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叶满枝对712厂的电视机动了心思, 交谈时就显得特别真诚。
“郭厂长,我们一台电风扇的零售价是201块,如果按照市场价来算, 电视机的批零率比较低,一台17英寸电视机只能换两台半电风扇。所以, 咱就按照出厂价计算, 我们一台摇头扇的出厂价是145块, 电视机是多少?”
出厂价不是成本价, 郭厂长不怕告诉她,“14英寸的395元, 17英寸的470元。”
叶满枝豪气道:“那我们用四台电风扇, 换你一台电视机咋样?”
四台电风扇的出厂价总计580元, 比电视机高出110元。
郭厂长面上带出一丝惊讶, 笑着问:“叶厂长,这样换东西, 你不怕吃亏啊?”
要是去商店采购, 四台电风扇要八百多块了。
叶满枝真诚道:“亏不了, 咱们两厂直接交换, 省了商业部门赚差价的环节, 双方都划算。”
其实四台电风扇的成本只有四百来块, 而17英寸电视机的零售价高达528块, 市面上还未必买得到。
所以, 用四台电风扇跟人家换一台电视机还是划算的。
叶满枝将人请去电风扇展区,让他看看自家电风扇的质量。
“郭厂长, 不是我吹牛,我们以前跟712厂一样,也是有代号的。咱们这些有代号的工厂, 技术和质量都没得挑,一台电风扇至少使用三十年!”
康健顺手将一排电风扇都调成高速,让郭厂长切实感受一下曙光厂的质量。
郭厂长望着抖起来的电风扇们,心说难怪红星厂的厂长总过来盯梢呢。
这样搞着实不地道。
他背着手笑说:“把四台大家伙带回天津,比带一台电视机还麻烦呢。”
“那有啥,”叶满枝保证道,“你要是嫌麻烦,我们可以从滨江发货到天津,你在厂里收货就行啦!”
郭厂长瞟她一眼说:“反正要发货,要不你把那台14英寸的也换走吧?”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叶满枝连忙说:“行啊,用三台电风扇换一台14寸的怎么样?到时候一起发七台!”
郭厂长突然转移话题问:“叶厂长,曙光厂以前既然是军工厂,那厂址应该在郊区吧?”
“对,在县城里。”
“郊区一般是接收不到电视信号的。”郭厂长说,“你们带这两台电视机回去,在厂里收看不到节目,分配给个人又不合适,你大费周章地搞两台电视机回去有什么用?”
叶满枝:“……”
当然有用呀!
她不是想让工程师拆开来研究研究嘛。
对上郭厂长仿佛洞悉一切的目光,叶满枝坦然道:“电视机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电器,我想拿回厂里学习学习。”
她与康健对视一眼,心知这次交换可能要没戏了。
偷师的目的太明显,郭厂长恐怕不会愿意。
然而,郭厂长却出乎两人意料地点头说:“那就换吧,广交会结束以后,你们把这两台电视机带走,回头让你们厂里往712厂发7台电风扇。”
康健惊喜地问:“郭厂长,真换啊?”
“换!”
去商店采购七台电风扇要1400元,而两台电视机的成本顶多700元。
马上就要入夏了,正是需要使用电风扇的季节。
曙光厂的产品质量不错,不换的才是傻子。
至于偷师的事,他就更无所谓了。
712厂每年生产几千台电视机,科研单位和工厂采购的不在少数。
人家要是铁了心想研究,总能找到门路买到电视机。
……
确定以物易物以后,叶满枝和康健去看电视的次数就更多了。
有时候走着走着便来到了电视机跟前。
两人觉得这电视机已经是自家的了,所以就格外宝贝。
展台上一共有三台电视机,原本712厂的“北京牌”摆放在“上海牌”的前面。
可是,以防屏幕被人不小心磕到,两人偷偷摸摸给三台电视机调换了位置。
将“上海牌”放在了最前面展示。
郭厂长发现以后,好笑道:“你们迟早要把电视机拆开,这么小心干什么?”
“哈哈,好几百块的东西,当然得珍惜呀!”
叶满枝这几天经常找郭厂长聊天,跟人家套近乎,以期有机会去712厂观摩学习。
她笑着问:“郭厂长,你们的厂址不是在天津吗?为啥取名叫北京牌?”
郭厂长骄傲道:“我们厂生产了全国第一台电视机,当年给主席同志和中央献过礼,国家特许我们以北京牌冠名的。”
叶满枝竖起一个大拇指说:“那你们可太牛了!能搞出第一台电视机,当初没少费工夫吧?”
“确实挺艰难的,我们组织了试制小组,失败了很多次,反复尝试了一年多才把样机搞出来。不过,成果还是显著的,第一次试用的时候,试验大厅里摆着一台我们的,一台苏联的,接通电源以后,画面效果一样!”
叶满枝暗自咀嚼着对方话里的信息,第一台电视机兴许就是仿制的苏联电视机。
尝试了一年才成功,时间着实不短。
曙光厂如果想转产电视机,也要做好拉长战线的准备。
“我在厂里是分管经营的,技术什么的完全不懂,”叶满枝不好意思道,“郭厂长,你方不方便跟我透露一下,要是想组建一个电视机生产线,大概需要多少资金?”
郭厂长竖起三根手指。
“三十万?”叶满枝问。
三十万似乎还行,虽然比罐头生产线贵了三倍有余,但人家这个是实打实的高科技产品呀!
郭厂长说:“三百万!”
“多少?”叶满枝瞠目结舌道,“居然需要这么多钱啊?”
“准备两三百万吧。”郭厂长说,“国产电视机问世八年了,但是目前也只有712厂和上广厂投产了电视机,主要就是因为投入太高。我其实是非常乐于见到其他厂也能加入电视机行业的。”
叶满枝玩笑道:“不怕其他产品跟你们竞争啊?就像收音机似的。”
“不怕,”郭厂长感叹道,“国内生产的还是电子管黑白电视机,但是国外已经有晶体管彩色电视机了,咱们在这方面是比较落后的。行业的发展不能指望一两家企业,要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才行。电视器材的相关产业太薄弱,也阻碍了712厂的发展。”
两三百万的投入,实在让人望而却步。
叶满枝那颗发热的脑袋,逐渐恢复了理智。
电视机虽好,投入却太高,不是曙光厂能轻易涉足的。
康健听了她的转述以后,也有点蔫了。
“我还想用汽枪那笔上百万的订单转产电视机呢,看样子完全不够啊!”
叶满枝说:“电视机的一次性投入高,但是回本的速度也挺快的,听郭厂长那个意思,如果年产量能达到一万台以上,那两三年就能把本钱赚回来了。再说,这种行业不能只依靠企业自行筹措资金,省内还没有能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如果咱们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到时候可以跟省里寻求资金支持。”
本以为销出去1万支汽枪就可以高枕无忧,他俩这几天都没怎么正经卖货。
可是,电视机生产线需要的资金,莫名给人很强的紧迫感。
散漫了几天的二人重新打起精神,准备抓住广交会最后的机会,为厂里再拉几笔大订单。
1万支汽枪已经达到了汽枪的生产极限,叶满枝不准备再接汽枪订单了。
玩具枪的单价太低,他俩现在有点飘,瞧不上几百上千英镑的订单。
所以,推销的着眼点,还得放在电风扇上。
最后的几天,是广交会的成交高峰期。
康健用他那套专业又高深的产品介绍,忽悠住了不少港岛和东南亚的客户。
几乎每天都能签下一两单。
尽管每单只有一两百台电风扇,但是架不住积少成多呀!
三四天的时间就卖出了九百多台。
叶满枝觉得把电风扇业务交给康厂长完全没问题,于是就抽空溜达去了食品组,想再看看苹果酱的签单情况。
这几天食品组的全体交易员都忙成了陀螺,所有谈判圆桌都被占满了。
叶满枝进入展厅的时候,并没人理会她。
目光在场内快速睃巡,发现了好几张熟面孔。
她先去办公室跟人家打听,这几位熟面孔都是采购什么产品的,了解了情况后,又重新返回了大厅。
伊万诺夫似乎刚签了一笔大订单,正与交易员握手道别。
“伊万诺夫先生,好久不见了,”叶满枝笑着跟他打招呼,“今年的收获怎么样?需要的产品都买到了吗?”
“叶,”伊万诺夫热情地与她握手,亮出刚到手的意向书说,“任务已经完成了。”
“恭喜呀!”叶满枝问,“今年还是采购肉罐头吗?”
“对,主要还是肉罐头,另外搭配了一点水果罐头和果酱的配额。”
伊万诺夫感觉叶满枝是来给自己推销产品的。
但他已经将上半年需要的商品采购齐全了,只能遗憾地冲对方耸耸肩。
“我今年的工作任务也完成了,”叶满枝一脸兴奋地向他透露,“我前几天签了一笔价值15万英镑的订单,哈哈哈,有这一份订单,我们厂的工作就饱和了,无法再接其他订单。”
伊万诺夫笑着恭喜她,心里也跟着轻松了一些。
看来叶满枝来找自己,并不是推销产品的。
叶满枝看了眼手表说:“现在时间还早呢,伊万诺夫先生,咱们老朋友难得见面,要不要一起喝一杯?”
伊万诺夫欣然接受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