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185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她自己则气势汹汹地杀进了百货商店的大门,周末的商店里全是人,糖果糕点的柜台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

  等她在商店里花钱如流水,提着二十包饼干和十来瓶罐头,叮呤咣啷地回家时,吴峥嵘正带着孩子在院子里作妖。

  当爹的坐在树上。

  闺女在满地的大枣上躺着,脑袋上还被亲爹系了一条白毛巾,跟个小农民似的。

  旁边的空地上,用成熟的柿子和大枣摆了“丰收”的字样。

  吴峥嵘在树上举着照相机,她刚走进院门,就听对方笑着哄道:“这样很好,不要动!咱们再拍一张!”

  叶满枝:“……”

  人家小婴儿根本就没动好吧?

  她看看女儿的惨样,只觉眼前一黑,怒喝道:“吴峥嵘,你怎么让闺女躺在地上啊!”

第114章

  自打吴玉琢小宝宝过了百日, 拍了百日照以后,吴峥嵘和吴爷爷就突然热衷给娃照相了。

  照相机只有一台,借来让去很不方便。

  于是在军代表同志的提醒下, 吴爷爷把那台被他拆坏,至今还没有修复的报废照相机找了出来。

  冒着会失去另一台照相机的风险, 祖孙俩将现有这台完好的照相机也拆了!

  叶满枝听到消息的时候, 感觉两台照相机都凶多吉少。

  然而, 前工学院院长和在读工科副博士, 还算有两把刷子。

  断断续续鼓捣了半个多月后,吴峥嵘成功拥有了一台自己的照相机, 最近总拿媳妇和闺女练手。

  但胶卷和相纸太贵了, 叶满枝不舍得让他拍太多。

  抱着“小农民”在挂满小灯笼的柿子树下, 拍了一张合影, 她便让吴峥嵘将照相机收起来,催促他赶紧干活。

  院子里这棵柿子树每年都能结不少果, 他俩根本吃不完。

  前两年她会将剩下的柿子去皮, 成串成串地挂起来, 晾晒成柿饼储存。

  但今年摘得有点晚, 好多柿子已经熟得软不拉耷。

  他俩把柿子摘下来, 站在树下就直接吃了两个。

  吴峥嵘提议:“我看你今年别晾柿饼了, 把这些柿子给亲戚朋友分一分吧。”

  “我不想分, ”叶满枝吸着黏稠的果肉说, “去年晾的柿饼,我从秋天吃到开春呢。”

  柿饼可以保存好几个月, 她能一直有零嘴吃。

  “柿子都熟透了,还怎么做柿饼?你把东西送上了门,人家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吧?”

  “嗯, 我想想。”

  叶满枝觉得她男人说得很有道理。

  像个守财奴似的,背着手打量那几筐柿子,在心里盘算着哪些亲戚最可能给她回礼。

  她姥姥、三姨、吴奶奶,还有五哥,算是亲戚里最大方的,绝不可能让她空着手离开。

  朋友那边嘛,她每年都给青梅送小半篮,今年肯定也要让她尝尝的。

  至于其他人……

  叶满枝问:“要不要给你小舅家送点?”

  她感觉吴峥嵘的小舅也很大方。

  吴峥嵘婉拒:“他不爱吃柿子。”

  现在正是柿子上市的时节,与其让他跨越大半个城市给小舅送几个柿子,还不如让小舅自己买两个吃。

  夫妻俩商量了送礼的路线,将果树全都摘干净以后,叶满枝又坐在院子里吃了一个柿子。

  她吃东西的时候,吴玉琢小宝宝就瞪着那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紧盯着她,咿咿呀呀不知在说些什么,流了一下巴口水。

  叶满枝冲着枣树下的男人喊:“你快过来看,咱闺女馋得流哈喇子了,哈哈哈!”

  吴峥嵘早就发现他闺女喜欢盯着大人吃饭,对付口水娃很有一套。

  他回屋拿了根筷子,当着闺女的面,用筷子尖沾了点柿子果肉,又将筷子伸进茶缸里涮了涮,然后点在了她一动一动的小舌头上。

  吴玉琢小朋友还是容易上当的年纪,舔了几口之后,居然冲爸爸笑了一下!

  叶满枝:“……”

  你爹在忽悠你呢,傻笑什么啊!

  吴峥嵘将筷子递给她,“你跟孩子在家玩吧,我把柿子给姥姥送去。”

  “反正距离不远,我跟你一起去!”叶满枝在闺女的头毛上摸了摸,“你自己去,顶多换两根粉肠回来,要是带上咱家娃,呵呵,你就擎好吧!”

  她对自家姥姥还是很了解的。

  两口子提着半筐柿子和大枣,抱着孩子上门的时候,姥姥姥爷和大舅妈都相当热情。

  他们还得去下一家送柿子,并没留在姥姥家吃饭,但临走的时候,被塞了三根香肠和一斤大米粉。

  米粉是姥姥的口粮,她上了年纪牙口不好,大米打成粉以后,每天喝一碗米糊糊。老太太觉得米糊养人,就给同样没牙的重孙女分了一斤。

  在姥姥家开了一个好头,让叶满枝对接下来的送礼活动很有信心。

  返回光明街的时候,她又指挥吴峥嵘将车开去了五哥的院子。

  “这会儿五哥应该在家呢,咱俩先去跟他换点山楂,再晚他就该去财会班上课了。”

  常月娥透露了公社要开肉制品加工厂的消息以后,五哥在配料师傅和会计之间,选择了后者。

  他从小就擅长算术,以后要是能跟数字打交道,也算是发挥所长。

  光明街的成人教育发展得非常好,接替叶满枝位置的那位陶副主任,似乎也想复制穆兰的成功经验,上任以后大力发展教育工作。

  现在光明街上不但有扫盲班,成人高小班,还开办了职业技能学习班,分了机械维修、电工和财会三个方向,结业时可以颁发毕业证书。

  五哥知道自己有机会去肉制品加工厂当会计以后,就花钱去读了财会班。

  叶满枝掐着时间,赶在五哥出门上课前,赶到大车店。

  一家三口走到门口时,正巧碰到常月娥和五哥送客人出门。

  那女同志与常月娥年纪相仿,梳着利索的齐耳短发,身穿洗得发白的列宁装,脚踩千层底黑布鞋。

  尽管衣着打扮十分朴素,但叶满枝如今也算有几分眼力,只凭对方的气质和精神面貌,就看得出人家是当干部的。

  女同志又寒暄了几句,与常月娥握了握手,说了句“常大姐留步吧”,便转身离开了。

  经过抱着孩子的小两口时,还客气地冲他们笑了笑。

  叶满枝等客人走远了才问:“妈,刚刚那是谁啊?”

  “吴桐月的大姑。”

  “啊?”

  常月娥接过女婿手里的篮子,“啊什么啊,她只是亲爹去世了,又不是三亲六故全都没了。她妈不讲理,她家总有能讲理的人。吴大姑接到吴桐月的电报就从外地赶来滨江了。”

  叶满枝留男同志在屋里带孩子,跟在妈妈身后去了后院,忍不住问:“前大姑姐就跟过期的电影票似的,蔡处长都改嫁了,吴大姑说话还能好使么?”

  “好使吧,她以前提拔过那个蔡处长。吴桐月没给她叔叔伯伯拍电报,而是找了亲大姑,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常月娥低声说,“她姑姑比亲妈强,是个明事理的人。据说昨天刚到滨江就跟蔡处长谈过话,做过她的思想工作了,这会儿户口册在吴桐月自己手里。”

  蔡处长改嫁的时候,夫家让她带走了全部遗产和女儿,在事业上也尽量支持她,就是为了让吴桐月在重组家庭里过得舒坦点。

  但是谁也没想到亲妈能把孩子逼成这样。

  吴大姑了解过情况以后,让蔡处长照顾好后生的儿女。

  吴桐月已经成年了,婚姻自由,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如果亲妈不能调和跟女儿的矛盾,以后就由她这个大姑接管侄女的事。

  而老叶家这边,除了老二的对象是亲姥姥给找的,其他孩子全是自由恋爱的,常月娥和叶守信从没在择偶的问题上阻拦过孩子们。

  老五的情况比较特殊,常月娥对他的婚姻也没有太高要求,找个条件差不多的姑娘,能过日子就行。

  要是没有吴妈妈在其中瞎搅和,吴桐月本身的条件其实还挺不错的。

  *

  叶满枝听妈妈介绍了与吴大姑的会面经过以后,总结了两点心得体会。

  第一,她以后绝不能当蔡处长那样的妈妈。

  第二,她要向吴大姑学习!

  如果能像吴大姑那样说话掷地有声,给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撑腰,那她可真是太威风啦!

  叶满枝想象着自己给闺女、麦多、妞妞等小屁孩主持公道的场景,顿时心头火热。

  连夜给党组织写了一篇思想汇报,要求进步!

  说起入党这件事,叶满枝也只能感叹一句有得必有失。

  她在街道上班的时候,感觉入党挺容易的,只要工作努力、思想上要求进步、经常提交思想汇报,到了时间就能入党。

  街上的好几个居委会主任都成为党员了。

  可是大学里发展学生党员的名额十分有限。

  僧多粥少,排队也排不到她。

  她在街道办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至今已经三年多,但她现在还只是入党积极分子呢!

  再去学校上党课的时候,她找边鹊桥打听了一下情况。

  “支书,今年咱们系里有几个入党的名额啊?”

  边鹊桥伸出一个巴掌,“五个,不过现在肯定是可着大三大四的来,尤其是大四的,人家快要毕业分配了,名额竞争得可激烈了。”

  叶满枝羡慕地感叹一声,她也想带着党籍去新单位报到。

  看来这思想汇报还得经常写,学习和工作上也得好好表现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1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