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好的女孩儿,她家里人竟然不珍惜。性别之外,她是多么聪明、多么勤快,积极生活,乐于助人,这些优点她父母都看不到吗?
沈卓皱起了眉头,心中隐隐有些愤怒。
又思索这次她家里的信说了什么,让她不高兴。她不说,他只好自己猜。想想村里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总是想方设法压榨女儿、补贴儿子,也许,她家写信来要求她给钱?
想到这里,沈卓眉头又皱得更紧了一点。
虽说她那么聪明机灵的人,肯定不会让自己吃亏。但亲人的漠视和自私态度,想必让她很难受吧。
其实提到她家里,他本来想说些什么的,但迟疑了一会儿,还是先不说了。
只是牵着她的手,低声说:“不要为他们心烦了,今晚想吃什么?”
叶欣也暂时抛去了烦心的,说:“把熏鸡切了吧,和芹菜炒。又好段时间没吃肉了,馋。”
沈卓应允:“好。”
叶欣又晃着他的手说:“先给我烧水洗澡,多烧点,今天不洗头,但是想泡澡。”
沈卓说:“好。你泡着解解乏,我做好饭了叫你。”
于是回去沈卓先烧水,给她提了几桶水灌到浴室里她的专用泡澡桶了,热气腾腾的。然后让她慢慢泡,自己继续忙着做饭。
叶欣把头发扎起来,一边舒舒服服地泡澡,一边思考着回信内容。
估摸着下次去镇上就是进城了——她必须要进城买买逛逛,不然真憋疯了——所以打算这次提前写好吧,那天直接递了,然后坐班车,免得耽误时间。
想好了回信内容,又想了想这次进城要买什么。
想着想着水凉了,只好出来穿衣服。唉,冬天就是容易凉。
洗了衣服,沈卓也差不多做好饭了,她就清清爽爽地坐下来吃饭。
饭后她也不好偷懒了,挽起袖子说:“我来收拾吧,你去洗澡。”
沈卓却说:“不用,你回房休息吧。我收拾就行。”
叶欣就笑得甜甜的:“你真好。”
沈卓一边利落地收拾桌面,一边侧头蹭蹭她白里透红的脸颊。她说饭后不许亲,只好蹭蹭了。
叶欣一点儿也没坚持,放下袖子回去了,毕竟她是真不想洗碗啊!
回了屋子,再进了空间,直奔木屋二楼书房,这里放了些书本纸笔,因为她平时晚上就在这里看书的。
叶欣铺开纸,开始写信。
先给叶欢写——
“你要来看我,我很高兴,也很欢迎。但是我觉得今年不是好时机。
现在形势不好,之前邮递员送信慢了,我还问过,说是有火车在路上因为势力斗争的事情被迫停了两周,想想真可怕。
何况你我之间隔了上千里,山长水远,路途奔波,我也怕你自己上路不安全。你不知道,我们这里最近出现了人贩子,拐卖孩子也拐卖妇女,现在世道不平,人心险恶,更要谨慎出门。尤其我们大队地处偏僻,交通很不好,就算你一路坐火车坐班车到了镇上,到我住的地方还有走上两个小时的,真的太辛苦。
我也很想和你见面,但是来日方长。我们静静等待更好的时机好吗?没有必要现在冒险。
我知道你在那个扭曲自私的家庭里肯定很难受,也许会觉得空虚,找不到认同感,我建议你找点别的事情做,让自己充实起来。比如学技术、学语言,提升自己,让自己在工人之间脱颖而出,倘若有一天升职加薪,变得更强大,家庭将不再是你的桎梏。
或者仅仅是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唱歌、乐器;也可以打球、跑步,锻炼身体,或者看书打发时间。在这些事情上,我相信你会找到乐趣的,也许还会认识有同样兴趣爱好的朋友,找到更广阔的世界。
希望你能认真考虑我的建议,我也盼望你的信来。祝你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她写得非常真情实感了。
从一直以来的通信情况来看,叶欢是很好的女孩子,希望她过得好,将来也能有所提升,而不是一直当辛苦的车间女工。
叶欣倒是也想学习,也想娱乐,可惜她在乡下,没有那个条件。
她叹了口气,接着回复黎美悦的。
这就不用那么细致了,她直接写道:“你叫我回去我就回去?户口都跟你们分开了,还算什么一家人。还说什么像不像样子,难道你们像样子吗?屋子那么小,塞下那么多人,我回去是不是要和姐姐妹妹一起挤在客厅小房间?大过年的,我给自己找罪受吗——不回。”
写好了,先晾在一边。
她伸了个懒腰,出去睡觉了。
再忙几天,农忙终于结束,也已经到了十一月中。
叶欣把竹椅从凉棚里搬出来,躺在上面晒太阳——冬天么,晒太阳暖暖的,舒服。
一边晒着,她一边剥橘子吃。
橘子是空间果林出产的,酸甜可口,饱满多汁,好吃。
除了橘子,还有橙子、野山竹、桃子等等,今年果林陆续产出,她之前的辛苦没有白费,总算是吃上了。
当然,这些目前都是她自己吃吃,来历不明的,有些又不应季,可不敢明目张胆拿出来。今天是因为沈卓不在家,所以她自己享受了。
自己一个人悠悠哉哉过了半天,估摸着沈卓快回来了,她才扔了垃圾洗过手,拿了本书看。
沈卓回来时,已经是夕阳西下时分,见她那么躺在竹椅上,有些不赞同:“怎么不拿毯子盖着?当心着凉。”
叶欣书本往下挪一点,露出眼睛笑道:“中午有太阳,晒着暖和,不知不觉就没了。”
沈卓要去拿毯子给她,被她拉住了,“别瞎忙活了,我问你,你找大队长了没有?之前咱们说好的——进城。现在地里不忙了,可以去说了。”
沈卓就停在她身边,跟她商量这个事情:“现在就去吗?要不十二月再去?到时候再拿一个月工资。”
叶欣道:“现在就去。”
加上沈卓十一月的工资,以及她之前卖药材的十几块,现在也有二百三十多块了,够进城花一趟的。
何况,等了那么久,她也是不想再等了。
她说:“你忘记去年咱们年底进城有多拥挤了?能早点去还是早点去。现在先去问问大队长,不行再说。”
沈卓想起去年确实太挤了,当时东西买多了又不好护着她,就觉得也该是避开年底高峰。又问她:“咱们这次去哪里?县城还是省城?”
叶欣想了想:“县城太小了,省城毕竟是省城说不定风起云涌的,不如咱们这次去市里?正好没去过。”
沈卓点点头,“那我明天问问?”
叶欣迫不及待道:“今晚就去!”
沈卓只好答应了,“那先做饭吧,吃了饭再去。”
叶欣这才高兴了,又说一句:“这次你自己去啊,我不去了。”
沈卓疑惑:“为什么?”以前他们都一起去的。
叶欣无辜地眨眨眼:“我怕大队长说是我撺掇的,还是不要到他跟前现眼了,他之前就叮嘱过我们不要出去的……但是你要好好说啊,不能因为我不在就不争取了。”
沈卓性格沉稳安静,不爱多事,要去城里的话,多半就能推测是她要去。
何况,去年她多多少少给人留下了“娇气难哄”的印象,去县城又去省城,买新衣裳新鞋子,怎么看都是她“好享受”嘛。
虽然说大队长很多时候都很公平公正,处事妥当利落,但是难免有一些大家长式的顽固看法,所以叶欣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往前凑的好。
沈卓也明白这个,把她抱起来,“不讨好的事情,就让我去说?”
叶欣搂着他的脖子,撒娇:“你去嘛,大队长那么看重你,不会怪你的!”
沈卓根本没法拒绝她的要求,只好亲一下她柔软的唇,答应道:“好吧,我自个儿去说。”
叶欣连忙又说:“你要好好说啊,一定要成功拿到介绍信!”
沈卓道:“先问问行不行吧。要去的话,咱们来去也得三天的,医疗站还要找别人顶班,得商量好了才开介绍信。”现在医疗站更忙了,不好请假的。
叶欣赶紧主动亲他一下,鼓励道:“加油加油!”
被她那么殷殷期盼,沈卓饭后就打着手电筒下去了。
李兴国也刚好吃了晚饭,还没洗漱,见了沈卓,以为他又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招呼他坐下说。原本就是大队里的优秀人才,最近据反应,沈卓的医术还更出众些,隐隐领先于其他三人,李兴国就更看重他了,对他的提议也是很重视的。
不过沈卓这次不是提什么意见建议来的,他问:“大队长,现在外面是不是平静些了?”
李兴国就觉察出不对了,“你问这个干什么?”
在大队长敏锐的目光下,沈卓诚实地说:“我和叶欣想进城里一趟。”
李兴国就猜到是这样,眉头皱起了:“平静不平静,咱们这里感受不到,城里毕竟离咱们大山缝隙里的村庄远得很。但要我说,小心为上,你们还是先不要去了。”
沈卓并不放弃,语气冷静又十分诚恳地道:“一年到头,家里缺了不少东西,实在需要进城添置些。”
李兴国知道他固执要去了,不禁叹口气。
说实话,这里感受到斗争形势最严重的,也就是年初下放两个“资本主义”的时候,过去大半年了,这都年尾了。
要是其他人要进城,李兴国不至于那么反对,大家都是朴实的乡里人,一看就知。
但沈卓和叶欣吧,也不知道他们怎么长的,就是眼瞅着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俊,明明也是天天干活的,怎么就是白白净净呢?打眼看去,哪里像什么乡下人啊,恐怕城里也没有那么俊的。扎眼,实在太扎眼了。
进城去,万一引起注意了,被人找麻烦怎么办?
外面的世界,李兴国也不是很懂,他五十多年的时间几乎都是在乡下,进城没有几次,来往最多的是镇上,也是做好大队长的本分,管好自己大队乡亲,约束好本族人。
他这几十年来,经历过民国革命,抗日战争,建国,大锅饭时期,三年灾害,到现在的文化事情,也算是经过大风大浪的,知道一有大事发生多是在城里闹腾,他们这儿偏僻,别人看不上,倒也安全。
所以在他朴素的观念里,外面要是闹什么事情了,就不要进城,在家里待着,安分,也安全。
李兴国就仔细问:“你们家缺什么东西,镇上供销社买不到,非要进城去买?”
沈卓也是怕大队长不答应,迟疑地说:“明年,我满二十了,叶欣也十九了,我们已经到了结婚年龄。”
李兴国不禁一怔。可能是他俩住一起都好久了,平时也好好的,老感觉他们是已经结婚的小两口。现在沈卓一提,才恍然想起,哦,他俩还没到年龄,只是订婚了,没办酒呢。
既然搬出这件事情来,李兴国就不好拒绝了。
一时神色就缓和了些,语气里多了些长辈的和蔼,道:“也是我忘记了,你们长大了,是该结婚了。”
沈卓却又不敢把话说满,因为叶欣还没答应呢,只是说:“家里东西还缺很多,不像样,还得添置齐全了,才好说办酒结婚的事情。”
李兴国倒也赞同:“你父母去得早,家里没有长辈帮衬,光靠你们两个人,是辛苦些。行吧,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
沈卓松了口气,道:“还没确定。主要是您答应了,我才好安排医疗站值班的事情。”
李兴国点点头,觉得他的确是个沉稳妥当的,“也是。那你先跟其他人说好值班的事情吧,再来找我开介绍信。”
沈卓点头:“好,多谢大队长。”
得了准信,他赶紧回家。
叶欣正在灶房里等他呢,听到大队长松口了,很高兴。又催着他尽快把医疗站的事情安排好。
现在的确更难安排了。李光耀有跟沈卓一起上岗的,只能顶一天,另外一天直接找了隔天过来的黄志豪,最后一天正好他不上岗,算起来是三天。因为调换比较麻烦,干脆还是按钱算了,帮忙的人也高兴能多赚一天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