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这些水泥,虽然之前有注意保存,但天气实在太潮湿,还是有些结块了,这也是与水分发生了化学反应。不过结块不是很严重,敲一敲,和开有一些小块疙瘩,用来铺地还是没问题的。
先往四个柱子根部浇筑,随后把地面修修补补,他现在做这个已经很熟练了。
全部弄完也就是一个下午的时间而已。
等过两天,水泥晾干之后,就可以搬椅子在里面看书喝茶啦!
叶欣仰头看着这个崭新的原木田园风凉棚,实在很喜欢,看了几圈,跑过来搂着沈卓的腰,真心夸他:“你真的给我搭了一个凉棚!你真好,真厉害!”
见她这么高兴,沈卓心中满是成就感,低头亲亲她:“以后你要什么,我都给你做。”
搭完棚子的隔天,继续上工上岗。
因为采药连带着搭凉棚,沈卓都请假了好几天,医疗站也跟人调班了,接下来他要忙一段时间补回来了。
四月中旬了,地里又渐渐忙起来,叶欣都不好再偷懒了。
中午休息往回走的时候,郑文文和江静雨过来跟叶欣一起走,说说话。
郑文文问:“感觉好久没见你了,干嘛去了?”
叶欣坦白地说:“忙一下家里,也上山采了几天药。现在不是医疗站收购药材了吗,就想着也增加一点收入。”
郑文文惊讶:“你还上山采药了?”
江静雨也很惊讶:“你现在还要采药吗?”
叶欣哭笑不得:“你们别这么惊讶,沈卓当上医生之前,我们就经常上山采药啊,不然那段时间我们连酱油都吃不上的。这算是老本行了。”
郑文文瞪着眼睛说:“主要是,现在沈卓已经当上医生领工资了呀,你又卖菜卖鸡蛋鸭蛋的,每个月都有钱赚,日子应该不愁了,怎么还这么辛苦?”
江静雨点点头,惊讶的也是这个。
叶欣解释道:“虽说每个月都有些收入了,但是攒不下钱。你看之前我们穿的衣裳、鞋子都破破烂烂的,年前才添置了新的。添置完了,钱也花没了。加上家里修修补补的,都要花钱,其实也是捉襟见肘。唉,钱哪够花呢?”
郑文文啧啧感叹:“你这么一说,确实没错,赚钱多,开销也大。不过,你们日子就是这样一步步好起来的,还是让人羡慕!”
江静雨道:“一般人家里有个领工资的,就不会那么辛苦了。你们还这么勤劳努力、广开财路,怪不得日子越过越好。”说着,还有些自愧不如。
叶欣连忙道:“不过我们也就采了两三天而已,现在山上人很多了,竞争大,费时费力的,我们就不去了。”
郑文文点点头,“确实,最近我看队里掀起了一股上山采药的风潮。可惜我不会辨药,不然我也挣这个钱去!一年到头光靠年终分红那点钱,用都不够用的,更别说改善生活了。”
江静雨思索着,对叶欣道:“我得向你看齐,把你当榜样,想法子多赚钱,不能太安逸了。”
叶欣迟疑道:“你现在养鸡能养很好了,其实也可以攒鸡蛋去卖啊。”之所以迟疑,是因为,她似乎先下手为强,把知青宿舍的鸡蛋生意抢了,别人都买她的,就不会去跟江静雨买了。
不过江静雨并没有因为这个产生什么不满,一来当初还是向叶欣请教了经验,得到她的帮助,才顺利养到鸡生蛋了;二来,大家都知道叶欣家的鸡蛋更好吃,她自己也服气的,所以不怪别人买叶欣的。她回答道:“其实我们已经在攒鸡蛋卖了,赶集挺好卖的,但是每次也就一块两块而已。”
郑文文道:“一块两块已经不少了,足够你们每个月的日常开销。倒是我,赚个一块两块的路子都没有。”
叶欣安慰道:“慢慢想慢慢找吧,总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法子。”
最近,大队里确实掀起了一股采药卖药的风潮。
之所以在清明后才放出消息,除了因为之前天气不好,山上湿滑比较危险之后,也是不好晾晒,怕摘了来不及晾干,发霉坏掉,浪费了资源。
现在天气晴朗,地面干燥,晒药材就好晒了。
叶欣和沈卓采的几筐,均匀晾晒了几天,已经差不多干了。脱水之后再收集起来,大约两筐,还是挺可观的。
沈卓凭经验在心中计算一番,转头对叶欣说:“可能有二十五块左右。”
叶欣正在凉棚下。新铺的水泥也干透了,她把躺椅搬过来,四月的风十分清爽,她躺在上面看书,非常惬意。听了他的话,她从书中抬头,转眼看过去,一笑:“那不是比得上你一个月工资了?”
无论何时,沈卓总能被她的笑容打动,何况她此时坐在凉棚下姿态悠然、嫣然一笑的模样,更是好看得不行。他的脚步就下意识往她身边走了。
蹲在她面前,轻声问:“今天看的什么?”
叶欣道:“地。”
沈卓往书页里面瞅了瞅,说:“我还没看到。”
叶欣道:“你比我忙,又要看医书,慢一点无所谓,慢慢看,不必急。”
如今才七二年,满打满算,离恢复高考还有五年呢。
其实恢复高考之后是文分考的。不过时间充足,可以都看看、学学,而且沈卓也不知道以后的事情,当初跟他说多学习多提高,叶欣自己当然也要做个好,不能偏科。等都看过了,学透了,再根据他的兴趣,让他针对性学习吧。
叶欣在智地考虑以后的事情,沈卓却是心猿意马了。
因为天气渐渐热了,又不出门,叶欣穿了一件无袖衣裳,这是她拿唯一还算好的旧衣裳剪了袖子的,布料经过多年搓洗,已经很轻柔贴肤,正适合夏天穿着纳凉。
沈卓的目光就落在她雪白纤细的胳膊上了,挪不开眼。
看着看着,忍不住上手,轻轻一摸,果然又软又滑,带着一点凉意,感觉特别舒服……
叶欣被他摸了一下手臂,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卷起书敲他的头:“干什么!”
沈卓咳了下,耳朵尖红了,被打了也不放开,索性手掌直接贴上去了,摩挲着她手臂上雪白娇嫩的肌肤,低声说:“你好软。”
叶欣顿时羞耻脸红:“你给我闭嘴!”
沈卓见她脸颊绯红,更是心动不已,直接把她抱起来,一转身坐到自己的竹椅,搂她在怀里亲亲、摸摸,占便宜个够。
闹了好一会儿,才愿意放开她,这时看着她细细的胳膊,能被自己手掌轻松环握,又有点皱眉了,“你太瘦了,平时要多吃一点。”
叶欣脸红着,没好气道:“那你还不赶紧去做饭,我已经饿了!”
沈卓又在她水润的红唇上亲了一下,才转身去做饭了。
药材晒好,就可以拿去卖钱了。
为了避免可能的误会,由叶欣带去卖,而且选在不是沈卓轮值的日子。
听说这天是孟春兰轮值,叶欣就在半下午的时候,拎着两筐药材去医疗站。
孟春兰见了她就露出笑容:“你来了,好久都没见你了呢。哎?你也采药了?还是沈卓采的?”说着连忙搭把手,帮她把两筐药搬进来,但是发现似乎不用自己帮忙,她也拿得很轻松。
放下了,叶欣才回答道:“我跟他一起上山采的。之前他没当医生的时候,我俩就经常一起采药,补贴家用。”
孟春兰想起来了,“哦,是了,就是因为有这个辨药的基础,沈卓才被推荐去培训的。当时在培训班闹出过误会呢,李光耀解释的,我们才知道了。”
正好现在没有人来看病买药,孟春兰就拿了称过来,给称量算价钱。
叶欣看着,觉得有些繁琐了,这两大筐不知道称到什么时候,主要是怕耽误她时间,“既然开始收药材了,怎么不多安排一个人来?等会儿有人来,你就忙不过来了。”
孟春兰一边利索地忙着,一边跟她说:“大队长说是要多安排一个的,专门收购并处药材,不过这会儿还没多少人来。放出消息没有多久呢,采了药还要晾晒的,一般人也会攒多一点才带来,你们是最快的了。一时就没有调整,可能过几天吧。目前这样确实不方便,好在刚过了感冒多发期的春天,又没到特别容易中暑的盛夏,现在医疗站还算清闲的。”
叶欣点点头,又突然想到:“上月赶集,我发现镇上中药材铺出事关门了,那些原本采药卖的乡亲,应该会攒有一些啊,怎么没有背来这里卖呢?”
孟春兰也知道镇上的事情,毕竟自己也赶集的,村里人也会谈论新鲜事,“有一些大队反应快,上个月就放出了收药材的消息,攒有的乡亲们都怕卖不出去,一听到就不嫌路远先背去卖了。咱们大队慢些,就收不到了。”
叶欣就问:“这样的话,咱们大队收得少了,会不会不够用?”
孟春兰笑道:“倒也不必担忧,咱们这里什么最多,不就是山吗?山上草木那么多,草药更不会缺,现在大家的采药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会继续采的。之前的收不到,收后面的就是了,乡亲们又不是不知道累,往后自然就近卖的。”
叶欣一听就放心了,“那倒是,是我多虑了。”
孟春兰笑笑,又继续道:“不过,像你们这样又多又杂的,确实不好称,要是单一的就方便多了。我们贴出的通知里,也鼓励大家专门采一样的,好认,好称,两边方便。”
叶欣点点头,“能是能那样,你们确实方便很多。”
只是单一的难找罢了。她和沈卓就是不挑,所以采药的效率才高,要是只挑一样采,恐怕一整天都采不够一筐的。
不过采回来晾晒的时候,他们还是有分类一下的。晒好收起来,差不多也是一样一层,果实、根茎类的放下面,枝叶的放上面,这样卖的时候多少能方便一些。
中途有人来买药,孟春兰不得不放下称了一半的药材,先去处了,才回来继续称。
好在叶欣不是踩点来的,时间也够,她就坐在一边凳子上慢慢等。
终于一样样称完了,孟春兰一阵计算,越算越惊讶,最后忍不住惊叹:“有二十四块五毛呢!你们真是厉害,这都多出来一个月工资了!”
叶欣心道沈卓估算得还挺准嘛,笑道:“其实也就是很久没有采了,才有那么多收获,接下去就没那么容易的,我们也不采了。所以是一次性买卖。”
孟春兰想到现在的采药风潮,连她父亲都去采药了,明白确实是竞争大了,点点头:“那倒也是。不过也很不错了。”
她做好记录,从抽屉里拿钱,仔细数了给叶欣。
叶欣接过来数过,发现没问题,就收好了。
暂时又没有人来看病或是买药了,叶欣就不急着走,顺便也跟孟春兰聊聊天。孟春兰也乐意跟她说话,不然自己坐着还无聊。
叶欣问了问王小薇的婚后生活:“小薇姐在你们孟庄怎么样?”
孟春兰道:“挺好的呀。孟华鹏对她很尊重很爱护,见她天天奔波还有些心疼呢,婶子和莹妹对她也没有一句重话的,什么事情都有商有量,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到我来这儿轮值的时候,早上就和她一起出发,晚上一起回去,她的确是个温和的人。”
叶欣点点头,“那我就放心了。现在我难得见到小薇姐,少了她一个说话的,还有些想念呢,你偶尔和她作作伴也好。”
孟春兰笑道:“她也很舍不得你呢,经常跟我说起你,说你很好、很贴心。我也觉得你那么好。放心,今晚我和她一起回去,肯定把你的思念传达过去!”
叶欣笑道:“那我先谢谢你了。”
说了会儿,叶欣提起一个话题:“你们四个在医疗站上岗的,目前三个人都买自行车了,你怎么不买一辆?代步多好。”
孟春兰回答道:“自行车不是那么好买的呢,钱攒够了,票难得。沈卓的我不知道,李光耀是凭他城里大姨弄来的票,黄志豪是凭他哥通过砖瓦厂弄到的,我家没关系,可不好弄。”
叶欣叹了口气:“唉,那倒是。”计划经济的弊端。
孟春兰却也没什么失落的,笑道:“其实我没想买。四五十分钟,走路就走路,我都走习惯了,不要自行车也可以。我宁愿把钱存下来,以后花。”
叶欣见她这么想,就不多说了。
再说两句,有人来看腿疼的毛病,她就拎着叠起来的两个筐出来了。
这会儿离下工还有一个半个小时的模样,叶欣悠悠地正要回去,一个稚嫩怯弱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叶知青,等等。”
她回头一看,是幺妞,还是背着妹妹,拖着筐往她走来呢。
想必也是在割草了,四月的青草更是茂盛。
见她走得费劲,叶欣连忙过去了,蹲下问她:“怎么了?”
幺妞喘了口气,左右看看没人,细声跟她说:“叶知青,之前你帮我送过一次草去牛棚,第二天我去的时候,有一个跟我打听你和沈医生了。前天,还是问的那个人,说他咳嗽,想来医疗站开点药吃,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好,他也没有钱,不知道给不给开药。”
叶欣有些意外,她忙起来确实没顾得上,加上考虑到不好频繁去,就暂时没有再去。但现在,听这话的意思……
幺妞小声地继续说:“他好像自言自语,不要我回答,不过,我猜,他是想找沈医生的。叶知青,我不知道猜得对不对,所以先跟你说。”
叶欣更意外了,看着这个瘦弱胆怯又敏感聪慧的小女孩,笑道:“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想找沈医生,可能是吧。这样,你今天再送草过去,帮我告诉他,明天是沈医生轮值,每四天一轮,如果他想看病取药的话,可以在沈医生值班的日子来。嗯,快要关门的时候来吧,人少。”
幺妞答应了,“好,我今天过去的时候说。”
叶欣今天没带吃的,只好怜爱地帮她把汗湿的枯黄头发了,轻声叮嘱:“他们跟你说的话,你告诉我就行了,不要告诉别人,知道吗?”
幺妞点头,因她的亲近而有些喜悦,“我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