两人相互搀扶着回了家。
另一边,送别父母后,叶满枝又坐到了缝纫机前面,打算赶工做两件衬衫。
一件是她的,一件是吴峥嵘的。
她哒哒哒踩着缝纫机,跟靠在床头的男人说:“我本来没想买的确良,之前还劝岫岚先别买,过两年肯定能降价。结果我接到四机部的出国通知以后,一激动就把身上那些钱和票全花了。”
吴峥嵘无所谓道:“买就买吧,正好出国的时候穿,在国外出席商务活动都要穿西装。”
叶满枝做了二十年衣服,算是“老裁缝”,没多久便将一件男式衬衫做了出来。
“先给你试试!”
她盯着吴峥嵘将新衬衫穿好,帮他整了整衣领,满意道:“的确良确实比棉布挺括,省了熨烫的麻烦。”
吴峥嵘的身板挺拔,穿上挺括合身的新衬衫就更显风度了。
“挺好看的,万一我春节之前没能回来,”叶满枝在他胸口点了点,“这就是你过年的新衣裳!”
叶来芽从北京回来以后,三句不离出国,听她又拐弯抹角提起出国的事,吴峥嵘忍不住唇角上扬。
“你笑什么笑?”叶满枝又在他胸前点了点,“趁着我没出国,你也跟我多多交流吧。等我从日本回来以后,咱们全家人中,只有爷爷能跟我有共同语言了!”
吴峥嵘明知故问:“为什么只有你俩有共同语言?”
“因为我俩都出过国呗!”
叶满枝的所有亲属中,唯有吴爷爷是留过洋的。
等她从日本回来,就是全家第二个出过国的人啦!
嘻嘻!
“吴所长,你没出国见过世面吧?以你这个职业,恐怕以后也未必有机会了!哎——”她装模作样地叹口气,土包子开花似的说,“我马上就要超过你,成为咱家最有见识的人了!以后家里有啥大事还是听我的吧!”
“……”吴峥嵘觑着她问,“我去过朝鲜,应该也算是出过国吧?”
叶满枝:“……”
好像是的。
见她不搭腔,吴峥嵘好整以暇道:“以前你没出过国,咱们尚且可以零距离交流,这次你要去日本了,日朝之间相距不远,夫妻交流应该变得更顺畅吧?”
叶满枝:“……”
总感觉这话古里古怪的。
她瞪过去一眼,将面前的衬衫扣子一一解开,不客气地将新衣裳从他身上扒下来。
“我把衬衫改小一点给有言穿,不给你穿了!”
吴峥嵘失笑,裸着上身哄道:“家里的大事一直听你的,这回叶主任要出国见世面了,大事上一定继续听你的。”
叶满枝将衣裳扔回他怀里,“这还差不多。”
他们家其实没什么大事,但是甭管大事小情,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她的手里,两位吴姓同志都得听她指挥!
念及此,叶满枝指挥道:“我这一去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烧热水去。”
她前言不搭后语,但吴峥嵘理解力满分,出去烧好了两个人的洗澡水。
*
叶满枝回厂里以后,并没着急透露自己和潘昆仑即将出国的消息。
听说省革委会要组织理论学习班,她先去省里给曙光厂申请了一个学习名额。
“省里要在两年内逐步开展理论轮训,大家都有机会去学习,第一届学习班为期两个月。”叶满枝看向王造福说,“王主任,咱们曙光厂只有这一个名额,我最近的工作有点多,先由你去学习吧。不过,你在学习班提高自己的同时,也别忘了申请军用铁路的使用权呀!”
“好的。”
虽然省革委会组织的学习班跟党校的不能比,但是去学习班能扩展人脉,也是以后升职的资本,王造福清楚这些,当然不会拒绝这样的进修机会。
他以为叶满枝所说的最近有点忙,是忙厂里的业务,毕竟她刚去北京出差半个多月,厂里积压了不少工作。
要是知道叶满枝很快就会出国考察,王造福说什么也不会去那个理论班进修的!
理论轮训班多的是,但叶满枝长期出差的机会却不多。
一把手离开了,曙光厂的工作应该由他这个二把手全面负责,他能趁此机会将一部分工作抓在手里!
而此时的王副主任还被蒙在鼓里,拿到这唯一的学习名额就按时去省里扩展人脉了。
等他去省革委会学习班报到一周后,叶满枝才在厂里公布自己即将随队出国考察的消息。
出国证件是加急办理的,她和潘昆仑拿着四机部开出的证明,跟省委和市委报备了行程去向,又安排好厂里的工作,便按照通知的时间与考察组汇合了。
中日刚刚恢复邦交不久,暂时还没有直飞日本的航班。
考察组要先去港岛,再从港岛搭乘飞机去日本。
没想到这次去日本的行程,居然还能顺道去一趟港岛!
叶满枝顿时在心里欢呼雀跃,恨不得翻个筋斗云。
即使只能逗留短短一天,那也很让她满足了!
回家以后她又有得吹啦!
考察组里总共14人,除了305厂和几个部委的干部,还有电子行业的几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