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欣无语,只好红着脸答应:“好啦。”
沈卓心中一喜,抱着她大步回屋。
叶欣倒也不是抗拒跟他亲热,主要是觉得很麻烦,事前要吃药,事后要清洗。事实上,婚后几个月了,她也适应了些,能享受到其中乐趣了。
何况,下午那会儿睡过了一阵,现在也是饱暖思。
被他这么一撩拨,她来兴趣了,到了大床上主动把他扑倒,咬一口他的下巴,发出豪言壮语:“我要把你榨干!”
沈卓顿时双眼发亮,很是期待的模样。
不过叶欣还是高估自己了,没多久就累得不行,只是沈卓拿她那句豪言壮语说话,不轻易放过她。
等他尽兴之后,叶欣已经一点力气都没了,汗津津地被他抱去再洗了一遍澡。
……
很快迎来了今年第一个农忙。
春夏雨水条件好,这季庄稼在乡亲们的期盼中好好长大成熟,收成不错,大家干劲十足,总算是摆脱了去年的阴影。
农忙中,大家又观察起新知青来。
喝水的空隙,江静雨跟叶欣说:“朱玉羽表现挺好的。她长得瘦弱,又是刚来,跟不上一般队员,晚上回去说累得腰酸背痛呢,但也没说放弃。”
叶欣点点头:“那确实挺不错了。”
之前连着来的李英丽,崔时宇,都不是省心的,今年倒是来了一个正常省心的,叶欣一时都觉得欣慰。
江静雨顺便跟她聊了两句:“你这几个月都进城了?”
叶欣奇怪:“你怎么知道?”
江静雨笑道:“你虽然懒,但一般也是下午懒,早上还是上工的。不上工的时候都是因为不在家吧?”
叶欣只好点点头,“还是你观察细心,瞒不过你。”
江静雨说:“主要还是二月底那会儿,你让我载你去,结果下午沈卓破天荒到宿舍问了。那时候我才知道,你原来瞒着他去的!当时我真是吓了一跳,以为你们吵架了,你赌气一个人偷偷跑出去,要是遇到了危险怎么办?我想我是不是做错了,提心吊胆了好几天。后来见你们好好地回来了,我才放心。”
叶欣不好意思道:“对不住了,让你担惊受怕。”
也解释了几句:“其实没有吵架。我瞒着他出去,是因为跟他说了,他不同意,真烦。我只好自己想办法了。”
江静雨叹道:“你也是大胆,就算不怕遇到危险,就不怕沈卓因为这个跟你生分?”
叶欣奇怪道:“这有什么好生分的。我只是在乡下闷了,出去转转而已。”
江静雨看了她一会儿,叹了口气,“你挺独立的。我感觉又重新认识了你。”
叶欣笑道:“咱们都是新时代的女性,独立自主。”
农忙时节,小学也放了假。
孩子们跟着大人一起下地干活。
叶欣见到了李光明,他又长高了好些,看着壮壮的,已经可以称之为小少年了,算得上半个劳动力。不过感觉他没有以前那么快乐了,有些沉默,好像有烦恼。
她不禁叫住了他问:“怎么一直皱着眉头?天气热得受不了了?”
李光明摇摇头,告诉她:“爷爷生病了,下不了床,胃口也不好。”
叶欣一愣,响起那位年迈的老箍桶匠,也跟着担忧起来:“去医疗站找医生看过了吗?”
李光明点点头,“光耀哥来家里看过,开了药,我给爷爷煎药喝了几天,没见好。”
叶欣皱起眉,觉得他家里没大人,一个小孩照顾一个老人,挺让人揪心的,只能安慰道:“爷爷年纪大了,难免生病,可能好得慢一些而已,你不要太担心。要是拿不定主意的,记得找你光荣哥帮你。”
李光明点点头:“我知道的,姐姐。”
叶欣记得这事,晚上回去,还问了问沈卓。
沈卓倒是知道,“盛三爷年纪大了,身子早不是那么硬朗,去年就不怎么干活了。”
叶欣听出了一点什么,“啊,不会吧?”
沈卓知道她是关心那小孩,但也实话实话,“生老病死,没办法的。”
叶欣不禁开始担忧起来,“要是盛三爷去了,那李光明连唯一的亲人也没了,他怎么办?”
沈卓道:“盛三爷肯定给他攒了些钱,他接着念书,也学了些手艺,以后总饿不着。过几年就长大了。何况他也不是完全没有亲人,荣大爷家会照顾他的。”
叶欣皱着眉头,“哎,也是,李光荣对他挺好的。”
因为这个,她都留心起李光明来。
随着农忙,天气越来越热,五月过去了,六月来了,三伏天热得人汗流浃背,不过人人都在赶着农活。
六月底农忙快结束的一天傍晚。
沈卓回家的时候告诉叶欣:“盛三爷去了。”
叶欣震惊:“就在今天吗?你怎么知道的。”
沈卓叹气:“今天我值班,那小孩来哭着叫我,说爷爷不睁眼睛了。我去看的时候,人已经走了。现在估计隔壁在帮着操办后事了。”
叶欣顿时为小朋友揪心起来,“哎,他不知道多伤心。”
沈卓想起那小孩确实很伤心,哭得撕心裂肺的,不想她也伤心,握着她的手安慰道:“盛三爷算是长寿的了。”
叶欣点点头,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
皱着眉头想了会儿,站起来,“我去看看吧,送两块钱,送些东西也好。”
沈卓拉住她:“别去了,现在肯定乱糟糟的。”而且天气热,气味不好闻。她爱干净。
叶欣坚持道:“我得去。”
沈卓劝道:“现在晚了,明天再去。”
明天估计打好了,寿衣,灵堂,要吊唁也好去。
其实现在已经出台了移风易俗的政策,要改土葬为火葬,但是许多人接受了。尤其是老人,还是入土为安的观念。
他们这里是偏僻省份,又是乡下,没怎么严格,还是老一套。
第二天中午,沈卓陪着叶欣下去了。
果然那眼熟的陈旧土屋前,临时搭了一个棚子,一片缟素,棺木就放在里面。李光明就在边上跪着,头上绑着一道白布,两眼哭得红肿,脸色有些茫然惶恐。
看见她来,哭哑的嗓子喊了一声:“叶姐姐。”
叶欣看着他,特别心疼,这孩子才十一岁,以后就孤零零一个人了。
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好给了他两块钱,还拎了一篮子东西,鸡蛋、鸭蛋、黄瓜、西红柿等。还有一个西瓜,西瓜现在已经熟了。这些都给他。
不是什么讲究,就是觉得送点菜给他吃也好。
李光明见她给那么多东西,又要哭了,“姐姐,谢谢你。”
叶欣叹了口气:“别伤心了,保重身体。爷爷肯定希望你健健康康的。”
李光明哽咽着点点头。
说了几句,沈卓拉她过去,按规矩上了香,烧了纸。
李光荣和吴艳云都在这边帮着操办后事。见她要走了,吴艳云还过来送了送她,“多谢你了,之前听说你跟小堂弟挺好,果然是好。”
叶欣道:“他是个懂事聪明的孩子,只是很可怜。多亏还有你们帮他。”
吴艳云唉了声,“到底是堂兄弟,当然要帮衬一下。”
她肚子已经很大了,鼓起来圆圆的,显得有些笨重了,脸庞也有些浮肿憔悴似的,不知道是因为怀孕的症状,还是因为这事忙的。
想着年前分红的时候,李光明就说她怀孕了,到现在估计也八个月左右了。
也许快要生了。
叶欣说:“你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太操劳。”
吴艳云摸了摸肚子,笑了笑,“不碍事。还没到生的时候呢。”
生老病死确实也寻常,日子还是一样的过。
进入七月,农活也告一段落了,天气还是很热。
知道叶欣家西瓜熟了,崔时宇还特地问,说要买。李英丽不知道什么想法,反正自从之前吵过一架,叶欣就不跟她说话了,知青宿舍去得也少了。
叶欣不主动推销西瓜,不过有人要买,她也不拒绝,跟崔时宇说:“你要买也行,不过我不送到了,你到坡底等着吧。”
崔时宇笑道:“行。”也不管她们的矛盾,他是及时行乐,也不缺那几块钱。
因为天气很热,叶欣七月并没出门赚钱。
不过加上这几个月沈卓的工资,存款已经破千了。
到了八月,天气稍微凉快一点了,她才去了一趟,手头的前达到了一千二左右。数着钱,她就觉得踏实。
只是离目标还差得远呢,要继续努力!
中秋之后,叶欣从江静雨那儿知道一个消息,张康明准备起屋子。
现在叶欣不怎么去知青宿舍,是早上上工休息的间隙,江静雨过来找她说话,聊起来的。
叶欣很惊讶:“今年起吗?怎么这个时候决定起屋子?”
江静雨叹了口气,“还不是在宿舍实在住得不舒服,人又多又挤,吵吵嚷嚷的。只是一个打算,还没有起。起屋子的钱,参照之前王有为的,康明倒是攒够了,不过地址还没确定,他不想去别的生产队,这里又太挤。”
叶欣道:“确实,咱们这里人太多了,屋子太密。”
又说:“不过你们最好不要去太远吧?能说得上话的,一个接一个走了,你要是也走了,我真没人说话了。”
江静雨笑道:“我也是这么想,还是愿意留在凉水塘,咱们也好走动走动。”
她接着说道:“他只是心里有了主意,但不知道行不行。小学不是在坡上吗?那旁边就有空地,可以清出来的,只是那边不平,需要费些劲罢了。也不知道队里会不会同意,要是同意了,我也觉得那里不错。”
叶欣恍然,“原来你们想在那边起屋子,这么一想,倒也是个好地方。那里不挤,就是上下可能不太方便。”
江静雨看着她道:“去过几次你家,我倒是觉得坡上不错,清净。”
叶欣哭笑不得:“别光看着我们家好,搬粮食的时候、下雨的时候,你们就知道烦了。”
江静雨道:“反正怎么也好过在宿舍吧。你们家建设得那么好,没道我们不行。”
叶欣说:“那么,你们是准备结婚了?”
江静雨有些不好意思,无奈道:“前两年还年轻,家里也不急,现在开始催了。说这么多年没回城,又有对象谈了几年,不好再耽搁。他家更是催得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