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285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要是早知连叶满枝都能压过王士虎,拿到这个模范称号,那他真应该好好准备一下那份报奖材料呀!

  几位厂长几乎同时在脑子里回忆着,叶厂长今年到底干出什么成绩了?

  倒不是他们特意贬低打压年轻人,可是从目前的成绩来看,叶满枝的工作确实没有特别突出的呀!

  要是罐头车间或糖果车间提前半年,或是四五个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那她得奖实至名归。

  可是,这俩车间的任务完成情况都一般呀。

  难道是因为她分管的经营工作?

  要是这样想的话,倒是有可能。

  经营工作由她分管没错,但厂里的生产和经营,其实一直绕不开牛恩久。

  困难时期过去以后,原料恢复供应,食品厂今年的产值全面提升,要不是老牛被追责了,他评上省级先进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牛恩久对叶满枝说:“叶厂长,市里要在12月30号召开全市干部大会,到时候要在会议上领奖和发言,你提前准备一下吧。”

  叶满枝笑着点头答应。

  会议结束后,陈谦与她一起走出大门,仗着平时相处得不错,陈谦玩笑似的说:“叶厂长,恭喜你得奖啊,不过,你这奖得的可真够出人意料的。”

  叶满枝也玩笑似的回:“我也挺意外的,可能是我的申报材料写得好吧。”

  她那份30页的材料,不但没删减,还被她多加了一页纸。

  厚厚一沓交给厂办丁主任的时候,着实把人震住了。

  *

  对于自己得奖的原因,叶满枝其实心中有数。

  因此,她准备的发言,也是照着那个方向准备的。

  出席干部大会的前一天,叶满枝找去牛厂长的办公室,笑着说:“厂长,咱们厂得了先进集体,明天由你去领奖吧?”

  牛恩久今年颗粒无收,摇摇头说:“那天还得上班,我就不去了,你代表厂里把奖状领回来就行了。”

  叶满枝想让老牛厂长去听她发言,于是给他戴高帽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厂长,咱们能得到先进集体的称号,你功不可没。咱们虽然因为2.27大火案被批评了,但是知耻而后勇嘛,这个先进集体就是上级对咱们的肯定!厂长,你还是亲自去将奖状领回来吧,还能顺便在大会上学学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

  牛恩久看了眼明天的工作安排,迟疑片刻说:“那就去学学其他人的先进经验吧。”

  他苦干了一年,连根毛都没得到,还是有点不甘心的。

  能领个集体奖回来,也算是个安慰。

  ……

  全市干部大会在市人委大礼堂举行。

  出席会议的都是得奖的个人和单位代表。

  叶满枝不是第一次来大礼堂开会。

  她工作第一年就来过这里,但那次是代表光明街道办来领取“二等模范”的集体奖的。

  这次却是以个人名义获得了“模范干部”称号,心里的那份骄傲和满足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小叶厂长默念了一句,这些年真是没白干,总算让她得一次奖了!

  今天要上台发言的,除了叶满枝,还有财务科的革新能手毕翠华。

  毕会计第一次在这么多领导干部面前发言,紧张得手脚冰凉,手心里全是汗。

  颁发完先进集体奖以后,就是革新能手和模范干部代表上台发言。

  几个重工企业的干部依次上台分享了先进经验,等到报幕员点到“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名字时,毕翠华紧张得深呼吸。

  再听到后面的“叶满枝同志”几个字,她就像死刑犯听说警察开错了枪,大大松了一口气,然而这口气还没松到底,又缓缓提了上来。

  叶满枝在她攥紧的拳头上拍了拍,跟她一起深吸一口气,拿上道具便走上了主席台。

  舞台上明亮的灯光晃人眼,她适应了几秒钟才望向上千人的观众席。

  那里乌压压一片,坐着全市最优秀的同志。

  前排还有好多省市领导和报社记者。

  叶满枝平复了一下激烈的心跳,对着话筒做了自我介绍。

  然后,露出一个还算自然的笑容说:“得知我获得市级模范干部称号时,不少同志表现出了惊讶,与听说滨江第一食品厂获得先进集体奖时一样惊讶。”

  “刚才上台领奖的很多兄弟单位都提前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有的提前四个月,有几个特别优秀的,甚至提前半年就完成了。而我们滨江第一食品厂最快完成任务的车间,只提前了三个月。这个成绩放在全市来看,其实并不算特别突出。但是评奖委员会,却将这个先进集体奖发给了滨江第一食品厂,将模范干部颁给了我……”

  被她这样提醒,原本没注意到这些问题的人,也不由疑惑了起来。

  确实啊,滨江第一食品厂在生产任务的完成进度方面,真不算特别快。

  叶满枝继续笑道:“当我上周得知自己得奖,并且要在大会上发言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悬着的,当时我们厂的罐头车间还没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万一被细心的同志发现问题,当场质疑,那我不就要当着全市干部的面出洋相了嘛!”

  她能这样自嘲,估计厂里已经完成任务了,于是观众席里传出一阵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谢谢大家的掌声,我先向在场的同志们通报一个好消息,就在前天,也就是12月28号,罐头车间传来喜讯,成功完成全年2650吨的生产任务,为滨江第一食品厂1964年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部分同志对年初的一条新闻也许还有印象,在今年的2月27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我们滨江第一食品厂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火,当时火光染红了半边天,烧毁了食品厂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一片厂房。而这一片厂房就是我们厂曾经的罐头车间。”

  叶满枝拿出一张放大的相片,将正面亮出来,展示给大家。

  “这是2月28日早上,《滨江日报》的记者,在厂房的废墟前拍下的相片。”她将相片举高,方便前排观众看清,“通过这张相片可以看到,整片的厂房已经被烧成灰烬了。当时有车间工人在废墟前失声痛哭。”

  “众所周知,生产水果罐头,需要有新鲜的水果原料供应,每年的12月至次年三月,是罐头的生产淡季。罐头车间被烧毁时,全年的生产任务完成率不足10%。但是,因为那场大火,我们厂只有一套半的罐头生产设备。职工们虽然积极参与厂房重建,可是对于完成生产任务并不乐观。”

  叶满枝再次拿起一张相片,抬高展示。

  “我被上级任命为食品厂的副厂长以后,在厂房工地上,与工人们开了一次座谈会。这是会后大家一起在工地上拍的合影。”

  “我当时对大家说,新的罐头车间是由大家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每个人都是罐头车间的元老,名字足以写进厂志,我们要一起拍一张相片,纪念罐头车间浴火重生!”

  “我那会儿还承诺大家,等到车间正式复工那天,我们要再拍一张大集体合影。可惜我失言了!”

  “厂领导想办法搜罗来两套罐头设备以后,有两个车间的工人便悄无声息地重新复工了。”

  叶满枝又举起两张相片,知道大部分人看不清相片的内容,她介绍道:“这是车间工人生产午餐肉和生产糖水樱桃罐头的场景。”

  “这时的罐头车间,一直到今年末,只有三套半的罐头生产设备。我们就是用这三套半的设备,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有些同志可能感受不到这项任务的艰巨程度,我说几个数字,就比较直观了。”

  “1963年,我厂罐头车间共有12套罐头生产设备,完成了2100吨的生产任务。”

  “1964年,上级给我厂下达了2650吨的罐头生产任务,而我们只有三套半的设备!我们罐头车间的职工,总共637人,就是用这三套半的设备,在今年的倒数第四天,艰难完成艰巨的生产任务的!”

  想起这几个月的不容易,叶满枝的声音有些哽咽。

  她平复了一下情绪,隔了几秒,继续说:“也许很多同志会感到疑惑,前后差距这么大,今年的任务比去年还艰巨,我们是如何完成的?数据是否存在造假?产品质量是否过关?”

  “很高兴地告诉大家,除了今年最后一批产品还没到送检时间,我厂生产的所有罐头,都通过了商业部门和食品进出口总公司的质量检验!”

  “那么,罐头车间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完成艰巨任务的呢?我想向大家推荐一下《鞍钢宪法》!”

第170章

  叶满枝对着话筒, 先详细介绍了《鞍钢宪法》的具体内容。

  确保所有人都能理解后,她才接着说:“《鞍钢宪法》是主席同志亲自制定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想必在座的同志们对《鞍钢宪法》都不陌生。”

  即使有不熟悉的,听了她之前那番介绍, 也能大致了解情况了。

  “《鞍钢宪法》是一套企业管理经验, 没试用过这套经验的同志, 对我所说的内容也许会心存疑虑。在生产任务十分艰巨, 生产设备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是推行一套《鞍钢宪法》, 真的能创造奇迹吗?”

  观众席里的某些企业领导暗暗点头。

  管理经验是比较主观的, 每个厂推行《鞍钢宪法》的成果都不尽相同。

  而食品厂最大的问题是设备不足, 这可不是改改管理方式就能解决的。

  “当我在厂里提出推行《鞍钢宪法》的时候, 很多同志是怀疑的,包括我自己在内, 其实内心也不十分确定, 毕竟之前没用过这套新办法, 谁也不敢保证效果。”

  “可是, 我们当时面临的是一个怎样艰难的局面呢?设备不足, 任务艰巨, 最主要的是人心涣散, 许多人觉得罐头车间没希望了, 根本就完不成任务!”

  “面对罐头车间的困境,很多企业领导的选择, 一定是加班加点赶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那三套半罐头设备的作用。我们厂的选择也不例外,罐头车间的工人三班倒上班, 每班八小时,除了日常维护,所有设备24小时不停车。”

  “然而,连续作业一个月以后,我们很遗憾地发现,以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来看,即使加班加点赶生产,也很难在年底完成2650吨的生产任务。罐头生产有季节性,每年11月以后,水果蔬菜供应不足,哪怕车间愿意加班,也没有足够的生产原料。”

  “若想完成这2650吨的生产任务,必须利用好5月至10月这半年时间,在生产旺季尽可能提高产值,为年底那两个月分担压力。”

  叶满枝叹气道:“刚才就说过了,罐头车间24小时不停车,设备已经利用到了极限,再想提高产值,怎么可能呢?”

  台下许多同志听得入神,不由跟着点头。

  是啊,硬件条件摆在那里,即使督促工人加班也没什么用。

  叶满枝笑着说:“主席同志教导我们,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而《鞍钢宪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两参一改三结合,它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做出主观努力!所以,经过厂党委商议决定,先将罐头车间当做一个试点,在罐头车间里推行《鞍钢宪法》!”

  “那么,又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鞍钢宪法》是否真的有效呢?”叶满枝掷地有声地说,“答案是肯定的,《鞍钢宪法》的效果非常显著!”

  “罐头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用工人数多,生产环节也很多!我们厂有一个空罐车间,四个实罐车间,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入库,总共要经历37个生产环节,大大小小的班组多达58个!”

  “这么多人,这么多生产环节,组成了一个持续运转的庞大机器。一旦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整台机器都会受到影响。”

  “而运用《鞍钢宪法》应对这种复杂的生产作业,非常行之有效!”

  “我举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们实罐车间的真空封罐机是从国外进口的,属于时下食品行业中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但这套封罐机有个很大的问题是,每次碰到不合格的罐盖都会发生故障。出了故障以后,机器一拆一装,要花费二十多分钟。而等待维修期间,其后的所有生产环节要一起停下来,无形中就浪费了大量生产时间。”

  “之前车间里的应对办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一次故障修一次。毕竟这是从国外买来的进口设备,又是最先进的,大家虽有抱怨,却不敢动这台机器。”

  “可是推行了《鞍钢宪法》以后,车间的所有工人都参与了企业管理,每人都有具体的分管工作。车间主任为这台封罐机安排了两名维护员,在机器出故障的时候,负责拆装维修。只上岗两天,其中一位工人就大胆提出,厂里要是能彻底解决封罐机的故障问题,那么封罐组每天至少能节省40分钟用于生产!”

  叶满枝笑道:“若是放在以前,车间想申请维修或改装进口设备,是要打报告的!从车间到科室,再到厂领导,层层审批!没有领导签字,工程师也不敢乱动设备。这种现象在工厂里不少见吧?”

  各位厂长都默默颔首。

  进口设备价格高昂,不报批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推行了《鞍钢宪法》以后,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我每周都去罐头车间劳动,工人有了好想法,直接汇报给厂领导,而厂领导则迅速调动全厂的资源,组织工程师和技术员对这台进口机器进行了诊断。”

  “只用一周的时间,设备工程师和车间工人,就一起研制出一种自动控制器。将其安装到封罐机上以后,再遇到不合格的罐盖时,机器能自动停下来。工人随手将不合格的罐盖拿掉,就可以继续生产了!”

  台下的毕翠华本来挺紧张的,但是听到这里也忍不住与周围的同志一块儿鼓起了掌。

  “在封罐机这里取得成功后,大家精神振奋,改革气势特别高昂!”叶满枝伸出两只手,细数道,“只用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在车间里制定了岗位责任制、质量检验制、设备维修保养制、罐头工业卫生制、安全生产制、经济核算制、仓库领料及发料制等八项制度!”

  “所有人都在厂领导和车间主任的引导下,自觉遵守车间规章制度,主动为生产出谋划策,解决各生产环节的问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2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5/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