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范围内,由女同志担任一把手的大型国营工厂,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叶满枝能从一众男同志中突出重围,必然是有几把刷子的。
否则赵副主任也不会让自己的女婿,去曙光厂跟她搭班子了。
“100万,咱们厂也掏得起,要不然咱就拼一把!”陈副主任建议。
“依我看,完全没必要继续争取了。如果有免费的生产线,那咱们转产电视机是行得通的。但是如今收音机业务蒸蒸日上,广播电台的信号能覆盖到农村,比电视机的市场广阔多了。花100万转产电视机,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我同意老许的观点,咱们花100万换成电视机生产线,再把原本的设备送给无线电一厂,那咱忙活这一遭,不就是为一厂忙活的嘛!”
人家啥代价都没付出,生产规模就能平白扩大一倍。
凭什么啊!
李主任提议:“要不咱们跟一厂联系一下,每家出50万,把这条生产线搞过来?”
“也行,问问一厂吧。”
然而,人家一厂也不想出50万。
50万花出去,相当于购买二厂那些老设备的费用。
二手设备折旧以后,哪值50万啊?
25万还勉强凑合,50万可不行。
*
叶满枝很快就听说,因为曙光厂的突然加码,无线电一厂和二厂起了内讧。
拧紧的一股绳又散开了。
一厂只肯出30万,剩下的70万缺口由二厂补足。
但二厂觉得如此便被一厂占了便宜。
所以,双方共同出资的计划,就这样搁浅了。
无线电二厂的领导又往省革委会和市革委会跑了几次,似乎还要走上层路线,不想跟曙光厂硬碰硬。
叶满枝以为,生产线的事也许还要拉扯一段时间,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可是,市里发生的一件大事,让市领导无暇顾及一条电视生产线,没多久就做出了决定——
这条由四机部拨付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将落户滨江曙光机器厂!
同时,曙光厂要在两年内拿出100万元,协助滨江电视台完成扩容工作。
接到市里的通知以后,叶满枝于第一时间在厂里宣布了这个好消息,还让广播站在广播里连播了三遍。
即将转产电视机的喜讯,迅速在厂里扩散,让全厂职工沸腾了!
电视机可是高科技产品,全国能生产电视机的工厂不超过五家!
而他们曙光厂马上就要成为其中的一员啦!
尽管生产线还没正式到位,但大家的激动和欣喜溢于言表,当天就有工人在厂门口和家属院里放起了鞭炮。
其他单位的人发现后,惊讶地问:“你们厂怎么又放鞭炮了?上次洗衣服务站开张,不是已经放过了吗?”
“嘿嘿,我们厂总有喜事,当然要放鞭炮啊!”年轻工人喜气洋洋地炫耀,“我们曙光厂马上就要生产电视机了!电视机你知道是啥不?”
对方摇头。
“电视机比收音机还高级呢!连主席同志都要看电视!”
曙光厂用100万从无线电二厂手里抢来一条生产线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兄弟单位之间传播开来。
也让更多的同行认识了叶满枝。
叶主任接到了好几通贺喜电话,其中以雷万元在通话中最为激动。
“叶厂长,这件事办得太像样了!我离开曙光厂的时候,就对电视机心存遗憾,咱们通过出口商品,攒了好几年的钱,结果电视机生产线迟迟无法上马。看着曙光厂越来越好,我也就放心了!”
叶满枝被他说得鼻子酸酸的。
电视机项目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拖再拖,换了两任厂长,才让曙光厂见到了曙光。
她也喊着从前的称呼,“厂长,幸亏你当初给我留下的家底丰厚,否则咱哪能有底气拿出100万!哈哈哈哈,你是没看到,我在商讨会上说出100万这个数字时,无线电二厂李主任的眼睛都直了!”
雷万元在电话中朗声笑道:“咱曙光厂以前可是军工厂,就是要有这种当机立断的魄力!”
两人的精神都很振奋,叶满枝还与对方约定,等到电视机正式投产的时候,要邀请老厂长回厂里剪彩!
曙光厂当初一穷二白,买一辆卡车都要抠抠搜搜地到处筹措资金,如今即将上马电视机项目了,军功章里也有老雷的一半!
她放下电话走出办公室,碰上了刚从市里开会回来的王造福。
王副主任这几天容光焕发,虽然100万加码才是拿到生产线的关键,但叶满枝没故意弱化他的功劳,在厂里肯定了他对此事的贡献。
王造福终于从被女人围殴的阴霾中走出来,重新在厂里树立起威信。
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算是烧起来了!
见他像只精神抖擞的大公鸡,叶满枝觉得好笑,又有些理解。
王造福是新官上任,她也是新官上任。
通过这条电视机生产线,两人都完成了烧三把火的指标。
她心情好,语气便愈加温和了,“王主任,今天市里的会议有什么重要内容吗?”
“我正要跟你说呢!市里给了咱们厂三个工农兵大学生名额,可以推荐职工去上大学!”
叶满枝意外地问:“只是推荐吗?不用参加高考?”
66年以后高考停止,大学里好几年没进过新生。
没想到今年又开始招生了。
“不用考试,”王造福说,“主要依靠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办法。但是候选人必须思想政治好,年龄在20岁左右,初中以上学历,政审合格就能去上大学。”
叶满枝接过他的笔记本,快速浏览了推荐要求。
“王主任,我看这上面说青年干部也在推荐范围内,你要不要报名?要是想去的话,厂里可以给你一个名额。”
王造福26岁,初中学历,工人阶级出身,思想政治当然也是很好的。
让他脱产去大学读两年书,毕业后再返岗工作,能让厂里的所有人都轻松一些。
而且像他这种情况去学习,工作岗位是保留的,还不用担心有另一个搅屎棍子顶替他。
王造福犹豫一阵后,摇头道:“算了,难得有上大学的机会,还是将这三个名额留给车间工人吧。”
他最初也动了上大学的心思,可是想想叶满枝,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倒不是他对这个年轻漂亮的一把手有什么非分之想,主要是叶满枝被提拔的速度太快了。
万一在他去上学的时候,叶满枝又被上级调走了,那他这几年在曙光厂毫无作为,肯定是无法接替叶满枝的。
反正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工作,他现在工作挺好的,那大学上或不上都没什么打紧。
见他拒绝了,叶满枝遗憾地在心里叹口气,转而说:“人事工作由厂党委负责,王主任,推荐上大学的事情,你在厂里组织一下吧。”
王造福对车间的生产工作不熟悉,也不怎么懂企业管理,要是让他闲下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开始搅风搅雨了。
把推荐工农兵大学生的任务交给他,能给他找点事干。
……
没几天,推荐上大学的消息,就在厂里迅速传开了。
“只靠单位推荐就能上大学?”车间工人们惊讶地问,“不用考试啊?”
“不用,平时表现好就行!下午先在车间开个会,咱们在车间里先推举出两人,然后由厂部汇总,哈哈,咱们厂最近全是好消息!”另一人拉着他说,“下午开会的时候,咱俩相互推荐一下啊!”
“行。”
车间里轰轰烈烈地搞起了推荐,但事情只过了几天,康健就跟叶满枝透露:“这几天王主任家里门庭若市,职工们大晚上不睡觉,偷偷摸摸去王主任家里做客呢。”
叶满枝直白地问:“有人给他送礼了?王主任收了么?”
“登门的人挺多,大部分人都是提着东西进去,又提着东西出来的,但这种事不好说……”
厂领导都住在一栋楼里,谁家有什么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叶满枝心说,王造福应该不至于明目张胆地收礼,先看看推荐结果再说吧。
王主任这次的工作效率还挺高的,不到一个礼拜,就将推荐名单交给了她。
名单上总共有5个人,而曙光厂有3个推荐名额。
叶满枝要在他圈定的这5个人中,选择3人。
她定睛浏览着名单上的名字,五个人她都能对得上号。
其中两人确实是车间里比较活跃的年轻工人,技术水平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高的。
另三人都是“思想政治比较好的”,其中陈解放和胡德庆还差点被怂恿着将洗衣机砸了。
让她推荐这样的人去上大学?
读书的机会多宝贵啊,即使是推荐的,也要推荐真正优秀的同志。
叶满枝感觉这三人能被选上来有些猫腻,但她没挑这三人的毛病,只是拧眉问:“王主任,一份五人的名单里,怎么全是男同志?厂里那么多年轻女同志中,就没有一个值得被推荐的?”
“我是按照各车间的推荐情况汇总的。”
叶满枝怀疑地问:“每个车间推荐两人,十几个车间里,总不至于一个女同志都没有吧?王主任,咱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让女同志做贡献的同时,福利待遇也不能落下呀!厂党委必须硬性规定,五个候选人中,至少要有两名女同志!这份名单你再斟酌一下吧。”
王造福:“……”
将推荐名单打回去以后,叶满枝在当天下午临时组织了一次班子会议。
“最近咱们厂里遇上了好几件大事和喜事,电视机生产线即将落户,还拿到了三个工农兵大学生的推荐名额。”
“因着这两件事,我特意让人事科的同志,在职工间进行了一次学历和技术评级摸底。但摸底结果还挺让人意外的。”
在她的授意下,厂办丁主任将几张纸分别发给了各位厂领导。
叶满枝接着说:“我记得咱们刚刚军转民那年,高中以上学历的职工和4级以上技术工人的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54%。但是今年再看这个数字的时候,已经降到49%了。”
黄河叹息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五年的时间,有些定级比较高的老职工退休了,而新招进来的年轻工人,普遍学历比较低,技术也没修炼到家。”
这几年每年都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些厂子弟为了不去下乡,遇上厂里招工的时候,就从高中辍学,以初中学历进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