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叶满枝不想当着他们的面说这事,于是以梳头为借口,将郑东妹喊了出来。

  在胡同口的大树底下,她低声将学徒的情况说了。

  郑东妹先问:“学徒能给多少钱啊?”

  “学徒是要给师傅买烟买酒、伺候茶水的,人家不收你的钱就不错了,现在不可能给你开工资。”

  郑东妹拧眉说:“不开工资,我就不去了。”

  陈彩霞替她着急。

  “市话剧团可是全市最大的剧院!其他人挤破脑袋都进不去,这是小叶找了私人关系,求爷爷告奶奶才把你塞进去的!”

  叶满枝知道郑东妹有点轴,耐着性子给她算了一笔账。

  “虽然没工资,但人家管你一顿午饭,有菜有肉有干粮。你出去学徒就能给家里节省一份口粮。而且理发是男女都能做的工作,万一你家哪个侄子侄女读书不行,你还能把手艺传给孩子,以后也算有个谋生手段,走出去都堂堂正正的。”

  她这最后一句话,算是说在了点子上。

  一下子就让郑东妹态度松动了。

  哥哥的四个孩子是被她一手带大的,跟亲生的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因为有个出身不体面的亲妈,几个孩子在胡同里总被欺负,尤其是两个侄女,没少被其他孩子说怪话。

  她以前不爱想这些,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可是现在仔细想想,这俩孩子的以后,可能还不如她呢。

  她一咬牙说:“行,那我去学徒!从哪天开始?”

  “明天吧,你早点学,也能早点出师赚钱。”

  叶满枝想让她尽快见见外面的花花世界,别总在家里钻牛角尖了。

  不过,郑家父母那里可能会有些麻烦,她想了想,附耳与郑东妹低声交代了几句。

  ……

  送走街道干部,郑东妹快步返回自家。

  进门就把要去大单位当学徒的事说了。

  郑大爷不赞同道:“不赚钱,每天还要跑那么远,你不是白折腾吗?”

  “人家管一顿饭,我去了能给家里省点口粮,而且学了手艺以后,还能传给小东他们。”

  “你这个想法好,以后教给小东他们也算是个出路。”郑大娘跟她商量,“要不这个学徒就让你嫂子去当吧,给她换个轻省活,你也不用出去干活了。”

  儿媳妇走不了,赚的钱好歹是自家的。

  郑东妹心里暗暗吃惊,竟然真的被那个小叶干部说中了!

  小叶干部刚才就说,爹妈可能会让她把学徒机会让给嫂子!

  她不满道:“学徒没有工资,嫂子去学徒了,咱家喝西北风啊?再说,我嫂子的手比我还糙呢,人家街道干部说了,手太糙会刮头发,还会弄伤皮肤,这样的学徒人家不收!”

  郑大爷说:“既然这样,你们都别去了,学徒不是那么好当的,你看哪个当学徒的不受气?”

  郑东妹再次吃惊,竟然又被小叶干部说中了!

  “你俩这是老思想,跟不上形势了。街道干部说,跟大师傅学本事都得受气,就当是交学费了。哎呀,你俩没文化,又落伍了,不懂就别瞎指挥。以后小东他们的学业由我负责,我学好了就教给他们,你俩把家里的活儿干好就行,其他的就别管了。”

  郑大娘被她一口一个“街道干部说”气得头疼,也不知那街道干部给她喝了什么迷魂汤,人家说什么她就信什么!

  ……

  郑东妹这个人有些左性,一旦认定了,就非常固执。

  以前觉得爹妈说得对,她就听爹妈的,现在发现爹妈跟不上形势,反而是街道干部说得更对,她就改听街道干部的。

  郑家老两口劝了半晚上,她都不为所动,第二天早上,背着一罐头瓶子凉白开,去与叶满枝和沈亮妹汇合了。

  话剧团在市中心,叶满枝平时都要搭乘公共汽车。

  但学徒不赚钱,再搭上车票钱的话,成本就太高了,所以这两人以后都要徒步往返。

  “东妹、四嫂,我再强调一遍,学不好挨骂都是正常的,我在街道办上班也经常挨骂。咱可不能脾气一上来,就跟同事瞪眼睛动手。东妹容易脾气急,四嫂,你帮我看着她。”

  郑东妹只顾着闷头走路,沈亮妹倒是响亮地答应了下来。

  “另外,东妹本来就会梳头,学东西也比较快。东妹,我四嫂要是跟你说什么酸话了,你不要往心里去,她那是嫉妒你。你们是一起去学徒的,要搞好团结。”

  这回换成郑东妹答应,沈亮妹不吱声了。

  叶满枝事无巨细,把她能想到的都跟两人交代了一遍。这两个名额太宝贵了,话剧团很少从外面招人,哪怕是学徒工,也大多是团里的关系户。

  大姐能帮她求来这两个名额,要搭不少人情呢。

  三人走到话剧团时,大姐已经在门卫室里等着了。

  与弟妹和那个眼生的姑娘打声招呼,她就将亲妹妹拽到了一边。

  “你怎么回事?要是早知道这个名额是给老四媳妇的,我才不答应你。”叶满金抱怨道,“白白浪费我的人情!”

  “哎呀,你就当是为了咱妈吧,让四嫂出来当学徒,咱妈虽然干的活多了,但也能清静清静。”叶满枝拍胸脯保证,“姐,等我拿到稿酬以后,请你吃大餐,地点随你选!”

  大姐虽然只是话剧团的演员,但演出时总能碰到这个局长那个主任,眼光被养得特别高。

  家里这些人,除了三哥,她一个也瞧不上。

  四嫂这样没文化,还经常给常月娥找不痛快的,她就更瞧不上了。

  大姐将丑话说在前面,“学徒只是学徒,学完以后从哪来回哪去,我们话剧团没有招人的指标,她们留不下来!”

  “我知道!”

  叶满枝只想让郑东妹尽快走出家门,学徒至少一两个月,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

  把郑东妹成功塞进话剧团,让叶满枝心里着实松快了不少。

  哪怕又因为穿衣打扮被张勤简挑了刺,她也不放在心上。

  为了给郑东妹争取学徒机会,叶满枝搭了大人情,她觉得自己应该多跟刘金宝学习,让领导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绩。

  刘金宝每天要跟张副主任汇报七八次工作,屁大点事,他都能找机会汇报一下。

  因着赵家兄弟的事,刘金宝被罚打扫卫生两个月,每天早上拖完地,生怕人家不知道那地是他拖的,明明地上的水渍已经干了,他还要跟张勤简说,“主任,我刚拖完地,您小心地滑啊!”

  在这方面,叶满枝自愧不如,不好意思拿着蚊子腿似的工作成绩去向领导汇报。

  但郑家的问题算是有了大进展,所以她还是拉着彩霞姐,去跟穆主任汇报工作了。

  按照老叶传授的经验,汇报工作不能全说好的一面,还要给领导留有指点的余地。

  所以,叶满枝介绍完大致情况后,又说:“主任,我们虽然送郑东妹去学了手艺,但话剧团没有招工名额,她学成以后,工作要如何安排,还得您帮着想想办法。”

  这是她的真心话,工作确实太不好找了。

  穆主任欣喜道:“你俩表现不错呀!郑家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能让郑东妹出门工作,那可太不容易了!只要她能学成手艺,后续工作我来想办法!”

  叶满枝笑着问:“主任,现在郑家的问题算是解决一半了吧?那个薛巧儿的案子怎么样了?”

  “捉奸捉双,这事只要没抓到现行,就是莫须有。咱们派人去运输合作社查过好几次了,几个工资变少的车夫都说是自己拉的活少了,跟薛巧儿无关。哎,别提了,”穆主任从桌后起身,招呼道,“小叶,还有庄婷,你俩准备一下,咱们一会儿去一趟区里。”

  “主任,什么事啊?”庄婷问。

  “区里要开个动员会,有关中苏友协设立支会的,咱们仨作为筹备组的代表,过去听一听。”

  叶满枝立即高声答应。

  她可喜欢出去开会了。

  上次去市里开会就挺长见识,这回又能去区里见见世面啦!

  街道办每月的办公经费只有两块钱,好钢得用在刀刃上,所以去区里开会不能报销车票,三个人是徒步走过去的。

  叶满枝默默哀叹,自从来街道办上班,她鞋底都快磨漏了!

  赶到区人委时,会议室里已有二三十人到场。

  叶满枝和庄婷心里都挺吃惊的,按照穆主任的意思,中苏友协支会能开设在光明街,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那肯定是因为稀少,才显得珍贵呀!

  可是,根据现场的人数来看,正阳区的九个街道办,至少来了一大半!

  会议正式开始后,通过领导的介绍,也证实了这一点。

  正阳区九个街道,成立七个中苏友协支会。

  之所以没有成立九个,是因为其中两个街道的人员太少,与其他街道合并成立支会了。

  叶满枝和庄婷:“::::::”

  穆主任真能忽悠呀!

  听她那天的口气,还以为全区只有光明街一个支会呢!

  穆主任被两人看得不自在,干咳一声说:“中苏友协成立支会是大事,刚才领导讲话时也说了,各支会的第一炮一定要打响。你们也想一想,支会的第一次活动,要怎么展开,咱们集思广益。”

  叶满枝很给领导面子地说:“对,区里有七个支会呢,咱们光明街一定要好好筹备,在七个支会中脱颖而出!”

  “就是这个理儿!”

  庄婷:“……”

  穆主任交代道:“咱们光明街的筹备组是第一个组建起来的,那咱们的支会也要第一个成立。我跟刘所商量了一下,这周日就正式成立,成立当天要举行一个小型开幕式。”

  中苏友协是群众组织,会员平时还要上班上学,活动只能组织在周末。

  庄婷问:“要不要请区里的领导,参加咱们的开幕式?”

  “嗯,我一会儿尽量去请一请,如果咱们是第一个支会,区领导应该会出席。”

  叶满枝最讨厌在开学仪式上听领导讲话了,她以己度人,觉得中苏友协的会员,未必愿意听领导在开幕式上讲大道理。

  “主任,我觉得可以把开幕式和第一次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大家来参加活动能够有所收获。我三哥是市友协的会员,听说市里会让曾经去过苏联的同志,介绍苏联的情况,比如生活啊,经济啊,工厂福利之类的。”

  “小叶这个想法不错,咱们支会组织活动,主要还是想让大家有所收获。”

  现在全国都在“以苏为首”“以俄为师”,学习苏联模式就是主旋律。

  庄婷提议:“主任,其他支会只能请留过苏的同志介绍苏联情况,但咱们光明街有天然优势,656厂有不少苏联专家和家属,咱们可以请一个真正的苏联人介绍苏联人民的生活呀!”

  穆兰若有所思地颔首,请一位苏联人来演讲,应该能打响支会成立的第一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