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339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没想到研究所的光棍还挺多的。

  *

  中午去食堂吃午饭的时候,叶满枝瞧见了曲知音,便将部队研究所的未婚同志也会参加联谊的消息告诉她。

  “曲主席,咱们曙光厂刚刚军转民,很多单位对咱们还不了解,这次咱把联谊活动办得热闹一点,多联系几个单位。一方面帮助年轻人找对象,另一方面,咱也对外展示一下曙光厂的实力。”

  曲知音高兴道:“那可太好了!我尽快组织人手把文化宫打扫出来,好好布置一下场地!”

  “对,要办咱就好好办,如果需要用钱,你就直接来找我,别去麻烦雷厂长了。”

  “哈哈,行。”

  老雷现在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瓣花,被工会的小干事起个外号叫“雷貔貅”,只能有进账,不能有出账。

  正被两位女同志私下嘀咕的雷万元,端着饭盒走过来,对叶满枝说:“叶厂长,我这几天要去一趟中江专区,厂里这边你受累都盯着点。”

  “没问题。”刚在背后说人的叶满枝心虚地笑笑,主动问,“厂长,你去中江那边干什么啊?”

  雷万元说:“我找人联系了中江专区那边的一个机械厂,他们厂有几辆解放牌5吨载重汽车,可能会转手。”

  “解放牌的车,满打满算顶多用了十年,才用十年就卖啊?”

  叶满枝在心里感叹人家的条件太富裕了。

  解放牌是56年投产的,哪怕是最老的一批车,车龄也才十年而已。

  这样的车放在工厂里还能用呢。

  雷万元猜测:“估计是人家想换更好的车了,我先去中江专区实地看看车况,尽快把咱们的车队重新拉起来。”

  说起曙光厂的车队,那可真是能抹一把辛酸泪。

  最辉煌的时候,厂里有二十多辆卡车,供运科管着的司机足有四十人!

  那一溜长长的卡车整天排着队在厂里进进出出,老气派了!

  可惜833厂离开时,要用卡车运输设备,顺带着将车队也带走了。

  只给曙光厂留了一辆破车。

  叶满枝赞同道:“咱们厂的确得尽快买车了,果酱厂招工结束,给工人做完培训以后,马上就能开工。果园没有卡车,咱们运输水果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车。”

  雷万元一拍脑门,“把果酱厂这一茬忘了,那咱们厂的车队,最起码需要五辆车才能周转得开,还得再采购四辆。”

  另外三位副厂长主要负责技术和车间生产,每人各管一摊子事。

  而对外联络、到处找钱、买车买设备的活儿,还得落在雷万元和叶满枝肩上。

  *

  开春以后,天气渐渐回暖,叶满枝吃过午饭,便在厂区里到处溜达。

  思忖着能从哪里抠出点钱来。

  雷厂长要是真跟人家机械厂谈成了,他们这边必须尽快给出购车款。

  这种还能用的二手卡车,不少工厂都抢着买呢!

  眼见她越走越偏,周如意提醒:“厂长,那边就是空置的厂房了,没设备也没工人,咱别往那边去了。”

  这厂区太大了,有人的时候还好,但没人的厂房和过道都让她心里毛毛的。

  叶满枝望着那片沉寂的厂房嘀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空厂房填满了,这些厂房摆在厂里,没有用又不能卖,平时还得派人看守维护,每分钟都有资产在流失。”

  周如意宽慰道:“厂子都是慢慢发展的,当初食品厂的厂区也挺空旷的,但是前些年接连合并其他厂的业务,现在厂区的空地全被填满了。”

  两人调转脚步,往厂部的方向走。

  叶满枝跟她提起联谊的事,笑着说:“咱厂的女职工不愁嫁,这次联谊会可能不止一场,会有不少单位的未婚同志,你到时候多去几场,看看有没有合眼缘的。”

  周如意年纪不小了,谈起婚事并没有未婚小姑娘的羞涩,实话实说道:“以前着急找对象,是因为家里住不开,想早点给我哥嫂侄子腾地方。但是咱们厂给我分了房子,我有了住处,其实已经不怎么急着结婚了,可以慢慢找个好的。”

  叶满枝问:“咱们厂不少女职工都是你这种想法吧?”

  “差不多,”周如意说,“我隔壁的两户邻居也是未婚女同志,以前是在车间组装半自动步枪的,工资挺高,虽然没结婚,但是自行车、手表、收音机都买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哈哈哈,那也不错呀!我就说咱厂年轻人很有竞争力吧。”

  叶满枝在厂区里溜达了一个钟头。

  返回办公室以后,她跟周如意说:“如意,你帮我调查一下,咱们厂的那些未婚同志,购买三转一响的人多不多。不用刻意挨个问,有个大概就行。”

  周如意不知她的意图,但还是颔首说:“我回家属院问问居委会主任和小组长,各家年轻人是什么情况,谁有自行车,谁有缝纫机,他们比工会还清楚呢!”

  小周秘书行动迅速,回家属院跟专业人士打听了情况。

  只一晚上的时间就做出了一个大致的统计表。

  叶满枝仔细浏览一遍后,拿着那份统计表,去了雷万元的办公室。

  雷万元正准备出发去中江专区,外套都穿好了。

  “雷厂长,去中江机械厂买车,大概需要多少钱?”叶满枝问。

  “旧车应该能多打点折吧,尽量在三万以内拿下来。”

  叶满枝将那份统计表递给他,“我仔细想了想,厂里没什么可以变现的东西了,除了出租家属院,只能依靠销售产品。但是咱们目前只有玩具枪正式上市了,出厂价才不到两块钱,指望它买车不现实。”

  雷万元问:“叶厂长有什么想法?”

  “汽枪还在试制阶段,但电风扇已经试制成功了,只要通过评审,就可以面向市场试销售。”叶满枝笑了笑说,“但是即使将电风扇放到商店里,也未必能像三转一响一样,迎来爆发式的销售。”

  “嗯,电风扇的定价比较高,同样的价格,消费者可能会优先选择三转一响。”

  “对啊,所以我觉得与其寄希望于试销售,或是出口市场,不如先抓住眼前的机会。”叶满枝说,“咱们厂的未婚职工,有房,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几乎没什么后顾之忧,所以在生活条件这方面,其实是优于其他厂的职工的。”

  “不少人在婚前购买了自行车和收音机,很有消费能力。最近厂里不是要组织联谊会嘛,为了表示对这部分年轻人的支持,我觉得厂里应该拿出一点优惠来。比如,在电风扇的试销售阶段,本厂的未婚职工可以以出厂价购买一台电风扇。出厂价与商店的零售价相差六七十块,一部分职工也许会考虑提前采购聘礼或嫁妆。”

第197章

  厂工会发布的一则通知, 让曙光厂的家属院热闹了起来。

  下班后,年轻人们要么相互串门打听消息,要么成群结队地坐车进城。

  所有话题都围绕着本厂的新产品——琴键式台扇。

  作为叶厂长的秘书, 周如意最近的人缘仅次于工会干事。

  她那个十几平米的房间里,每天都人来人往。

  “我攒了大半年的工资, 想在今年买辆自行车呢。”车间工人吕芳芳说, “但是厂里一发布这个通知, 我又有点犯难了。”

  “我也是, 关键是工业券不好攒,”站在柜边的何旭应和道, “今年只能买一样, 买了电风扇就不能买手表了。”

  吕芳芳问:“如意, 你打算买电风扇吗?”

  周如意点头说:“当然要买啊!电风扇的出厂价才145块, 昨天郭东他们去百货商店问过其他牌子的台扇,零售价都在两百多。咱们厂的产品还没经过商业部门核价, 但价格都是大差不差的, 一台电风扇的差价有六七十块呢!”[1]

  “我就是觉得买电风扇不如自行车和手表实惠, 电风扇每年只用三四个月, 其实扇扇子也行。”

  另一人说:“现在刚开春, 你觉得电风扇没什么用, 等到进入三伏天, 每天晚上热得睡不着的时候, 你就该后悔没买电风扇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先买三转一响,还是先买电风扇。

  周如意提醒几人, “能用出厂价买到电风扇的机会仅此一次。咱们厂刚转产,没有生产任务,电风扇暂时是计划外产品, 由厂里自己寻找销路。所以才能让工会代表职工,集体采购电风扇。”

  “但是厂领导要在下个月参加广交会,如果拿到了出口订单,车间马上就要赶生产,到时候再想用出厂价购买电风扇就不可能了。”

  吕芳芳喃喃道:“我就说嘛,工会发出的通知,怎么还限定了购买时间是‘试销售阶段’呢!”

  “对呀,这次的机会多难得啊。家属院离厂区那么近,即使买了自行车,用处也不太大。安阳县离市中心又那么远,骑自行车进城还不如搭乘公共汽车方便呢。”

  周如意感觉自己要是不当秘书了,可以转去供销科当业务员,特有耐心地帮大家分析。

  “再说自行车的价格一直挺稳定的,除了62年和63年,零售价达到五百多块,这几年一直是160到180块。自行车什么时候都能买,但是以出厂价购买电风扇的机会可就这一次!”

  陈霞在吕芳芳的腰上捅了捅,嬉笑道:“自行车对咱的用处不大,你想用自行车就找个有车的对象。到时候咱们这边出电风扇,男方家里出自行车,结婚时也算是两个大件了!”

  时下的城市青年结婚,流行采购三转一响。

  不过,谁家的新房里若是能摆上一台电风扇,那也是既气派又有面子的。

  陈霞已经能想象自己结婚时,在新房的桌子上,摆着一台全新摇头电风扇的场景了。

  ……

  未婚小青年们讨论得热火朝天。

  而一部分已婚职工也在私下打着电风扇的主意。

  这天,叶满枝去第一车间参加劳动的时候,便有工人跟她提意见了。

  “叶厂长,工会怎么只组织未婚职工采购电风扇啊?我们这些已经结了婚的能不能买?”

  叶满枝手上折着玩具枪的包装盒,盒子正面用硕大的黑体字写着“保卫祖国,守护和平”。

  将折好的盒子放到旁边,她又拿起一个纸板笑道:“咱们厂的生产能力有限,先可着未婚小青年买吧,有了电风扇,找对象和结婚的时候都能体面点。想买电风扇的已婚职工很多吗?”

  “那可不,电风扇是咱自己做的产品,质量没得说,万一出了毛病还能拿到厂里修一修。”

  出厂价和零售价相差六七十块钱,哪怕职工家里用不上,也可以帮亲戚朋友购买,甚至还可以找机会私下卖掉,赚个三四十块是没问题的。

  叶满枝对职工们的心思,多少能猜到一些。

  不过,购买电风扇需要工业券,有些家庭可能半年一年才能攒够足够数量。

  买了这个就买不了别的。

  这就能将一大半人拦在外面。

  要是真有人为了赚差价凑足工业券,那人家也算是凭本事赚钱了。

  “叶厂长,我们到底能不能买电风扇啊?”职工们继续问。

  “先看看工会那边的统计结果吧,如果还有剩余的试销品,再考虑让其他职工购买。”

  这几天职工们已经陆续去工会报名了。

  叶满枝回厂部的时候,特意去了一趟厂工会办公室。

  “曲主席,购买电风扇的报名情况咋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3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9/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