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374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哦,现在有进展了吗?”

  “有了,不过有件事还希望市里帮我们协调一下。”叶满枝提起那个亏损了上千万,让市领导十分头疼的滨江化工厂,“生产显像管需要使用大量的荧光粉,但是咱们省内还没有哪个化工厂能生产荧光粉,市里能不能让滨江化工厂研究一下?”

  滨江化工厂亏损严重,全国出名。

  电子工业是这两年的重中之重,要是化工厂能给黑白电视显像管提供荧光粉,也许将是个不错的出路。

  而荧光粉需要销路,正好可以上马显像管项目。

第214章

  与李主任短暂交谈后, 叶满枝回厂组织人手,写了一份生产荧光粉的可行性报告。

  她不清楚化工厂的具体亏损情况,只能从荧光粉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将报告交给市革委会以后, 叶满枝没乘车,想着心事往军事学院的方向走。

  市里还需要时间论证, 如果同意了, 那么作为荧光粉使用大户, 显像管业务也会提上日程。

  届时市里可能会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将灯泡厂并入曙光厂,另一种则是让灯泡厂转产显像管, 为曙光厂供货。

  叶满枝觉得, 站在市领导的角度看, 后者的可能性还更大一些。

  哎, 灯泡厂要是也愿意并入曙光厂就好啦!

  她一路溜达着回了家,推开家门时, 吴玉琢正坐在饭桌旁边安静写作业。

  在闺女的小辫儿上摸了摸, 叶满枝笑问:“有言, 你今天怎么这么乖?居然在家写作业了?”

  老师留的作业, 有言一般在学校就写完了, 回家以后全是休闲娱乐时间, 跟着同学们在大院里疯跑。

  小吴班长运笔如飞, 抽空说:“居委会的李奶奶让街道宣传员做好准备, 过两天要去街上搞宣传,妈妈, 你看我这样写行不行?”

  “公社又给你们安排任务了?”叶满枝往她的稿纸上瞄了一眼,“这次是宣传什么?”

  青年街公社经常在街上搞组织动员,但青年街的人口多, 公社干部忙不过来,就从各年龄段的居民中,选拔了三十多个宣传员。

  她家吴玉琢在背诵宣传语这方面比较在行,早在二年级就和伊伊一起当了公社的宣传员。

  但她们这个年龄的宣传员,一般就是宣传除四害、预防接种牛痘、“学习反骄破满、提倡谦虚谨慎”。

  特别要紧的内容轮不到她们。

  吴玉琢将稿纸推过去说:“李奶奶说要宣传《鞍钢宪法》,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街头宣传活动。我过两天要去街上跟大家一起宣传呢!”

  “哇,你现在这么厉害啦?都能宣传《鞍钢宪法》了!”

  吴玉琢小声叹气,如实说:“我其实都不怎么懂《鞍钢宪法》,李奶奶给了我一本宣传册,她说到时候照着那个背就行。但我之前去街头宣传的时候,有的叔叔阿姨会提问,我到时候要是答不出来就太丢人啦!”

  “你还是小学生,不懂《鞍钢宪法》很正常,成年人中还有很多人不了解呢,正因为大家不了解,才需要懂的人去街头宣传。”叶满枝鼓励道,“《鞍钢宪法》是一套很好的企业管理经验,一会儿我给你讲讲。”

  她用六年时间,在两家企业推行过《鞍钢宪法》,自认在这项工作上经验丰富。

  单只干部参加劳动这一点,她就觉得自己做得挺不错,最起码她已经能制作玩具手枪了!

  叶满枝给闺女介绍了自己在工作中推行《鞍钢宪法》的经验,有困难,当然也有激动人心的时刻。

  “纸上得来终觉浅,你要是想深入了解,就去妈妈单位参观学习一下,看看《鞍钢宪法》真正的落实情况。”

  吴玉琢听得入迷,她以前觉得太爷爷和爸爸很厉害,一个能自制电视机,另一个能研究计算机,但她现在觉得能把《鞍钢宪法》讲得这么有意思的妈妈也很厉害!

  “我明天中午放学就去曙光厂参观!”她想了想,又问,“妈妈,我能带其他人一起去吗?”

  叶满枝正要同意,又谨慎地问:“大概多少人啊?”

  “伊伊和周墨应该会去,街道宣传员有32人,不知道其他人想不想去。”

  “那你先确认好人数再说吧。”

  *

  街道宣传员中的一大半都是成年人,大家白天还要上班,最终只有14名中小学生来了曙光厂。

  作为曙光厂的革委会主任,叶满枝亲自带着这些学生参观了可以对外开放的几个车间,还让工人代表向他们介绍了具体执行情况。

  宣传《鞍钢宪法》和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是全市的工作,所有城市公社和企业都要做好宣传动员。

  除了这批学生,曙光厂又接待了几个来参观学习的兄弟单位。

  “康主任,灯泡厂那边还没有回信吗?”

  “没有,没回信就是不乐意呗。”

  与市革委会的李主任谈过话以后,叶满枝没再掩饰自己的目的,明确地向滨江灯泡厂提出了合并邀请。

  双方都不用继续装糊涂了。

  灯泡厂那边回了一句开会讨论,便没了下文。

  叶满枝说:“最近来学习的企业不少,你给孟平打个电话,就说邀请他和工人代表来咱们厂参观《鞍钢宪法》的落实情况。”

  “哈哈,这招挺好的。孟平现在正躲着咱们呢,有了这个邀请,他不想来也得来了。”

  这是政治任务,孟平要是拒绝接受邀请,保不齐被有心人说成思想有问题。

  孟平接到邀请后,确实如他们所料,不想去,但不去又不行。

  最终只能从车间精挑细选出两名工人,一起去曙光厂参观。

  叶满枝还在车间劳动,并没出面接待这三人。

  周如意作为宣传科副科长,接下了接待任务。

  不过,这次来参观的,除了滨江灯泡厂的代表,还有东阳县灯泡厂和通兰县灯泡厂的代表。

  另两个厂都来了十多人,浩浩荡荡一大群,比滨江灯泡厂有诚意多了。

  “老徐,你们怎么来了?”孟平惊讶地问。

  大家都是一个行业的,尽管有的在市里有的在县城,但厂领导之间还是熟识的。

  “哈哈,叶主任邀请了,那我们肯定要来呀!”

  闻言,滨江灯泡厂的两名工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有点担忧。

  虽然厂领导没跟职工透露过,可是这年头谁家不是亲戚连着亲戚的?

  曙光厂想合并灯泡厂的消息早在私下传开了,有的人甚至还跑来安阳县实地考察过。

  这地方地处郊区,没有他们在市中心生活方便,可人家是实打实的大厂呀!

  要是能加入曙光厂,他们就是大厂职工了!

  他俩平时在车间比较老实,每天闷头干活,很少管闲事,因此才被孟主任带了出来。

  可他们是真正的基层工人,内心也想来大厂工作。

  这会儿看到东阳县和通兰县灯泡厂的代表,心下难免担忧,看来人家不只有滨江灯泡厂一个选择呀!

  周如意只当没发现三厂之间的古怪气氛。

  按照流程,她先带大家在厂区里进行参观。

  面积广阔的场地,整齐划一的布局,给第一次进厂的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震撼。

  讲完《鞍钢宪法》,她又按照叶满枝的要求,详细介绍了曙光厂的福利待遇,语气和神态极尽骄傲自信。

  “我们曙光厂曾是军工厂,军转民以后,一直延续军工厂的优良作风,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非常有秩序。当然,工资和福利待遇也是能排在全市前列的。”周如意抬手指向东边,“那边是我们的生活区,家属院能容纳上万人,在附近有厂托儿所和子弟校,职工医院和曙光公园也在那边。”

  “虽说位置距离市中心比较远,但安阳县内可以满足一切生活所需。大商店有安阳县百货商店,家属院门口有供销社、副食商店、大众浴池、理发馆和洗衣服务站,厂里每月会给职工发洗澡票、理发票,偶尔也会发洗衣票。”

  “对了,我们厂还有两个附属厂,一个生产冰糕冰棍,另一个生产果酱和罐头。”周如意笑着说,“市面上买一瓶水果罐头要1块2以上,但曙光厂职工的福利价只要八毛钱,每人每月可以购买一瓶。曙光牌威化雪糕大家听说过吧?在外面买要1毛8一个,职工内部价只需要一毛钱。”

  两个县灯泡厂的工人没见过威化雪糕,但滨江灯泡厂在市中心,对威化雪糕还是有所耳闻的,只不过售价太贵,他们没买过。

  即便不了解,大家也被她说得激动了!

  这福利待遇真是没得挑,要是能来曙光厂工作,那生活得多舒坦啊!

  人家还有自己的公园呢!

  别说工人了,连孟平这个一把手都有些意动。

  像他们那样的小厂,没条件搞什么职工医院、幼儿园、子弟校,浴池和理发馆就更不可能了。

  大家用的都是街道公共服务。

  东阳县的工人问:“周科长,听说进你们厂工作的工人都能分到房子,是真的吗?”

  周如意点点头,“是真的,新职工可以住进家属院,但暂时要按照安阳县公租房的价格缴纳房租,在厂里工作满三年后,就可以享受福利房的待遇了。每平米一毛五,二十米的房子,每月的房租只需要三块钱。”

  听了她的话,滨江灯泡厂的两名工人暗暗攥了下手心。

  灯泡厂规模小,没有自己的家属楼,工人们都是从街道租房住的。

  租金贵不说,环境也不好。

  灯泡厂窝在居民区里,开工时会产生废气,他们常年住在那里,将废气看做烧煤的煤烟,其实已经习惯了。但是如果有更便宜,环境更好的住处,他们当然也想搬呀!

  周如意带着大家参观了厂区,吃了食堂的饭菜,又去参观了家属区和曙光公园。

  将工人们勾得心痒痒,这才送客人们离开。

  孟平在曙光厂参观到半途,便觉得情况不妙。

  回家的路上,他千叮咛万嘱咐,别跟其他工人乱说。

  两个老实工人当面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刚回家就跟父母和媳妇讲了今日见闻。

  消息在家属间的传播速度与音速差不多,不等第二天上班,厂里该知道的就全知道了。

  职工的反应比上次被汽车厂吞并时还强烈。

  上次大多数人只是知道大厂福利待遇好,但还不知道能好到什么程度。

  这次大家得知了具体情况,那就更想去曙光厂上班了!

  *

  康健走进叶满枝的办公室说:“叶主任,滨江灯泡厂的工人们都闹起来了,建议厂领导将厂子合并过来,现在要不要跟孟平谈一谈他的个人待遇?”

  “再等等吧,说得太早,难免还要讨价还价,等咱们的电视机生产线到位以后再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3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4/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