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皇帝后,她将盒子递过去。
皇帝一脸莫名其妙,“何物?”
宝音笑吟吟道:“答应你的做到了。”
皇帝翻开盒子,就看见里面一张张票子,上面写着一万两还标注了发行时间和泰山商行发行几行字。
皇帝惊诧,“这是宝钞?”
大清是不发行宝钞的,因为民间不会认,但皇帝是知道前朝有发现宝钞。
宝音点头,“这是商行发行的银票,拿着银票可以在京城的泰山银行提取同等额度的银子,银行暂时只有京城有,还不支持异地提取。”
皇帝有些怀疑,“这真可以提取真金白银?”
[别小瞧我,这银票可是有同等保证金,跟大明宝钞又不是同一回事,只要不滥发,这银票信用就足够□□。]
“一百一十六万银子已经存入银行,皇上可以随时派人提取。”
皇帝捏了捏那叠银票,“竟然有这么多?”
宝音挑眉,“皇上可不能赖账,我花一百万两租借什刹海,您可不能后悔。”
皇帝正缺钱筹建盛京通往黑龙江的粮仓,国库的钱都拨给了施琅训练海军。
这一百万两虽然不算多,却解了她燃眉之急。
他也算是见识到她赚钱的手段,一百万两说弄到就弄到。
皇帝心里突然咯噔一声,“这钱从哪来的?”
宝音将账本递过去。
里面一半汉字一半阿拉伯数字,要不是皇帝学了一段时间,还真看不懂。
只翻看第一页皇帝就看了过去,不知不觉看完了一本,他头一次发现看账本这般容易。
“这是后世的记账法?”
宝音一脸警惕,“没错,记账的人不可能借给皇上。”
皇帝本来还想让户部学一学,没想到记账的是个她之前丫鬟。
算了,反正她庄子养了一批,等那批培养出来再拨到户部。
宝音还不知道皇帝打什么主意,自认租借费用已经付清了,便告辞回宫,她还得计划借着这次比赛,多征集一些人才。
大阿哥不停看着慈宁宫方向,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偷偷看向两个弟弟。
大阿哥搂住三阿哥的肩膀,“老三,听说西华门外很热闹,要不要去看看?”
三阿哥计算着求分梨的应用题,摇头道:“去了又怎么样?又不能出宫。”
这两天宫里谁不知道西华门外的溜冰比赛,有不少太监借着出宫机会跑出去玩,听说不仅有滑冰还有套圈、耍猴、打铁花等。
大阿哥坐不住,早被诱惑得心痒痒。
“不能出宫,可以在宫墙上看呀,只要不出宫,汗阿玛不会怪罪。”
说到这里他又道:“可以把大姐三妹也叫上,汗阿玛最喜欢大姐,肯定不会训斥咱们。”
他见三阿哥有些心动,又看向四阿哥,“小四,别写了,你去不去?”
“你想想城墙上没有门槛,骑车不是正好?”
四阿哥的小车前轮已经换上了钢圈,这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坏了。
四阿哥抿了抿嘴,“我要带上杏儿。”
不就是一条狗吗?
“带带带!”
很快四阿哥的哈哈珠子去将他的小狗和车给带了过来。
等下了课,一众阿哥带着他们的哈哈珠子和太监往西华门走去。
半路上大阿哥还跑去了慈宁宫将等候的三位格格也叫上。
太皇太后知道这群孩子要上城墙看热闹,忙让慈宁宫的太监宫女跟上,可不能从城墙上掉下去。
又问太子在不在。
一听太子不在,太皇太后又让人去乾清宫通知皇帝一声。
皇帝没当一回事,正将宝音留下的账本拿给户部尚书伊桑阿看,询问户部账本能否改制。
这些年户部很难,因为朝廷一直跟三藩打仗,吴三桂占据湖广时,南边的税收都断了。
说句难听的话,皇帝不是战胜了吴三桂,而是熬死了吴三桂。
眼下三藩刚平,南方经过战乱,税也一时收不来太多,朝廷又要跟台湾打,今年又拨了一大笔钱造船练兵。
明年税收说不定都要砸进去,户部难呀,谁都指望户部拨钱,更不要说黄河还几次泛滥。
伊桑阿翻看账本回了句需要从长计议,皇帝也能理解,改制是从中央到地方一环扣一环,这个工程可不小。
不过现在是年底趁着地方官员入京办这件事刚好,他还给了颗枣,“朕私库再拨一百万两给水师。”
皇帝出一百万两,户部可以省下一百万两,伊桑阿眉头总算不紧锁了。
户部对内务府收入也有底,不加上庄子产出,每年约有二十万两入皇上私库,一百万两皇帝也得攒五年。
这样一想,伊桑阿心里舒服许多,吹捧了一番皇帝英明神武,又保证让户部官员研究透了,再教给地方官员,争取明年用上新式算账法。
正要退下,梁九功就来报慈宁宫来了人。
伊桑阿没有继续听,而是告退了。
皇帝先出了恭,洗了手才宣慈宁宫的人进来。
人一来就将几位阿哥格格去玩的事说了,跟太皇太后一样,皇帝也发现太子被排挤在外。
“太子在何处?”这话是问梁九功的。
梁九功答道:“索额图求见太子,正在上书房。”
皇帝神色冷了下来,他并不喜欢索额图跟太子走得过近。
转念又一想,太子自幼失母,他也不忍心切断他跟赫舍里氏的联系。
就像当年皇祖母也没有切断他跟舅家的联系一样。
“派人询问太子要不要去。”
没多久派去的人回来了,“太子说要读书,不愿意浪费光阴。”
皇帝有些满意,身为太子肯定要比别人更加努力,可同时他又有些隐忧,太子太独了,竟然被兄弟姐妹排斥在外……
四阿哥骑着车,前面篮子装着他的杏儿狗,后面车座上坐着他三哥。
他骑得费劲,脸都蹬红了。
大阿哥哈哈大笑越过车往前跑,几位格格一脸无奈坐着轿子跟在后面。
等到了西华门,一行人上了宫城,在太监带领下开了窗户。
除了大阿哥和三位格格个子高些,两位阿哥还没窗户高,需要太监抱着才能看见窗户外面。
“哇!有耍猴的!”
看到猴子顺着长杆往上爬,大阿哥非常激动。
大阿哥小时候在宫外住过几年,所以是见过外面的繁华。
“我看看!”三阿哥指使太监靠近。
一群阿哥们看得起劲儿,倒是把他们的哈哈珠子给惹急了。
“我也要看!”
“快抱抱我,我也要看!”
最后还是从外面喊了几个城门士兵才解决了这场纷争。
一群孩子就被大人抱着往外看。
此时西华门外异常热闹,不说下面的摊子,还有那挤挤挨挨的人群都是这些小孩没见到过的。
“那个小孩在吃什么?”
看到一个扛着糖葫芦的中年汉子穿梭在湖边,不时被小孩子拦住,三阿哥有些好奇地问。
“是糖葫芦!”三阿哥的哈哈珠子回道。
他们住在宫外,庙会、元宵节时都吃过的。
三阿哥发出羡慕声音,“好想出去玩!”
正看着,又听见身后有声音,小孩们回过头,就发现来了不少后宫娘娘。
三阿哥看到亲娘忙喊了一声,“额涅!”
一众人相互行礼。
大阿哥没看到惠妃,有些奇怪。
荣妃已经回了儿子的问题,“皇上说出借什刹海【与民同乐】,额涅也来瞧瞧。”
“哈哈,没错,我们也来凑凑热闹。”
西华门大门是关闭着的,将门外这份热闹隔离在宫墙之外,后宫日子枯燥,宫妃们一合计,让人询问了皇上,得到允许就过来凑热闹了。
宫妃们到来虽然吵了些,也不是没有好处,宫妃在上面看中什么可以拍太监出去买。
这可把小阿哥们羡慕到不行。
等到第二天阿哥们的哈哈珠子不约而同请假,小阿哥已经不是羡慕了,这群家伙一定是请假出去玩了!
哼,不够义气!
***
“王哥,你炒栗子手艺好,怎么不去什刹海那边凑合热闹?”
大兴黄村一户农家院子前,有人挑着葫芦从这家路过,见院子里汉子在干活,便开口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