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狸猫换太子,玩得这么厉害吗?]
宝音眼睛亮起来,一副不怕事情大的样子。
“好办法!”
[这样皇贵妃就有了健康的孩子,一个女孩也无关紧要,未来还能抚蒙,不对凭皇贵妃的身份这个孩子可能会留在京城,说不定还会嫁回佟家……]
[牛!就佩服皇帝这脑洞。]
“那皇贵妃自己的孩子呢?”
皇帝眼神悠长,“在后宫找个生母,让太医尽力救治。”
他看向宝音肚子。
宝音明白过来,心里尖叫一声。
[想都别想,我还是个孩子,别想让我生孩子,挂名都不行!]
皇帝很想捂住耳朵,又怕暴露了自己能听见她心声这件事,忍耐被她心里痛骂了一顿,才开口打断。
“我打算安排一个宫女子安置在延祺宫,会和皇贵妃一起生产,最后难产留下一个孩子。”
至于这孩子怎么来的,宝音没有问,其他人想要弄个孩子进宫比登天还难,可要是皇帝做此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皇上的意思是将皇贵妃的孩子交给我?”
宝音声音冷了下来。
[不忍心皇贵妃经历丧女之痛,就将孩子丢给我?小孩又不是小猫小狗,难道死了我不难过吗?]
皇帝揉了揉她的手,“这是就算我欠你一份人情。”
宝音冷着脸依然不愿意。
皇帝从怀里掏出一道圣旨来,宝音犹豫了一下接了过去。
看到圣旨上的内容,她立刻惊住了,这是一道允许泰山商行不限次数关口出海经商的圣旨,任意海关衙门不得阻拦。
要知道现在还没开海禁,这道圣旨对于她和商行来说就是聚宝盆!
“这是报酬。”
[不就是养个孩子吗?大不了现在就安排人征集全天下的大夫,有了玻璃就将婴儿保温箱弄出来,显微镜弄出来,各种抗生素也加快研究,对了再多死磕几篇论文,兑换一些药品研发论文……]
第51章
宝音握紧了圣旨, 两眼紧盯着他。
“这是交易?”
皇帝看着她许久叹了口气。
“是交易。”
他知道她对他没有意,对宫里的其他女人也不在意,明知道表妹的命运也没有出声提醒过。
她的心太冷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暖了她的心。
皇帝苦笑,他不得不承认这个世间真有他暖不了的女人,只能拿利益来跟她交换。
宝音露出微笑, 收起了圣旨。
[最讨厌别人拿道德来绑架我,不知道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
[皇帝总算不拿好听的话来空手套白狼了。]
“那些地痞皇上要如何处置?”
默契达成合作, 宝音又问起京城内的恶霸这件事。
“已经命都察院去调查, 将犯人捉拿归案。”皇帝端着茶碗道。
宝音不置可否,只询问了一句, “这件事能让报馆追踪报道吗?”
皇帝考虑到小报要是报道, 也可以监督衙门办事便答应了。
聊完后, 皇帝放下茶杯暗示该沐浴更衣了。
宝音脸顿时僵住。
[今日逃不过去了吗?]
好在此时外面传来喧闹声, 太监赵昌跑进来禀报。
“皇上, 纳兰侍卫传来战报,雅克萨的罗刹人流窜到瑷珲烧杀抢掠!”
皇帝蓦然起身, 快步往外走到一半, 他回过头来问宝音, “若是给你人手, 能发明更厉害的火器吗?”
宝音立刻来了精神, “那得让戴梓当老师,再召集对武器设计感兴趣的学子,创建一个学校专门研究武器。”
皇帝交代了一句,“这些朕都给你准备,我要拿到超越后世洋人的火器!”
[没问题, 只要给我足够的人才和资金,我能帮你把莱阳钢管□□给弄出来!]
皇帝一走,宝音豁然起身,她心里很火热,终于,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
有出海权,还有制作武器的权力,她可以加入大航海了!
只要加入这场狂欢,她就有把握改变华夏那百年耻辱的命运,至于这个王朝命运她不管,也管不着,这是皇帝该操心的事。
京城进行了一场严打,本该被恶霸喂饱的衙门突然翻脸不认人,说拿人就拿人。
也对,现在的情形跟先帝时不一样了,那时的汉人官员对地痞恶霸不闻不问,抱着放任态度,现在大清已经站稳了,皇帝一声令下谁敢不听?
小报连续几日追踪这场扫黑行动,不管怎么说对于百姓是好事,原本对朝廷有敌意的百姓也稍稍改观。
起码朝廷还是愿意为百姓做的事的。
扫黑的末尾,几家官报也下场开始报道,不只是煤霸、菜霸、水霸,就连平日里敢其他妇孺的地痞流氓只要被人告到衙门,也被衙门抓起来。
不是没有敢反抗的人,那斧头帮众更是拿菜刀跟衙役对抗,最后还是步兵营出动才将这伙人一网打尽。
少了一群地痞,还有些小偷小摸的人躲了起来。
很难得整个京城风气变得干净起来,这被上京述职的地方官员看在眼里。
扫黑行动持续了十多日,总共抓了近五千人,这还是涉案人员,若加上外围人员起码得过万,这么多人上报上去连皇帝都被惊动了。
“竟然有这么多?”
都察院左御史董讷脸上带着苦涩,“皇上,这是查出的账本。”
上面都是恶霸们贿赂的名单。
皇帝接了过去,原本以为这群恶霸接触的只是底层官员,这些换了也就是了,没想到他看到不少眼熟的名字。
皇帝冷笑道:“心裕乃索尼之子,他这样的人也缺那点钱?”
“还有明珠的管家也收取了贿赂?”
难怪这群恶霸无法无天,原来是朝中有人撑腰!
皇帝又往下看,脸色黑了起来。
“常宁是怎么一回事?”
董讷小声道:“恭亲王收了几条上等犬,帮着平了一场官司。”
皇帝气笑了,“来人,让恭亲王赶紧滚进宫!”
不提皇帝如何痛骂不争气的弟弟,这几日整个京城目光都注视着同一件盛事,那就是即将在十一月十四日开幕的滑冰比赛。
比赛地点就定在了什刹海,这地方平日里不准人接近,毕竟坐落着皇宫和王公大臣的府邸。
也不知幕后的举办人是何等人脉通天,反正比赛这期间允许人进入,还开辟了一个范围供商人入驻摆摊。
这场盛事不仅城里的百姓被吸引,连天津都有人冒着严寒赶过来参加这场赛事。
各家官报也没有放过这个热度,连续几日都全方位围绕这场活动叙说。
因外地涌入的人过多,原本冬日里萧条的京城一下子热闹起来,不少敏锐的商人发现商机,本来磨磨蹭蹭不愿意付摊位费,这回直接抢破了头往赛场的商业街挤。
不就十两一个的摊位费吗?我出五十两,给我五个!
赛事还未开始,奖品钱就收了回来。
当然这是小商人的玩法,越是靠近西华门,那摊位费就越贵,哪个来游玩的平民不想来宫墙边上看看?
除了卖摊位费,最值钱的就是卖广告费了,将整个湖圈起来,隔一段就卖一个广告。
有广州来的大商人直接一掷千金,买下了一块区域的广告费,还有参赛人员背后的广告语。
蓝玉按照主子指示,将能打广告的地方都卖了个遍,连指路标上的广告都没有放过,然后拿着一沓银票进了宫。
“主子,这是扣掉成本的营余。”
宝音没看装银票的盒子,而是接过了账本。
看了一下熟悉的记账方式,她总算是舒心了,天知道她之前看那些流水账一样的记账方式有多烦心。
她又翻出一张统计表,看到最终余额。
“一百一十六万两,怎么这么多?”
蓝玉解释,“后来加入的商户太多了,便沿着湖设了一圈摊位,越是靠近皇宫价格越高,西华门附近的摊位已经报价一万一个。”
“有不少是天津通州过来的大商人,他们不是为了赚钱,是想给咱们一个好印象。”
宝音立刻明白了,泰山商行拿到可以出海的资质,有不少大商人也想分一杯羹。
之前被泰山商行强制收购股份的不少生意都赚爆了,不少人都眼红,恨没有被看中。
这回也想搭个顺风船,若是能借着泰山商行名头出海那就再好不过了。
出海经商的贸易有多大,这些前朝过来的商人再明白不过了。
宝音点了点头,明白吃独食难肥,不如将饼做大做强再分。
去国际上跟洋人争市场,还需要国内商人鼎力相助。
蓝玉离开,宝音拿着木盒子去了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