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个人都快折磨疯了……”
除十三皇子接话以外,其余人都全程一声不吭。
很快来到了三进院子,老王爷看着挺好,就是说几句话的短短时间不断打哈欠,那哈欠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
带来了外面人的问候后,老王爷挥挥手,“甭说这么多,这会儿只想快点回家,这半夜三更总有人鬼哭狼嚎,让人睡不了一个安稳觉,可有问何时能放本王回家?”
十三皇子带来了答案。
“太医说您排完毒了就可以回去了。”
老王爷站起来,“我已经好了,可以回去了,这边一天到晚住着疯着,哪里是活人住的地方?”
领路的人赶紧来劝,就是劝不住。
最后几人狼狈的从西路离开。
至于为何不从后门,后门被堵上了,只有前面一道门。
西二进院住的人更多,这会儿都在院子里打哈欠,有的打着烟枪躺着不间断的吸。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不准吸吗?”
那人连忙解释,“□□不允许用,这只是烟草,这人家里送来的,说是解解乏。”
一群人溜达一群就开车走了。
车上没人说话,出城后,四皇子主动邀请几个人去圆明园。
圆明园是前些年皇帝赏赐的院子,里畅春园不是很远。
另外三人同意了,车很快开进了圆明园里。
四人这才坐在一起聊之前的所见所闻。
四皇子开口道:“上次去可只有庄亲王一人,这次应该是有意引我们去看其他人的情况。”
“有意?有什么目的吗?”
其实几人都看出来那人故意引他们撞见那场面,至于是谁吩咐就不知道了。
不可说。
几人心里都有底,只是不知道目的为何?
“且看着吧,时间一长总能看出情况。”
之后两日其他皇子也同样遇见了差不多的剧情,再之后每三日走一趟,一个月后就感受到了明显变化。
那个吸烟的人越来越瘦,对外界并不关注,眼神也呆滞,偶尔动作怪异好像被鬼附体一样。
最开始嚎叫的富家公子虽然每日都受到毒瘾折磨,但是受折磨的时间明显变短。
转眼就入了秋,庄亲王仍然没能从那四合院出去,但住在东西二路的二进院的人都有了很大变化。
西院的人越来越瘦,东院的人清醒时间越来越长。
这日老远就听见西院嚎叫,几人停下一问才知道这几人家里送的烟草都吸光了,上面下了令往后不允许外面送烟草进来。
这些人烟瘾上来反应明显比东二院那位更厉害。
直到这会儿,不少人才发现西院的人好像变成了披着人皮的骨头架子。
这还是在他们眼皮底下的变化。
再之后几人误打误撞碰见下人在戏弄这几个人,拿着一张巨额欠款让几个人写,只要签下就帮他们偷渡□□进来,几个人二话不说就签了,还感恩戴德。
众多皇子们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看着满脑子只有烟,连父母妻儿自己灵魂都可以卖掉的烟虫,不由不寒而栗。
“他们还算人吗?”
几个偷渡□□的下人被抓了起来,严刑拷问后才知道这不是第一次。
只要烟瘾上来,无论索要什么这些人都会给,只为了一点烟草……
看着颤抖着手捏着烟躺在地上吸的几人。
十三皇子脸色铁青,“这些人已经废了!”
这些人已经废了,成了畜牲,没有丁点骨气。
四皇子看了一眼左右主动开口,“这就是皇额娘想让我们亲眼看见的,皇额娘真是良苦用心,只有我们亲眼看到□□是怎样摧毁一个人的人格才能明白□□对人的危害。”
“□□潜移默化摧残人的身体和意志,若是大清从上到下都被摧毁,这国家想不灭都难。”
“四哥,这□□价格昂贵,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起的。”
七皇子提醒了一句。
五皇子像是才醒悟过来,“所以我们这半年看到的,都是皇额娘安排的,那些人吸的不是烟,是掺了□□的烟?”
另外三人陷入沉默,感情五皇子这会儿才反应过来,他们可是从一开始就看穿了。
作为弟弟,十三皇子主动打圆场,“四哥,听说你家养的几个厨子都有一手拿手好菜,要不咱哥几个喝一杯?”
当时做寿宴的厨子并未全部留下,大部分被京城贵人府邸瓜分,也有进入了酒楼里。
不过也有不少回了家乡,凭借京城创下的名气开了酒楼。
四皇子闻言,顿了一下,“是,有两人做的菜皇额娘都说好,皇额娘当时离京太匆忙,尚未来得及顾及此事,我便多留了几个。”
十三皇子赞叹,“四哥可真孝顺皇额娘。”
四皇子跟着笑道:“皇额娘对我们这些皇子们有教养之恩,我无以回报,只能帮着做点小事回报一二。”
第363章
大概是吃惊□□会将人变得人不人鬼不鬼, 被划定为禁药成为定局,皇帝还下了一道旨意,以□□为首含有令人上瘾成份的药物都视为禁药, 禁止进入大清领土,此旨意后世君王不允许更改。
宝音不知道这条禁令有没有用。
毒品就是潘多拉魔盒,当年列强用毒品打开的大清国门, 最后也全都步了大清后尘。
清朝在国际上都成了侮辱性词语。
冬日的时候,陪伴皇太后许久的姐姐一不小心染上了风寒,一场病带走了她的生命。
办完淑惠太妃丧事后, 皇太后有些闷闷不乐, 不爱见人,连往日最爱的儿孙都失去了兴致召见。
眼见皇太后吃喝减少, 郁郁寡欢, 宝音干脆将一群孙辈小孩召进宫里陪着她老人家。
别说孩子一多好歹转移了注意力, 再加上她老人家最近爱看电视节目, 专门搬了一台电视播放节目。
可惜限于条件, 只能收到京城的电视台。
别说当年宝音抄的那个狗血找爹剧情一播放出,直接让皇太后守在电视机前不走了。
宝音见状, 又拿了白蛇传的本子让人去拍。
冬天一过去, 皇太后看着情况好转了, 就在所有人以为她要痊愈的时候情况急剧下降。
二月里皇太后连米粥都喝不下了, 最后靠着葡萄糖吊命。
帝后二人守在床头守着老人。
老人目光留恋的看着皇帝和皇子皇孙们。
皇帝流下眼泪, 身边的亲人是一个接着一个离去,二十多年前太皇太后离去时他身边还有皇太后,还有宝音撑着。
如今年过花甲还得亲自送走嫡母!
皇帝跪在床下,皇太后微微晃动一下,闭上眼睛陷入昏迷。
太医连忙过来诊脉。
宝音心里沉甸甸的, 听清楚了太医话里的意思,老人家身体脉搏变弱。
所有人都小声哭起来。
等到了晚上九点,药物灌不进去,皇太后也被宣告离开人世。
皇宫的钟声响起,所有人嚎哭声一片。
皇帝身体抖了一下,宝音连忙扶住他。
[小心!]
她心声都带着哭音,到底是相处了三十多年的婆婆,人一走,这心里就难受的慌,好像喘不过气一样。
皇太后算是一个不难相处的婆婆,之前想要跟她斗,每次她拿五阿哥一压就压回去了。
之后也就消停了。
这些年婆媳关系挺好的,年纪大了有些事也就看淡了,皇太后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五皇子一家上,宝音多照顾一些,皇太后也会投桃报李。
七十多岁放在后世岁数也不小了,跟百岁老人是没法比,不过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高寿了。
这个年纪大病无法用西药治,反应激烈,身体机能跟不上,出现点小毛病各种基础病都冒出来,只能说大限已至。
最近这些年皇室宗室没少办白事,许多老一辈人都陆陆续续离开,皇太后还算高寿走的晚的,她也就比皇上大十多岁。
十五六岁入宫那会儿皇帝都出生了。
皇太后的丧事办的很快,皇帝没有撑住病了,本来要强撑着身体操办丧事,被宝音给按了下去,还办什么?
先保养好自己吧。
丧事宝音出面操办,陵墓是挑选好的,新陵在遵化,也是大清第一个皇后陵墓。
皇太后下葬后,先帝其他妃子也要从别的陵墓迁过来。
这事忙活了大半年才完成,皇帝和宝音在宫里仅剩下的长辈也走了,一转眼功夫入夏了,盛京传来消息,宝音今生的父亲纳兰佟桂也走了。
走的有点匆忙,八十多岁的年纪因为贪吃了一块糕点被噎住。
发现时已经晚了,人已经走了。
宝音心里五味杂陈,叹了一口气,跟皇帝商量回去走一趟。
皇帝自春日后身体就不舒服,格外贪恋宝音,大概是岁数上来,熟悉的面孔逐渐消失,也只有宝音能跟他共情。
只是皇后生父去世,不是一件小事。