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几步路?让你们去走长征路还得了?”张勤简否决道,“咱们每个月的办公经费才两块钱,买什么月票?尽量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有困难都克服克服。”
所有人:“……”
你咋不克服克服呢?
出去跑腿的全是下面的小干部,主任是在办公室里统筹指挥的。
他不用在大热天出门,根本不了解小干部的苦!
叶满枝也是从小干部过来的,这会儿就替大家发言了。
“主任,区里拨的办公经费虽然少,但咱去年截留的利润不少呀。”
张勤简摆手说:“钱要花在刀刃上,入夏以后,除四害,修水渠,维修危房,哪个不用钱?以前的干部都是徒步出门办事的,轮到你们怎么就不行了?”
刘金宝眼里的希望彻底熄灭,意兴阑珊地坐回座位趴着去了。
叶满枝却接话道:“主任,既然提到经费的问题了,趁着今天大家都在,我也想谈谈我的看法。”
“嗯,现在是大鸣大放百家争鸣,叶主任可以畅所欲言。”
“咱们基层人员工作比较辛苦,今天高晓光还中暑了,我觉得只要有条件,还是应该给大家改善一下办公环境的。”叶满枝叹道,“咱们一直说开源节流,但开源的机会很少,几乎都是节流。”
“最近忙着邀请市长,我也额外关注了一下咱们街道的工商业工作。工业就不说了,但商业其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咱们街上只有两家国营饭店和两家公私合营饭店,全街将近两万居民,这四家饭店根本不够服务群众的,咱们街道完全可以再开一家饭店。”
张勤简提醒:“叶主任,街道办不能盈利,开饭店的事情归商业局管。”
“街道办不能开饭店,但是可以开服务站啊!咱就说饭店是‘便民饮食服务站’,没人能挑出毛病。”
张勤简:“……”
“只要有人去服务站吃饭,咱们就有进项,到时候完全可以用这些钱给大家买一张月票嘛!”
叶满枝刚上任的时候就想给街道办买月票,或是按次报销车费,但她一直忍着没说。只等着全员到齐以后,再提这件事。
新同志若是不像她当初似的吃点苦头,哪能体会她这个提议的可贵啊!
第72章
叶满枝与张勤简共事的时间不算短, 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早在当副主任的时候,他就把钱袋子捂得死紧,哪怕是穆主任, 也休想从他手里抠出钱来。
若想花钱,那得先填充小金库。
正因看透了这一点, 叶满枝才会提出开服务站的想法。
街道可以大搞工业, 但不能从事商业活动, 就像张勤简所说, 那是人家商业局的工作。
饮食服务站与饭店差不多,开起来以后, 很可能被人举报。
可是, 张勤简在充盈小金库的事情上很有决断, 竟然冒着被举报的风险, 赞成开设服务站了!
张主任是这么说的,“先开着吧, 万一被人举报了, 咱们就关掉。要是没人管, 咱就继续开。”
因着要买锅碗瓢盆, 他这次批了10块钱的启动资金。
比煤炉厂建厂时多了整整5块呢!
叶满枝:“……”
行吧, 开服务站的事好歹有了眉目。
刘金宝对她能从老张手里抠出钱来的能耐很是佩服, 尽管最终只争取到了按次报销车票的福利, 但他已经很知足了。
所以, 他不但揽下了为服务站寻找店面的任务,还主动张罗起为叶主任随礼的事。
单位里有人办喜事, 同事们通常是每人凑点份子钱,然后一起买个像样的贺礼。
刘金宝列了一张物品清单,其上都是不算太贵, 又能日常用到的小物件。
他把这张单子给了叶满枝,让她从上面挑选贺礼。
“其他亲朋已经送过,或家里已经买的东西,大家就不再送了。”刘金宝说,“我姐结婚的时候,收到了五个脸盆。小叶主任,你别跟大家客气,这些东西的价格都差不多,你选能用得上的就行。”
叶满枝觉得金宝儿特别贴心,她已经收到四个暖瓶了,真怕再另外收到暖瓶。
但她其实不太想让大家凑份子,主要是不好意思让新同事刚上班就随礼。
她自己要是遇上这种事,肯定要暗呼倒霉的。
但她如果拒绝,以后其他人办喜事的时候,可能也不好意思接受随礼。
那么之前给别人随过礼的人就要吃亏了。
人情往来的事比较复杂,叶满枝不想搞特殊,便在清单上选了一面暂时还没人送过的穿衣镜。
大不了给同事们多回点喜糖和喜饽饽。
*
举办婚礼的前一天,亲戚们都送了自家孩子去新房里滚床。
大姐家的两个崽,二姐家还没满周岁的妞妞,四哥家的麦多,还有吴峥嵘舅舅家的大孙子,一共五个孩子。
坐在那两米多的床上显得特别袖珍。
新人在婚前不许见面,滚床时叶满枝并不在场,但是,据当晚在娘家留宿的大姐说,吴峥嵘当时面不改色,笑吟吟地给每个滚床童子,回了一个两块钱的大红包。
“我家那两个上次滚床的时候,一共才收了五毛钱,我这妹夫可真大方!”大姐冲她扬扬下巴,意味深长地问,“你知道我为什么回来吧?”
“为什么啊?”
叶满枝也纳闷呢,滚完床以后,大姐让姐夫把孩子带走了,自己却独自留了下来。
“啧,还能为啥!怕你明天洞房的时候,什么也不懂闹笑话呗。”
叶满枝惊讶道:“不是咱妈跟我讲吗?”
她记得大姐结婚那会儿就是常月娥跟她偷偷摸摸谈话的,当时她们三姐妹住在一个屋里,常月娥把她跟二姐都撵出去了。
“咱妈讲得太含蓄,我当时都没怎么听懂,所以轮到你结婚的时候,我就把这事揽了过来。”
叶满枝:“……”
“你那是啥表情?还嫌弃我啊?”大姐在她脑门上点了点,怀疑地问,“叶来芽,我现在跟你说这些为时不晚吧?”
小两口领证半个多月了,万一把持不住做了点什么,也不是没可能的。
她这个妹妹比她胆子大,谈对象的时候就敢跟男人亲嘴了。
叶满枝怔了一下,明白大姐的意思后,立即义正词严地强调:“当然不晚啦,我跟吴峥嵘都是正经人,你想什么呢!”
大姐心说,正经也是假正经。
但她面上保持着严肃,将碍事的叶梨花赶下床,然后拉着妹妹嘀嘀咕咕,这样那样,特别认真仔细地做了一番婚前教育。
叶满枝被她说得心慌意乱,双颊绯红,恨不得捂住大姐的嘴,让她别讲了。
“我比咱妈讲得实用多了,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大姐在她的红脸蛋上掐了一把说,“你自己消化一下吧,我先回去了,明早再过来。”
叶满枝满脸通红,神思恍惚地将大姐送到房间门口就停住了脚步。
她跟吴峥嵘不是没做过亲密的事,但她以前总感觉眼前像是被蒙了一层窗户纸,朦朦胧胧的,让人看不真切。
这会儿窗户纸被大姐捅破了,她确实需要一些时间独自消化一下。
叶满枝本就为明天的婚礼忐忑,接受了婚前教育以后就更难入睡了。
抱着刚洗过澡的叶梨花揉搓许久,把小猫揉得打了哈欠,她还了无睡意。
她从床上爬起来,决定给党组织写一份思想汇报,写到一半感觉有了困意,赶紧重新躺回床上,盖上被子睡觉。
……
叶满枝前一天睡得晚,但婚礼当天不到六点就被常月娥喊起来了。
“吉时不是十点多吗?起那么早干什么啊?”
叶满枝趴在床上不想动,她平时上班都是七点半起床的!
她登记结婚的日子是常月娥找“魏大姑”算的,那天又正好赶上她升职当副主任,常月娥便觉得“魏大姑”有些门道,所以婚礼日期和结亲吉时,也让“魏大姑”帮忙算了。
当然,这种事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她对外宣称一切从简办婚礼,姑爷上午来家里一趟就行。
但私下里特意叮嘱吴峥嵘,务必要在10点28分登门接亲。
为此,吴峥嵘几乎每天都要校对一遍手表,生怕踩了丈母娘的忌讳。
常月娥把赖床的新娘子抓出来,在她屁股上拍了一下说:“都是要结婚的人了,咋还这么不懂事!人家东妹已经来了!”
“东妹来啦?”叶满枝赶紧坐起来,“她怎么来这么早啊?”
郑东妹在街道的理发馆当理发师傅,剪头手艺中规中矩,但梳头是一把好手。
好多新人办婚礼时,都请她去给新娘盘头。
郑东妹如今的名声响亮得很,连其他街道的新娘子都去找她。
叶满枝原本打算自己随便梳个发型就行了,但郑东妹还记着被送去话剧团学徒的恩情,听说叶满枝领证结婚以后,主动请缨要在婚礼这天替她梳头。
“那姑娘办事挺稳当,据说要先看看你的婚礼服装,根据你穿的衣裳弄发型。”
闻言,叶满枝连忙起床洗漱,匆匆吃了几口早饭,就将早早赶来帮忙的女同志们全都请进了她的房间。
结婚流程虽然从简了,但新娘子出门前要准备的并不少。
除了梳头的,还有化妆的。
叶满枝只在演出的时候化过妆,画俩粗眉毛,弄俩红脸蛋,她觉得不好看,本来不想化妆的。
但三嫂说她可以帮着画,而且还提前在家试了几个妆容。
她觉得画了跟没画似的,但又比素面朝天的时候更有精气神。
叶满枝愿称之为“黄大仙的神奇能力”。
所以,她对今天的新娘妆还挺期待的。
黄黎拿出化妆的家什,而后在她的礼服上认真打量几眼。
小姑子的审美还是比较在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