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厂里有一批方裕同志这样,以厂为家,一心为公,坚决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同志,拥有这样的意志、决心和行动力,咱们何愁完不成灾后重建工作呢?”
经她提醒,那天在火灾现场的一些职工终于想起来了。
“我就说嘛,瞧着叶厂长有点面善!原来她就是那晚那个!”罐头车间的一个小班长后怕道,“幸亏当时听话,没进火场抢救设备。要不然这会儿就该跟何厂长作伴了。”
“嘘,别胡说!”
台下职工议论纷纷,而坐在主席台上的几个厂长则心思各异。
别看这新来的叶厂长年轻,但是刁买人心的手腕儿可真不一般。
先说自己是工农阶级的女儿,又说自己当过煤炉厂的厂长,有相关领导经验,这会儿又把火灾当晚的事情搬了出来。
还没正式上班,先靠着火灾当天的共同经历,与工人们拉近了距离。
叶满枝站在话筒前继续着发言。
“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滨江开埠时期。从最初那个十几人的罐头小工厂,到如今的千人大厂,咱们走了半个世纪之久,承载了滨江人民几代人的记忆。”
“食品厂脱胎于曾经的小罐头厂,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经历过战火和硝烟,经历过萧条和破产,甚至有很多老工人经历过伤痛和牺牲。”
“解放后,咱们厂的第一个生产任务是为抗美援朝提供军需物资。全厂职工在危机时刻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前线战士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罐头。”
“咱们最近正在经历的伤痛,曾经那间小罐头厂也经历过,但是,面对这些苦难,咱们第一食品厂可谓是披荆斩棘,全都挺过来了。”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省属食品厂,滨江第一食品厂是一个拥有红色印记,拥有革命传统,拥有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精神的集体!”
“同志们,”叶满枝语气振奋道,“还是那句话,我很看好咱们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发展,咱们有方裕、杜晨、蒋桂梅,这样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厂的好同志,也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强大精神力量。只要大家肯干,咱们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最后,我想借用主席同志的两句词作,与大家共勉。”
“第一句是,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
台上台下的所有人齐声念道:“只争朝夕!”
叶满枝笑道:“第二句是,数风流人物——”
众人再次齐声高呼:“还看今朝!”
*
叶满枝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鞠躬,结束了在食品厂的首次发言。
与其他厂领导一起将孙处长送出厂大门,她便独自返回了办公室。
坐在椅子里发了一会儿呆,等到怦怦乱跳的心跳逐渐平息,她重新复盘了刚刚在台上的表现。
为了这场首秀,最近几天,她一直在家里偷偷练习。
除了反复修改发言稿,还要在观众吴峥嵘和吴玉琢面前练习演讲。
争取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全厂职工。
虽说她之前也当过厂长,有过一些办厂经历,但前两个厂的规模,都没有第一食品厂的规模大。
再者,她以前是建厂元老,现在是省厅空降兵。
身份上有些区别。
哪怕食品厂刚经历了大火,罐头车间全被烧毁了,但破船还有三斤钉,有些人仍可能将她看成摘桃子的。
她坐在办公桌后面回忆了一阵刚刚的表现。
口号喊得挺响,手臂挥舞得也挺到位。
完美!
迈过了上任的第一道坎,叶满枝心情放松,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溜达,查看自己的新办公室。
她工作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独立办公室呢!
嗯,窗台上可以摆两盆绿植,办公桌上可以摆一张她家大漂亮的相片。
这回由自己做主,这屋子里,她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
新上任的小叶厂长在办公室里独自嘚瑟了好长时间,等到那股穷人乍富的新鲜劲儿过去了。
她终于翻开丁主任送来的资料,了解厂里最近的工作安排。
口号喊得多响都没用,必须正儿八经解决厂里的困难才行。
她第一天上任,牛恩久并没安排任何会议,也没进行工作分工。
叶满枝在办公室里看了一下午的资料,五点钟刚过,她就收拾东西下班了。
第一食品厂有面包车间和糕点车间,生产的面包和糕点,除了供应全市各大副食品商店,还供应本厂的门市部,就在食品厂大门向东20米处。
叶满枝下班先去门市部买了半斤长白糕、半斤萨其马,又买了两个圆面包。
然后提着这些东西回了军工大院。
常月娥刚从肉制品加工厂下班,走到大院门口时,正好遇见了提着大包小裹的闺女。
“遇上什么好事了?买这么多东西!”常月娥嘟囔道,“你以后少往娘家买东西,家里那么多人,还不够给他们分的!”
“不给他们分,放你屋里,谁表现好,你就给谁吃一口。”叶满枝挎着她的臂弯笑嘻嘻地催促,“赶紧回家,我今天有个大好消息要公布!”
常月娥笑着睨她一眼,“就你花样多,整天有大好消息!”
“这回真是大好消息!”
母女俩回家时,叶守信刚起床,准备去厂里倒班。
叶满枝怕耽搁他上班,直接将自己最新的工作证,放到了饭桌上。
“看看吧,嘿嘿~”
常月娥拿起那本红色的工作证,眯着眼睛看了一阵,惊讶地问:“来芽,你不在省工业厅工作了?”
“嗯哼!我现在是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叶副厂长!”叶满枝指了指那几个油纸包,自得道,“这些都是在我们厂自己的糕点门市部买的!”
叶守信问:“副厂长买糕点不要钱和票啊?”
“怎么可能!买东西照样花钱!但厂领导每月有两斤的糕点招待券,糕点票能当粮票使。”
糕点招待券,就跟当初吴峥嵘在656厂西餐厅的招待券差不多。
不过,人家那个券不用花钱,她这个还得自掏腰包。
她没有吴峥嵘的定力,下午刚领了自己的那份福利,就先用了两张半斤的票。
叶满枝瞅瞅神色全无变化的老叶,狐疑地问:“爸,我都当上副厂长了,咋不见你激动啊?”
跟她预想中的画面不太一样呢。
她要调任的消息,暂时只有吴峥嵘和吴玉琢知道。
以防有其他变故,没正式上任之前,她没跟父母提这一茬。
今天好不容易尘埃落定了,她一下班就赶回军工大院显摆。
可是,老叶咋是这个反应呢?
叶守信喝了口茶水,呵呵道:“当了副厂长嘛,有啥了不起的,我早就知道了!”
“……”叶满枝疑惑,“你什么时候知道的?谁跟你说的?”
“我大孙女跟我说的呗。”叶守信撇嘴说,“全家也就有言最懂事,知道有好事想着她姥爷!”
叶满枝不可置信地猜测:“有言不会给你打电话了吧?”
她最近忙着工作交接,没时间带闺女回姥姥家。
吴玉琢不可能是当面告知她姥爷的。
八成是打了电话。
1062研究所刚给几个所长家里安装了电话,这电话成了小屁孩们的新玩具。
吴玉琢以为电话可以随便打,动不动就拨到总机去了,跟人家接线员聊天,有时候还跟隔壁的伊伊打电话。
因为她这个话痨属性,吴峥嵘自掏腰包,多花了十几块的电话费。
吴玉琢小同志被亲爹罚站一个小时,脚丫子都站酸了,才改掉这个乱拨电话的毛病。
叶守信有点得意地笑道:“你别说,在车间里接到通知的时候,吓了我一大跳,我还琢磨谁能给我打电话呀!结果电话接起来,是我大孙女!”
在车间里得知自家闺女要当食品厂的副厂长时,叶守信险些没激动得厥过去。
有言还在电话里给他转述了闺女上任演讲的讲话稿呢!
那个气势,那个威风!
哎,不愧是他叶守信的闺女!
他在车间里原地打转好半晌,心脏扑通得他差点去医务室开药。
平复许久,才哼着歌重新返回车间干活。
闺女只当个副厂长,他就要吃药,万一以后当了副市长,那他不得住院啊!
老叶劝自己看淡点,以身体为重。
所以,叶满枝见到的老叶已经是激动过两三天的老叶了,最初那阵子兴奋劲儿过去以后,这会儿就显得特别淡泊名利。
那个词怎么说来着?
人淡如菊!
四哥扛着卖剩的瓜子回家,听说妹妹当了食品厂的副厂长,那反应可就比亲爹激烈多了。
“叶厂长,你这都当厂长了,总能想办法把你亲哥哥弄进厂里当个工人吧?”
“你又不想卖瓜子啦?”叶满枝随手抓了把瓜子说,“之前不是还挺喜欢这个工作的嘛。”
“最近没啥好电影,反反复复就是那些片子,我都看腻了。”四哥说,“要是能进厂当个工人,最起码有固定工资和医疗福利啊。”
正式工人看病吃药都不花钱的。
食品厂虽然不如656厂规模大,但也是公认的好单位。
他去了自己妹妹当厂长的厂子工作,那就是有靠山的,日子肯定比卖瓜子滋润。
叶满枝想了想说:“我今天第一天上班,厂里的情况还没摸清呢。你先安心卖瓜子吧,我帮你留意一下厂里的招工计划。”
最近市里的用工指标有所松动,确实可以帮四哥掂量一个靠谱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