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211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叶满枝心中纳闷的时候,又听赵主任说:“你家小闺女跟我们说,吴所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好,天天洗澡!”

  她将目光下移,望向抿嘴偷乐的吴玉琢同志。

  这位小同志,帽子、围脖、手套都戴得挺好,但棉袄里面还包着梨花,导致她那棉袄只能系紧最下面的两颗纽扣。

  尽管敞着怀有点冷,但她有天然皮草!

  叶满枝将到处张望的小猫抱出来,递给闺女一个眼神,让她自己交代到底怎么回事。

  “伊伊说她爸爸不洗脚,她哥哥也不洗脚,男的都可臭了。”吴玉琢小同志一脸骄傲道,“我说我爸爸天天洗澡,可香啦,一点不臭!”

  赵主任适时解释:“我们先去了周所家里,其实环境还挺干净的,就是他家闺女向我们反映,他不太注重个人卫生。”

  叶满枝:“……”

  意思是,居委会原本想推荐周所,但周所被自家亲闺女举报不讲个人卫生。

  然后吴峥嵘的亲闺女,就趁机帮他争取到了这个“市级卫生积极分子”的推荐名额?

  但是,吴峥嵘可能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天天洗澡的事。

  男人其实挺奇怪的,像周所那样不洗脚的,大家都习以为常,似乎没人会说什么,但是如吴所这般讲卫生的,很可能会成为大院儿里的谈资。

  吴峥嵘确实不太想当这个卫生积极分子,要说讲个人卫生,那叶来芽比他还爱干净呢。

  他觉得这个积极分子的称号,他受之有愧。

  因此,当居委会主任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想也没想就说:“赵主任,我家最干净的人是小叶同志,我用的都是她的洗澡水。”

  叶满枝霎时睁大双眸:“!!!”

  吴大博士,你在说什么啊?你糊涂啦?

  发现在场几人表情微妙,眼神都有些躲闪,吴峥嵘那昏沉的脑子终于清醒了些,接着找补道:“我家一直节约用煤用水,两位女同志用完的热水,倒了浪费就只能由我再利用了。我算是被女同志带动得讲起了卫生。”

  赵主任呵呵笑道:“行,那就给小叶报个名吧。每个街道只有两个卫生积极分子名额,过几天公社会派人来家里再检查一次卫生,小叶你没问题吧?”

  “没问题啊,我今晚就在家里大扫除,尽量帮咱们居委会争取到这个积极分子的名额!”

  军事学院所在的青年路有六个居委会。

  这两个名额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要是本居委会能评出一个市级卫生积极分子,居委会主任和委员也能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

  叶满枝那两年街道干部不白当,对这些弯弯绕门儿清。

  “那可太好了!”赵主任在小朋友的毛线帽子上摸了摸,“我下次直接带公社干部来你们家。”

  *

  叶满枝自认是个爱干净的好同志,而且她还挺想当这个积极分子的。

  据赵主任介绍,积极分子要去市里参加“爱国卫生运动颁奖大会”。

  她要是被评为积极分子,就要请假去市里开会。

  等到领导同事问她请假理由时,她便可以说,自己被评为“市级卫生积极分子”了!

  那得多光荣,多拉风,显得她多讲卫生啊!

  嘿嘿!

  叶满枝打定主意要争取当积极分子,不但要搞好家里的卫生,还要搞好家庭成员的个人、个狗和个猫卫生。

  给闺女洗完澡以后,梨花和葵花也被她抓来洗澡了。

  当然,争取当积极分子,并不影响她观察何平。

  自打知道了何平和刘胜之间的猫腻,她面对何平的时候,总觉得这人假惺惺的,表里不一。

  她让四哥继续帮忙盯着何平,四哥却说:“有啥可盯的!我看得清清楚楚,之前有好几个人给何主任送礼,人家都没收,只在马路上与对方聊几句就分开了。”

  “那些人送的是什么东西?”叶满枝问。

  “不知道,袋子里的东西一看就不少。”

  “你都能看出那袋子里的东西不少,别人能不知道吗?送礼的地点都在我们单位附近,何平傻了才会在马路上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

  四哥犯难地挠头,“那怎么办?我没发现他有什么问题啊!”

  “他隔三差五就去澡堂子洗澡,单位发的澡票用完了,就自己花钱买,而且每次都拿着脸盆进去洗衣服。”叶满枝说,“你别在马路上浪费时间了,还是把精力放在澡堂子里吧。”

  她要是送礼的人,肯定不选目标太大的礼品,最好选个能装进脸盆里的。

  叶满枝没强求四哥天天去盯着,有空就去,没空就算了。

  她对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盯梢,没抱太大希望。

  打铁还需自身硬,甭管别人怎么针对她,她首先得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

  所以,将事情托付给四哥,她就没再过问。

  产品的抽样检测环节结束后,评审组开始筹备“食品工业优质产品评审会”。

  这次评审会有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几十位评委,光是给评委发邀请函,就忙碌了好几天。

  等她收到大部分评委的确认函时,四哥突然跑来跟她通报了盯梢的最新进展。

  “来芽,你说的没错,那何主任在澡堂子里确实有猫腻!”

  叶满枝精神一振,赶紧问:“怎么回事?你仔细说说,真有人在澡堂子给他送礼了?”

  四哥撇了下嘴,表情古怪道:“遇上了,而且还是个熟人,就咱家那个大姐夫!”

第129章

  国营向前饭店内。

  胡建南与叶满枝相对而坐, 暂时没动筷子,只有吴玉琢小同志坐在妈妈身边,一口接一口地专心吃肉。

  “姐夫, 这些年咱俩关系一直不错吧?”

  “可不嘛,我跟你姐结婚那会儿, 你还是小学生呢, 我算是看着你长大的, 跟我亲妹子没区别。”

  叶满枝点点头:“当年我改口喊姐夫的时候, 你给了我一个五万块(旧币,相当于新币五元)的改口红包, 一个红包让我高兴了好几个月。后来我结婚的时候, 你跟大姐又送了台缝纫机给我, 又让我乐呵了挺长时间。这几年我们老叶家有事, 你没少帮忙,我心里都记着呢。”

  “哈哈,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这不是应该的嘛。”

  胡建南跟媳妇感情好, 尤其是刚谈对象结婚那两三年, 他被叶满金拿捏得死死的。

  给小姨子送大红包, 帮岳家的忙, 都是爱屋及乌。

  叶满枝往闺女的小碗里夹了点青菜, 继续道:“我以前只在街道当个小干部, 能力有限,一直都是你跟大姐对我的付出比较多。姐夫, 这次省优评比的事,你们愿意跟我开口,我心里其实挺高兴的……”

  胡建南是个很精明的人, 否则也不会成为玻璃搪瓷公司最年轻的副科长。

  小姨子突然把他请出来单独吃饭,还说了这么一通感性的话,肯定是意有所指的。

  他挑着盘子里的花生米,沉吟片刻,试探着问:“来芽,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叶满枝颔首:“听说你最近跟我们单位的何平走得挺近?”

  “嗐,算不上走得近,也是刚认识的。何平是玻璃搪瓷制品的评委之一,我们公司的产品想评省优,得跟各位评审保持良好关系。”胡建南笑叹,“评优的事,你不要有太大压力,我另外找找关系也行。”

  他媳妇一直说这个妹妹有出息,肯定能帮他办成事。

  胡建南也承认小姨子有出息。

  从街道小干部变成街道副主任,又从街道副主任变成了重点大学的大学生,如今毕业分配进了省里的大衙门上班,在他的所有姻亲里算是最有前途的。

  但叶满枝毕竟年轻,刚分配去单位还不到一年,整个科室里,数她年纪最小,资历最浅。

  在省优评比这种大项目上,未必说得上话。

  胡建南另外联系其他评委,一方面是不想给小姨子太大压力,另一方面,省优评比是他们公司的大事,他不能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

  叶满枝自己也清楚,她这样没有话语权的小喽啰,很难得到对方的信任。

  她也没觉得姐夫托自己办事以后,又另外找其他门路有什么不对。

  “但是,省优的审定委员会明令禁止行贿受贿,何平最近频繁出入机关浴池,已经被人盯上了。你给他送礼的事,一旦被人捅出去,就会像滨江第一食品厂那样被取消评选资格。”

  胡建南闻言微怔,含含糊糊地说:“我们就是跟他联络一下感情,没给他送礼。”

  叶满枝好笑道:“不送礼请客,你们怎么联络感情?”

  “哎,真没送礼,就是普通的交际应酬。”胡建南感叹道,“来芽,做工作可不能太死心眼,偶尔有点人情往来是难免的。”

  叶满枝心知这是搞供销的通病,她没打算在思想上改造人家。

  这是领导和她大姐应该操心的。

  “姐夫,你想过没有,你们单位现在给评委送礼根本没用,而且风险还很高。就拿我们食品行业的评比来说,这次我们从全省各单位邀请了59名评委,到时候大家一起打分,计算平均分,某个评委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企业即使送了礼,也是白送的。”

  胡建南讶然问:“你们怎么请了那么多评委?”

  “以防有人顶风作案,这是领导想出来的办法。”叶满枝说,“食品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千人千味,所以我们请了几十名评委一起打分。其他行业的评比不一定会有这么多评委,但人数也不会少,据我所知纺织工业的评委也有将近三十人。”

  “……”

  “你们搞供销的,与上下游保持良好关系是正常的。但咱们省是最先搞优质产品评比的省份,省领导想打造出一个样板来,对评选过程非常重视。你们与其冒着巨大风险给评委送礼,不如从其他地方想想办法。”

  “……”

  叶满枝端起茶杯润润嗓子,继续道:“你上次找过我以后,我特意关注了一下玻璃搪瓷制品的评比条件。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有几个特殊条件,可以优先被评为省优产品。”

  “一个是在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获得好名次的产品。另一个是主要技术指标能高于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能体现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向的产品。”

  胡建南叹道:“这些评比条件我们早就看到了,关键是贴不上啊。”

  “之前贴不上,之后却未必贴不上。你们公司生产搪瓷的技术指标能达到行业标准吧?”

  “能啊,各项指标都达标了,但达标和高于行业标准可不一样。”

  “但搪瓷的最新行业标准是今年7月份更新的,而滨江的地方标准使用的还是59年大炼钢铁时公布的那一套。”

  胡建南还真没想到这个层面,像是突然被人点醒了一般,拍着脑门“哎呀”一声。

  搪瓷行业标准肯定比滨江地方标准高一些,他们与其冒着巨大风险跟省优评委拉关系,还不如想想办法,拿到一个技术指标高于地方标准的证明……

  虽然有钻空子的嫌疑,但这可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2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